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究竟为什么设计?与杨明洁一同探究技术与人文的边界

设计CN北京 2021-09-26

以下文章来源于设计上海 ,作者亚洲领先设计展

 全新高端设计大展

 展现设计前沿 传递设计价值

 当代设计|精典设计|限量设计

 2019年9月12-16日 全国农业展览馆

设置星标用户

前往“设计中国北京”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功能按钮设为星标公众号⭐,捕捉前沿展会资讯与设计动态!

我们究竟为了什么在设计?

设计能不能传播正面启迪意义?

设计与人文之间是怎样关系?

身为设计师的你,是否也经常思考这些问题?



在今年的科勒精选·设计上海设计论坛现场,YANG DESIGN及羊舍YANG HOUSE创始人、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设计师、上海的杰出设计代表人物Jamy Yang 杨明洁带来了以“技术与人文的边界The Boundary between Technology and Humanity”为主题的演讲,我们先通过现场影像回顾这场令人受益匪浅的精彩分享:


杨明洁说道:“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我经常在思考,我们究竟为什么设计。为了一个美丽的外表,激发人类的欲望?创造价值?还是为了权力和意志?为了传播文化还是设计更合理的生存方式?为了创造完美的用户体验还是为了满足设计师的一种自我?设计能不能传播正面的启迪意义?



“围绕这一点回到设计的本质,它是解决人和物,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思考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设计师所要面对有不同的维度,面对一个个体的人,面对族群的人,国家层面,或者社会层面的,我们要思考,我们要做的都不一样。

01

当设计面对一个个体的人

即观察者与使用者的层面,我们希望实现完美的用户体验

01

当我们面对一个个体的人时,考虑更多的是我们的设计该如何去体现完美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和艺术家不一样,艺术家更多满足自己,而设计师要满足用户。所以我们需要从视觉层面和观察者的层面出发。我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应该具备高度的美学价值,它是令人愉悦的,是创新的。


“比如说为轩尼诗设计的餐具中我们寻找的是静态的美学价值,比如说设计智能电动单车,我们寻找动态的美学价值,这个是从视觉层面考虑。”▼




如果我们从使用者的层面,当我们使用这件产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它的实用性、安全性、人体交互。再比如说这张椅子,是用褶皱的纸做成的。这个椅子的形状看上去好像很奇怪,使用者可以躺在上面或者转过来使用,脚放在椅子内部空间,趴在椅背上。同时这张椅子的底部可以放一些我们正在阅读的书或者电脑,这个形状并不是为了独特而独特,而是考虑到它的某更多实用功能。另外比如说旅行箱设计,我们希望它可以在狭小空间内方便取物,旅行箱不需要整体摊开。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把旅行箱的单片前盖打开,并悬停在任何一个角度,这样在飞机的机舱中或是狭小的空间中也可以轻松打开取物。”▼



“在设计品使用的过程当中并不单单是功能上的诉求,其实也存在着情感上的交流,比如说像这套杯子设计,通过2层玻璃塑造出4种不同的形状。里层玻璃容器的形状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经典的茶杯的造型,当我们慢慢注入茶水的时候杯形就慢慢呈现出来了。我们希望当茶水注入的时候可以让使用者产生瞬间的感动和愉悦,这个便是关于使用层面的思考设计。”▼



02

当设计面对一个族群的时候,即拥有者的层面

我们思考用户与产品之间的精神沟通与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对应的是韩品品牌识别性,一个成熟的品牌,其产品应该具有品牌的DNA

02


“当设计面对一个群体的人,族群的人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产品和用户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身份认同,对应的就是品牌的识别性,我们讲到很多成熟的品牌,它的DNA其实非常清晰每个品牌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个对应的其实就是他所对应的用户群,他所对应的族群,所以说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会考虑身份认同,我们会考虑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我们会考虑产品的品牌识别性。比如说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为爱马仕做了春夏主题的发布会的现场的展呈,今年爱马仕的主题是梦,所以我们用这样的支架结构搭建整个发布会的现场的布置。这个结构我们想体现的就是爱马仕今年的主题,梦的感觉。”▼



“讲到这样的一个结构,我们要回到之前为什么有这样设计的概念,其实这个结构我们叫,由一个Y支架搭建出来的一种非常虚拟网络化的结构,这个结构其实在很早之前就不断的设计,不断的改进,这个结构来自于2018年一件红点奖的获奖作品。所有的构件就是由小的连接件构成的,可以不断的蔓延继续生长的。”



“在2018年的年初的时候我们完成了一个项目,在苏州园林里面,我们要做一个小的羊舍造物博物馆,我们又想到这样的结构,因为我们不想重复古典的苏州园林,我们想突破。我们用Y支架搭建庭院当中的回廊,花窗,假山石原来都是这样的花窗和假山石,通过叠影构成的。用虚拟的结构替代了苏州园林当中的假山石,又用这样的结构做了一个茶室,然后我们发现这个园林当中产生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画面,完成之后我们觉得这个效果很有趣,其实我们看到的支架系统其实是一种最后命名为虚山水庭院。同样模块不停的复制,单元体不断解构重构,而虚山水代表苏州园林的,人文的,会随着季节的更替生长或者凋零。完成这个项目之后,数字设计的文明当中,和传统人文之间他其实是可以产生很有趣的融合。”



“于是我们就继续思考和尝试这样的空间结构,我们用这个结构又继续做了博物馆的陈列部分,我们发现羊舍博物馆呈现大多是手工造物的作品,所以说我们发现这些传统的材料,传统的质感与这样的结构形成非常有趣的对比,这个项目完成之后又陆续常识用这样的结构做了不同的尝试,这个是广州德国品牌的厨房,我们将这样的虚山水移到了一个小的橱窗里面;“设计中国北京”期间在瑜舍酒店又做了虚山水的茶室,非常的大体量,把里面的结构做成了竹的结构,像竹林,但是是数字化的竹林。”



“在今天刚刚开幕的设计上海的展览当中,我们也在西区做了我们自己羊舍空间的展位,也是用到这样的结构。在完成了这个大的空间之后,我们把虚山水我们今年的主题就是虚山水2019,我们把虚山水继续萎缩,萎缩成小件的,我们设计了首饰,然后设计了笔筒,还有花器。”▼



03

社会层面

1. 可持续发展:优良的产品对于人类与社会是友善的、环保的,产品的制造、使用、报废各个环节有利于节约能源与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正面启迪意义:优良的产品能够传达一种正面的社会启迪意义,传播与启蒙创新而有意义的生活理念与方式;

03

“现在回到第三个层面就是社会层面,因为这个在设计当中,我会一直考虑,不管是产品也好,其他的所有的设计,在今天其实是过度的,我们其实不需要这么多东西。所以我们作为设计师来说,应该从社会层面思考,怎样的设计,什么好的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优良的产品对于人类和社会是友善的,环保的,这个也是刚刚演示的虚山水的系统的初衷。”


“比如说有一个摄影师拍摄了一系列的画面,有的时候通过画面我们很容易理解,或者每个人都在做这样的事,我们已经被手机控制了,或者说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身体的一个部分,甚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我们会怀疑很多时候技术的发展,沟通方式的改变,其实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和交流,我们的效率变得很高,但是品质变得很低。”



“再比如说,电子商务导致大量的外卖,而看似高效和便捷的高效就比以往多了更多的垃圾,对于地球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伤害。”



“在中国有很多共享单车的墓地,本来大家觉得这个是很好的事,共享的,绿色的,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们必须思考有一些时候技术的发展,如果超越当时的管理,当时的人和自然的尺度,会造成灾害,现在共享单车在中国就造成了灾害,造成了及其大的资源的浪费,这个是好的愿景,但是没有发生在一个对的时间里面,我们社会的关系没有跟上,所有的一切没有人在这个环节当中真正关心地球资源、环保。关心的只是资本,所以这是一个被资本催生出来一个及其浪费的现象。”



“今年的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的时候我做了一个装置,名字叫碎片化存在,同样是用这样的结构,但是上面出现了很多的片状的结构,所谓的碎片化我是想表达在今年我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像虚拟世界当中的一个碎片,同时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社交也变得越来越碎片化,我们想思考,在今天或者未来,在碎片化存在的世界里面,我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具备正面的社会启迪意义,一个产品应该向公众传达正面的社会启迪意义。我再分享一个案例,是去年9月由日本设计中心原研哉先生发起,并携手GWC长城会共同主办的“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中,我负责设计了其中的一个空间。展览的主题叫新重力,这个是原先生提出来,什么叫新重力,每个人理解不一样。重力是我们习以为常,每天起来工作生活睡觉,不会有人说我今天感受到了重力,这个是出生以来就有的,重力是数字文明时代让我们无时无刻会感受到,但是我们并不会刻意想到它,是什么?就是互联网,它是一种新重力,它就像地球引力一样,谁都离不开它。而这样的状态下面,我们进入到数字文明的时代,基于互联网的技术革命,正在悄无声息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交。如同新的重力让人习以为常又无处不在,我们思考在这样的时代,其实我们的内心越来越渴望真实,自然,并不能所有的时间在虚拟的世界里面。这个时候人工的、虚拟的效率以及自然的真实的情感,这两者之间将会产生怎样的关系?”


“今天互联网的时代,不仅是我们个人的生活、时间、工作碎片化,其实很多领域,比如说能源领域也碎片化,未来的农业也会呈现碎片化。这样的特征使得我们的方案,也就是说如果说我们在家里面可以利用剩余的能源转换成为光和水,这个光和水用来培养植物的话会怎么样,他就可以在家里种植一片菜园。而这片菜园同时也是一片庭院,他可以供给我的蔬菜使用的需求,他也可以成为家里一个非常美丽的庭院,这个就是我所设计的未来之家的最初步的一个想法。这个是完成之后的效果,整个外形很简单,就像家的感觉,名字叫绿舍。”▼



“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装置,这个装置其实就是把水,把绿色,把能源慢慢转换成光和水,光和水,水是通过画面当中的小的圆盘和大的圆盘慢慢流动,一直到下面的这个大水池里面,黑色的大水池里面。”▼



“其实就是把这样的一个过程放大可视化,让人们思考我们平时的这种生活的能源是如何转换的,我们看到这个大水池其实是这些绿色植物的,灌溉这些绿色植物的水存放的地方,通过上面的LED的灯他其实通过光和水就可以很好控制这些植物的生长,这些今天在技术条件上是完全成熟的。同时这个菜园也是非常美丽的庭院,就构成生机勃勃的家庭农场,共同形成了一个让人生活其中美好的场景。”



“其实技术本身没有错,如果有错一定是人有问题,我们人太贪婪了,或者是我们的人的欲望太多了。这里面其实也用到互联网的技术,所有的水的流动,水量以及光源我们都是可以通过手机控制的。也就是说主人如果不在家,他可以在其他的地方控制家里植物的生长,不用担心无人照料。也就是说一家人他们可以来玩一个游戏,而这个游戏真实发生,通过蔬菜缓慢生长的介质,培养一家人的情感交流,这就变得很有意思,我们通过互联网其实可以拉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达到的目的其实是促进人与人情感的交流。”▼



“我希望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是向公众传播正面的生活启迪意义。这个项目目的并不是通过建筑让人感动,而是通过诚恳的态度和精练的设计,技术如何影响未来的可视化,带给观众启迪,技术的发展和结果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友善,而不是越来越对立。”


“所以今天我要讲的主题就是技术和人文的边界,作为设计师如何处理人和物,如何处理技术和人文之间的关系,他们不是对立的,一个好的设计,让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更友善,谢谢大家!”


设计中国北京

前沿展会资讯





2019年9月12-16日

全国农业展览馆



#designchinabeijing

www.designchinabeijing.com.cn


2020年3月11-14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



#designshanghai

www.designshanghai.cn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