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渲染云到云电脑:让特效师加班的,不只是Deadline

CG世界 2022-05-24

点击上方蓝字CG世界关注我们

“ 感知技术 · 感触CG · 感受艺术 · 感悟心灵 ”
中国很有影响力影视特效CG动画领域自媒体


口碑发酵2年后,电影《流浪地球》的视觉奇观,对于特效师们,已经成为上一世代的回忆。“提交渲染之后,开始抽烟、玩手机,睡会觉,醒来一看,差不多了。”



业界知名机构墨境天合(MORE VFX)的视效艺术家惠国宇感叹:“绝望的不是加班,是无效的加班……内存满了或CPU占用太多,电脑就会卡顿,以至于软件崩溃。还没保存呢,做的结果都没有了。”


IT技术问题比Deadline更令人绝望,突如其来的崩溃,电脑是,人也是。


特效师们吃过不少技术的亏。一些细节的画面调整,本就需要大量的渲染时间,那时,墨境天合只有两三百台的渲染农场,存储和性能都不够。高峰期有可能出现卡顿、宕机、重启等状况。


高水准交付《流浪地球》800个镜头之后,墨境天合CTO陈向正下决心:“是时候上云了。”从2018年到2020年,墨境天合从一家创新机构,成为了行业最佳实践的代表。其中包括技术架构的创新。


5月28日的2021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总裁张建锋介绍了双方在云上共创的产品——无影云电脑。去年10月,电影市场加速恢复,墨境天合的合作特效师因疫情分散在各地;通过远程登录无影云电脑,渲染、制作环节得以正常进行。




时间赶也就算了,偏偏电脑还崩了


在无影云电脑之下,连接着一个弹性计算和智能存储产品体系,其为这家特效制作公司供应的算力峰值21万vCPU,相当于一台210000核CPU的电脑。

不是所有艺术家都是晚上才有灵感,很多时候,耗到深夜是无奈之举。

曾经做半小时等一小时,如今,只需要喝口水,云端强大的算力就能立马看到效果,这对视效艺术家来说,是一种可贵的激励。

早期,墨境天合是一个中小型工作室,上百万的的成本被用来购买工作站,到后来逐渐成为一个成规模的制作公司,搭建起来自己的渲染农场,算力不足时,也会将素材打包到到外部的渲染农场工作。

“我们公司配的电脑,可能几年前还算是比较好的,但是几年过去了,它也没有跟着升级,性能就不行了。”墨境天合视效艺术家惠国宇表示:“换设备太贵了。”


除了性能,渲染农场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如果想要立即看见制作效果,需要制作完之后打包给渲染农场,渲染之后再打包回收,两趟跑下来,半天时间被耽误。生产效率被拖累。

那时,走在前沿的国外同行已然用上各类渲染云服务,墨境天合也对比了多家云厂商、基于成本、效率、等多方面因素,决定选择了阿里云。

还好,这个决定做的不晚。




无影,到底如何定义?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新的变量又来了。渲染云可以让模型在数据中心完成;但影视特效的工作远不止于此。


9月30日,阿里云发布无影云电脑C-Key。当时许多人关注到一张卡片的便捷性,认为首先应该会在个人移动办公场景落地。


其实,为了让分散在全球的视效艺术家们高效复工,阿里云已经将它的桌面终端,用于为墨境天合打造的解决方案:


视效艺术家们可以在家中使用公网访问云电脑,利用远程连接软件,通过网络专线跳板到公司的工作站上,足不出户完成日常工作。


与此同时,阿里云的云渲染解决方案也提供了普通远程桌面工具所不具备的数据安全管控能力,如可溯源的水印功能、禁用文件上传下载等,让MORE VFX实现“数据隔离”,避免素材外泄。


通过这套解决方案,墨境天合完成了80%的复工率。“如果不这样做,《刺杀小说家》就不可能如期上映。”墨境天合CTO陈向正感叹。


与渲染云相比,云电脑对于影视行业的改变更贴近行业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也部分解决了影视行业长期存在的的协同问题:“前后期扯皮”。


传统的影视制作流程,各个环节都是相对孤立的。通过云电脑连通云上存储及算力,能够让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并行,导演在全球各地拍摄的素材都可以实时上云,后期公司直接拉取素材到本地制作,拍摄过程中也能根据后期反馈及时调整。把功课做在前面,不再 “一切靠后期”。


当这整个解决方案完成后,墨境天合不再是传统「渲染云」的客户;阿里云也不是在提供一种桌面云(DaaS)服务。“这是一种在云上共创的端。”张建锋说。


陈向正们对未来的无影,也有了更多的设想:


“它可以更智能地帮我调度,我现在是64个CPU可能会变成104个CPU,我需要32个CPU就够的时候,它会自动给我再降回到32个CPU。所以我也在跟无影云电脑的产品聊,能不能很动态的,热迁移或者热添加、热减小这种方式,我需要大计算力的时候你就给我大计算力,我不需要大计算力的时候你就给我拿走。”




云端探索的个体意义


影视行业悄然发生着改变,落在个体身上,是科技真正的意义:无效的加班少了。


这是墨境天合CTO陈向正对视效艺术家们工作状态的描述,这也是影视从业者的常态。

“从业需慎重,别再当影视人和后期狗了”、 “改片子10分钟,重新渲染半小时,漫漫长夜,无限循环。”网友们在相关话题下回复。


一直以来,影视后期行业都被看作是加班的重灾区。影视行业投资回报周期短,往往在还没开拍之时就已经定了 “春节”、“国庆”各类档期,然而,前期拍摄时常是看天吃饭,天气原因、演员档期冲突,都有可能导致拍摄的延期。


拍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前后期协同问题:前期草草拍完片子,拿回素材。开始前后期扯皮,后期说:拍成这样没法去做。前期回应:又不早说,拍完只能这样了。

即便是前期工作照计划进行,也有可能遭遇“不测风云”:比如演员、嘉宾突发情况被要求处理掉。电影上映、节目播出箭在弦上,只能靠“后期赶一赶”。


去年10月,在陈向正的组织下,公司把程序员和特效师拉到了同一个群里,算力可以随时配置。“上云之后,IT帮忙开了128  256核的机器,这个做起来就很爽了。”说到这一点的时候,惠国宇激动了起来:“现在,我不需要花精力在优化资源上,可以更专注的放在效果上。”


“希望能随身携带,这样的话,有了好想法就能随时连上云端做出来,也不用跑公司,时间花在路程上了。”随身携带的卡片、拥有多种接口的云电脑盒子,多种形态的产品满足了惠国宇对云电脑的期待。





大规模商用需要加速迭代


纵然有安全、高效等诸多优点,云电脑距离成为影视行业的第一工作界面,仍然有很多技术和产品问题,需要不断迭代。


基于云端的解决方案让墨境天合得以复工80%,剩下的2成问题,就包含色彩还原能力与时延。


电影屏幕拥有超大的尺寸,电影后期制作过程中,对颜色的还原度要求极高。一些很细腻的调色需求,云端反应的时间和呈现还原仍然不如本地设备,也很难完成100%的色彩还原。受限于网络、更受限于计算机底层视频压缩的算法。


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也是很大的影响因素,视效艺术家在使用云电脑时,无法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时延,尤其是可用区距离更远的国外艺术家,有时卡顿感会更加明显,思路也会被打断。


阿里云和墨境天合仍在共创解决方案:一是将工业级的软件更多以云应用的方式运转;一是在海外可用区上加大云电脑和相关网络能力。


任何一个行业想追赶一个国外比较成熟行业,都需要走过一段艰难的必经之路,这几年来,墨境天合挺住了。


一片繁荣的背后,也有无数的小公司倒在了黎明的前夜。早年几十万数百万的购买高性能电脑,工作室办不下去,又将电脑以极低折损价对外售卖。买电脑、卖电脑,两个动作总结了创业公司的一生。


“其实中小企业公司或者成长型公司,最应该用上云电脑,”陈向正说。



全文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