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书取消填写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的硬性规定,国奖制度这一重磅改革让SCI又一次登上了风口浪尖。多年以来,我国过度倚重SCI影响因子进行科技成果评价,造成SCI逐渐被异化和滥用。那么,专家们对“SCI崇拜”问题是如何看待的?我们来看看。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书取消填写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的硬性规定,鼓励发表在国内期刊的论文作为代表作,强调知识产权归中方所有,第一单位署名为国外单位的论文不能作为代表性论文……
国奖制度这一重磅改革让SCI又一次登上了风口浪尖。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简称。多年以来,我国过度倚重SCI影响因子进行科技成果评价,造成SCI逐渐被异化和滥用。
那么,专家们对“SCI崇拜”问题是如何看待的?我们来看看。科睿唯安科学信息研究所新任总监乔纳森·亚当斯:SCI从来就不应该是被用作科研评估的一个工具
作为全球学术指标的重要研究机构,SCI的创始机构--科睿唯安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新任总监乔纳森·亚当斯博士一直很坚定地认为:“迄今为止,SCI最主要的目的是检索,它的辅助功能是做科研评估,但只是评估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在SCI诞生之初,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科研人员尽快检索到对科研有帮助的文献,并帮助他们进行科学发现”。乔纳森·亚当斯强调,“SCI从来就不应该是被用作科研评估的一个工具。科研评估不是简单地说‘拿来SCI就可以做’!”
乔纳森·亚当斯认为,要让更多的人,尤其是用户(包括科研管理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基金机构、政府机构等)在使用这些数据的时候,知道这个指标是如何被创立出来的,这个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对这些指标的理解要像对自己本学科知识的理解一样充分。ISI也在修正自己的指标体系,让公众熟知的SCI更加具象化,而不仅是一个数字。科技部原副部长程津培:以SCI论英雄,爱因斯坦、陈景润们会是英雄吗?
科技部原副部长程津培曾表示,在科学技术整个领域,基础研究处在链条的最前端,非常重要。此外,应用研究、实验与发展和科技支撑服务,也是科技领域中的重要类别,仅靠SCI这一根指挥棒,难以清晰衡量出其他科技工作的真正价值。
程津培举例说,爱因斯坦用来解释核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和计算高能物理中粒子能量的质能公式,这是他毕生最大的科学贡献,比后来令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光电效应,科学意义更为深远。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原子弹、航天事业等许多科学领域的发展,都跟爱因斯坦这个质能公式的原创理论有关,但是当时并没有多少人能理解弄懂。再比如陈景润,他关于数论的工作没几个人能懂,自然没有几个人引用。
如果放在以SCI论英雄的社会,爱因斯坦、陈景润们未必会是英雄,但是他们的工作,却是科学自身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基础研究的深层次魅力所在。好奇心和发展需求是基础研究的两大驱动力。如果科学家不为别的因素比如金钱、头衔等“身外之物”所干扰,心无旁骛地做研究,那将是做研究的最佳状态,可惜我们的评价体系自身出现了不少问题。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SCI至上”对于工程科技领域发展极为不利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在《中国科学报》曾发表过一篇题为《为何要坚决扭转“SCI至上”局面》的文章。文章指出,SCI期刊定位于刊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它们本来就不是发表工程科技论文的期刊。以“SCI至上”的标准来评价工程学科成果,打个形象点儿的比方,就好比要求画国画的画师拿出油画作品去参评一样,这会对国画的传承和发展造成非比寻常的打击。同样,“SCI至上”的评价机制也会迫使国内工程科技人员“另起炉灶”撰写和发表SCI论文,这对我国工程科技事业的不良影响不言而喻。
近年来,国际科技竞争已让我国高新科技“短板”时有显现,而建立在SCI论文之上的相关学科指标却大幅度上升,所以不能被SCI论文带来的学术“泡沫”所迷惑,甚至沾沾自喜!教育科研成效有较长的滞后期,再不能让“SCI至上”持续下去了,否则若干年或更长时间后为时已晚!
希望SCI期刊更多回归学术成果展现、交流功能,SCI工具更多回归论文检索、分析等科学计量功能。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中艺:“SCI崇拜”严重污染和毒化了中国科研环境
“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方式,营造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氛围,严重污染和毒化了中国的科研环境!”2008年,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中艺教授对污染中国人才环境的现象曾进行过抨击。
杨中艺说,实际上SCI在国外和类似的数据库一样,只是科学研究的工具之一。几乎没有人认为SCI和其他的数据库有什么不同,也不能作为论文指标的评价。但是可笑的是,SCI在中国却成为如此重要的指标,左右了科研人员的职务升迁,奖金的多少,甚至是博士学位的获得。据他介绍,不少案例表明,为了在SCI上刊登,不少人抄袭,甚至花高价请“枪手”发表论文。
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唯SCI”会给国家战略和科技安全带来隐患
中国学者每做一篇基础数据库研究都要存到国外的数据库里,有香港学者把此现象形容为“大陆学者做出了一顿丰盛大餐,首先奉送给西方学者享用”。
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通过引证和列举有关数据与事实,指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学术论文外流的严峻现实。他结合随访科学家、科技期刊主编、国家重点研究机构研究者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等发表论文的情况,深刻指出,唯“SCI”马首是瞻带来的恶果,是国家创新体系接续失调,研发工作受制于人,创新成果第一时间服务支撑我国科技创新机制受损,还会产生国家战略和科技安全隐患等复杂问题。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按照中央深化改革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要求。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何建华:亟须改革现行评价体系并鼓励重大原创
“我国基础研究的现状是:研究队伍庞大、经费投入不少、论文发表很多,但重大原始创新很少。”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何建华在今年的两会上发出过这样的感慨。
何建华指出,现行评价体系下,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机构,都重论文数量与文章影响因子等定量考核指标,而且考核频繁、周期短,恨不得一年就出成果。而对于带有很大不确定性的真正的原始创新研究,鲜有人愿意问津、敢于问津,也难以得到科研机构和科研管理部门的持续支持。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和科研管理部门或被动或主动地卷入追求数量与追求速度的迷思中,我国整个基础研究体系还处于一种急功近利的氛围之中。
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迫切需要改革,建议对专门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给予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和适当的待遇水平,并给予充分的自主权;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采用中长期考核评价为主(3年、5年、8年等),鼓励科研机构以实现重大原始创新为目标,自主部署研究方向、组织研究团队;对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的评价考核主要关注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对取得重大成果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给予重奖。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必须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表示,科技评价要以国家目标和科技自身发展目标为导向,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机制,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科技评价的目的是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力和自身潜能,解决科学难题,解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重大问题。
李志民认为,要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针对计划、项目、机构、人员等不同对象,根据国家、部门、地方等不同层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产业化等不同类型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基础研究项目评价,要以原始创新性成果和创新性人才培养为评价重点,有利于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着重评价其科学价值和国际影响。
应用研究项目评价,要以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突破、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经济社会效益等为评价重点,有利于聚焦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着重评价目标的完成情况、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技术的突破性和带动性。
产业开发项目评价,要以技术、产品的成熟度和市场反应为评价重点,有利于创造更多经济社会效益,为社会生产做出更大贡献,着重评价对产业发展的实质性贡献。
来源丨高校科技进展,综合整理自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网、中国科学报、广州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科技日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转自丨学术桥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