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议增加杰青、优青、面上数量!2021年国自然绩效评价报告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作为第三方机构承担了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绩效评价工作。本年度绩效评价对象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六个项目类型。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对2021年度纳入绩效评价范围的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地区基金项目、杰青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估判断,结果显示:2021年度绩效指标的整体完成情况较好,除1项指标(“重点项目的资助项目数量≥750项”)接近完成之外,其余各项年度绩效指标均顺利完成。



这份报告中,提到了许多要点:


建议自然科学基金委要继续加强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尤其是适当增加面上项目的资助数量;


目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效益良好,但资助数量偏低,建议资助数量进一步增加


建议总结并推广管理科学部结题后评估管理做法,对面上、青年基金、地区基金等项目类型可采取按1%比例进行抽查的方式,组织专家组开展结题后评估。


存在问题

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持续深入推进自然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不断优化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管理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但是还有以下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1. 绩效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是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方针政策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有效运用绩效手段,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在合理使用绩效评价结果引导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管理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主要包括:一是绩效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健全,目前自然科学基金委尚未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规章;二是绩效管理观念还比较薄弱,部分管理工作尚未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工具手段运用还不够广泛;三是绩效管理指导作用不够充分,在资源共享、统筹协调尤其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2. 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基础研究的定位需进一步突出。

作为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要面向科学前沿加强原始创新,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研究方向,提升我国对人类科学探索的贡献。


2021年以面上、青年基金、地区基金三类项目为代表的自由探索类项目在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中的占比为59.3%,与2020年基本持平,但近年来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在自然科学基金总体资助经费中,自由探索类项目的比重偏低。自然科学基金委应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决策部署,深刻认识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尊重基础研究规律,进一步加强自由探索的科学前沿研究。


3. 人才资助体系还需进一步优化。

从2019年开始,在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杰青项目由每年200项增加到300项左右,优青项目由每年400项增加到600项左右;2021年,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数量也较2020年增加近3000项。但是当前我国在高端青年科技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上仍有较大缺口,目前杰青项目、优青项目部署数量仍显不足,亟需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科技新变局。自然科学基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定位及模式还不够清晰,经过近些年的调整和实践,自然科学基金委应认真总结经验,加快完善基础研究人才资助体系,健全人才培养链条和格局,增强对基础研究人才的全方位培养。


4. 重大科学问题的凝练机制不够完善。

自然科学基金委已经通过基于四类问题属性的分类评审,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提高科学问题的凝练能力,通过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双清论坛等形式凝练科学问题,作为制定重大类型项目的参考依据。但是,当前世界科研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我国基础研究也正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实现“卡脖子”关键领域的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在此背景下,自然科学基金委贯彻落实“四个面向”要求凝练重大科学问题的主动性、持续性以及相关战略研究的队伍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5. 结题项目绩效后评估机制不完善。

目前面上、青年基金、地区基金等量大面广的项目类型,在结题时并未设置验收环节,未全面开展结题后评估(仅管理科学部对结题两年的项目持续开展评估),重点、重大、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类型在验收结题后,也未开展绩效跟踪评估。后评估机制的不够完善,导致绩效评价“奖优罚劣”的导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有关建议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我国基础研究正在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迫切需要原始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为进一步深入推进自然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在应对重大挑战中实现科研范式转变,围绕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提出以下评估建议。


1. 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工作,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制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自然科学基金委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预算工作的重点,确保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各项改革任务扎实落地。推动构建完整的绩效管理机制和体系,坚持以绩效指导资源配置,加强创新调查,建立定期监测评估和滚动调整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自然科学基金委应根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际,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有针对性、可操作的贯彻落实方案,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同时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办法,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建立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2. 进一步加强自由探索类项目支持力度,适当增加面上项目资助力度。在基础研究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因此建议自然科学基金委要继续加强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尤其是适当增加面上项目的资助数量,提高面上项目经费在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经费中的比重。在重点项目中,建议适当增加自由探索性质的非指定领域项目的比例。


3. 进一步突出青年人才培养,优化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根据党中央和国家相关人才战略的要求,自然科学基金委应继续调整优化人才资助策略,重点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持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目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效益良好,但资助数量偏低,建议资助数量进一步增加,助推高端人才成长,优化人才资助体系结构;进一步明确创新群体项目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定位及相互关系,形成互补互进格局,推进学术高地建设,同时总结近年来的管理经验,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完善与健全管理制度。


4. 进一步加强战略研究队伍建设,提高凝练重大科学问题能力水平。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可考虑通过联合共建高端智库或以持续项目资助等形式,组建培育自然科学基金发展战略研究队伍,充分发挥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作用,瞄准未来科学前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长期主动、持续开展战略研究,提出未来自然科学基金需要聚焦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增强自然科学基金在基础研究领域议题设置能力,为实现我国基础研究从破题突围走向战略引领提供决策参考,为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提供科技创新源头的战略支撑。


5. 进一步加强结题项目后评估,持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不同的项目类型可采用多种手段与方法进行分类后评估。建议总结并推广管理科学部结题后评估管理做法,对面上、青年基金、地区基金等项目类型可采取按1%比例进行抽查的方式,组织专家组开展结题后评估。对重点、重大等项目类型可抽取一定比例项目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结题后评估。绩效后评估的结果可作为后续项目能否获得资助的重要参考依据。


6. 进一步加强改革成效总结评估,推动自然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举措全面扎实落地。加强对已有改革成效和经验的总结评估,及时总结凝练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针对改革落实中存在的难点,以及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科学、客观、深入分析原因,根据需要适时出台针对性措施,不断优化提升自然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的整体效能,择机开展面向自然科学基金整体的绩效评价。

新闻来源:本文转自“科奖在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扩大支持范围!直接给予省青基、优青、杰青项目!

继续做好海外优青项目组织实施工作,2022年度国自然十二条改革举措公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