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冲锋枪前冲击发原理藏着少有人知的奥妙

Yudya 轻武科评 2022-07-30
往期好文荐读:
1.战略步枪,惨淡收尾;今后轻武,路在何方?
2.洞悉FN_SCAR步枪的核心技术(上)
3.QBZ191步枪的发射机全面解析
4.QBZ191步枪的黑科技—射弹计数器
5.轻武爱好者微信里必备的十大公众号(建议收藏)
[自动武器的原理主要有三大类,分别为后坐力、火药气体所用力和火药气体反作用力的利用。通过利用后坐力实现自动工作的枪械主要有枪管后座类枪械,如手枪;通过火药气体所用力实现自动工作的枪械主要有导气式武器,如:AK步枪、AR步枪和95步枪等;通过火药气体反作用力来实现自动工作的枪械主要有采用自由式枪机原理的枪械,最常见的是采用惯性闭锁的冲锋枪,今天这篇文章讨论前冲击发原理的技术优势,从原理、不足和结构特征等方面对前冲击发进行了全面的讲解,是一篇学习枪械原理的好文章,敬请阅读。]

前冲击发原理

前冲击发原理是自由式枪机对惯性的深度利用,惯性枪机它的本质是闭而不锁,依靠惯性来克服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应用前冲击发原理的枪械在击发后,枪机仍然会向前运动,前冲能量抵消部分火药燃气反作用力做功,这样能够使武器的可感后坐力降低,从而提高武器射击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当然,如果没有前冲运动,或者仅有前冲的趋势,那么也就不属于前冲击发。

该原理被应用最广泛的是冲锋枪,属于冲锋枪发展史上的主流技术,冲锋枪史上绝大多数都采用这一原理,与同口径其它原理的枪械对比,轻柔的可感后坐效果带来显著的射击体验优势。在这方面,射击过85式或是斯登冲锋枪的爱好者最为清楚,轻柔的后坐力犹如按摩肩头的舒适,给每一位射击者留下难忘的记忆。
采用前冲击发原理的sten冲锋枪
该原理对冲锋枪的发展历史有多大影响,还真难以表述,记得一次轻武讨论中,在评论冲锋枪的时候,说道:冲锋枪并不是抱着要冲锋的枪,而是枪机前冲干响的枪……,思考一番,还真是这样
64式微声冲锋枪
从冲锋枪诞生以来,前冲击发就是冲锋枪的专有属性,在枪械史上最为典型的要属于STEN冲锋枪。纵览我国的冲锋枪历史,前冲击发原理整整横跨了三代,从64式到85式,再到05式。对于05式冲锋枪也采用这一原理,非常的意外,超出了想象,也从侧面说明了该原理长期拥有的技术优势。
85式冲锋枪
05式冲锋枪
存在的不足
自由式枪机为防止过早开锁产生的炸壳故障,将枪机的质量设计的很大,造成后坐停止效果偏差,存在仰射不可靠,俯射撞击严重等问题。对冲锋枪来说,枪机质量的增加势必牺牲其它性能,所以这一办法并不可取。利用枪机前冲的动量来抵抗部分火药气体反作用力对枪机的冲量,最大的好处是可降低枪机质量。枪机在推弹入膛的过程中将弹药击发,在膛压达到峰值时,还未运动到复进限位的位置或是还有向前运动的动态。所以要达到理想效果,关键的是推弹入膛时的击发时机,这需要几何结构特征来保驾,如果不能在枪机推弹入膛的过程中实现击发,时机不到,意外炸壳,时机恰好,射的舒服,实际错过,也会炸壳

sten冲锋枪的发射原理
这里所说的炸壳就是弹壳在高压下炸裂,呈现出爆米花的状态,偶尔有碎片飞出,卡在枪内难以抛出,最好的办法是分解后处理,对于近战突击武器来说,最为强调的性能是瞬间突发火力,在使用时一旦出现故障,根本没有故障排除的机会,后果很严重。

外号叫“小提琴”、“扫帚”、“打字机”的冲锋枪的火力
固定式击针是刚需
前冲击发一般采用固定击针,在推弹入膛的过程中,弹室对弹壳的挤进阻力使弹壳狠狠的坐入弹底窝,固定的击针就守在那儿等待着扎它的屁股,过程中枪机依然在复进。这一关键技术的难点是如何在击发时实现枪机推动弹丸向前运动时还有向前运动的动态
Sten冲锋枪的枪机和固定式击针
在这项关键技术方面,虽然不同的技术路径之间有所差异,但一个共同的结构特征是采用固定式击针来确保弹壳坐入弹底窝时完成击发。能不能采用浮动的击针?可以的,但必须确保发射机构准确及时的控制,由于发射动作是人为控制的,这在技术方面是难以克服个体差异的,导致浮动式无法确保击发时机。
发射时枪机总被高高挂起
在电影或电视剧上经常看到一枪毙命、出枪见死,在这些神奇射击本领的背后,是枪械的首发命中性能。采用前冲击发原理的枪械,在发射时需要枪机复进或为击发提供动能,在结构上需要将枪机高高挂起,扣动扳机发射时枪机被释放,发射瞬间枪机运动对枪械整体和握持姿态的振动或挠动。
85式冲锋枪的枪机被高高挂起,开膛待击
在首发射击中枪机处于静态的枪械在首发命中性能方面占尽先天优势对于自由式枪机,它的击发状态有两种,一种是闭膛待击,一种是开膛待击,前者在首发发射时,枪机是闭锁的,在首发发射时,具有较稳的初始条件,后者在首发发射时枪被高高挂起,在发射过程中的动态稳定性不及闭膛待击结构,只有在连发射击时,它的优势才完全体现出来,对于强调首发命中或是单发精度的枪械来说,采用前冲击发并不适宜。

<全文完>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在此表示感谢!

写在最后:
期望你关注文章,关注平台
期望你留言
让我们一起打造一个轻武器交流的好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