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QBZ191型5.8mm自动​步枪可能是个过渡型号

Yudya 轻武科评 2022-07-30

往期精彩荐读:

1.战略步枪,惨淡收尾;今后轻武,路在何方?
2.枪械史上第一支双动发射的手枪——小汤姆(托米什卡)
3.QBZ191步枪的发射机全面解析
4.QBZ191步枪的黑科技—射弹计数器
5.QBZ 191步枪的创新结构解读—枪托
[壬寅年春节即将结束,轻武科评向广大爱好者承诺的191步枪相关技术评论文章也该一一兑现了。QBZ191步枪在2019年国家庆典的顶级重大节日国庆阅兵中公开,对提振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力不亚于战略武器,但从国际枪械发展态势来看,各国都在躁动着回归中口径枪械,所以说它的公开时期又显得极度尴尬,恰巧骑在枪械的口径之争的分水岭上,为广大轻武爱好者或军事爱好者留下争论不休的话题。对于QBZ191步枪口径,这是完全公开的技术指标,5.8mm毫无疑问,今天我们将对当前轻武最热的话题进行分析,借QBZ191的口径说一说。对这个话题,在开篇之前,小编还是要说一贯的话,那就是针对问题,用文化人一贯的通用办法,文明讨论,严禁骂街爆粗!!!]

美国人给全球轻武挖了坑

从二战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步枪的射程远超400米的目视距离,战场上除了狙击手渴求射的远,一般步兵很少关心射程,在烟火与灰尘的侵袭下,300米能打准已经是阿弥陀佛了,对生动目标的射杀效率连万分之一都不到,所以步兵从不担心够不上的问题,内心对射程指标充满了自信。对自动武器来说,消耗最快的就是弹药,步兵总担心兜里没弹了,总是不要命的渴望多携带,可步兵的承载极限和步枪的弹药规格在哪儿放着,放开了带又能带多少。一个弹匣打不了几个点射就空了,要是一激动,喊一声FUCK YOU,一个弹匣又空了,没有了弹,还抵抗什么哦?赶快将白旗插刺刀,双手举枪过头顶,等待对方处理。这种美国大兵的战场表现,对爬过战壕扛过枪的斯通纳来说再熟悉不过,对射程自信,对精度期待,对弹药不够的担心等问题不光是士兵心理的真实感受,就连军官也是一样的。上世纪六十年代,鸡贼的斯通纳用小口径弹药解决了美国军人的心理焦虑,美国装备了M16突击步枪,率先使用5.56×45mm小口径弹药,开创了小口径突击步枪的先河。
站在今天的事后角度来看,小口径就是个大坑,国际上的军事大国都跳进去了,已经走了60多年夜路,该到从坑里爬出的时候了。自从美军将小口径带入战场,在近距离突发战斗中展示出惊人的战效,但在远距离就怂了。对此,美军一直不公开向外宣传威力或承认存在不足的现实,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美军同时装备了5.56×45mm和7.62×51mm两种标准弹药。
5.56×45mm弹药规格尺寸
911事件后美国在全球反恐,面对7.62×39mm弹药覆盖的苏俄曾经的势力范围,射程和威力不足的问题全面暴露,士兵对小口径武器产生了不信任。人性很复杂,一旦不信任,那么心理就存在阴影,最终成为魔咒。美国大兵面对全球开展的反恐使命,唯有7.62×51mm弹药才能在对抗量级上全面胜出
为了谋取武器装备的优势地位,美国走了一条实现5.56mm和7.62mm的装备切换计划,要求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根据不同战术需求转换枪械口径也就是模块化解决方案,SCAR步枪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小口径弹药存在的不足
说到小口径的弹药性能,大多数人肯定第一思维都是翻转产生空腔效应,完全正确,但这个是有条件限制的,所有的模拟试验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在前提没有充分时拿着结论满街吹嘘那就是谬论,害死人的。单兵装备随着科技的发展,攻防都在进步,由于材料技术在需求驱动下发展迅猛,各种轻型的高性能材料不断涌现,单兵的防护能力得到空前的提升,小口径的翻转特性越来越难以洞穿防护装具,都打不进还哪里的空腔效应。随着战争形态发生变化,各方士兵普遍身着防弹衣了,小规模局部战争开始占据主流,作战距离不断拉远,原来的400米内就不够用了。在远射程,对付防护目标更是勉强,本来就难打上,好不容易打上了,结果是个打不伤,射死就更不用说了。
从近年各国单兵装备的发展动态与采购情况来看,单兵防护装具和观瞄器材在价格和销量方面都在逐年走高,最不缺的就是枪。枪械的模块化,为观瞄器材带来了全方位的发展空间,现已成为枪械不得不配的周边器材,就好比电脑主机没有了显示器一样,谁能知道主机在干什么鬼事。枪械观瞄器材的广泛应用,有效地延伸了步兵的目视距离。小口径发展之初看不见的问题已经不存在。既然能够看的更远,为什么就不能打的更远?所以士兵又有了新的心理需求,打的更远。
防护器材
小口径,过四百,瞄与不瞄都一样,端起枪,歪打正着有可能;挂上镜子瞄一瞄,有可能,但是有点难打准。小口径弹药的射程越远,飞行稳定性就越差,精度就得不到保证,已存在这么多年,有谁见过突击步枪在400米射程以上的精度测试,胸环靶上靶就已经万岁了。这样的结果不怨人,不怨枪,要有怨气找弹出。
看国外情况,美国最早提出小口径,但美国并没有一刀切,而是保留了两种口径的并存,肯定小口径弹药出色的停止作用,但也不否定远程射击与侵彻力方面与中口径弹药的差距,两种口径的步枪弥补搭配,即使存在弹药管理问题,也一直并存的发展着,在可预见的未来,各国小口径步枪与中口径步枪并存正在成为趋势,近些年新亮相的突击步枪,往往是以枪族形式研发,通过更换不同口径的枪管,实现小口径步枪与中口径步枪共存,同时还可更换不同长度的枪管,组装成为突击步枪、战斗步枪、精准步枪和卡宾枪。当然,也不排除新理念新设计的的多功能弹药,兼具远近距离的综合性能,替代现有的小口径与中口径弹药。
小口径弹药的天花板
中国枪王“朵院士”曾说过,轻武器不轻,这一定论在国际上对三军通用装备普遍认可的,但各国都在躁动着回归中口径的论证,从侧面印证了现阶段小口径弹药在性能方面的潜能基本已经挖掘穷尽,发展之路已走到尽头。小口径弹药成为制式装备,就是巧妙的利用了发射药的科技进步,将发射膛压不断的升高,通过增大初速来获得飞行动能,这一理论从动能()公式就可看出,速度对动能的提升效率远大于质量。对比国际上的三种小口径枪械,5.8mm口径弹药在远射程方面的性能优势明显。
 
枪管作为子弹赋能的关键构件,管子越长赋能越多,国际上对95步枪最忌惮的因素就是比别人长的管子,191步枪采用常规结构布局(有托结构),枪管的长度短的不能再短,要达到95步枪的在远距离的威力,有且仅有的有效办法还是小口径的一贯伎俩,增大膛压,提升初速,实在不行的就加重弹头或是换个壳壳的折腾一番,就是往死里弄也要弄出个新的。
对小口径弹药性能的挖掘方面,中美俄都在进行,并从未间断,美国从SS109弹(M855弹)到M855A1再到M995;中国从DBP87到DBP95到DBP10再到现在的DBP191,俄罗斯从7N6到7N22再到AK12步枪使用的7N40,谁都在想办法提升小口径弹药在400米以外的弹道性能,但谁都无招可使,最后美国转向研发了新的6.8×51mm弹药,俄罗斯研发了6.7×51mm弹药,中国还没有公开,估计在近年会给轻武爱好者奉上新料。
7.62mm弹药与5.8mm弹药对比
中国军事需要中小口径并存
自从我国走了小口径之路以来,弹药问题愈发激烈,对朵院士前两年的采访已有报道,军事爱好者或枪迷肯定都有所了解。在小编看来,这都是当年统径的后遗症,以常规技术手段是难以突破小口径弹药性能碰了天花板的极限,在没有新理念新技术的背景下,中小口径的弹药并存为最佳选择,当前新步枪的高度模块化,对解决枪族内不同口径的问题是极容易实现的。
再看我国当前面临的军事环境,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印对抗,单从战术技术指标来看,5.8mm口径面对7.62mm口径的弹药在对抗中难占便宜。在很多媒体平台都在讨论这一问题,一边倒的呈现出为国担忧的心态,比较统一的观点是81不老,继续站岗。
面对美俄两国在轻武装备方面对新口径的研制情况,中国不会加装没看见。
191步枪可能是个过渡型号
在70周年阅兵中公开的是5.8mm口径的步枪,这只是新枪族下的基础口径,对中口径版本的一直没有报道。能从媒体上找到的是翟雁冰透露出的信息,他说:“……191步枪可能是个过渡型号,我们未来的主力步枪应该会在95步枪和191步枪之上,研制一种全新口径的枪族。……”,小编能肯定的是新口径的研制正在进行,但全新的枪族并不肯定,191步枪在结构预留的拓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这为191步枪的研制带来较多难题,虽然在后期有所让步,但战术拓展和版本衍生的空间依然很广,在基本架构和核心零部件不变的条件下口径最大能衍生到8mm,这个参数虽是个四舍五入的,但在实现方面,难度并不是很大。
对于专家翟雁冰对新步枪与弹药信息的透露,可信度还是蛮高的。这专家曾担任多年的《兵器知识》的主编,在业内知名度较高,掌握国内军事领域的大批专家,学者,领导和技术人员的信息,拥有太多的武器装备研制情况的信息获取渠道,所以小编相信。
<全文完>


对文章中的观点,不管点赞还是反对,都请大家关注,敬请大家留言。文中图片直接引用媒体,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