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基本陈列升级完成,正式对外开放
试运行9个月后,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于27日正式对外开放。其中,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完成升级改造,与特展《甲骨文的记忆》同时展出,青铜与甲骨文交相辉映,带观众走近真实的商朝。值得一提的是,该馆藏品、有“镇馆之宝”之称的绿松石镶金饰件,首次展出复原件,观众可一睹这件珍品3000年前的原貌。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外景。 记者许魏巍 摄
考古成为展品 三大展厅布展升级
市民参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记者许魏巍 摄
盘龙城遗址于1954年发现,是长江流域已知等级最高、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商代前期城址,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1954年,武汉遭遇大洪水,在防汛抢险中,抗洪工人从临近长江的盘龙城土墙取土筑堤,因此发现深埋土壤中的青铜器。在此之后,考古专家们对这片土地进行了多次保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在遗址旁建成了一座博物院,对文物进行保存和展示。
市民参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记者许魏巍 摄
博物馆的第一个展厅“浪淘千古”,就从那场洪水开始讲起。
除了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外,展览也对历年考古相关的纸质记录、实物资料等都进行了展示解读。顺着展陈设置,观众可以从考古专家的视角,将碎片化信息一点点拼接串联,形成对夏商时代的完整想象。
市民参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记者许魏巍 摄
第二展厅的“故邑风物”,通过盘龙城出土的陶器、铜器、玉器等,综合展现当时的日常生活和祭祀礼仪。
第三展厅“角立南土”,视野进一步扩大,在各种同时期文物、数据、资料的横向对比中,看到盘龙城对整个夏商王朝的深远影响。
市民参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记者许魏巍 摄
据介绍,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自今年元月试运行开放以来,接待参观游客超过50万人次,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对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提出了各自的意见。9月3日起,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闭馆两周升级改造,灯光、多媒体、艺术品、互动装置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完善,以期让基本陈列展览更加丰满立体、细致考究。比如,展厅升级了VR体验、滚筒互动设计等环节。
碎成500片的“镇馆之宝”,用科技拼出原貌
绿松石镶金饰件。记者许魏巍 摄
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绿松石镶金饰件,首次与复原件一同展出。这件出土时已散落成500余碎片的饰件,经过5年的复原研究,终于涅槃重生。
绿松石镶金饰件于2014年在杨家湾17号墓出土,距今约有3300年历史,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商代早期最完整成型金器,通过检测得知,此饰件含金量达到89%,十分罕见,暗示这个墓葬主人可能是盘龙城最高等级贵族或首领。器物原以近千片人工磨制的细小绿松石贴塑而成,由于这件镶嵌器在埋葬和发掘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扰动,所以出土时只保存了500余片绿松石且已失去原貌。
绿松石镶金饰件复原件。记者许魏巍 摄
南方科技大学唐际根教授带领的团队利用多学科技术手段,研究了绿松石和黄金的加工工艺,分析了绿松石原有的承托体以及胶粘剂,并借助超景深电子显微镜、能谱仪、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设备重建了器物原貌。
经过种种检测、分析和研究,课题组最终获得了原貌重建方案,随后用购买来的现代绿松石,仿照原件的500余片绿松石片逐片打磨,最终重建了一件绿松石兽面。
市民参观绿松石镶金饰件。记者许魏巍 摄
唐际根教授将其称为“绿面金眼龙”。“绿面金眼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独体“一首双身”龙形饰。器物以黄金、绿松石、大漆为材料,五官清晰、色彩明快,可称艺术品,更是多种材料复合制作的技术典范。同时,器物出土背景完整,是理解3300年前古人精神信仰的重要物证。
《甲骨文的记忆》同时开展
市民参观《甲骨文的记忆》特展。 记者许魏巍 摄
来自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甲骨文的记忆》特别展览,同日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临展厅开展,展期4个月。
甲骨是中国商周时期用于占卜和记录占卜内容或其他事项的龟甲和兽骨的总称,是迄今发现的商周时期最重要的文献载体。甲骨曾被深埋地下3000多年,自从清末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甲骨上刻写的文字即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它不仅为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殷商王朝提供了真实可考的证据,更将那个时期的社会百态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市民参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记者许魏巍 摄
此次展览以50件甲骨为核心,58件与甲骨密切相关的实物资料为补充,分为序厅、重现的文明、神奇的文字、传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共五个部分,通过展示实物、还原场景、讲述故事、互动体验等方式,带观众了解甲骨文里真实的商朝。
来源: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