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二刚的诗和远方
对于二刚来说,修这么一条路,
是他对故乡情义的一个“执念”。
文 | 张培昂
1.返乡
二刚修路日记 2017年12月27日
经过这十多天大家的一致努力,肖埝东到邵马的路已修好通车了。真是不容易。感谢所有捐献善款的小伙伴,所有出工参与的乡亲,所有默默支持的父老乡亲。随后会以公德榜的形式(公布)对此路捐献善款的人员名单、金额以及账目开销详情。
写这份日记的人,是一位返乡青年,江苏丰县欢口镇肖埝村的庞二刚。
二刚今年37岁。1998年,他初中毕业,跟着哥哥南下东莞打工。他做过很多工种,返乡之前,是一家钢结构厂的技术工人,一个月能挣到六七千块钱。挺不错了。
正像某首诗里所写:有多少年轻人正在背井离乡,就有多少花环正在升起,也就有多少花环正在枯萎。
在外打工的那些年,未婚时二刚三年回故乡一次,结婚后 42 35079 42 14939 0 0 4666 0 0:00:07 0:00:03 0:00:04 4665年回一趟。
父母年事越来越高,俩孩子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二刚在2015年年底做出了返乡的决定。
多年漂泊,也让他内心深处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要想不这么下去,就得换个活法。
回到故乡的二刚,原本打算自主创业,但看来看去暂时没有合适的项目。
2.立业
二刚修路日记 2017年12月14日
修路捐款已进入冲刺阶段,明天还有七八车(杆子石),用挖机平整然后再压实,管个二年应该没啥问题,东队南队几个老头老太太辛苦了,这么冷的天还在尽自己的一份力,任劳任怨。
城里人和知识分子眼中的故乡,和二刚看到的故乡并无二致。
年轻人纷纷外出,常居人口中,最多的就是二刚修路时所依靠的这些老头老太太,其次是孩童和小媳妇儿。只是和知识分子们不同,二刚并没有故乡沦陷这样的概念。
他只是深切地感受到,村子西边的那条路,坑洼不平,实在是太“陷”了。
这是回到家乡快两年,他成为村淘合伙人一年多以后,一次偶然,他才第一次走这条路。
他这个村淘合伙人,负责的几个村子,都是丰县欢口镇的,而肖埝村头的这条泥巴路,连接的是邻县沛县的邵马庄。
二刚平时并不走这条路,修不修,其实跟他关系不大。对他来说,更像使命感。
当初他也是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加入农村淘宝的。
在外打工时,优酷视频陪伴了二刚一个个漫长难捱的夜晚。
思乡,挂念家人想孩子。他喜欢看名人的演讲,以此打发时间慰藉心灵。他经常自嘲,离乡背井,就算是为了梦想吧,就算是为了诗和远方吧。
他也喜欢马云的演讲。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马云说的“快递的最后一公里”,但他从来没把它和农村淘宝联系在一起。直到回到故乡,看到有人在做农村淘宝,他顿悟了:原来这就是快递的最后一公里啊!
报名参加合伙人遴选,淘宝小二想“吓退”大家:做这个有可能一两年都不赚钱,没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就不要来了。
二刚做好了心理准备。他已经把东莞的工作辞了,没打算再回去,丝毫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可能有些人期望值比较高,觉得沾上村淘就发财了。但他想,刚开始即便是贴钱也要干,自己年龄大了些,要做就尽力,不留遗憾。
肖埝村两千多人,有四个小超市。其中一个刚刚搬到几十米外离大路更近的地方,留下200多平方米的空房子。二刚租下了那儿。
他首先要考虑的是避免“同业竞争”,不然在人情上就说不过去。
他发现,小超市卖的基本都是本地产品,而通过村淘可以买到乡下平时不大常见的更高品质的同类商品,尤其是食品,可以买到全国各地的土特产。
一开始他把这些商品供货给小超市,等他们推不开,他自己再亲自推。这里面既有“连横”,又有“合纵”,还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门槛横在二刚面前。农村的这些留守的老头老太太,根本不会上网,不会用智能手机,把他们变成网购群体是个问题。
二刚的方法是,和几十年前刚刚放开市场的时候一样,走街串巷。他骑着自己的小电动三轮车,装上样品,在路上碰上个人就推销一番。
因为离乡十几年,本村人也好,临近村村人也罢,首先是疑问“这个人是谁呀”,先接受这个人,然后才慢慢地接受了他的商品。
做村淘这一年多,他的村淘点成了村民茶余饭后聚会聊天的地方,他在里面摆放着样品,谁看好了什么,可以当场下单。
好的时候,二刚一个月可以挣到六七千元,和在外面打工持平。最不济,一个月也有四五千元。
守着家门口挣钱,让二刚心里更踏实。
3.攻坚
二刚修路日记 2017年12月9日
捐款持续中,善款在我手里呢还没开始用,争取筹得更多善款,今天拉的两车(杆子石)不属于我们的善款之内,借用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资源。望大家有时间转发一下,让咱们村更多的人看到。
这是二刚下决心修路的第三天。这时他筹集了不过区区几千块钱,外加两车铺路的杆子石,距离修好这条五六百米长的路,还差不少钱和物资。
这是考验他的执行力的时候。
最大的困难不是物资上的,而是摆在他面前的困境。
肖埝村属于丰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庄。往东,一条水渠割出了丰县和沛县;往北,几百米外就是山东省。村头这条大路穿过边界直通邵马村,也是一条交通要道。
二刚听父亲说,这条跨县道路根据国家政策早该修成水泥路了,但不知为何迟迟没有动静。大队里也好像不关心此事。邵马村村民已经把水泥路修到边界了,就等着接通了,这边却是毫无进展。两县、两村之间的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几年,这条路几乎不能称之为路,路面坑洼不平,下雨天更是能淹没小汽车的整个轮胎。村民路人都奔走绕行另外一条远路。平时开车几分钟的路程,就变成了半个多小时。
为什么大家都宁愿多走半小时也没人愿意管这条路?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二刚必须翻过的一道坎儿。
对于二刚来说,修这么一条路,既是一次小创业,也是他对故乡情义的一个“执念”。
倡议在他的村淘点聚会的人群里发布的时候,现场就有人解囊,但随后的几天,局势并不乐观。当地的村淘小二给了他支持,出谋划策,指点他去做更大的影响力。
他想,大家不能理解他修路的动机,这最多就像刚开始做村淘时,大家连认识都不认识他一样,只要坚持下去,让大家看到你不是在瞎搞,就会有做好的一天。
二刚找到本地最具影响力的公号,在上面发出了吁请,发动朋友和同乡,在一个一个公众群转发消息。雪球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越滚越大,很多肖埝村乃至欢口镇的在外游子也伸出了援手……
4.团圆
二刚修路日记 2017年12月7日
肖埝东头到邵马庄西头,有一段路特差,现在准备修修。已有三人捐助三车杆子石,另有数人当场表态捐献五十元。望热心小伙伴、村民、社会人士伸出爱心之手自愿捐献,有力出力,此次捐献不限于本村村民,各邻村邻镇邻县或在外游子都可参与,积德行善,利在当代(丰、沛县一渠之隔,路况相差甚远)。
决定修路的那一天,二刚和父亲一起去邵马村加工草料,感受到了这条路的“沦陷”。
“作为一农村淘宝村小二,我想为我的家乡做点事情,决定修这条路,但遭到父亲的反对,说大队里都不愿意管,你能管的了吗,再说了修水泥路需要十几万,到哪弄那么多钱去?
我把想法告诉村里的和村淘的小伙伴,打算募集一部分钱先修一条煤矸石路。一两年时间内先方便着大家的出行,正常通个小车没有问题。”这是路修好后,二刚说到自己的初衷。
二刚面临的精神困境是,在一些农村,你如果无缘无故地做一件好事,别人会以为你有病。
还有,在一些农村有句话,再大的风也压不住舌头。
同时,在很多农村,修路永远都是件大事儿。
“咱出个头不行吗?!”二刚对父亲说。
前前后后总共20天,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一共募集到资金一万五千元,林林总总花了一万四千六,还剩下四百,二刚把它记在账上,准备用于以后的维修。
大家捐的也不多,也不要求大家捐太多,每个人十元八元,最多的一百、五十,点点滴滴,就把一条路修好了。周末送小孩上补习班的,走村过镇卖小吃的,开箱式货车拉牲口的……这条路从冷清变得熙攘起来。不光二刚自己村儿,周边村子都能受益。
为了支出透明,让大家安心,二刚在村里找了三位上年纪的人主事儿。路修好后,一位主事儿对二刚说:没有一百个肚子你干不了这个好事儿(形容要肚量大),别人的闲言碎语不要管它!
村淘江苏省域丰县片区小二国山说:“通过帮村里修路这件事,大家对庞二刚这个人,对农村淘宝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一段时间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走在村里和人打招呼可以感觉到大家的认可,还有些人的感谢。因为刚开始没有人相信这条路能修好,没有人愿意去做这样一件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
生活除了诗和远方,
还有身边的家,脚下的路。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公益e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