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10月2日 下午 10:04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被裁员后,我从上海“流放”到农村,靠躺平重启人生

贝菈小姐 2024年08月24日 12:0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知音真实故事 Author 柴柴

作者 | 柴柴
来源 | 知音真实故事 (ID:zsgszx118)


2023年,刘云因为失业上了两次新闻。一次是“成功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一次是失业后找到梦想的工作。

在他看来,这是普通人努力失败再努力的缩影。

“荒诞”的调动

2023年年初,上海的房地产企业先后暴雷,各大公司朝不保夕。除了融资危机、交房危机,更首当其冲的是裁员。

轮到我被公司开刀是在3月底,上海总部营销条线的十个人只能留下一半。

开头话术是:“我们公司现在压力很大,总部要精简,节省管理费,所以你们几个考虑一下,要么拿N+1走人,要么去外地缺人的项目上支援。”

我是2021年入职上海这家地产公司的,按理说能拿到3个月的赔偿,接近5万元。其他人也差不多,他们都识趣地选择了前者,而我却选择了去项目上。

不是我不愿要那5万,而是我担心三个月内找不到新工作——当时恰逢我买的期房延期停工,6%利率的房贷接近1万1,手头没有一点存款,还要继续租房,家里也没有任何支援。

如果去项目上,起码可以干到项目结束,少说再撑两年,撑到期房交付,撑到找到新的工作。我甚至乐观地想,在上海3000多元的房租可以省下一些。

人力同事说:“其实领导的意思还是倾向于劝大家拿赔偿离开。”

“如果选择去项目呢?”我问。

“那可能会被派去最偏的项目,在赣州一个县城的乡下。”

“那也行。”我脱口而出。

就这样,我拿着15200元的月薪,退了房子,带了简易衣物就上了路。

为了纪念这次“荒诞”的调动,我注册了自媒体号,给自己取名“乡镇的卡夫卡”。照朋友的话讲,“以后可以用来维权。”

从上海乘7个小时高铁到赣州,再由赣州乘3个小时拼车前往那个县城的乡镇。高楼逐渐消失,农田和村庄一一出现,那会儿稻田还没播种,四下都是荒芜的景象。

荒芜的景象

我有点慌。没想到路程如此遥远,也没想到一切是那么陌生。

“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心神不定中,身边拼车的小姑娘突然问。

我们闲聊起来,她正是那个乡镇的本地人,比我小一岁,刚刚考进镇政府编制不久,这次是去市区出差回来,手里捧着一桶肯德基。

“县城和乡镇吃不上,只有市区有。”她解释道。

她很新奇于我从上海前往她家乡就职的事,我骗她说我是一名地产销售员,主要是卖他们镇上的那个别墅。

她瞪大眼睛:“真的么?怎么可能。

“真的。”我说。

失一种很新的业

临要傍晚,我到了那个所谓的别墅面前,才知道位置有多偏僻。

69亩地,200多套联排,紧挨着村落,商品房和村民的自建房连在一起,宣传海报上的景观眼下还只是鱼塘,商业街还是农田,两台挖机歪在路口,售楼部里一片清冷。

公司门口

接着,我跟同事们一一见面,包括项目总负责人、销售员和食堂阿姨,他们都是本地人。当我了解项目信息时,他们也告诉了我真实的销售数据:平均2个月卖1套,其他的数据都是工抵房和员工房。

“就等着你这个从上海总部来的策划了。”项目总负责人说,“帮我们这个项目起死回生。”

我连说客气,但是更慌了。这个项目是房地产市场大火的时候开发的养老别墅,中途烂尾过,现在二次开发,难度可想而知。

“你也要参与卖房哦。我们现在是全民营销,每个人至少背负1套房源。

我不由得一惊,刚来就被摊派了硬性指标,说是策划,其实也是销售,想起我跟拼车姑娘开过的玩笑,一语成谶。

“陈总,要是卖不掉呢?”我问。

“没事,你也能认购一套。这边不比长三角,不限售,每个人都有资格……”

安排好住宿,我剪辑出第一条自媒体视频《我可能在失一种很新的业》,描述这几日的历程。没想到,发布两个小时,就有了几十万的播放,随后上百万。

我怕公司知道我在网络上吐槽,立即关闭了推荐给熟悉的人。第一个刷到的认识的人,竟然是那天的拼车姑娘。

她在后台给我发消息:“是你啊,卡卡?我是那天在拼车上跟你聊天的女生。

她喜欢叫叠字。我们加上了微信,当晚再次见面,她说要带我转转。

在逛完整个村庄的同时,我听完了她读书求学直到工作的故事。

“乡镇的工作和生活一眼就能望到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说。

分开时,她告诉我她叫小陆,在乡下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她帮忙,我答应了。

“孔乙己脱下长衫”

之后的春日里,同事骑着电动车载我在乡间寻找客户,我们路过竹林会停下,遇到水塘会停下,遇到牛羊也会停下,我们去拔笋、摘艾草、采蘑菇……

同事们问我:“你拔过笋么?”

“没有。”

“见过蛇么?”

“没有。”

“有四脚蛇,有毒,会咬你。”

“不会吧?”

“你赶过圩么?”

“没有。”

“你们那叫集。”

我开始认识到,在赣南的乡下,除了买别墅的客户,其实我什么都能找得到。

赣南的村子

蘑菇

我一边体验,一边记录着关于赣南乡土发生的一切。比如,“多年以后,我一定会想起我被公司流放到乡下吃的第一碗鱼头粉。

鱼头粉

伸出筷子,抹开的姜丝在鲜白的鱼汤里泛着,米粉堆成团,捞起来时又分明得很,一口鱼头肉搭一口汤,接着嗦口粉,暖意瞬间沁入早晨清冷的胃,给我些许慰藉。

好几个新闻记者联系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孔乙己脱下长衫”的案例:

拿着上海的高薪,过着乡村的慢节奏生活,有食堂、有民房,没有肯德基,没有污染,却有土鸡和白鹭,青山绿水,更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故乡。

对方说:“你的这个经历太有新闻价值了,很值得报道。”

我有点犹豫,一方面担忧公司知道影响不好,一方面也认为这不失为一次机会。记者安慰我:“一旦你流量暴涨,还卖什么房子,可以直接转行做自媒体了,地产不是也不行了么?”

于是,我答应了采访,但是隐藏了公司和项目名称。没想到,第二天就上了热搜,微博也排在了上海市的第一,全国的二十多名。

热搜

热搜噱头是:“你愿意离开大城市去乡镇生活吗?”

被公司发现成了注定的事情。听说上海总部的领导当天就开会讨论了舆情,多半打算开除我,不过顾忌到我可能趁着流量乱说,他们给我的处置方案是离开乡下项目,再度调岗去北方城市的项目上就职。

我不知道怎么办,只好找来当时唯一的朋友小陆商量。与此同时,有几个部门领导私下联系我,告诉我不能离开乡下,他们从我身上看到了地产行业转型的希望。

“可是总部要我走?”我说。

“那是总经理的想法,老糊涂了,现在地产行业谁不想转型。”其中一个说,“大不了做好离职的准备,你只要有十来万粉丝,我们就可以注册公司了。”

项目负责人也找到我,要我利用目前的流量进行宣传,把这个乡野别墅推广出去,销售出去。还有一个做电商的老板和做文旅的人,通过后台加我好友,也无非是利用流量进行合作。

这些机会和要求我无法答应,也无法拒绝,只能拖着,包括公司给的处理方案,以身体不适的理由拖着——这是我和小陆讨论后得到的结论,而那些所谓的机会,都不是真正的出口。

我和小陆决定借着新闻的力量把账号做起来,如果可以,我们就一起全职去做自媒体,离开现在的生活。

按照小陆的话说:“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万一成功了呢?”

于是我们俩成了临时搭档,目标是二十万粉丝。一时间,我们想了各种引流的办法,包括新闻评论、营销号剪辑。她那两天专门请了假,一直陪在我跟前出谋划策,一起失眠,相互鼓励。

结局当然是失败了,新闻的流量只维持了48个小时,账号的粉丝涨到5万多就停了。我认为也在意料之中,小陆却大为失望。

我们再次回到本身的生活:她兢兢业业地催促村民春耕,负责街道的环保,加班撰写材料,去接受相亲的饭局;我则挨家串户地拜访:“你好,买套房子吧?”

为了给附近景点的游客推销,我去看了一整座山坡的杜鹃花;为了搞定农家饭店的老板,我去尝了200多一份的炒饭。还有村里的野温泉,山脚的水仙树,第一次见到杏瓜、树莓。

虽然体验丰富,但业绩依然为0。

从流量回到生活

外界对我的影响在5月份彻底消散,潮水退去,没有人再联系我跟我合作。

而公司也不再惧怕流量带来的舆情,没再要求我调去另一个项目,而是下发了新的通知:降薪20%。这并不是针对我,而是针对公司所有人,薪资一分为二,月发80%,剩下20%以年底的业绩考核为标准发放。

按照他们的标准,我肯定拿不到那20%。我从上海调到乡村本能节省下的钱消失了,扣除房贷和基本的生活费,我还是月光。乡镇的工作性质也从策划,越来越多的转向了去寻找客户,突破0的销售目标。

我再次陷入了任人鱼肉的境地,又因流量的事情得罪了不少人,在招聘网站上投递的简历没有任何回复,眼下自救的办法还是要把流量扳回来,通过自媒体找到新路。

所以我第一想到的还是去找小陆,让我的视频内容多一个女主角——如果可以,我想拍摄新乡村爱情故事,当然也源于我的真情实感,剧本应该是甘愿在乡土贡献的男女主人公,想方设法地建设乡村,在这个过程中互生情愫。

于是我约了小陆去摘葡萄,就在她乡镇的产业大棚里。这也是她们推广乡村旅游的一个实验基地,我为此拍摄了宣传视频。我们一同去看百年的祠堂,去看满池的荷叶,走过了阴雨密布的云,和横在长溪的廊桥。

乡村的景象

那天我很开心,也很放松,失去了构思剧本的初衷,而是告诉她源于那两日开始,我对她有一种特殊而真实的感情。她立刻拒绝了,告诉我这没什么意义,拍视频可以,告白不行。

我悻悻作罢。

晚上我们一同回去,她又说可以去她家坐坐,尝一下本地特色茶。我说不必了,我怕碰到她父母,会很尴尬。她说她爸爸出门应酬了,妈妈在二楼,休息得很早,于是我们就到了她家的一楼。

刚进门,还没泡茶,就有男人前后脚进来——正是小陆的父亲。

“咳咳。”他看了看我,打量一番,随即上楼。两分钟后小陆的母亲下来了:“吃点水果吧。”她客气地端来了一个瓷碗,碗里是拳头大的水蜜桃,问我从哪里来,问我多大了。

“上海,阿姨。”我答,“97年,来这边做地产策划。”

“吃点吧,村头摘的。”阿姨说,“什么时候回上海?”

“谢谢,谢谢。”我有些慌乱,接过来,“不知道。”

见我比较木讷,她又转身上了楼。小陆也为此感到尴尬,不一会儿,她告诉我:“要不你走吧?我想了想,大晚上的,被邻居看到确实也不好。”

我有点摸不着头脑,点点头:“好,我走了。”

那晚过后,我很久都没有和小陆联系。不是因为那晚的事,而是因为我们合拍的视频没有什么火花,我也担心她跟我拍爱情剧情所承受的无端压力,便放弃了。

其后账号的流量日趋下滑,思考再三,我决定转换思路——用自媒体直接变现。

抓紧,你时间不多了

6月,我开始在业余时间做起了直播带货,这是当下自媒体最为主流的变现模式,我因地制宜,寻找品质较好的农产品去做推广。

线上橱窗上架的第一件产品是赣江源的土蜂蜜,为此我通过本地同事的介绍,拜访了一位深山的养蜂老人,他有76岁,养蜂60多年,住在一个叫作桃花村的地方。

听说那里之所以叫桃花村,是因为山谷里全是桃花。但我到的时候桃花早就没有了,桃子却有很多,也很好吃。我见到了那座名叫“万岁桥”的石桥,底下是湍急的溪流,蜂巢排布在岸边陡峭的崖壁上,青苔密布,花香四溢。

万年桥

这样的场景让我感觉到人间值得,老人家带我割了蜂蜜去吃,又在中午管我午饭,小鱼炒辣椒,野菜蒸米饭,凉拌黄瓜。

他说,都是自己种的菜,住了几十年了,不愿意出去了。

饭很好吃,水很甜,树荫蔽日,野生的鸟群和松鼠时常出现在面前。我差点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心里幻想的是住在这个深山半年,脱离尘世,那该有多幸福。如果当初没有买房,是不是也不用受到现实的胁迫。

可反过来想,如果没有现实的胁迫,我是否还能拥有这种深度的体验?所以我安慰自己:那些折磨我们内心的力量,往往都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临走时老人送了我两瓶蜂蜜,但是合作的对象是老人的孙子。只有他知道怎么做成电商产品,挂上链接去卖。

经过准备,我开启了第一场直播带货,在线人数瞬间达到了数百人,尤其很多人看到我第一次带货,相当支持,一度叫我排到了单品类的第9名,前面就是“XX甄选”。

土蜂蜜

我以为好日子要来了,但是没几天,项目负责人找到我,要我出个去厦门宣传别墅项目的PPT,我很快做好了,他又说:“跟我去厦门一周,推销我们的房子,你负责开车和推销。”

“啊?”

“反正你在乡下也卖不出去房子,你去大城市试试。”他说。

于是我放下直播,驱车7个小时到了地方,拜访当地的商会组织和一些商铺的老板,以项目的名义掏5万块赞助他们的集会和聚餐。商会很给面子,那晚请我们喝了很多酒,但是提起买房,没有一个人愿意接话。

这其实并不意外,只是项目负责人有些懊悔:“早知道只赞助两万了。”

喝完酒,我一个从酒店里出来,走在黄厝海滩边吹风,感觉有点分不清城市和乡村了,一时间也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但是吐了很久。

一连喝了几天酒,再次回到乡下,累得休息了两天调整,甚至去挂了一针,直播也停歇了许久,一种主业把我绑架起来的感觉。

等我调整好状态,再开直播卖货,就只有零零散散三五个人了,我没放弃,而是连续又播了几天,还是如此。

我又听说公司要继续降薪,心思紧张起来,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做自媒体,还是卖房子,我必须要做成其中一件事才行。

我更加频繁地出门去推销别墅,更加用力地投递简历。那段时间去体验了乡下的烟草地,收了叶子后,排布整齐地绑在架子上,放进炭火房里蒸烤,青翠的叶子逐渐泛黄,烤烟房俨然成了黄金屋,可是有钱的农户都有自建房,不愿意买商品房。

也去山顶的水塘里体验了真正的摸鱼——山泉冰凉,鱼肉清瘦。水塘的主人连鱼都懒得喂,更别说叫他住到小区里:“鱼你们随便摸,买房就算了。”

摸鱼

与此同时,我所拍摄的乡村视频,已经没有流量了,这种平平无奇的内容引发不了网络的热情。简历没有回应,主业的业绩还是0,领导也旁敲侧击:“如果实在卖不出去1套,可以自己先认购一套,大不了有了客户再转手给他。”

“这个……”

“你说不准还能赚个差价。”对方说,“不然你现在的岗位,也很难讲。”

我赶紧打圆场:“我最近有几个意向客户,我再去谈谈。”

“抓紧吧,你时间不多了。”

直播带货

再次见到小陆是在9月。她这次负责给我颁奖,据说我们在5月合拍的乡村故事视频,起到了推广乡镇的宣传效果。

镇上决定趁着乡村旅游节激励更多年轻人,给我安排了这样的奖励,奖品是当地的水果和钱,她告诉我一定要去,因为这是她的工作成果之一。

小陆借了同事的汽车,然后载着我去往山里的活动场地。村子偏僻,山路崎岖,我担心她的车技,她也不负我的担心,进山不到一公里,前轮就栽到了右侧的排水沟里。

“每次见到我都是你的倒霉时刻,真是魔幻。”我说。

“别说了,推车吧。”她苦笑,“每次我以为顺利的时候,就会掉在沟里,可能人生就这样的。”

我们根本推不动,叫了镇上的救援,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才从沟里出来,然后晕头转向地到了地方,晕头转向地领了奖。

中午她带我到一个店里吃饭,有点神奇:互不认识的人群相互拼桌,上一桌子随机的菜,当地人称作“打平伙”。 

“第一次吃吧?”她问我,“你试试。”

确实有些意思,农家的鸡鸭鱼,还有当季的红薯叶,山里的蘑菇,算平民版的山珍海味了。不同年龄、不同村庄、不同职业的人在这里相聚,聊着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

我一边吃,一边问小陆:“你最近还好么?”

“不太好,把同事的车刚给搞坏了。”她无奈道,“周末要继续加班写低保户的材料。”

我的奖金有1000块,我想给她,让她去修车,她拒绝了:“一码归一码,你最近可好?”

“不太好,卖不出去房,做不起来自媒体,找不到工作……”

我们脸对脸,眼神相对笑了起来。

“我想,你可以多做点推广乡村的视频,多跟镇上合作,推广推广这里的水果。”她给我出主意,“马上会有柚子、橘子、九月黄、黑老虎,后面还会有脐橙。我帮你去找商家,这样也是助农的好事。”

我听从了她的建议,开始试着推广赣南地区的新鲜水果。最开始的是红心柚子,当地的品种由福建地区引进,但是名头较小,所以价格便宜。

托小陆的福,我再度启动直播带货,情况开始好转,三天里卖了上百份,赚了几千块钱。

柚子下市,橘子上市,然后是脐橙、血橙……我一口气忙到了12月。

血橙

256天流放生涯,结束

12月,下了几场大雨,天气立马转冷,冬天终于来了。

果然,我接到了上海总部的电话:“公司这边开了会,你可能得离开公司了。”虽然事情来得突然,不过心里也像大石头落了地,漫长的失业要画上句号。

经过多日交涉,公司赔偿了两个月工资,离职时间定在了12月15日。

我随机发布了宣布失业的视频,我想,应该会有些流量,但是当我联系先前报道过我的新闻记者时,大部分都拒绝了:“现在失业的人有很多,好像没有什么可以报道的点。”

想想也是,现在失业的人那么多,不差我这个了。

临走前,有个投影仪的商家找到我,要我放场电影、打条广告。我答应了。

但是我实在没想到这条视频该怎么拍摄,去哪里拍。只好再次问起了小陆,她告诉我说正巧有个村子在做红色宣传,可以给他们放场冬日的电影,她来联系。

于是在她的帮助下,我把投影仪的设备搬到了那里。村民们正在堆放柴火的平台底下烤火,大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小陆说:“他们很多人都认识你,那个王奶奶,你去她家帮忙剥过莲子,那个是雄叔,你摘的八月瓜就是他种的……”

她给我介绍了一番,其后就放起了电影。村民们觉得我穿着单薄,专门拿了火笼给我烤火,并不断安慰着关于失业的事情,我第一次有这样的体验,被感动得不知所措。

这是离开乡镇前的最后一个夜晚,光影不断交错,身边的人不断说:“再烤会儿火吧。”那种朴素而真实的情感深深留在了我的心里。

结束以后,我约了小陆吃饭,这是离别的饭。我们热了一壶当地的米酒,干杯共饮。她问我还有什么话想说,我说:“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帮助,以后常联系。”

“别客气。”她说。

绿皮火车

第二天,我坐上了前往市区的绿皮火车,转高铁回上海。看着窗外渐渐掠过的景象,有点难过。

刚想流泪,脑海中响了一句对我这段职业生涯解读的台词:“卡卡,乡村别墅销售员,256天流放生涯,拜访客户100余组,0成交。”

心酸又好笑。

老板说:“我是你的粉丝”

我回了上海,投奔在上海朋友家的沙发,往日的行李就在他家的杂货间。

我突然有了一种故事开始时的感觉,只是一年的头尾,呼应上了。只是,我没有心思感伤,一口气投出去500多份简历,没有任何回应。

一个人走在匆匆忙忙的人群和游客中,泯然众人。听说年底失业的人特别多,重新找到新工作的人很少,外卖和滴滴接近饱和,迷茫的年轻人一批接着一批。

在绝望之下,我开了直播,销售从赣州地区带回的脐橙,赚取一点可能的钱,预备下个月的房贷支出,很多粉丝也在线上表示支持,甚至有朋友拿着失业金来下单鼓励我。

他们说:“从你身上看到了普通人努力又失败的全过程,就像我自己。”

我继续努力直播,暂时用橙子的收入来弥补生活费用和房贷。就这样坚持了半个月。好运终于在月底出现。有几个粉丝朋友给我介绍工作机会,有电商公司的,有地产公司的,有助理、运营、销售。我去一一面试,被拒绝又继续。

终于在最后,我得到了一份工作,一份不用坐班,可以居家办公,继续做自媒体的工作。

这是一家专门经营杯具茶具的上海公司,而我负责公司的品牌推广。老板的家乡就在江西赣州,去年我流放过的地方。他很早以前就从网上看到了我和他家乡的故事,默默地关注着我。

“没有KPI,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谢谢。”我说。

“不要放弃拍摄视频。”老板说,“我是你的粉丝,要继续更新啊。”

再次有位记者联系到我,跟我做了专访:“现在很多人失业,你这个故事还是很有意义的,失业后能找到梦想中的工作,很不错了。”

报纸新闻

我再次上了新闻,在2023年结束的时候。那时,春天已在路上。

-End-


本文来源于知音真实故事。知音真实故事 (ID:zsgszx118)隶属于知音集团,是由知音原创公号编辑部打造的国内大型真实故事平台,旨在写人生亲历,绘浮世百态,每一个故事都来自亲历者的灵魂深处。注:如本文有不妥之处,可微信联系jiner009或通过公众号菜单栏进行投诉举报。


 爆文推荐: 

在出租屋里去世的宁夏女孩:穷孩子要有好好挣钱的决心
“不跳水的全红婵像白痴?”看了央视《面对面》专访,这是今年最大的笑话……

点亮【赞+在看】
分享出去!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贝菈小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