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璧丨检测不力是如何拖了英国抗疫“后腿”的?

赵璧 东方智库Orientalthinktank 2020-09-09

点击上方东方


智库订阅噢!



东方智库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电话即微信号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网立场。


本文共3196字,阅读需约6分钟


赵璧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4月30日,大病初愈的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首次在政府每日疫情通报会上亮相,并宣布英国已经度过了疫情的高峰期。同时,他还公布英国29日的新冠病毒检测数量已经达到了81611次。在检测能力大幅增加的前提下,英国目前已经把检测对象扩大到了所有NHS医院的工作人员和病人、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和住户、以及部分有症状的其他人群。这意味着英国在新冠疫情死亡人数超过2万之后,终于修改了一直备受抨击的“轻症不检测”政策。但这一“喜讯”难道不是来得太晚了些吗?

图片说明:这是4月2日晚,英国首相约翰逊在伦敦唐宁街11号门口为NHS医护人员鼓掌。4月5日晚,约翰逊因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入院;6日晚,因病情恶化,他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4月12日,约翰逊出院;4月27日,约翰逊“复工”。(来源:新华社发 英国首相府供图)

英国内阁办公室大臣迈克尔·戈夫在接受下议院质询时承认,政府在应对新冠大流行的过程中犯了错误,他说:“我不会回避承认错误,作为政府,我们不可能作出所有正确的判断。”虽然戈夫没有明确承认政府犯了哪些错误,但检测不力显然是拖慢英国抗疫进程的障碍之一。

 

首先是英国检测数字的长期低迷。英国政府早在3月11日就承诺要达到每日检测1万例的水平,但一直到3月底的最后三天才上升到平均8000例的水平。4月2日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宣布将在4月底之前将检测数量提升至每日10万例,但30日上午司法大臣罗伯特·巴克兰(Robert Buckland)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目标很可能无法按期实现。

 

28日,汉考克还骄傲地表示英国当日检测能力已达7.3万次,已经超过了韩国的日检测水平,并与德国的检测水平相当接近。但汉考克没有提及的是,韩国早在3月中旬就达到了日检测1.5-2万例的水平,而当时韩国的确诊人数只有8200例。英国与之大致相当的病例数出现在3月24日,但当时英国的检测数量只有大约5000-6000例,约为韩国的三分之一。同时,就在汉考克发表上述言论的第二天,德国卫生部长延斯·施潘(Jens Spahn)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德国的检测能力已经达到了每周90万次,约等于每日13万次,仍比英国高出近一倍。

图片说明:4月24日,在英国牛津,人们戴着口罩在市中心主干道上行走。(来源:新华社发 蒂姆·爱尔兰 摄)

汉考克和其他政府高官曾把英国检测能力的不足归咎于试剂的紧缺和实验室的不足,称一方面由于多个国家都在同时采购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集中爆发的需求导致全球范围内试剂供应紧张;另一方面,英国虽然有世界顶级的实验室和研究队伍,但其诊断行业(diagnostic industry)在规模上远远比不上德国等其他国家,能承担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和人员数量都很有限。但前世卫组织儿童和青少年卫生司司长、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安东尼·科斯特洛却认为,英国其实一直具有比肩德国的检测能力,是政府的组织不当才使英国的检测数量迟迟不得提升。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癌症流行病学家朱利安·皮托教授也说:英国所有高校和商业实验室核酸检测仪加起来能有14000台,如果把这些机器都用于检测病毒,一周时间就可以把英国的每个人都检测一遍。除此以外,根据4月27日BBC“全景”栏目纪录片《英国政府辜负了NHS吗?》披露,英国政府并没有按照Nervtag等医学专家组织的建议储备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PPE),检测拭子及裹尸袋等医疗物资,这恐怕也是英国检疫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英国在“抗体检测”上的错误押宝。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计划开展大规模“抗体检测”的国家,汉考克早在3月24日就宣布英国政府已经购买350万个新冠病毒抗体试剂盒,并计划当周就开始在NHS一线医护人员和关键工作人员中开展检测,而他4月初承诺的每日10万例的检测目标,也早已把抗体检测的计划数量算了进去。然而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抗体检测”却仍然“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据汉考克自己和其他多名医学专家在记者会上的解释,主要是因为所有抗体检测的样本都没有通过灵敏度评估,而坏的测试比没有测试更糟糕。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政府已经为无效的抗体测试支付了大约1600万英镑。不过比经济损失更糟糕的是,英国原本指望能靠抗体检测确定人群中已经获得免疫力的比例,允许已经产生抗体的工作者(尤其是医护工作者)尽快复工,并基于此数据制定放松封锁的系列措施。但世卫组织却在4月17日再次就抗体检测发出警告,称血液中抗体的存在并不能保证一个人不会再次感染新冠病毒,而这对英国的抗体检测计划可谓是当头棒喝。

图片说明:英国伦敦圣托马斯医院,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英国首相约翰逊就是在这所医院治疗的。(来源:新华社记者 韩岩 摄)

既然抗体检测“不靠谱”,英国政府能依赖的就只剩下核酸检测了。为了尽量达成日检10万例的目标,英国政府近日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建立“免下车”检测站,派遣超过17支陆军新冠病毒检测小分队在全国各地巡回作业,推行居家病毒检测等。但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首先,“免下车”检测服务目前只对NHS和养老院的一线员工开放,但这些检查站通常设立在机场、体育馆、主题公园等相对比较偏远的地方,这导致那些依靠公共交通出行的医护人员很难在下班之后自行前往这些检测站接受检测。在30日的记者会上,有记者就向首相约翰逊提出:曼彻斯特市的一线医护人员平均需要驾车18英里(近30公里)的距离才能到达检测站。交通不便导致这些“免下车”检测站的利用率并不高,有报道称,某检测站一天只进行了75例取样,检测能力被大量浪费。其次,陆军的巡回检测小分队的数量太少,虽然政府承诺将会增加到70个,但何时能达到这一目标尚不明确。至于居家检测,英国从4月24日起允许关键工作人员(essential workers)从政府网站上订购居家病毒检测试剂盒,但启动当天5000个检测试剂盒在大约2分钟之内就已经售罄,25日则在大约15分钟后断货,之后的几天也基本都在两小时之内就订购不到了。英国医药协会主席纳格浦(Chaand Nagpaul)博士批评了这一做法,他表示,用这种“先到先得”的方式对关键工作人员进行检测是没有意义的。居家检测虽然需求火爆,但其准确率也是着实令人担忧。虽然副首席医疗官珍妮·哈里斯在记者会上曾表示,英国政府已经经过试验,证明非专业人士按照官方指导视频进行鼻咽拭子采样操作的准确性,和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并没有显著的区别,因此居家检测的可靠性是有保障的。然而,中国、日本、德国的多名重症医学专家都表示咽拭子取样不规范可能导致假阴性,通常这种检测方式都需要对医生进行专门的取样培训,而中国更是要求鼻咽拭子至少连续2次核酸检测是阴性才能认定被试者未被感染。因此英国大规模居家检测的准确性究竟如何,恐怕还得等政府进一步披露更多数据后才能确认。

 

英国在新冠病毒检测上所面临的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比如汉考克在两周前就承诺要对养老院中所有出现症状的病人进行检测,然而养老院的死亡人数虽然近期一直在急剧上升,但很多人即使在离世前仍然没有获得检测机会。而与此同时,仍有相当数量的检测能力在被浪费。以4月29日的数据为例,当日政府公布的检测能力为73400次,但实际只进行了52249次测试,在检测数量显著不足的情况下,政府为什么不能把剩余的2万次检测机会加以有效利用?另外,英国在检测政策上的不一致也备受外界诟病。如汉考克宣布将对养老院里所有的工作人员和住户都进行检测,无论他们有没有出现症状。但威尔士首席大臣马克·德雷克福德仍坚持认为,为养老院的每个人提供冠状病毒检测是“没有价值的”。

 

无论是此前世卫组织提出的“检测、检测、再检测”,还是英国下一阶段的抗疫核心战略“3T(Test,Track,Trace)”,检测都是其中最关键、最根本的一环。英国在迟于意大利疫情发展大约4周的有利条件下,却落到目前死亡人数在欧洲位居第二、而且很有可能还将反超意大利的不利局面,检测不力无疑是其背后的根本原因之一。从目前形势来看,英国基本确定将在5月7日以后开始逐步放松封锁,届时英国的检测力度能否跟得上抗疫需求、有效防止第二波疫情高峰的出现,且拭目以待。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来源:东方网·东方智库

作者:赵璧

编辑:顾航


精彩推荐



















END


微信公众号

东方智库

Orientalthinktank

东方智库,由上海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东方网于2018年创立,是定位于国际议题的媒体型智库。东方智库围绕国际热点时事,阐释来龙去脉,评析事件本质,打造“信得过、读得懂、用得上”的海派国际热点时评。东方智库专委会由原新华社副社长周锡生领衔,包括来自中联部、中央外办、中央党校、外交部、新华社、上海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