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泪目!8死17伤!江苏一职校持刀伤人案,背后隐情令人心惊!
突发!宜兴一学校发生持刀伤人案件!致8死17伤!太恶劣了!
一小学门口突发!多名学生被撞伤!
“占坑式辩护”,侵犯了谁?
突发!一小学门口发生撞人事件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1年12月27日
2023年2月9日
2023年2月9日
2023年2月10日
2023年2月10日
2023年2月11日
2023年2月11日
2023年2月12日
2023年2月12日
2023年2月13日
2023年2月13日
2023年2月14日
2023年2月14日
2023年2月15日
2023年2月15日
查看原文
其他
楼市1天1个调控!住建部“打鼹鼠式”巡视,房价到底会不会跌?
Original
问之
金角财经
2021-12-27
收录于话题
#房地产税
1 个
#卖地
1 个
#深房理
1 个
#买房
2 个
#楼市
2 个
楼市调控,从未像今年这般凶猛。
从年初的深圳、上海,到2月的北京,再到3月的杭州、无锡、成都、西安,4月的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
住建部化身为最繁忙的中央部委,前堵后截,把一众已经冒头、想要冒头、正在冒头的城市,全部摁了下去。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以来,全国楼市调控政策发布数量已经超过140条,单月数量超过40条,
平均每天1.3条。
可以说,楼市早就步入下行周期,曾经钻空子套取消费贷买房的行为,也不再成为一些地方的潜规则,而是摆在台面上,作为痛批整治的对象。
伴随而来的,还有二手房限价、土地供应、整顿中介等多方面举措,就连打着人才落户幌子松绑楼市的南昌,新政也没撑过一天。
曾几何时,2018年国家出台资管新规,金融去杠杆步入深水期。那些在中国金融体系里嚣张跋扈了十几年的影子银行和灰色生态,连带着P2P灰飞烟灭。
经此一役,央行、银保监、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在真刀实枪中积累了丰富的整治经验。
一系列迹象表明,这些经验开始瞄准炒房层面了,楼市俨然来到新的十字路口。
深圳历来是楼市调控的“样板间”,从这座城市的楼市冷热,能够一窥地产行业的剧变。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3月,有超过2000亿的“热钱”撤离了深圳。
短期来看,资金总量变动与楼市冷热情况息息相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资金撤离,不断收紧的楼市调控政策是一大因素。
譬如,2月出台的“二手房官方参考价”就极具杀伤力。有了它之后,中介机构将不能在任何场合公布实际成交价,必须且只能公布官方参考价。
在很多片区,官方参考价只有实际成交价的70%,个别盘甚至腰斩。另外,深圳的豪宅线重新划定,总价变更为750万元。
深圳出台二手房交易指导价格,还容易引发杀猪盘,图源网友截图
一时间,二手房市场普遍降温,市场转冷。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即便价格被控制了,一些业主会通过其它方法绕过价格,例如价格歧视。例如原本一套房子1000万,你非要我卖800万,好,那我得有个补充合同,200万少不了,没谈妥大不了先不卖了。
可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折腾来折腾去,房子流动性是大大降低了。
随后,深圳开始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还严查打新资金,比如购房者首付款来源是否合理合法、月供能力是否充足,并整治代持、众筹打新等行为。
上周,七部门查处深房理的消息堪称惊天巨雷,惹得一众炒房客噤若寒蝉。
深房理的罪状公告里列得很清楚,简单来说,
是其不仅自己炒房,更是把“炒房”作为一个产业链,玩起了滚雪球的炒房生意,以推高房价为终极目标。
最终,“深房理”从首爆到查处严惩只用了6天时间。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骚操作在深圳层出不穷,尤记去年4月,这座城市就曾曝出拿疫情贴息贷款去炒房的行为。
这一次,针对明里暗里的骚操作,高层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这座特区差点要沦为“先行炒房区”之际,七个部门联合作战、铁腕出手,其杀鸡儆猴意味,你细品!
短期来看,效果立竿见影。目前深圳二手房市场全面转冷,只有少量供应的新房由于价格倒挂,还维持一定热度。眼下这一情况,还将至少维持1年到1年半。
于是不难发现,热钱开始撤离出深圳,到深圳周边或其他省市寻找机会。
最典型的莫过于广州黄埔、番禺,东莞凤岗、长安等环深片区,自去年以来,迎来了一波普涨。直到最近,这些地市的房价才逐渐平稳。
那么,房价真的能被摁住吗?
种种迹象表明,2021年是老龄化加速、人口增速放缓、金融周期见顶之年。
房住不炒不再只是一句听来响亮的口号,而是切切实实严防死守,从多个维度将中国楼市“五花大绑”。
事与愿违的是,在金融供给(产业集中度管理)、交易限制(四限)和行业监管(融资三道红线、预售监管等)均出台调控措施情况下,
国内楼市泡沫依然持续膨胀。
1月和2月,中国新房销售猛增133%,而房地产投资增长38%。同期,这种需求推动房地产贷款增长14%,增幅为7年来最高。
房价上涨压力到底大不大,央行也说的够清楚了。前几日,央行公开表示:部分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仍然比较大。
房价持续涨,一定另有其因。
有分析认为是土地市场垄断,然而实际上政府这几年为稳房价,还增加了不少限价土地供应;货币政策早已转向,因而也不会是主因。
回归到供求关系分析,在交易层面上,热门地区楼市的供应又往往不足,选择捂盘惜售。
这样来看,似乎房价上涨变成了一门玄学。事实上,今年的形势严峻不同以往。
总的来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碰上了世界性资金过剩。
坊间通常认为,支撑房价上涨预期的最大动力,是货币放水,或者说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
从现实层面来看,国内一波一波放水,再加上各国央行争相放水,美国的无限制QE,宽松货币政策确实在延续。从最新动态来看,3月底央行宣布大幅降息,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20个基点,某种程度上也释放了宽松信号。
货币政策的宽松,是否转化为购房动力?这一结论,其实存在争议。
有说法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创新高为房地产市场带来巨量增量资金;但另一个层面,是众多买家为买房而大量贷款,本身创造了巨额社会融资。
换言之,更大程度上买房并非社会融资的结果,而是其原因。也就是说,
归根结底,推高房价的,依旧是预期,或者说是房价只涨不跌的集体信仰。
毕竟,
眼下的主要矛盾,是百姓抗通胀买房的迫切需求和楼市调控遏制房价上涨之间的矛盾
,它很难调和。
难道真的要把钱导向股市?不少人调侃“股市是用来住的”,并不是空穴来风。
另一方面,从中国自身的房地产周期性规律来看,2021 年面临较大行情上扬压力。
不少行业人员认为,房地产有其特殊的行业周期性。从拿地(一级市场)到楼盘交付(二级市场)再到进入二手房市场(三级市场),差不多是五年。
这么算下来,2021年很像2016年,除了银根层面保持宽松,京沪深此前在2016-2017年超严苛的调控政策,已被基本消化。
目前来看,也呈现一些类似2016年的特征。都是一线城市带头,其他城市紧跟其后上涨。 大热的成都、西安、合肥已经调控,环沪的花桥、嘉兴频繁跳涨,佛山、珠海等大湾区热门二三线城市也将迎来一波上涨潮。
也就是说,资金轮动和房产周期,在2021年同样无法避免。
只是调控这根弦仍然紧绷,新一轮城市轮动,各城市涨幅将会弱于上一轮,轮动效应也会有所减弱。
需厘清一点,楼市调控的逻辑并非抑制房价上涨,而是抑制其过快上涨。
从我国目前60%左右的城市化水平来看,楼市分化情形还将持续,重点城市温和上涨行情很难抑制。
因此,一系列调控举措的本质,是
中央与地方在财税分配层面的温和博弈,这场持续的博弈未必是要分出输赢,而是你弱我让你强,你强我让你弱。
所以,调控未必会永远严厉,起码要保护真实居住需求。
可是,要想让住房脱离金融属性、回归居住属性,就要增加持有环节成本。作为一种经济市场体系的制度安排,唯一方式就是税收。
近年来,行业内外多次吹风征收房地产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近日这一话题再被提及。
4月7日,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表示,财政部将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在不少人看来,房地产税的震慑威力极大,它就像一把悬在购房者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诚然,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开征房地产税,可以一定程度约束楼市的“食利者阶层”。其背后逻辑是,随着持有环节成本的增加,炒房持有者也不得不尽力寻找租客——要么自己找,要么中介找,或者专业机构包租。
如此一来,可以一定程度做到“不炒”,实现“房住”,从而增加居住的供应,避免了社会整体资源的浪费。
但对过热的城市来说,房产税实际威力并不如预期。楼市全面真实居住下,房价再高也是无泡沫的。
比如,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上海与重庆两城已率先试点,即便如此,上海房价并没有因此就降下来。
此外,房产税与土地出让收入,往往还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要知道,国内大部分城市都患有土地财政依赖症,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报告显示:去年全国300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5.9万亿元,同比增加16%。上海、杭州、广州、南京等城市土地出让金超过2000亿,常年高居不下。
图:
图源中指研究院
针对这一现象,厦门大学城市研究教授赵燕菁就曾指出,“土地财政”下,中国货币的信用的“锚”就是土地。
在某种意义上,人民币是“土地本位”货币。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超级通货膨胀,关键在于人民币的信用基石——“土地”——的价值和流动性屹立不倒。
而对国内大部分城市政府来说,基于生产端的税收政策、GDP考核都鼓励地方政府刺激投资而非消费,卖地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
比如,广州4月初的调控,几乎都是蜻蜓点水的分内事,缺乏硬核措施。
其中一大原因,便是广州虽然财政收入足够可观,但还得支援广东全省,所以还是会依赖土地财政。因此,除非广州涨得实在是太快了,才有可能真正重拳出击。
某种程度上,开征房地产税未必能做到一劳永逸。
其核心目的,是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是想用房地产税来代替土地财政,一改热衷卖地的风气。
只是目前来看,还没到时机。
现有的房地产政策,首要目标还是防风险,为此,要限制价格涨得过快,也要限制大量资金进入楼市,以免突然炒高楼价带来风险。
去杠杆成了当务之急。
历历在目的是,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一次连续3次痛批的对象是“P2P”。第三次喊话之后不到6个月,P2P跌跌撞撞,终究归入尘土。
现在,轮到郭主席连续喊话三次的东西是:
房地产灰犀牛。
楼市还将往何处去,已经不言而喻了。
商务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
联系入群 | 加微信:J-helper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