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静 周慧|中国到户扶贫资金政策效果:来自家庭层面的经验证据

张静 周慧 经济学季刊 2023-10-24

本文载于《经济学》(季刊)2022年第22卷第2期,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张静、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周慧。获取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全文”。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减贫人口规模达7.7亿,并于2020年年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书写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巨大的减贫成就首先得益于经济增长,尤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然而,地区性的经济增长虽然能够显著提高农户收入,但并不足以使所有农户都脱离贫困。与经济增长改革进程相伴随,我国政府始终关注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并根据不同时期贫困的具体特征先后实施了多项扶贫政策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本研究着眼于我国21世纪扶贫开发第一个十年纲要(即《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期间的一个旨在帮助农户扩大自身生产经营能力从而实现增收的“到户”扶贫政策——对农户的到户扶贫资金支持,利用2006—2010年农村贫困监测数据中3226个村20950个农户连续5年的微观面板数据,结合双重差分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其对于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及内在机制。
与以往基于县级、村级或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研究不同,借助数据优势,本文得以研究农户在获得扶贫资金后各项收入和支出的变化。到户扶贫资金实际上是农户家庭纯收入的一部分,当进行扶贫项目实施效果评估时,如果只是简单地采用人均纯收入这一指标,就无法判断收入的增长是农户因自身生产能力的提高而带来的市场收入增长,还是仅仅因为收到扶贫资金而带来的转移性收入增长。
不仅如此,本文对于农户各项支出的研究可以更加清楚地揭示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探究扶贫资金影响收入的机制。事实上,厘清扶贫资金对于农户市场收入的影响和机制,对现如今中国,乃至全世界扶贫工作的实践和学术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去20余年,为贫困人口提供小额信贷作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措施在全世界被广泛推广,其背后的逻辑在于,贫困家庭可以利用这些资金来购买生产资料,提高自身生产能力,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从而脱离贫困。中国到户扶贫资金的实践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家庭内部的经营活动,对全世界的减贫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实证结果表明,到户扶贫资金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和支出水平,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约6.3%,人均总支出平均增长约6.0%。分收入类别考察之后发现,这一收入的增长大多来自农户接收到扶贫款而带来的转移性收入增长,而非因自身生产能力提升所带来的市场收入增长。进一步对农户农产品产量和支出结构分析之后发现,到户扶贫资金在增加农户生活性消费的同时,也促使农户增加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投入,但这种投入的增长在短期内却未带来农产品产量的对应增长。
实证研究对于理解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仅仅给予农户扶贫资金的支持,虽然可以增加农户的收入、消费以及生产经营上的投入,但是并未有效地带来农户生产能力的提高。如果想要达到开发式扶贫的目的,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每个地区,甚至每位农户的致贫原因,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帮扶,这体现了“精准扶贫”政策的精神——一方面,通过建档立卡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执行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做到“措施精准”。对于那些自身生产能力提高的脱贫户,今后就可以逐渐减少甚至退出扶贫政策扶持;对于那些依赖政府扶贫资金而自身生产能力有限的脱贫户,今后仍然需要持续性的帮扶政策支持。上述发现,对于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同样表明,在评估扶贫工作成就时,需要保持更为审慎的态度,做到“脱贫成效精准”。
作者简介
张静,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中国财政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2010—2011年和2017年曾任世界银行顾问。2011年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财政学和卫生经济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课题,已发表国际高水平SSCI论文和国内一流期刊论文多篇。应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著名学术机构进行学术报告。担任多个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周慧,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经济学编辑,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学。

《经济学》(季刊)编辑部

电话:010 62758908

Email:ceq@nsd.pku.edu.cn

网址:https://ceq.ccer.pku.edu.cn


用国际规范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本土经济现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