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苏联拍摄的震惊世界的珍宝岛战役(组图、视频)
▲1969年3月11日,开往珍宝岛地区的苏军车队
▲苏联方向拍摄的珍宝岛全景(1969年5月)
▲苏军伊曼边防总队的装甲车(1969年3月12日)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1969年3月14日,苏军伊曼边防总队队长列昂诺夫上校生前所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级官员紧急磋商后认为西方国家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全面报复。到时,核污染会直接威胁驻亚洲25万美军的安危。最可怕的是,一旦让他们打开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到那时,美国也会举起白旗的。“我们能够毁灭世界,可是他们却敢于毁灭世界。”经过磋商,美国认为:一是只要美国反对,苏联就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二是应设法将苏联意图尽早通知中国,但做到这一点很难,美中30年来积怨甚深,直接告诉中国,他们非但不会相信,反而会以为我们在玩弄什么花招。最后决定“让一家不太显眼的报纸把这个消息捅出去,美国无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无法怪罪我们。”
▲彼得罗夫遗作之一(1969年3月2日)
▲伊曼边防总队队长康斯坦丁诺夫上校(1969年3月17日)
▲乘坐装甲车,手持棍棒的苏联边防军
▲苏联库列比亚克依内边防哨所的观察哨(1969年3月)
▲估计这个可能是在珍宝岛冲突中阵亡的亚申中校
▲苏军远东军区第135摩步师的装甲战车
▲下米海洛夫卡边防哨所的边防军正在开着阵地讨论会(1969年3月16)
▲我边防部队就苏军装甲车撞死中国平民一事正在向苏方交涉(1967年12月)
▲一队中国军人在珍宝岛的冰面上(1969年3月2日)
▲冲突中死亡的苏军尸体
▲棺木中盛放着在3月2日战斗中阵亡者
▲葬礼上,亲人向阵亡着告别
出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和发生大规模核战争的严重后果,在尼克松召集紧急国防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副总统阿格纽、国防部长莱尔德、参谋长联席会议惠勒、国务卿罗杰斯和基辛格)后认为:“对于眼前这场中苏一触即发的战争,我们当然应当阻止。如果他们执意要打,那是他们的事情。”为此,美国实施了叁步曲:一是由于中美政府之间没有交流渠道,安排高级官员会晤,要费很多周折,时间也来不及,我们可以把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拣起来,华沙会谈延续了15年,现在已经中断了两年,此时恢复意义自然非比寻常。可以安排驻波兰大使沃尔特8226;斯托塞尔马上去办。这就出现了斯托塞尔尾追中国驻波大使的戏剧性事件。二是要利用齐奥塞斯库和叶海亚与中国的亲密关系,频频传递我们期望和解的诚意。叁是为了远水解近渴立竿见影,美国亮出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尚保留未及动用的一张牌──“用苏联已被破译的密码,发出向苏联本土134个城市、军事要点、交通枢纽、重工业基地进行准备核打击的总统指令。”
▲“苏联英雄”伊万·斯特列利尼科夫上尉
▲苏联伊曼边防总队队长,上校军衔
▲“苏联英雄”巴班斯基
如果中国遭到核打击,他们将认为是第叁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他们将首先参战。基辛格还透露,总统已签署了一份准备对我国130多个城市和军事基地进行核报复的密令。一旦我们有一枚中程导弹离开发射架,他们的报复计划便告开始。”听完后,勃列日涅夫愤怒地喊道“美国出卖了我们”。
▲1969年3月2日阵亡的克格勃侦察员布依涅维奇上尉
▲1969年3月6日,斯特列利尼科夫中尉和布依涅维奇上尉的葬礼
▲1969年3月6日,伊曼边防总队为在3月2日珍宝岛冲突中阵亡者举行盛大葬礼
▲伊万·斯特列利尼科夫上尉的妻子
1969年9月23日和29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前夕,中国先后进行了当量为2万~2.5万吨当量的地下原子弹裂变爆炸和轰炸机空投的当量约300万吨的氢弹热核爆炸。美国地震监测站、苏联地震监测中心,以及两国的卫星几乎同时收到了能量巨大的爆炸信号,尤其是苏联,十分清楚中国核爆炸的含意。美联社播发的一篇评论颇具代表性,“中国最近进行的两次核试验,不是为了获取某项成果,而是临战前的一种检测手段”。10月20日,中苏 边界谈判在北京举行,由珍宝岛事件引发的紧张对峙局势开始缓和。20世纪中国的最后一次核危机随之灰飞烟灭。
延伸阅读
瓦格纳头目承认大祸临头;乌宣布俄阵亡破19万;俄又撤换副防长
复旦国际关系副院长谈俄乌战争:水平确实高
被俄国割走的两块中国领土,160年来发生了什么?
世界史上俄国撕毁过的条约与协议
外媒解开了入侵之初俄军的超长车队形成和消失之谜江淳:苏联为何宣布归还中国领土吴建民:最大的风险是中国会否被推到前苏联的位置成为众矢之的江淳:祝贺强盗占领海参崴160周年意欲何为民国最后一次收复海参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