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国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释文(3)

朱奎先生 朱奎和你聊 2024-04-06



文史学者古文字专家及钱币学者喻权中研究员


编者按: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40年的大兴土木,出土了很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文物瑰宝遗存,囊括了方方面面,涵盖面之广泛,物品之精美绝伦,工艺之精妙绝伦,颠覆我们对古人的认知,改变我们对祖先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工艺和材料加工技术的钦佩和感叹,并由衷而言,工匠精神属于我们的祖先。

        从青年起,就爱好中国钱币的收藏尤其是古钱币的收藏,更是情有独钟。

         但,中国历史悠久,改朝换代多,皇帝多,占山为王者多,短命皇帝也多,加之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档案制度不尽完善。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皇帝,几乎如出一辙,一旦夺取了江山,就恨不得把前朝挫骨扬灰,尽毁前朝的文章典籍,自然包括代表前朝的典型器皿,钱币自然尽行废止。

        也因此,给后世对前朝器物的收藏造成了极大的困惑和难度,于是,考古和出土就成了几乎的唯一。

        近40年的大兴土木及盗掘,虽然毁掉了大量的考古依据和第一手的证明资料,但我们根据材质,工艺及加工技术,很多东西还是可以作出解答。

        这些年,收集了很多金币,也是为了给祖先这些金币寻找一个很好的归宿,同时也是为了他们验明正身。从即日起,和文史学者和古文字专家及钱币学者喻权中研究员陆陆续续推出对祖先这些金币的解读。

        感恩喻权中研究员!

        感恩有您!

韩国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释文(3)

四,寽百涅

图一:“寽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 

文字解:“寽百涅”

       “锊”由“當”字变原来的金属重量单位为货币重量单位引发的钱币革命,影响所及,远不止上一文谈及的魏国楚国,朱奎兄的这枚珍币孤品韩国“‘寽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便是一位极佳的历史证人。
      “搜狗百科”有“锐角布”条目,认为:
       根据大型布出土地点及布文地名来看,大型锐角布当为战国时期韩国铸,由形制及重量分析当铸于战国中期。
       战国时期的韩国是一度比较弱小的国家,西临秦、东接魏,北面赵,强敌环伺,早期的韩国统治者也希望变法图强,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灭郑国,并将国都迁于郑(今河南新郑),韩国版图得到扩充,变法的条件也进一步成熟,韩昭侯八年(公元前355年),用原郑国京(今河南荥阳东南)人申不害为相,实施变法。
       申不害为战国中期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据《史记》记载,申不害相韩,“内脩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韩昭侯死后,后继国君均昏聩无能,胸无大志,遂使韩国不断受到各国蚕食,终至于亡。
       综合泉界对大型锐角布铸造年代的推测及韩国政治兴衰的史实,大型锐角布很可能铸于韩昭侯在位期间(公元前362年~前333年)。
      耐人寻味的是,韩昭侯即位时间,恰与魏国迁都大梁的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相重叠。只不过韩魏两国互为宿敌,钱币革命的涤荡,在韩国则是以抵制魏国固有货币重量单位“釿”的极端形式表现出来。
      于是,韩国布币特有的重量单位“涅”被凸显了出来。
       还是“搜狗百科”的“锐角布”条目,称韩国布币“已发现的钱面文字有“百涅”、“亳百涅”、“舟百涅”、“卢氏百涅”、“共金”、“公”、“垂”等7种。” 
       没想到朱奎兄却拥有着一批前所未见的韩国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而且,除了上图的“‘寽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图1),还拥有“锐角布”条目未记录的“‘和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图2)“‘郃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图5),以及“‘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图4)。

图二:“和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

文字解:“和百涅”

       《扬子·方言》:
       “涅,化也。燕朝鲜洌水之闲曰涅。”
     《集韵》:
        “涅,通流也”。取货币流通之义。
       韩国东临燕赵之地,南环战国第一霸主的魏国,建立新的货币计量单位,却弃魏的“釿”体系而另营造出来自燕赵方言区域的“涅”体系,可见韩国对魏国的高度警惕。
       只是,做为货币计量单位,“涅”究竟应该如何换算,却未见有任何文献的记载。一直到朱奎将“寽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端放在了我的眼前:
       原来,“搜狗百科”的“锐角布”条目所谓的“舟百涅”、或者许多专家口中的“洮百涅”,“俞百涅”,竟然都是来自对“锊”的误识。
       只要将《毛公鼎》(西周晚期)上的“寽(锊)”(图三)同“寽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上的“寽(锊)”做

图三:“寽”《毛公鼎》(西周晚期)
      一比较,其他的话就无必要再赘述。邓佩玲新近的《西周金文文例“取△若干锊”试探》(《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认为:“结合金文“锊”字用例的考察,可以基本确定“锊”在先秦时期曾经用为金属的称量单位。
      这一点,上一文对魏国布币的分析已经说明问题。现在,若将韩国布币的“锊百涅”与魏布的“釿百當锊”“釿五二十當锊”“半釿二百當锊”相比照,即可清楚:韩国货币计量单位中的“涅”,应同于魏国货币计量单位中的“釿”。

图四:“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 
文字解:“百涅”
      相对于诸地方铸币,“‘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则显得端庄贵气得多,带出几分君王气象。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将国都自阳翟迁于郑城。
       韩在此立都长达145年。因此,流行于全韩国境的“百涅”布只能是出自韩都新郑。
       至于“‘和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涉及到了“和”上古音读的问题。《徐锴·说文系传》:
       “华,本音和,故今人谓华表爲和表。
       而事实上韩国先后拥有上党、宜阳、武遂、华阳、野王、阳城、负黍、成皋、荥阳、南阳、新郑诸城,并没有一座是直接称作“和”的,因此可以断定:“‘和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中的“和”,应该指的就是“华阳城”。
      这里发生过著名的华阳之战,是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冉率军在韩国的华阳(今河南新郑北)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魏赵两国最终战败。见于《战国策·韩三》:“赵、魏攻华阳,韩谒急于秦”之记。

图五:“郃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
文字解:“郃百涅”
       最为诡弔的莫过于“‘郃百涅’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
       历史上确实有一个著名的古邑,名就叫做郃陽;问题在于:
       郃陽先为战国魏邑,后入秦。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史记·魏世家》:文侯十七年(前429年),“筑雒阴、合阳”,即此。
       秦惠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魏第五次河西之战大败与秦,被迫于次年将河西郡归还秦国。
       从来就没有属于过韩国,却有韩国特有的尖首平裆布署上了“郃”的大名。
       宋金利在其新浪博客上著文《秦币》,称:“秦早期东侵,摧毁了唐是、中都、晋阳、隰氏,占领了魏国的宁新,后改名安阳。
       其地是中原的枢纽,是商业重地,秦正可以在这里发动一次货币战争,以扰乱赵、魏的金融,榨取三晋资源,支持其长期的侵略,于是铸造了大量的“安阳布”(安阳大布),其数量之多超越了各地的纪录,现存的“方足布”中它可能居四分之一。
       看来秦的货币战争并非只为“扰乱赵、魏的金融”,同样也没放过韩国。所以才诞生出了这种印着秦国城池名字却长着韩国尖首平裆连体鎏金布模样的乖乖!(待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