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国·魏方首桥足连体鎏金布释文(4)

朱奎先生 朱奎和你聊 2024-04-06



文史学者古文字专家及钱币学者喻权中研究员


编者按: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40年的大兴土木,出土了很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文物瑰宝遗存,囊括了方方面面,涵盖面之广泛,物品之精美绝伦,工艺之精妙绝伦,颠覆我们对古人的认知,改变我们对祖先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工艺和材料加工技术的钦佩和感叹,并由衷而言,工匠精神属于我们的祖先。

        从青年起,就爱好中国钱币的收藏尤其是古钱币的收藏,更是情有独钟。

         但,中国历史悠久,改朝换代多,皇帝多,占山为王者多,短命皇帝也多,加之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档案制度不尽完善。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皇帝,几乎如出一辙,一旦夺取了江山,就恨不得把前朝挫骨扬灰,尽毁前朝的文章典籍,自然包括代表前朝的典型器皿,钱币自然尽行废止。

        也因此,给后世对前朝器物的收藏造成了极大的困惑和难度,于是,考古和出土就成了几乎的唯一。

        近40年的大兴土木及盗掘,虽然毁掉了大量的考古依据和第一手的证明资料,但我们根据材质,工艺及加工技术,很多东西还是可以作出解答。

        这些年,收集了很多金币,也是为了给祖先这些金币寻找一个很好的归宿,同时也是为了他们验明正身。从即日起,和文史学者和古文字专家及钱币学者喻权中研究员陆陆续续推出对祖先这些金币的解读。

        感恩喻权中研究员!

        感恩有您!

方首桥足连体鎏金布释文(4)


七,“阴晋(一)釿”方首桥足连体鎏金布

图一:战国·魏“阴晋(一)釿”方首桥足连体鎏金布

文字解:阴晋(一)釿

        查了一下,前面登出的三文,已经数叨了朱奎兄的五枚连体鎏金布,现在的应该是第六枚了。

先来赏“阴”字,最接近鎏金布的,应该还是秦石鼓文的“阴”(图三)。因为两者的年代也最为接近。

图二:秦 · 石鼓文“阴”

阴晋:古地名,战国魏邑;后属秦,故城在今陕西省华阴县东南。《史记·秦本纪》:惠文君五年(公元前333年)阴晋人犀首为大良造。六年魏纳阴晋,阴晋更名宁秦。《史记·魏世家):“魏文侯三十六年(公元前410年),秦侵我阴晋。”故城在今陕西省华阴县的岳镇。《史记•秦本纪》载:惠文王六年(公元前332年)“魏纳阴晋,阴晋更名为宁晋。”战国早期属魏,后属秦。由于秦不曾铸布币,且也改阴晋为宁晋,因此推测“阴晋釿布”当是魏国在战国早期阴晋城入秦之前铸造的。

再看“晋”,《说文》:“晋,进也。日出而万物进。从日从臸。”段注:“凡进皆曰晋,难进亦曰晋。”字形上看,“晋”为双箭插入箭袋形状,表示进入的意思,含有进入→晋升之义。因此,战国“晋”字干脆变形为(图二):

图三:战国文字“晋”《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14

文字下方将“日”与“箭袋”兼顾起来。从这一点反观战国·魏“阴晋釿(一)”方首桥足连体鎏金布,还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当然,像连体鎏金布那样夸张地突出“晋”字箭袋状的尖底,并非无意。只有更深入了解一下魏人对阴晋的情感,一切便会明瞭。

在华阴市西岳庙东北约300米处,有一座阴晋故城遗址(图四),因为隐藏

图四:阴晋故城遗址

于田野之中,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它。2014年6月9日,阴晋故城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之后,阴晋城归魏国,成为秦魏边境上重要的军事城堡,著名的“阴晋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公元前389年,秦魏两军在阴晋开战,被郡守吴起带领的魏国的五万军士气高昂,打败五十万秦军,成功保住了河西。成为历史上

以少胜多击败秦军的著名战例。

以武立国的魏人,当然会将此事融入自身的血脉中。于是,其国家铸“阴晋”布,也就将这一份情感通过“晋”字变形汇入了期间。

顺带说一句,“阴晋釿”没数量词,说明“釿”的货币计量单位的身份,就像“百”“十”不必一定要再标明“一”一样深入人心。

 

八, “阴安二(釿)”方首桥足连体鎏金布

图五:战国·魏“阴安二(釿)”方首桥足连体鎏金布  

  

文字解:阴安二  

首先需要正名。有同样铸字的布币早见于世,只是未见连体布,更别说鎏金的,只是一直被称为“安阴”。“搜狗百科”“平首方足布”条下云:

“‘安阴’布:‘安阴’,地名,赵地,今河南安阳附近。”

实际上,这满世界看到的“安阴”,除了布币界自以为是的命名,便全部是“安阳”的讹错!怪不得“搜狗百科”会有“今河南安阳附近”的错觉。

世界上便没有“安阴”这地儿。所谓“安阴”布币,不过是将“阴安”颠倒读来的结果。

“阴安”古之地名,在今天河南清丰县北,战国时的归属虽然未见于史载,但与其同位于河南清丰县附近的“观泽”,却是被明确记为战国魏邑,后属赵。

如《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九年(前317),“齐败我观泽”。因此,《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元朔)五年四月丁未,侯卫不疑元年。即,元朔五年四月丁未日,卫不疑受封阴安侯,是为阴安侯元年。”其“索隐”强调曰:“(阴安)志县名,属魏。”《殷周金文集成》收有“骉羌钟”,其上记载了公元前404年三晋伐齐之战。里面的“阴”字形状全同于“阴安二(釿)”方首桥足连体鎏金布上的“阴”字:都从阜、以“金”为声符,尚未发展出“阴晋”布币的“从阜、侌声”之形,或可说明“阴安”布币铸成的时间要早于“阴晋”布币。 

图六:集成161骉羌钟上的“阴”字

这回,“阴安二(釿)”方首桥足连体鎏金布略去了“釿”字,进一步说明“釿”作为货币计量单位在魏国的不言而喻。

 

九, “京一釿一釿”方首桥足连体鎏金布

“京一釿”方首桥足连体鎏金布遇到的首要难题就是:布币上的字究竟是否“京”字?跟何时的京字相像多一些?一方面是当下钱币界异口同声认作“京”;一方面,商周的“京”字跟布币上的尊容实在差距太大;直到了篆文,才多少有了点相似模样。不妨比较一下:

图七:战国·魏“京一釿”方首桥足连体鎏金布

文字解:京一釿

甲骨文 

              金文                          

篆文·說文

图八:先秦“京”字演变图

篆书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姑且认布币上的字为“京”,则其出现于布币上的时间也只能是在战国后期。

战国后起的魏国有“京”之地么?别说,还真就没见文献记载。所有的文献只记载了京是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二十四里京襄城村。《左传》:隐公元年(前722),郑武姜为共叔段“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伐京,毁其西南。”皆即此。秦置京县于此。公元前 375 年 韩哀侯灭郑,郑国从此消失于历史舞台,京邑自然就成了韩国领地。

那么,京又何时成为魏国的铸币之地呢?

原来,魏惠王继位后迁都大梁(开封),但是安邑与大梁之间的土地联系很薄弱,只能向北绕道榆次、阳邑南下进入河内、大梁版块。这条交通线不仅绕道,麻烦、而且非常容易被切断,于是为了迁都,魏惠王开始跟赵国和韩国换地。据史书记载,首先,魏国将平丘、户牖、首垣和轵道这几个地方拿到手,这是魏国拿地和韩国换的(韩国弱小,迫于压力,不得不换)。随后又向赵国换来了泫氏。

经过一系列的换地,到了公元前361年,魏国迁都大梁。然后魏国的疆域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尚在大梁亦即新郑西北的荥阳,包括了京邑故城所在的京襄城村,自然就成了魏国与韩国换地而新得到的城池之一部分。

这就叫“钩沉”,还竟然真就在魏国将京邑捞了出来!就凭这一点,朱奎兄的战国·魏“京一釿”方首桥足连体鎏金布贡献出文化价值了。(待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