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幼儿心声,探析发展规律——0~3岁婴幼儿养育研修圆满举办
西浦ILEAD儿童发展与教育
0-3岁的婴幼儿拥有怎样的心理生活?他们如何吸收知识,理解外部世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实际上,0-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的发育存在着诸多奥秘,而观察是发现他们独特性的关键。
3月27-28日,在充满生机的春日里,23位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西安及北京的幼儿园、早教机构的管理者及一线教师齐聚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简称“西浦ILEAD”),参加由其举办的0-3岁婴幼儿养育研修。
此次研修采用专题讲座、体验式工作坊的形式进行互动与交流,围绕“国际视域下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规律探析”“科学育儿技能分享”“成为一名幸福的育儿师”三大主题进行互动交流与深度探讨,以期让参与者们有能力、有智慧、有温度地爱上幼儿教育,并在过程中遇见最好的自己。
多位参与者与西浦ILEAD分享了他们在研修中探索自己、探索孩子、并收获知识的美好经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此次研修的精彩内容。
国际视域下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规律探析
0-3岁是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窗口期”。国际视域下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规律是基于生理学、脑科学、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探讨该年龄段婴幼儿的体格、大脑发育,在学习、记忆、语言等方面的发展,思考如何根据其认知特征开展早期教育。
研修之初,西浦副校长钞秋玲教授与参与者们共同明确了此次课程的目标:既覆盖知识面提升、招生方面讲解,又兼顾实操型、简单的课程设计。
生理发育
生理发育包括“0-3岁婴幼儿养育的定义、内涵阐释”及明确“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的重要性”两大方面。
在讲到关键期和成熟理论的知识点时,钞教授把晦涩的脑知识通过视频分享简要地向参与者们展示,人类大脑是如何通过神经通路进行学习的。之后,她以双生子的爬梯实验为例,提醒参与者们,要尊重孩子的生长节奏,在给予孩子刺激和支持的时候,要注意这两者都应该比孩子现有认知略高一些,太低的刺激起不到作用,反之,太高的刺激则会对孩子造成压力。
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涵盖“认知理论研究”和“0-3岁婴幼儿大脑神经发育、认知发展与养育方式”两个方面。
在学习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时候,参与者们就“图式”、“运算”、“顺应”、“平衡”、“表征”等知识点展开了热烈的小组交流与讨论,在良好的互动环境中,他们加深了对既有概念的理解,也表示,希望把这个理论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中去。
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婴幼儿期的心理社会发展”“婴幼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与养育关系方式的研究”是社会性和人格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0-3岁婴幼儿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其社会认知又是如何发展的呢?钞教授邀请参与者们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孩子家长及早教机构的老师,让参与者们通过角色的扮演了解其中出现的问题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与者进行讨论结果分享
那么,婴幼儿的情绪生活与社会关系又分别是什么样的?钞教授与参与者们讨论,婴幼儿是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心理状态的,并辅以丰富的实践案例分享,进而帮助参与者们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探讨提高婴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干预方式。
科学育儿技能分享
科学育儿技能模块主要通过体验式工作坊与互动交流的方式,帮助参与者学习有计划地观察婴幼儿的方法,以了解婴幼儿“成长的秘密”。
课程开始,西浦ILEAD儿童发展项目部主任叶海玲老师围绕观察儿童的主题,引导参与者们思考以下问题:
什么是观察?
观察的目的是什么?
观察的方法有哪些?
您觉得观察中最困难的是什么?
“观察就是捕捉孩子的一切。”经过参与者们的讨论,叶老师带领大家得到这个答案。
那么,什么因素会影响育儿者对孩子的观察?在观察孩子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儿童观进行探索呢?叶老师引用蒙台梭利的三句话“儿童是成人之父”“帮助生命,这是第一个原则,也是基本原则”“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0-6岁”,点明“追随”“陪伴”“支持”三大关键词,告诉参与者们要尝试把孩子每天的语言记录下来,这对孩子和育儿者自身来说,就是一种成长。
通过游戏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
在与参与者们分享婴儿从初生到3岁乃至青春期的基本心路历程后,叶老师带领参与者们进行了一个意义非凡的“游戏”。该游戏的意义在于让参与者们打破自身屏障,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课程中,并在游戏过程中去体会、逐渐了解婴幼儿的内心世界。
游戏的过程是参与者闭着眼睛在黑暗中走路,去感受周围,在与其他参与者背靠背交流、玩耍与娱乐的同时感受依靠的力量。
参与者们对游戏表达了以下感想:
“刚开始做的时候有点障碍,我很关注周围人。但是,当我考虑自己真实感受的时候,身体也顺畅了,情绪与尊重自己的意愿很重要。与别人依靠的时候,我觉得很温暖,有体温,接触的时候觉得很踏实。”
“听到音乐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心灵是十分放松的,向前走的时候,我没有害怕和恐惧,感到很开心,但是,走了一小会儿感到些许恐惧,就不敢向前走了。睁开眼睛却看到不认识的老师对我微笑,觉得心里特别温暖。这个游戏让我感受到应该去考虑孩子的感受,不要把孩子限制在大人的预期框架里,让孩子在更广的空间去自由发展,尊重孩子、感受孩子、理解孩子。”
“一个人闭眼站着挺恐慌的,我刚走一步就碰到边上的人,就更加不敢动了。背靠背的接触让我想到自己刚生完宝宝,医生把宝宝放在我身上的片刻,让我由紧张的心情变为放松。”
成年人仅仅是闭上眼睛去听音乐就有这么多体验,那么,初生的孩子、离开家去往幼儿园的孩子也许会感受到更多无助。
“但是,即便不知道未来发生什么,坚信大家可以与孩子支持彼此走下去。这就如同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走几步路一定会回头看看,确认养育者是否在身边——我们一生都在寻找这一份肯定。”
从“故事连连看”中反思育儿工作
同样是热闹的课堂互动,叶老师还组织参与者们进行了“故事连连看”活动。这个活动能够让参与者通过自身的和从婴幼儿身上得到的情绪反馈,从整体上对自身育儿工作进行观察和审视,反思并得出工作中的优势之处和需改进之处。
参与者们被分为两组,分别是讲故事者和观察者。每位讲故事者就自己抽到的卡片联系育儿经验,发表一句话,每一个讲故事者都有一位自己的观察者,记录员会负责把每位讲故事者的话连接起来,编织成一个故事。参与者们就这个新的故事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绪,分享自己在育儿工作中的小故事。
成为一名幸福的育儿师
育儿师的不良情绪不仅威胁自身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本模块将探讨科学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提升参与者的情绪调控能力,帮助参与者理解幼儿丰富的情绪变化,学会与婴幼儿相处时保持积极情绪,进而带给他们良好的情感体验。
育儿师的自我觉察与情绪管理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都各有其作用。那么,我们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绪吗?
答案是既可以,又不可以。
叶老师以文中图片为例,请参与者分享他们看到了什么。
有人看到了清朝僵尸,有人则看到了奥特曼、超人、蜘蛛侠等人物。这说明,受年龄、性别、知识、经历等因素影响,每个人都有各自看待世界的视角。因此,在面对同一事物时,人们的情绪体验可能有所不同,继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如何解读和引导幼儿情绪
当婴幼儿带着饱满、愉悦的情绪参与活动,其性格与智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育儿师学会引导婴幼儿的情绪,既满足了婴幼儿被关怀与被爱的需要,也能为他们将来的稳步前进提供更多精神保障。
叶老师提到,很多家庭缺乏良好的情感交流,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入心理咨询室,以期寻求心灵的救赎。为了帮助参与者理解如何引导孩子情绪,叶老师以《头脑特工队》电影为切入点,通过解析精彩片段,分享了儿童的情绪管理之道,主要包括情绪觉察、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四个部分。
叶老师还以“孩子的哭泣”为例,介绍了如何聆听孩子心声。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于“哭”便有了更加丰富且深度的理解。年龄较小的时候,他们认为哭是因为自己难过了,伤心了,而年长几岁后,孩子们会认为自己也会因为高兴而哭。
“孩子的哭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孩子一哭,他的父母、老师、小伙伴都会担心。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也需要对自身的情绪进行调整,继而影响下一代,提高孩子未来的幸福指数和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我们需要给孩子植入一些正确看待情绪的信念。”
为期两天的研修转眼结束,参与者们分享了他们的心路历程,也表达了他们对此次研修的意犹未尽之情:
“来参加项目之前就对0-3岁这个主题比较期待了。我们当地幼儿园对课程方向的掌握、定位等目前处在一个模糊的、探索的阶段,之前没有接触过心理教育的课程,来之后体会到,要开设课程还必须掌握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钞教授从课程到理念的讲解,帮我理清了许多课程思路,深化了我对0-3岁婴幼儿理念的理解。”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盛世康城幼儿园 张老师
“钞校课程中对于理论方面的讲解对于我们教师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包括很多专有名词的特别讲解,希望能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得到内化。叶老师对心理学内容的讲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围坐在一起的上课氛围让我比较投入,互动也很好加深了我对内容的理解,期待接下来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准格尔旗薛家湾第十三幼儿园 冯老师
研修咨询
今年5月或6将举办第二期0-3岁婴幼儿养育研修,欢迎您的持续关注!
个人咨询请联系陈老师
电话:(0512)81889159
邮箱:Yiqin.Chen@xjtlu.edu.cn
团体定制咨询请联系褚老师
电话:(0512)88973010
邮箱:Zhijie.Chu@xjtlu.edu.cn
▼戳阅读原文,了解西浦IL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