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项目资金200万,作者称是“站在未来设计现在”

新京报 2020-01-20

对于自己的研究思路,徐中民表示,站在未来设计现在,“巧妙地解决了依据过去的经验中预知未来时存在的推断预知什么的问题;其次,还巧妙地融合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文43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一篇发表于7年前的论文,将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推上风口浪尖。论文题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其论据则是“以导师程国栋院士夫妇“的事迹为例,“阐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描述了他们携手演绎的人生大道”。


新京报记者查询到,上述论文隶属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属于项目成果之一。今日晚间,涉事杂志主编,作者徐中民的导师程国栋回复新京报记者称,自己已请辞《冰川冻土》主编一职,并向公众致歉。论文作者徐中民则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写作的初衷,“不只是自然表达,有更深层的含义”,并否认刻意吹捧导师。



━━━━━

核心期刊大篇幅刊发“家事”论文,道歉后撤稿


引发关注的论文题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徐中民。


根据学术网站截图显示,2013年10月,上述论文分两部分刊发在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第五期上,一共占据该期杂志35页。


上述论文的摘要中表示,论文“以导师程国栋院士夫妇“的事迹为例,“阐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描述了他们携手演绎的人生大道”。


▲一篇阐述导师和师娘“家事”的文章,占据中文核心学术期刊的大量篇幅,上述论文引发公众关注。


涉事论文信息显示,上述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125019)资助。


新京报记者在中科院旗下的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查询到,这一重点项目名为《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项目预算总经费为1.5亿元,预计执行期为8年,“以我国黑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探讨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的相互联系”。同时,中国科学院也先后布置了多期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支持了黑河流域的综合观测试验和生态示范工程。

 

徐中民负责的《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是《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中的子项目,共涉及5篇著作。《冰川冻土》杂志引发争议的论文,属于上述项目中的一项成果。


▲“谈导师夫妇论文”为重大研究计划,获二百万元资助。


成果摘要显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是当前黑河流域中游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项目拟从基本的数据收集调查开始,通过社会调查构建甘临高投入产出表、社会核算矩阵,建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比较湿地保护的收益与经济系统因用水减少造成的损失,确定合适的湿地保护规模”。此外,“考虑到黑河流域人文方面的研究一直相对比较薄弱,项目还拟构建基本的数据库,补充延续一些关于人文因素方面研究的调查成果,为今后人文方面的工作打基础。”

 

徐中民负责的《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获得200万元的资助,项目类别属于“重大研究计划”,资助时间从2012 年1月1日持续到 2015年12月31日。


1月12日下午,《冰川冻土》编辑部就此事致歉,表示在文章刊发前审核不严,决定撤稿。



━━━━━

涉事导师致歉,作者否认刻意吹捧


《冰川冻土》杂志为双月刊,ISSN号为1000-0240。期刊官网显示,杂志主编为程国栋。


公开资料显示,徐中民的导师程国栋是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冰川冻土》主编。此前,程国栋任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12日晚间,身处漩涡中的程国栋回复新京报记者称,徐中民在《冰川冻土》上发表的上述文章,与《冰川冻土》杂志的学术定位不符。《冰川冻土》期刊已在微信公号、官网和交流群中发布撤稿声明,并正在研究进一步的善后工作。

 

程国栋说,自己于2011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对期刊的关心很少。对于徐中民谈论自己崇高感和妻子优美感的事情事先一无所知,但其作为《冰川冻土》主编,事后没做任何处理,应负重要责任。“我已正式向领导申请引咎辞职,辞去主编的职务,并对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诚恳地向广大读者道歉!”


▲徐忠民对导师崇高感的论述总结。


新京报据此联系论文作者徐中民,昨日晚间,其本人向新京报记者阐释论文写作的初衷和过程。


徐中民首先总体阐述称,“站在现在,我们更多的是想象未来,而不是简单地依照过去的经验推断预知未来”,接着其表示“没有宏观的眼光,显然不能彰往而察来,无法勾勒未来的图景,也难以正确评估自己所处的现实。只有勾勒清晰未来的图景,明了其实现的条件,我们才知道现在应该创造什么条件,然后结合现实阐幽而发微,探讨怎么创造条件。这些工作就是站在未来设计现在。”


对于自己的研究思路,徐中民表示,站在未来设计现在,“巧妙地解决了依据过去的经验中预知未来时存在的推断预知什么的问题;其次,还巧妙地融合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其后,徐中民反问新京报记者,“我表达清楚了没有?”


对于外界关于其通过论文,向导师“拍马屁”的说法,徐中民回复称,“导师和师娘是一种互补的正反馈环关系,这样和睦的家庭在中国到处都是。最主要的形成新的正反馈环是共同发展之路的第二个阶段。”


在回复如何看待论文引发的争议时,徐中民称,“现在有争议的论文实质是勾勒也一种个人未来发展图景的结构—共同的发展之路”。其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自己“不只是自然表达,有更深层的含义”,并向记者推荐一篇相关论文作为参考。



━━━━━

中科院回应《冰川冻土》期刊发文不当


昨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在其官微就该事件发布了情况通报,通报称:我院作为该刊主办单位,获知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经认真调查,认为该文确实存在与期刊学术定位不符问题,该刊编辑部存在学术把关不严问题。我院已接受该刊主编请辞申请,暂停该刊专职副主编职务,并着手尽快启动该刊编委会、编辑部整改工作。


衷心感谢网友的关心和监督!我院将抓紧对该文刊发相关问题开展进一步调查处理,尽快公布相关进展和结果。




另据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消息,中国科学院科技传播局获知此事后高度重视,经初步了解,该文确实存在与期刊学术定位不符等问题。中国科学院科技传播局发文称将尽快成立调查组,认真调查相关问题,切实做好处理、整改工作,坚决杜绝类似情况。



新京报记者 刘名洋 实习生 郭懿萌 编辑 郭琛



━━━━━

评论

用研究基金写奉承论文,也需根查

▲文章部分截图。


这两天,有网友挖出一篇几年前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冰川冻土》杂志的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集成思想领悟之道》,这篇论文,分上下两篇,貌似高大上的标题之下,我们发现文章核心内容是论述作者自己“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在论证导师“山不矜高自及天”之后,开始赞“师娘美,其风姿绰约,雅致宜人,模样端庄,神情秀越……尽管年龄已大,但风韵依然高绝……”还绘制了一幅图,示意“导师和师娘和谐统一的天人之际”。

 

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他所讴歌的导师是一名院士,同时也是发表这篇大作的期刊《冰川冻土》杂志的主编。这篇文章受到网友的广泛质疑后,《冰川冻土》1月12日发布紧急通知,决定对该文撤稿,主编申请引咎辞职。

 

马屁文章,“拍”进权威期刊

 

我们首先必须说,一些著名学者的思想、学术成果、学术历程乃至生平事迹,都是重要的学术资源,值得后来的年轻学者投入精力进行研究。中国文化强调尊师重道,一些师从著名学者学习研究、攻读学位的年轻学者写一些记述老师治学经历以及日常生活的文章,对推动学术的传承,都有积极意义。

 

这些文章,有些是严谨的学术研究,有些是趣味盎然的随笔散文,不过凡进入公共视野,都应该是认真严肃之作。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当年从中国公学毕业时没有工作,胡适先生延揽他到自己家中,每天帮助胡适的两个儿子胡祖望、胡思杜读书之外,最主要的工作,是抄录整理胡适父亲胡传的遗稿。他在做这个工作时从中窥得胡适治学门径,后来罗尔纲写了一本小册子《师门辱教记》,记述自己这段宝贵的经历。胡适后来看到后很感动,把这本书改名为《师门五年记》,自费印成非卖品,作为礼物赠送友朋。


 


罗尔纲先生这本小册子后来一版再版,长销不衰,很多老师都把这本书作为文科研究生的学术入门读物,布置给学生阅读。原因无他,这本书中虽也有学生对老师的赞美颂扬之词,但究其实,书中生动有趣的故事让胡适作为一个学者的研究品格、治学方法等跃然纸上,令人读来受益匪浅。

 

那么,我们回头再来看《冰川冻土》杂志上发表的这篇“神论文”,这篇长达35个页面,用规范的学术论文形式包装起来的“大作”,到底是一篇学术论文,还是阿谀奉承之作,相信明眼人一看即知,并不需要特别的论证。

 

以自然科学基金做出这等“成果”,是学术堕落

 

▲全篇自己“引用”自己。

身为研究员的学生写这种拿肉麻当有趣的文章,身为院士的著名科学家享受这种阿谀之词,都是一种恶趣味。如果是师生间小圈子里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外人自然不容置喙,但这样的文章被允许发表在自己任主编的权威学术期刊上,这不但是暴露自己的恶趣味,更严重的,这是羞辱学术共同体,也是损耗一份权威学术期刊的学术公信力。

 

这样的文章堂而皇之出现在我们所谓权威学术期刊上,这是学术的堕落。为学术尊严计,我们不能不提出严正的批评。而更重要的是,很多网友也发现,这样一篇文章竟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以宝贵的科研经费做出这等“成果”,也是对公共利益的侵蚀。兹事体大,撤稿并非终点,当中涉及的违规问题,有关部门不可不察。

 

学术本应成为一个共同体自治的领域,但自治的前提是自律。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出现一种不良现象,就是一些学科最重要的学术权力长期掌握在少数权威手中,形成了所谓的“学霸”现象。这些学术权威和他的门生故旧一起,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垄断了诸如各类课题申报、各类奖项的评审、重要学术成果的发表、研究生招生等最重要的学术资源。

 

由于学术门槛的缘故,外界对这种现象常常没有监督的渠道,一些年轻学者为了争取一点学术资源,许多人不得不施展种种攀龙附凤的技能,送钱送物之外,还施展种种精神贿赂之术。应该看到,当下学术界,这种精神贿赂并非个案,吹捧之词就像迷魂药,听多了会上瘾。

 

因此,我们今天批评《冰川冻土》杂志上的这篇“神文”,并不是特别指责涉事的作者和导师,而是向学界同仁发出一种警示,这种精神贿赂正在败坏中国的学风,为着学术起码的体面和尊严,每位学者要提高警惕。


文/王天定(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编辑 孟然  校对 李立军


值班编辑 吾彦祖 




核心期刊30个版论“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乃学术之耻


重庆大火两天后小区消防通道又被占,真没辙了?


市长、会所、12856元、异性陪侍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重案组37号”和“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