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卿:格局越大,越不纠缠

2018-03-21 不才 有听读书

文 | 不才 · 主播 | 领读君 · 编辑 | 木头 · 视频 | Kevin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6077bw9yj&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播放按钮观看视频

5分钟带你看完《心静了,世界就静了》


纯洁之人不会去想“我被他人伤害了”,因为他们明白,唯一的敌人就是自己。


各位书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共读《心静了,世界就静了》的第98页—第122页。共读前,大家可以先思考下面的问题:


你是否满意如今的生活?是否满意如今的自己?



01

只有当下努力,一切才皆有可能


要真正履行真理的每一条教义,就需要无条件牺牲个人的某些私心。当下即是现实,而现实里包含着时间。但当下又比时间重要,它包含了更深的含义,是一种时时存在的现实。当下与过去和未来都无关,它永远是眼下最真实、最本质的现实。


一切事物都发生在当下,当下孕育着一切力量、行动和可能性。若此时此刻不去行动,不去完成理想,那便永无成就之日。


前几日有一则新闻是:河北唐山的收费站被取消了,于是一大批工作人员面临下岗。其中一位36岁的大姐哭诉着说:“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现在我什么也不会,我学不了什么东西了,下岗后我该怎么办啊?”


而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招聘资深产品体验师,要求年级60岁以上。有10位大爷大妈参与了这次招聘,其中83岁的清华奶奶经常组织线下活动,62岁的曾大爷更是熟练制作PPT,使用PS等软件……


一边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努力向上,一边是36岁的女收费员哭喊自己已经无法学习了。看到这,我们不难知道:若你不接受改变,没有长远的认知,早早放弃学习的能力,你只能被这个社会所抛弃。


过去和未来皆梦幻,只有当下最现实。如果你只在自己的脑海中构想你可能的成就,只在梦中编织你的下一步计划,这是愚蠢之举。停止悲叹,坚定志向,现在就开始为目标奋进,这才是明智之举。


年龄从来都不能成为一个人落后的借口。立志之人力不可挡,当下便是自己的救赎之日。



在诱惑面前,千万不能偏离正确的轨道。不要过度兴奋。当过分的激情燃起时,要及时浇灭它。放下一切犹疑,心怀绝对的信念,去实践智慧。



02

那些抱怨之人,还未成长为真正的人


我们都知道抱怨无用,可抱怨就像口臭,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我们深恶痛绝,但从自己嘴里发出的时候,却浑然不觉。结果,明明是人人都厌恶的行为,却偏偏人人都爱抱怨。


就像收费站的大姐,在面对生活的变故时,首先想到的也是抱怨。抱怨社会,让她丢了工作,抱怨自己学习不了新知识。


人们以为,若是没有金钱、时间、地位、家庭约束等环境的阻碍,自己一定可以建立伟业。但实际上,人并非是被这些事物所阻碍。虽然事实是因为他缺乏某些内在的力量,但在他的脑海里,却将这一切都归因于环境。


这是因为,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本性中的弱点。真正阻碍他的,是他缺乏一个正确的态度。


当他把不如愿的环境当作一种激励,当他真正发现所谓的挫折是成功路途上必经的台阶时,他就会从无生有,想办法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将阻碍转化为辅助他获得成功的推动力。


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又会带来或喜或忧的不同结果。因此,遵循这条规律,人若想改变结果,必先改变驱动行为的思想。幸福或悲痛,都是由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头脑指挥行动,伟大拥抱卑微。在你的思想里,有些想法处于主导地位,它们会协调你对细节的思考。思想在前,行动在后。改变你的思想,则事物也会获得相应的改变。



如今许多人都满怀抱怨,学生抱怨作业多,毕业生抱怨工作不好找,职员抱怨工作难。想到董卿在《朗读者》中说过的一句话:“人生不可测,在任何时候,都要抱有一份希望。”


是的,什么都不应该阻挡我们完成人生志向的脚步。从本质上来说,人是一种依赖于习惯生活的生物,因此不易改变。


但事实上,他可以改变习惯。他更改不了自然的规律,却能调试自己的本性,使其符合自然法则。


一个新的态度可以改变人的品性、习惯和生活。



03

不存私心、甘于牺牲


即使背负着卑微的职责,但若能在履行过程中,不存私心、甘于牺牲自己的快乐,那这份职责依然算是真正的服务、意义隽永的工作。


世人都有机会习得一门伟大、神圣的课题——关于绝对无私的课题


各个时代的圣徒、圣人以及救世主,都自愿学习这项课程;他们成功习得,并以此为处世之道。世人的一切经典,都旨在教导人们这个道理,多数老师也在反复重申这一课题。让人不禁要嘲笑,一个陷入种种私欲的世界,该是多么浅薄啊。


不论现在的你走在何处,在哪个位置上寻觅,更不管你将要走向何方,你都要懂得内心平静,不被外物打扰,摆脱罪恶、悲伤、焦躁和困惑。


忘记小我,博爱众人,这才是诚心服务世人的唯一方式。当世界不再和平时,人们张口疾呼:“要和平!要和平!”但此时,周遭只会充斥着冲突和焦虑。然而,人若不解无私的智慧,对他来说,哪里都不会有真正长久的平静。


有些平静来自人群间的舒适感、短暂的满足和世俗的成功,但它们在本质上都不会长久,一旦碰上激愤的俗事,人们马上就会受影响。


只有天堂般的平静才会恒久永存,它能经受住一切俗事的考验,而只有一颗无私的心灵,才能明了这种平静的真谛。这种内在的平静,这种心灵的沉默与和谐,这种无私的博爱,就是人可抵达的天堂。


本章思维导图:

领读君说:老子说:“浊而静之徐清。”本来一杯清澈的水,你若是不停地摇晃它,它便不会清澈;一杯浑浊的水,若是不摇晃它,它也会慢慢清澈。心,亦是如此。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独自守着“采菊东篱下”的安稳。而是尽管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可寂静安然。心静,便是最好的心境。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查看)

共读400期:《心静了,世界就静了》(第056-075页)

共读401期:《心静了,世界就静了》(第076-097页)

点击阅读原文”,完成早起打卡,读书运动,养成良好的习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