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寒门为何再难出贵子?阶级的难逾越性从未改变过!

2018-03-29 小楼听雨 有听读书



文 | 小楼听雨 · 主播 | 领读君 · 编辑 | 木头 · 视频 | Kevin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6124gyj8j&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播放按钮观看视频

5分钟带你看完《乌合之众》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了解到群体的领袖及他们的说服方法。其实,群体的观点与信念具有强烈的可变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范围。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以上观点,并为大家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


各位书友,今天我们要一起共读的是《乌合之众》的第124页-第135页,在共读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为何当今社会的人越来越冷漠?



01

牢不可破的信念


生物的解剖学特性和心理学特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似性。


在这些解剖学特性中,某些元素是长久不变的,或者只有轻微改变,而这些改变都有必要以地质年代的改变来判断。


除了以上牢不可破的信念外,人们发现其它极其容易变化的信念也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例如饲养员或园艺家可以轻易改变的那种特性,很容易让人忽视了事物的基本性能。同样,种族也具有易变而多变的特征。


事实上,群众的观点和信念可以分成两个明显的类别:①我们拥有重要的长久信念,可以持续几个世纪之久,而且还可以承载整个文明;②通常情况下,每一个时代中那些短暂而多变的观点都是一般概念的产物,它们都会在时代中诞生和消亡。


真正广义信念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它们的出现与消亡都来自于历史上每一个种族历史的巅峰时刻,它们构成了文明的真正框架。


群体的思想很容易受到一种短暂观念的影响,但是这种观念却很难在群体的思想中持续较长的时间。当然,如果这样的观念形成信念,想要连根拔除,也只有革命才能成功了。


如果你也对历史感兴趣,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想要清除几乎已经完全被抛弃的思想,革命是唯一的手段。


一直以来,各民族都意识到了获得普遍信念的效用所在,并且他们已经本能的理解,一旦信念消亡,民族也就从此衰败。例如曾经辉煌一时的古罗马、玛雅文化等都是如此。


一种普遍信念的确定过程可谓困难重重,但当这种信念最终得以确立,它便拥有了一种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战胜的力量,而且尽管从哲学角度来看有些荒谬,但是它总会让自己进入最耀眼的理性之中。


当新的信条进入人们的思想,它就会变成制度、艺术和存在的来源,对人类思想存在着绝对的影响。



基本信念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短暂的附属思想,但是它们总是会具备信念多赋予的印迹。


因此,由于普遍信念的存在,每个时代的人都被包围在传统、观点和习俗的网络中,这使得大家都彼此相同,且无法挣脱彼此而单独存在。


最重要的是,人的行为都是受他们的信念所指引的,而且人们的习惯也都是这些信念的产物。


当今社会主义信念虽然有明显的弱点,但是这些弱点将不会阻止它们在民众之中获得成功。社会主义者倾向于现实生活中实现幸福理想,只要他们为此迈出第一步,信念的力量将会增加。



02

群体观念的可变性

在上述信念牢不可破力量的基础之上,观点、理念和思想也在不断的涌现和消亡。


如果缺乏哲学测试,群体可能就会经常随意改变他们的政治或宗教信仰。漫漫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者文学的,这些历史看起来都证明了这样的道理。


在文学、艺术和哲学领域,思想观念的连续演进则更加快速。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神秘主义等如雨后春笋般一一涌现,而最终又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通通消失。


事实上,所有那些与普遍信念和种族情感相对立的观点都只能短暂的存在一段时间,而且存在偏差的观念很快就会回归主流。那些与任何普遍信念或种族感情没有关联且不具备稳定性的观点会受到每一次改变的支配,或者可以说,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这些观点都是由暗示和传染所形成的。



如今群体观念的可变性比以往更加明显,这要归结三个不同的原因:


① 古老的信念失去了它们的影响力,逐渐衰弱的现象为许多偶然的观点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② 群体的力量逐渐增加,而且这种力量越来越平衡,所谓的群体特性也无法在毫无保障的情况下显露出来。


③ 报纸出版物的近期发展已经不像以前一样具有舆论的引导力了,报刊出版物已经无法再左右人们的观点。


这些不同的原因,造成了世界历史中的新现象,这也是当前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实际上,政府对引导群众观点方面越来越弱。


作家、政治家等都失去了当初的影响力,群体的观点却越来越多,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指导原则。


在当下时代,密切关注公众观点已经成为出版社和政府的首要任务。但群众的思想更加灵活和多变,往往让他们措手不及。


这种观点引导的完全缺失以及普遍信念遭遇毁灭的最终结果就是,各个阶层的信仰都存在极端分歧,而且群众对于其直接利益无明显关系的事物表现得越来越漠不关心。


在中国,这一现象体现的尤为明显。“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让阶层现象又再一次被人提起,事实上,阶层的难逾越性一直未曾消失。


其实,对于观点的普遍消亡,我们也不应该过于感到遗憾。这是一个民族衰落的征兆,这是无可争辩的。


但毫无疑问的是,有超凡洞察力的伟人,相对于那些否认、批评或冷漠的人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


当一种文明落入群体手中,它很可能就不会存在很长的时间了。


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延迟其消亡时间的话,那就肯定是群体观点的极端不稳定性以及他们对所有普遍信念的日益冷漠。


本章思维导图:

领读君说:群体的观点和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多方面的变化,但那些无依据的、不具备传承性的观点实际上是昙花一现,存亡的时间非常短暂。在当今中国,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娱乐化,所以各方面的观点层出不穷,为博眼球而恶意制造出的舆论也随处可见。但我们要始终看清所有舆论导向的本质,只有纯粹的、正能量的舆论,才会真正的被群众所接纳。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查看)

共读414期:《乌合之众》(第084-099页)

共读415期:《乌合之众》(第100-123页)

点击阅读原文”,完成早起打卡,读书运动,养成良好的习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