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解媒介》校译与辨析(三)

星丛共通体 | 院外 2022-10-03

编者按|

麦克卢汉作为一个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学者,在处理媒介问题的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媒介对他的影响,但他并不回避这种影响。带着这样一层深刻的反思,他的写作往往将文字间的间隙刻意扩大,造成一种“马赛克”式的效果,从而使文本变“冷”。于是,对《理解媒介》的校译练习也就不仅仅是对多个文本的校对工作,它以加注的形式将字、词、句从多重语境中爆破出来,在“冷”与“热”的感知交替中指向一种新批评的可能。


本文是针对《理解媒介》前四章所做的校译练习,院外将分为四期推送。参考的英文版本是:Routledge Classics出版社的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2001年版 ;简体中文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下文中称“原译”),何道宽译,2011年版;以及台湾猫头鹰出版社的繁体中文本《认识媒体:人的延伸》(下文中称“台译”),郑明萱译,2006年。


《理解媒介》校译与辨析(三)

过热媒介的逆转|校译|2015

本文2000字以内

1-The decision to use the hot printed medium in place of the cool, participational, telephone medium is unfortunate in the extreme.

原译 :用印刷这一热媒介,而不是用要求人参与的电话这一冷媒介,这一决定是极为遗憾的。

试译 :用印刷这一热媒介,替代具有参与性的电话这一冷媒介,这一决定是极为让人遗憾的。
译者按|原文中的in place of 直译为取代替代。回到上文的例子,上文提到的那条电缆的用途是用于使用电传打字机,而不是电话,因此原文中用in place of来表达两者间的意思是准确的。

2-No doubt the decision was prompted by the literary bias of the West for the printed form, on the ground that it is more impersonal than the telephone.


原译 :毫无疑问,促成这一决定的,是西方对于形式的偏好,理由是它比电话的个人色彩少。

试译 :毫无疑问,促成这一决定的,是西方对于读写的偏向,理由是它比电话的个人色彩少。
译者按|见 【关键词注释

3-The printed form has quite different implications in Moscow from what it has in Washington.


原译 :印刷形式在莫斯科的含义和在华盛顿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试译 :印刷形式在莫斯科和在华盛顿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译者按|Implication指影响,不是含义。

4-A caterpillar gazing at the butterfly is supposed to have remarked. "Waal, you'll never catch me in one of those drum things."

原译 :据说,一只蝴蝶的幼虫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只蝴蝶说:“哇,你那该死的翅膀休想抓住我。”
台译 :毛毛虫凝视蝴蝶,应该会这么说:“喝,你穿上那种古怪的玩意儿,永远都抓不到我。”

校记|作者使用这个例子想要说明的逆转发生后,两种形态的媒介有着巨大的差别。相比之下,台译版更佳。

5-The stars are so big, 

The earth is so small, 
Stay as you are.

原译 :星星这么大,地球这么小,待在地球上,别跟它飞走。
台译 :星星好大,地球好小,就这样别变哦。

校记|乍看之下,两个翻译似乎都可以接受,但也同样让人难以理解。我们不妨回到原文,这是一个小学生就卫星发射而写的,诗的前两句也许说明,小学生把自己放在了星星上,或者是把自己当成了卫星,因而地球小,星星大。翻译的分歧出现在最后有一句,到底是对地球和星星说的,还是对卫星说的。下文中作者提到,“这个小学生生活在一个浩瀚的世界里”,根据这里,我猜测,麦克卢汉应该更认同后者的翻译。待议。

6-As W B. Yeats wrote of this reversal, "The visible world is no longer a reality and the unseen world is no longer a dream.

原译 :正如叶芝所形容的,20世纪发生了这样的逆转:“看得见的世界不再是真实,看不见的世界不再是梦想。

试译 :叶芝如此形容这样的逆转:“看得见的世界不再是真实,看不见的世界不再是梦幻。”
译者按|首先,原文中并未提及20世纪,其次,这里的dream不应作“梦想”,而是指一直不真实的状态,我倾向于“梦幻”。台处理为“梦”,我认为也可以接受。

7-The West shall shake the East awake

While ye have the night for morn.


原译 :幸福将使东方惊醒,但你也会把晚间当作早晨。
台译 :西方将撼醒东方,而你则以夜为晨。

校记|The West,西方,我倾向于这是校对错误。

8-Electricity does not centralize, but decentralizes.


原译 :电的作用不是集中化,而是非集中化。

试译 :电的作用不是中心化,而是去中心化。
译者按|在第一章中,我提到关于centralize和 decentralize的译法,同样的,我认为,这里译成集中化和非集中化不合适,应该译成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例如下文中举的铁路和电路系统的例子,铁路网络是要以大都市为中心的,而电路网络则不需要。

9-It was Julien Benda's Great Betrayal that helped to clarify the new situation in which the intellectual suddenly holds the whip hand in society.

原译 :班达所著《知识分子的背叛》有助于澄清新的形式:知识分子突然承担了执牛耳的角色。
台译 :突然之间,社会竟改由知识阶层发号施令,这种新状况赖有法国哲学家班达的《大背叛》来帮我们厘清。

校记|Hold the whip hand指掌权,原译用了“执牛耳”并不通俗,台版更佳。

10-Today the road beyond its break boundary turns cities into highways, and the highway proper takes on a continuous urban character. 


原译 :今天,道路越过断裂界限,把城市变成道路,而马路本身也带上了都市的性质。

校记|Highway应直译为高速公路。

 关键词注释 

1- No doubt the decision was prompted by the literary bias of the West for the printed form, on the ground that it is more impersonal than the telephone.

Literary bias :作为全书中多次提到的关键词,在这里的翻译不尽如人意,麦克卢汉意义上的literary主要是指读写能力,和拼音字母表相关,在作者的分类中,是一种标准化的,格式化的,与理想、工业化相关的状态。在全文各处有不同的处理,一般处理为读写能力、文化素养。台译版处理为:“印刷偏好”,我认为也不是十分妥当。此处我将它处理为读写偏向。


Interest in the power of things to reverse themselves by evolution is evident in a great diversity of observations, sage and jocular. 

Reversal :逆转,在麦克卢汉语境下指技术被推向极端的形式并获得相反的特征时产生的典型效应。


3 The stepping-up of speed from the mechanical to the instant electric form reverses explosion into implosion.

Implosion :内爆。指电能的主要效应,使最有力的技术延伸也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成为可能,有效地消除了时空差异,与机械技术相关的媒介效应因内爆而逆转。

文|麦克卢汉    校译|邹雪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