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包豪斯”的展1937-1938|批评·家170506活动回顾
5月起“批评·家”不定期组织线下活动将召集批评家与艺术家以各自的方式面向共同关心的议题。此次170506活动由两位BAU学社成员,围绕1937-1938年间的两次重要展览,讨论与包豪斯相关的历史语境。本次活动采取讲/评形式,先由两位主讲人结合PPT进行主题阐述,再由评议人分析展开相关命题。
批评·家|170506
“包豪斯”的展1937-1938
活动时间|2017年5月6月|15:00-18:00
活动地点|杭州六合天寓|3-1-2001
召集人|郑小千
主讲人|骆舒星、陆怡舟
评议人|周诗岩、王家浩
纳粹德国1937年“堕落艺术展”研究计划
主讲人|骆舒星
专业方向|视觉文化与艺术策划
研究兴趣|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德国现代艺术史
纳粹出于政治目的的考量,对文化和艺术高度重视。除苏俄以外,其对审美的政治化是近代史上独一无二的高峰。1937年在慕尼黑举行的“堕落艺术展” 将超过650件著名绘画、雕塑、版画集污蔑以“堕落艺术”之名集中展出,是纳粹对现代艺术的攻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极端事件。主讲人计划以该展览为线索,从艺术和政治两个方面梳理纳粹对现代艺术的审查制度,并从话语构建的角度探讨“堕落艺术”在“审美政治化”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对纳粹审美政治化的历史研讨,对政治与艺术的关系、艺术的社会意义、艺术自由等问题进行反思。《堕落艺术:纳粹德国现代艺术的命运》和《堕落艺术:1937 纳粹德国对现代艺术的攻击》这两本展览图录囊括了近年来针对“堕落艺术展”较为完整的史料整理与学术讨论,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研究方案
关键词|
纳粹
现代艺术
研究目标|
“堕落艺术展”将超过650件著名绘画、雕塑、版画集污蔑以“堕落艺术”之名集中展出,是纳粹对现代艺术的攻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极端事件。
本文以该展览为线索,拟从艺术和政治两个方面梳理纳粹对现代艺术的审查制度,并从话语构建角度出发探讨“堕落艺术“在”审美政治化“中扮演的角色。
本文以《堕落艺术:纳粹德国现代艺术的命运》和《堕落艺术:1937 纳粹德国对现代艺术的攻击》为主要参考文献,这两本展览图录包含了近年来针对”堕落艺术展“较为完整的史料整理与学术讨论。
本文试图还原历史真相,同时希望通过对纳粹审美政治化的历史研讨,引起对政治与艺术的关系、艺术的社会意义、艺术自由等问题的反思。
文献综述|
《堕落艺术:纳粹德国现代艺术的命运》是斯蒂芬妮·拜伦博士策划的一次1991年同名展览的展览档案;主要围绕纳粹对现代艺术进行污蔑的相关问题做研究。其中我主要参考的论文如下:
《1937:战前现代艺术和政治》介绍了战前德国的艺术思潮和政治形势。
《无欲的审美》探讨了纳粹对艺术中对性的态度,即纳粹对包含裸体人物的艺术品的态度。
《慕尼黑的三日》记录了一个艺术从业者的参观经历。
《慕尼黑:堕落艺术展的重建》重建了堕落艺术的展出空间、布展方式并记录了展览中作品的变动,并根据档案编号列出了作品、作者及评论的表格。
《堕落艺术:1937纳粹德国对现代艺术的攻击》是2014年新艺廊举办的展览的档案。它是由奥利弗·皮特斯领导的又一次对同一主题的新探索。该展关注纳粹诽谤的现代艺术,同时也关注官方支持的艺术。展览以在美国全新的手法,将两种艺术对比展示。此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对“堕落艺术”的辩论的起源和发展,还有纳粹对艺术的具体政策,也探讨了该主题不那么重要或没被研究的方面,并且研究了至今仍有影响的对现代艺术的攻击的后果。
《从诺尔德到希特勒——从世纪末到纳粹夺权前的“堕落”和反现代主义》
《不顾一切的疯狂——通往1937慕尼黑堕落艺术展的现代主义病态化》
《定义国家社会党的艺术——1937第一届“大德意志艺术展”》
《缘由、构建和后果——1937堕落艺术展》
更多|相关的原始材料及扩展阅读;批判理论
主要章节草案|
第一章介绍一战后德国的文化、政治等背景;侧重于勾勒魏玛文化氛围,着重介绍艺术界(艺术家、市场、博物馆)。
第二章讨论现代艺术受到的攻击,从纳粹的文化政策与官方架构角度研究纳粹艺术审查的立场,研究艺术界相关的博物馆系统、艺术教育系统、艺术家、艺术品、艺术市场等(包括音乐电影)受到的影响,分析纳粹的艺术审查机制的具体运作方式。
第三章从三个侧面勾勒1937”堕落艺术展“的展出情境。
一是从展出的组织者角度讨论,包括纳粹决策层的意见、展览策划团队的构成与分工、展览展出的时机与相关事件、展出的场馆与地理位置选择、展品的选择流程与运输过程;
二是以展览现场为线索,着重研究其话语构建与空间展示,通过对开幕词、宣传方案、展览手册、展签、展览空间经营、观众观展流程等方面的事实归纳该展览的目的与手法,以及达成的效果;
三是从展出的后续事件,梳理当时相关的报道以及观展回忆,以及后续的巡展,展品之后的命运。
第四章以同样手法研究大德意志艺术展,分析其筛选大德意志艺术的机制与所谓的官方艺术趣味的实质。
第五章从”堕落艺术“一词出发考察其概念的诞生、发展、演变,如何被纳粹挪用,如何被用以修饰艺术,并且讨论”堕落艺术“的概念是如何通过并置、挪用的手法实际面对作品。
第六章综述纳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宣传、审美政治化的方面的从法兰克福学派开始的主要批评文章,并与”堕落艺术“相结合进行总结。
内容提要|
依照本科阶段的论文概述论文的主要框架组成:
纳粹意识形态与20、30年代的“堕落”
话语构建(艺术与社会价值)——“节操”与“堕落”
纳粹的艺术审查
堕落艺术展
大德意志艺术展
结语
活动讨论结束后,主讲人根据评议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总结以下两点备忘: 其一,不要仅仅扁平地强调纳粹负面的话语构建,尝试对魏玛时期左中右思潮及其构成的张力进行梳理,尤其需要理解纳粹攻击的现代艺术自身的语境,其二,有必要总体把握纳粹意识形态得以崛起的历史条件。研究的目标不止于还原事件真相,更重要是还原包含对抗关系的语境,打破常识,有意识地观察概念和经验在表述时的转变与细节,在历史研究中同时训练运用适当的概念进行讨论的能力。
MoMA“包豪斯:1919-1928”展览个案研究
主讲人|陆怡舟
专业方向|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
研究兴趣|广义而言的现代时期的展览
1938年12月,展览“包豪斯:1919-1928”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临时展馆洛克菲勒中心开幕。这次展览由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与工业设计部门主办,赫伯特·拜耶负责展陈设计,格罗皮乌斯和阿尔弗雷德·巴尔担任策展人。这次展览无疑受到了30年代末期美国与欧洲政治、经济情况的影响,从展陈风格的设计、展品的选择到入编图录的图像与文本,反映了展览组织者的各方考量。此次展览在营造包豪斯形象时给定的历史叙述,也影响了30年代末的美国观众对包豪斯的认知与接受。
主讲人以“包豪斯:1919-1928”展览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梳理现存档案与相关文献,分析展览的背景、结构和展陈方式,试图呈现展览发生之时的社会语境与美学面貌,展览组织者面对的历史情境与他们做出的回应;同时,主讲人也会关注策展人和艺术博物馆在此次展览中扮演的角色,他们如何运用展示策略制造了关于包豪斯的特定话语,进而影响了包豪斯理念的后续传播,参与到那段历史在美国乃至战后西方世界的“重写”。
引言
“12月7日,下周三,本馆将举办或许是开馆以来最不寻常、规模最大的展览。这次展览的筹备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在朴实无华的标题‘包豪斯:1919-1928’之下,将要展出木制、金属、绘画,织物,纸品,玻璃及其他材质的作品共计700多件。这所刚关闭的德国院校的哲学与实践对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这次展览的主旨是‘包豪斯作为一个观念’,这个理念在包豪斯存在的时代和现在一样栩栩如生。”
1938年12月2日 |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开展前发布的媒体通告:MoMA. “Bauhaus Exhibit to Open: Exhibition Press Release.” Press Release Archives.
1938年12月7日,展览“包豪斯:1919-1928”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临时展馆洛克菲勒中心开幕。这次展览由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与工业设计部主办,赫伯特·拜耶负责展呈设计,格罗皮乌斯和阿尔弗雷德·巴尔担任策展人。这是博物馆在它的临时展馆洛克菲勒中心举办的最后一次展览,也是自1937年6月搬入洛克菲勒中心以来参观量最多的一次展览,几乎每天都能达到402人。当然,这或许也是MoMA开馆以来收到最大争议的一次展览。
这次展览发生在包豪斯的创建者兼第一任校长格罗皮乌斯从纳粹德国移民美国后的十八个月之后,这个1938年发生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与它的历史语境在多重维度上产生交集。展呈设计的风格、展品的选择,图录中的图像与文本都体现出展览组织者对于包豪斯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突出强调,以及对于政治议题的刻意回避,影响了30年代末的美国观众对包豪斯的认知与接受,经由后续巡展及大众媒介的发酵,产生了深远且广泛的影响。此次展览的图录《包豪斯:1919-1928》自我宣称是“目前为止,关于包豪斯的最综合、最权威的记述。”它作为最早一批探讨包豪斯的英文出版物,形成了首次面向国际读者的包豪斯历史的官方性介绍,在1952、1955、1959、1972和1975分别再次出版,直到今天它依旧是人们了解包豪斯不可绕开的途径。
本文通过对现存展览档案和视觉文献的分析研究,尽可能地呈现展览所处的社会语境以及美学面貌,显露出展览组织者在营造包豪斯形象时面对的历史情境以及由此产生的回应,以重新审视关于包豪斯的这一既定话语如何被制造并传播。本文的第一部分大致梳理了1923年至1938年间包豪斯在美国的认知过程,以及这次展览前后包豪斯历史书写中存在的差异;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分析与呈现当时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阿尔弗雷德·巴尔与格罗皮乌斯的信件,展现两者就展览若干议题展开的商讨、妥协与决断,分析在这次展览的组织与概念化过程中,两者分别扮演了何种角色,如何塑造了包豪斯的特定形象;第三部分则通过论述展览所受的批评与回应,以及十四次后续巡展所产生的影响,分析这次展览是否达到了组织者的意图,包豪斯的理念在美国语境中能否生效,它如何由此开启了在美国的后续。
引言
第一部分 绪章
1.1 论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1.2 包豪斯与美国:1923-1938
第二部分 展览对于包豪斯形象的塑造
2.1 展览的筹备与展示范围的框定
2.2 展览的组织与概念化
2.3 展览的设计与呈现
第三部分 包豪斯理念在美国语境中的再生
3.1 对于展览的批判性接受
3.2 后续巡展:“包豪斯1919-1928”与“包豪斯的教学机制”
3.3 博物馆叙事机制与被概念化的包豪斯
结语
活动讨论结束后,主讲人根据评议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总结以下两点备忘:其一,强调展览的立场时,努力了解它要掩盖的那面究竟是什么,尤其是包豪斯自身的政治立场,从而找到内部无法兼容的多方张力。其二,引用文献进行立论时,要从所引文献的历史语境出发,否则很容易被字面的意思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