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历史上的平等主义乌托邦|《寻求空间正义》导读|非扁平世界的正义之路(一)

回声·EG| 院外 2019-12-31


图1|世界贸易图

编者按|


索亚以《后现代地理学》、《第三空间》、《后都市》、《寻求空间正义》等一系列重要著作奠定了其空间理论家的地位。受福柯、列斐伏尔以及哈维等人理论的影响,索亚认为空间具有超出于一般地理、环境之上的本体论地位,既不能被分解为各种具体的要素,也无法被量化和实证化处理;所有的政治经济活动都具有空间属性,空间问题与社会问题具有互相决定的关系。基于这一空间本体论,以洛杉矶为现实样本,索亚不遗余力地批判资本主义城市的空间不公正现象,寻求后都会时代的空间正义。尽管始终没有被正统的经济地理学界、社会学界甚至规划学界所接受,然而,索亚以及他参与其中的洛杉矶学派仍犹自在其所开创的学术领地孑然独行。院外将分三期推送对索亚《寻求空间正义》的导读。

非扁平世界的正义之路|《寻求空间正义》(一)|2017

本文4000字以内


作为一个建筑圈的、偏左翼的索亚阅读者,我主要不是以理论化而是以索亚本人所反对的图像化的方式来解读索亚的。我曾经非常近距离地观察过索亚,在UCLA读博士的时候我上过索亚的课。对我来说,索亚的课是一个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因为他给我的分数非常低,这个创伤触发我去深入地了解和研究索亚。


我今天讲座的题目叫“非扁平世界的正义之路”。扁平世界是索亚毕生都在抵抗或者批判的对象,是他抵抗的地理学的前提。前些年,当互联网泡沫还在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个说法:“世界是平的”。大家开始觉得世界某种意义上在变平。大家看这张世界贸易图[图1],在这些国家的贸易中,中国也是占了非常大的权益,我们还可以看到韩国、香港这些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贸流动。这张图呈现出来的便是索亚论敌们眼中的世界图景,他们觉得这是一个由互联网技术和世界金融体系支撑的、非常精致的、抹除了距离和差异的扁平世界。


《华尔街日报》后来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世界不是平的”,这代表着经济金融圈内部的一种反思。可以想象经济学家会怎么去说空间,他会避开空间,不去谈论空间。当这篇文章说“可能是因为完全贸易所涉及的地理距离的不同,一些贸易发生的速度会更快”等观点时,它是用非常细节化的技术语言来描述这个问题的。这篇文章认为“世界是平的”这一观点忽视了监管作用及各国对知识产权的工作许可、市场准入等制定的政策,因而是成问题的。但索亚根本不会这样看问题,在他看来,这些问题都是空间问题。资源的可用性、获取资源的能力、资源的分配、基础设施问题、市场准入权问题,这些都是空间问题。索亚并不反对“世界不是平的”这一观点,他反对的是经济学家们对于“世界不是平的”的原因的解释方式。


索亚还讨论过环境正义、区域正义与空间正义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生态学者和经济学者谈论的环境正义或区域正义,属于技术操作性问题,而他所关注的是更加形而上一点的空间正义。索亚会把列斐伏尔提出来的许多问题具体化,比如他会去研究穷人为什么要坐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的分配路线跟空间公正的关系是什么;他还会去研究洛杉矶碎片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是如何被社会因素造就的,需要怎样用社会的方法去抵抗它。其实,索亚毕生都在研究一个案例,那就是他生活了接近40年的洛杉矶。不了解洛杉矶这座城市,你就不可能理解索亚的思想。


到底什么是空间?我觉得空间就在所有的政治操作中(政治本身就是一个无声的战争),在人们的对抗冲突之中。空间概念无处不在,咱们中国人其实理解空间太容易了,我们的语言里充满着空间,只是我们没有用这个视角去理解,没有用“空间”这个外来词。但是我们的空间观是非常完整的,比如金蝉脱壳、趁火打劫、隔岸观火、声东击西、暗度陈仓、上屋抽梯等成语里面都包含着空间的内涵,其实是在斗争中利用空间制定策略。索亚本人试图对空间作更加抽象化或者形而上学化的理解,但我觉得他地理学家的身份使得他在这方面遭遇到了瓶颈,他所说的“空间”更多的是指区域层面,而无法到达具体的中微观建成环境层面。


图2|杰利蝾螈


“杰利蝾螈”(gerrymandering)的故事可以比较好地说明空间的对抗性。杰利蝾螈是一个来自美国的政治术语,它指通过不公平的选区划分操纵选举,从而使投票结果出现变化。大家都知道田忌赛马,杰利蝾螈其实就是田忌赛马在空间上的呈现[图2]。你看第一张图,一共50个人投票,红方占百分之四十,蓝方占百分之六十。按照常识,蓝方肯定就赢了,因为它占据了绝对多数。接下来可以看到分区方法对于选举结果的影响,如果是垂直地分选区的话,我们分成了5个选区,3个蓝的选区,2个红的选区,那么显然是蓝方赢了,如果是横着划分依然是蓝方赢。最好玩的就是第三种,那就是像蝾螈(一种身体软软的、奇形怪状的一种动物)一样去划分出5个选区,结果却是红方以3:2胜选。回到中国语境,为什么要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因为空间就是战场,是政治战场的划分方式,是一种抗争或者竞夺的方式。


索亚受福柯影响很深,他经常会在课上说:“福柯是我的老师”。福柯在一篇叫做“Of Other Spaces,Heterotopias”的文章中提到了异托邦(这个词翻译得很勉强,但我也没有想出更好的译法,姑且用之)的六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所有的文化都产生异托邦,但是并不存在一种普世的异托邦。异托邦可以分为危机异托邦和分离异托邦。危机异托邦就是避难所,异托邦这个词首先是从乌托邦来的,乌托邦是乌有的化身,它在那里但是永远也不可能在场,那么异托邦也是。这是一头猪,这头猪在照镜子,它在看镜子里面的自己[题图],其实它并不在镜子里面,镜子就变成了异托邦,这就是异托邦的一种呈现。从福柯的危机异托邦概念出发,索亚发现了“危机激发的城市空间重构”现象,异托邦就是应对危机所构建出来的空间。还有一类是分离乌托邦,分离英文叫deviation,有逃离之意,福柯文章中举了老人院的例子,老人院的老人因为年老跟这个时代脱离了,这就是一种偏离,但它获得了一种异托邦的存在。


第二个原则是社群本身的演化改变着整个异托邦的功能,就是说异托邦空间受社会改变和转型的驱动。比如说在中世纪,墓地都是建在城市的中心,一块块骷髅头被当成装饰物像墙一样砌起来,在法国村路上也随处可见墓地,死亡没有被看成一种消极的东西,而是成为集体的一种存在,人们可以跟一种集体的死亡共存;但到了18、19世纪以后,因为祛魅,宗教慢慢地从社会生活中退隐,郊区的公墓就越来越多了,墓地会引发一种消极的想象,而死亡从日常生活中撇去了,变成了很个人化的东西。


第三条原则,异托邦是多空间并置的。第四条,异托邦总是与时间的片段相联系,抑或宣誓一种恒久性,比如公墓、博物馆起着驻留时间的作用,抑或是一种即时性,比如集会就是要让时间变快,集会其实是一种加速时间运动的方式。第五条,异托邦是一种控制开合的系统,它需要许可才能进入,或者建立一种进入的幻觉。比如说,我们去参观名人故居,或者参观贵族府邸,这需要许可,但是这种进入事实上是一种幻觉,因为我们只是在凝视它,观看它,我们不可能真正进入这个空间。最后一条,异托邦总是与现存的空间发生关系,或建立一种幻象(妓院),或建立一种完美真实空间(殖民地)。异托邦是在乌托邦之上建立的,先有反托邦、反乌托邦(《1984》、《V字仇杀队》便是反托邦),才有异托邦。异托邦是现代性背景下的一种更复杂的空间呈现形式。


图3|复兴了古罗马的城市格局|作者自绘

为什么索亚在美国谈世界平不平的问题,因为美国从一开始便要建立一个平的世界,这是在它之前就有的agenda/program,这是一个纲领,也是一个乌托邦。大家可以想象,在欧洲被迫害的清教徒、一些罪犯、活不下去的人,他们携带着旧大陆的悲惨记忆到了作为流放地或者自我放逐地的新大陆,心中所想便是要建立一个大同的、平等的、扁平的世界。


说起美国历史,其中有一段是被抹掉的,这就是美国西南部地区的早期历史。我们都知道北美13个殖民地,都知道五月花号,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1492年,五月花号到美国是1620年,这100多年难道美国就没有历史吗?当然有。这个时期美国西南部属于西班牙殖民地,其实这段历史对美国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但是却经常会被忽略掉。大概在16世纪中叶的时候,西班牙帝国还没有被英国击败、还很强盛的时候,制定了早期的殖民地法律,这些法律囊括了很多城市规划的内容,这个城市规划已经涉及到网格化的城市空间的建构。从下图[图3]可以看出这一城市规划复兴了古罗马的城市格局,当中是个大广场,人人都可以在这里放牧,遛他们的牛、马、羊,有两条主干道穿过大广场,这边又有一个主干道,呈十字交叉,这个城市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小广场,这是一个既非常层级化又非常均好的世界。这与美国的整个城市发展史相始终,它永远都在试图建构一种均好的世界,至少在起点上是均好的。美国历史的前两百年,很少出现社会问题或者公正问题,因为大家都是一穷二白起来的,都是被流放到此地的,大家都分了大小一样的一块土地,起点都一样,为什么我干得好,你干的不好,只能因为你无能。这就是当时殖民地的状况。


1785年,杰克逊草签了一个《土地条例》,这种倾向表现得更加明显了。事情发生在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和西弗吉尼亚等三个州交界的地方。当时的美国刚刚建立一个联邦政府,极其缺钱,但原来的北美13个殖民地已经被开垦完毕,此时美国西部有广大的土地,而且是无主地(因为把印第安人都赶走了),联邦政府就决定卖地那怎么卖呢?当时这些地方连路都没有,没有路就不方便标注地的位置,卖地必须有个坐标,于是当时的联邦政府就把美国所有的地标了坐标,比如某地是366号地,尽管土地上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测量是准确的,就不会搞错。为什么美国没有强拆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从杰克逊那里就已经规避掉了。他肯定想过这个事,如果用旧大陆的随机的土地划分方式来划分新大陆的土地,那将来会有强拆,于是杰克逊便搞了坐标化、网格化、标准化[图4],大多数的township(乡)都是6英里乘以6英里,所有的主路都是穿过这个网格的,建房子必须在格子里面建,路永远都不会穿过这些地块。因此许多问题从一开始就规避掉了,不像我们负遗产太多。


所以美国的建国理念是要建立一个平的世界,一个平的土地,这是一个资源贫富、出产能力一样的大同世界。莱特的“广亩城市”(broad-acrecity)便受美国这种土地制度的影响,它也是网格化的,但为了对抗大都会,它是一种更加自由的网格分配,每个网格可以种树变成一个林子,可以变成一个学校,有些网格可能变成车站,变成医院,变成教堂,很自由。 


图4|坐标化、网格化、标准化



文|谭峥

责编|PLUS

未完待续|


相关推送|


在后都市主义时代寻找空间正义

地理条件、环境与社群的资质禀赋不均匀分布……这种空间上的不公正是社会行为造成的,因此也可以通过社会的干预去缓解。
列斐伏尔曾经说过,当我们谈论社会关系时,如果不把它放在空间中去谈,那么我们在谈论什么?在当下,我们一方面可以将这一问题式延展至“空间正义”去解读索亚的相关论述,另一方面,塔夫里基于建筑的意识形态批判视角对城市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行的重写,也引出了相近的论述。因此,借助论坛第三场的导言,导读人对洛杉矶学派之历史与学理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


先锋之殇与建筑的死去活来

导言|紧贴着世界体系周期的追踪,并时时保持着一位理论工作者应当有的理论与现实、历史与当下的紧张关系。

让我们进行一次简单的自我论辩:不管你如何质疑,甚或否定现有的这一“作为机制的建筑/学”,但是你总不至于因此否定历史中的以及当前仍有一些建筑/物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吧?但是以一种塔夫里式的回应,我们可以说,不正是因为这一“机制”的存在才让你看到那些“建筑”的吗?不正是因为这一“机制”的存在才让你觉得“建筑”更应当是由那些相当不错的作品构成的吗?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各版块汇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