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为什么要二?
编者按|
《无双》甫一上映,便因诡谲结局引发热议。本期推送的两篇短评无意卷入“真相”定夺之争,而是从影片逻辑支点中的必要性和迷局设定的策略性两个角度来讨论电影中关于复制与独创的二分之辩。两篇短评中的交集点,或可作为《无双》之外的双重短奏。
《无双》短评双奏|2018
本文3000字以内
驳各路油腻脑洞
好剧本讲究极致、精炼,内在的逻辑空间和总体意向都得有这个讲究。以下所有推测的前提是假设这是个好剧本。这是个给自己起名为“无双”的好剧本。所以这里不漫天开脑洞谈可能性,我们来谈谈必要性。
1-太平绅士不应该被设定为假钞幕后买家。如果严苛的“行规”不是李问胡编——强调“行规”有利于强化这个团伙在手艺和工序上的“无双”——那么所有和团伙现实生活有直接接触的人,都不可以用假钞。尽最大限度的减少现实生活中知情者的数量,这应该是“假钞制造家族三代不被抓”的逻辑支点。把这个逻辑推到极限就是“三个只有”:只有直接制造假钞的几个人知道假钞的事,团伙中只需要一个人知道“画家”是谁,只有“画家”掌握核心复制技术。“无双/project Gutenberg(古登堡计划)”暗示了一种极限设定。
2-太平绅士们没必要被设定为假钞幕后买家。从绅士这一端(制造虚假文化)和“画家”那一端(制造虚假的物)的逻辑来看,绅士们都不可能是假钞利益链上的人。太平绅士用公开的方式造假(哄抬艺术作品、控制艺术市场),和伪钞制造者的地下造假属于两种性质的假,是两种处事哲学,两种人世面貌。非要混同一谈让他们短路在一起,就削弱了戏剧形式上的对位关系和张力。
3-阮文没必要被设定为伪钞“画家”。因为她已经是现实画家,货真价实也好,被买家哄抬也好,她顺应的是“画家应该具有原创性”这个社会共识。她把自己的作品搞成后印象派和抽象表现派的画风,而现实世界中这种画风的人基本都以标榜原创性为自己的信条。阮文(软文)和李问(理问),一个以非原创的方式标榜原创性(职业艺术家、文青),一个以原创的方式搞复制(古登堡、丢勒),非要让前者当后者的幕后大boss,神没劲。
4-阮文有必要成为李问的“求不得”。影片用1/3的篇幅让观众相信,李问精通顶级的复制技术,已达到举世无双的程度——这是电影的另一个逻辑支点。理论上讲他可以复制一切人造物,于是他的宿命成了生产一般等价物(货币)本身。他唯一做不出来的是复制品的反面:独一无二!被世人认同的“独一无二”!这恰好是阮文拥有的社会认同。也就是说,阮文不仅在现实情爱中是李问的“求不得”,事实上她首先在象征秩序中是李问的“求不得”。李问靠自己超凡的复制技术制造了一个假阮文,也不过只能加深这种“求不得”。在双重意义上,阮文成了李问的精神创伤。这是人物设置的彻底性。外部世界推动剧情的主要张力,不在警匪之间,而在李问和阮文之间。
5-周润发有必要同李问合二为一。周润发是李问的理想自我。影片2/3的篇幅都在展现周润发饰演的“画家”如何运筹帷幄、挥洒自如,既有创造力又能当机立断。没错,这都是李问编的。却不一定是瞎编的。三流编剧当然可以让李问瞎编,为的是给观众秀发哥风采,批发一波怀旧梗。可如果假定这是一流剧本,李问如此这般编出“画家”形象,必定得有内在合理性。合理性在哪?看看这几天被各种猜测为“画家”的角色——凭阮文那张从头到尾的文青脸?凭骆先生这个露过几面的花瓶男?或者始终没有主导过节奏的秀青?这几位当中,哪个身上有周润发的影子,或者至少,有想要成为发哥/画家的苗头?只有李问。发哥版“画家”有李问内心“理想自我”渴望拥有的力量:
1)他能够识别和坦然承认艺术创作的虚伪招术。在李问给警官编织的故事中,发哥首次在画展上大放厥词表面上针对的是李问那幅作品,潜意识里难道不可以是李问针对阮文那些作品的判断?熟悉现代绘画史的人难道看不出那些所谓后印象派绘画“同时代五六位大师的手法都在里面”?
2)发哥版“画家”强悍地宣称,把复制技术做到极致的人也是伟大画家,这是现实中的李问没有勇气说出的话。
3)发哥版“画家”声称自己是唯一不把女人当作干一番大事业的根本动力的人,而现实中的李问做不到,他苦于投射在阮文这个女人身上的双重欲望(情爱/认同)。于是,发哥版“画家”成了李问为了弥合内在分裂而想象出的理想型。
文|周周有戏
原真性的悖论
最后15分钟到来前,误以为是部规矩的商业片。爱而不得的遗憾撑起感情线,喜怒无常的发哥负责经典重现——哪怕耷拉的嘴角已有老态,架双枪扫射四方的气场仍能收买一波情怀。外加配乐庄谐有度,紧凑衔接几场关键戏:攻克难关,命悬虎穴,火拼厮杀,卧底追踪,内讧弃子,善恶抉择……该有的新老元素似乎都已备齐,而后轰然一声,全部倒塌,让人难辨真假。因为反转出现的太晚,来不及回味已经落幕,观影者纷纷上钩,有了N个版本的“画家真身”和热议话题,顺带给续集攒下口碑,埋了伏笔。
“画家”到底是谁,暂且按下不表,先穿插一段导演自述的场外花絮。
所谓“十年打磨剧本”,或许主要卡在投资,无数看过剧本的投资人都断定风险过高,担心故事一被剧透,再无票房。唯有身兼编、导双职的创作者信心满满,受访时自比剧中“李问”,大谈作伪过程与电影拍摄如何相似,给模棱两可的结局又罩上了一层迷雾。
相较破解“不怕被剧透”的双反转,我对谜题的设置更感兴趣。首先是“无双”之名,暗示观者答案“只有一个”。若想求得真相,就要找到可靠的参照,然而,能提供参照的叙述者偏偏是第一个故事里最重要的三张脸(郭富成、周润发、张静初),因为第一个故事的真实性已被瓦解,使得每一个人都有撒谎的可能,而后推翻重演,由此陷入阐释的循环。其实剧中的一处场景已暗合这种摇摆的状态,那就是李问讲述第一个故事时的审讯室。
按照港剧套路,审讯室往往三面实墙,一面嵌入特殊处理过的玻璃窗,听审要员隐于玻璃窗后,犯人看到的只是黑镜中的自己。可《无双》中的审讯室却将犯人夹在两面对望的镜子中,通过镜面的不断反射,“李问”在讲述的同时也搭建出了一座虚实相交的迷宫。找到“画家”(背后大Boss)的真身,看似是解开谜底的关键,实则是电影的谜面,只要观者/女警官还执着于唯一性的“本真”,便会困在上述无解的悖论中。
若将“画家”的设置看作谜面,又能拆解出什么?不妨再看一眼本片的英文名Project Gutenberg(古登堡计划)。就字面而言,“古登堡”作为印刷术的代名词自然对应到伪钞制作中的“术”,这门“术”也揭出了一条和复制有关的暗线:所谓“无双”其实处处有双——就连中英文片名都极富双关意涵。绝非偶然的是,古登堡印刷术盛行的年代恰好与第一版故事中出现的一张版画并行,“画家”首次登场正是由它引出:丢勒的《骑士、死神与魔鬼》。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版画大师丢勒除了深谙复制之“术”,还能将其转化为极具个人表达的“艺”,只是随着印刷术的普及,他的“艺”(唯一性)也难逃被“术”化(可复制)的命运,推向极致便成了被不断翻印的货币符号。这就牵扯到电影中有关creation(创造)的争论。
不论是哪一版故事,其实都有两类“画家”。画家阮文代表了传统观念中对艺术创造的认识:从无到有的原创(original),从而获得了创造物独有的原真性。在剧中的多数角色看来,这份原真性总是至高无上且不可替代,于是有了李问的自卑,秀清面对真容时的窘迫与追问,还有警司女警对“画家”真身的追踪,他们因无法占有唯一性而感到“真”的匮乏。值得玩味的是,对阮文画作中“原真性”的认可实由依附印刷/复制术的货币来评判,而画廊中唯一卖不出去的那件“拼贴”作品何尝不是伪钞制作的象征?神秘“画家”则代表了另一种立场:抹去以“唯一性”界定的真/假二分,用可复制的“假”颠覆旧有的“真”,他不“以假乱真”,而是“以假去真”。在求“真”的迷途中,“画家”可以是李问,可以是秀清,也可以是阮文或吴车长,甚至就是导演自己。对“画家”的追捕更像是维护旧有“创造”观中的唯一性,可由他衍生出的整个剧情,以彻底的“假”戏仿了以原创立身的“真”,占领了曾经归于“真迹”/“真身”的举世无双,再次逆转了已被“术”化的“艺”。
文|XQ
责编|批评·家
相关推送|
气息|本雅明AURA理论新诠|2012
对本雅明的Aura概念作出了全新的翻译和解释,主张将之译为气息。在本雅明那里,作品气息的凋弊表示,人类知觉方式以及艺术与大众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艺术生产的行事方式有了根本转变,它的根基从宗教转到政治。在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中,手和眼的作用彻底分离,使传统的历史叙述方式不再可能维持自身的合法性。
人被拍成电影、被复制意味着什么?——跟艺术作品一样,人也要剥落其气息。
为什么是“盗版文化”?
无论是盗版还是山寨,都面临着同样的全球命题,囿于后殖民论、法律正当性等路径并不能帮助我们厘清问题的关捩。山寨研究的着力点既不在网络社会的技术,也不止于媒介消费的机制,它更关乎蕴含新的公共性的可能的“社会网络”。对山寨建筑的探讨正是借由“山寨”重新切入其反面,意即那些已经浸淫在图像传播时代的建筑及其知识体系的生产。
对盗版-山寨的兴趣……更关乎蕴含着新的公共性的可能的“社会网络”。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院外各板块的汇编、精编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