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影子的人:恩斯特·L·基希纳的自我表达 | 论文大纲

批评·家| 院外 2023-12-25

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是德国表现主义早期的艺术家之一。基希纳早年凭借表现主义团体“桥社”成名,又因团体成员不断的纷争而与之决裂,并随即在一战期间产生了严重的精神问题,然而正是这段混乱期成就了基希纳的个人风格及在表现主义中的一席之地。本文以基希纳的一组作品为切入点,尝试厘清基希纳精神危机的产生、影响与解决,并探讨基希纳的个人表达与表现主义艺术的内在精神。全文分三个章节分别阐述基希纳产生精神危机的原因及创作动机、作品实例分析和基希纳的个性特质。笔者试图在文中论证这一系列作品是否是基希纳的自我表达,基希纳如何进行自我表达,以及基希纳自我表达的起因、方式、结果,这些问题线索在文中同时展开,并可以为彼此进行互证。而通过本文论述的艺术家个案,探究表现主义的内在精神,乃至现代艺术的特质与氛围,则是本文进一步的目标。本期推送的论文大纲在原文基础上,有所修订。


文|李诗妤     责编|yy
《作为一名士兵的肖像》E·L·基希纳 |1915


寻找影子的人:恩斯特·L·基希纳的自我表达 |2020
本文6500字以内
绪 论

表现主义是现代艺术史中重要的一支,其在20世纪时的主要阵地即是德国,可谓是德国现代艺术觉醒的开端。德国表现主义发端于现代历史的转折性节点,并在此后造成了国际艺术界的大震荡,复杂的历史环境大大增加了彼时人事物的戏剧性与可探究性。

本文研究对象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为德国表现主义团体“桥社”[Die Brücke]的重要成员之一。他拥有建筑学教育背景、未曾接受过正统的绘画练习却投身绘画事业;他的画风与其人生经历、精神状态有着显著的关联性;在他身上充满了矛盾的、挣扎的、热情的、反叛的张力。这种不可复制的个体性与时代印刻在其身上的不可磨灭的烙印在一个多世纪以来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探究。

基希纳《彼得·施莱米尔的神奇故事》[Peter Schlemihl’s wundersame Geschichte] 系列版画创作于一战初期,当时他正从柏林的创作高峰时期进入到一种几乎危及其生命的精神崩溃中。这组版画是他的自我剖白,它正处于能够将危机爆发前后的经历相连结的节点。通过深入研究这组作品,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基希纳精神危机的产生、影响与解决,由此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基希纳的创作语言及风格转变。

从现有文献情况来看,国外对基希纳的研究已较为深入,相比之下国内有着明显不足。对基希纳的个案研究以德语研究为最早,自基希纳去世至20世纪50年代,德语系学者开始对其相关材料进行初步整理与研究,部分本人的手稿与文字得以面世。二十世纪中期,英语系国家的学者逐渐关注到德国表现主义,六十年代时已有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发表。而同一时间中国才刚开始接触翻译表现主义相关著作。此后英语世界对基希纳的研究日益增多,一些德语系研究者亦开始使用英语写作,2000年后,外国学者开始对更精微的议题展开讨论。反观国内,至今针对基希纳的研究多数仍停留在介绍性论述及作品分析上。除了译介、整理重要研究成果外,近年一些新的论点也相继抛出,我们仍然可以参与到相关讨论中去。

彼得·盖伊[Peter Gay]的《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Modernism: The Lure of Heresy From Baudelaire to Beckett and Beyond)与《魏玛文化:一则短暂而璀璨的文化传奇》(Weimar Culture the Outsider As Insider)两部著作,前者勾勒了现代主义运动兴起、繁荣直至衰退的大历史进程,描绘出一个丰满的现代主义发展进程;后者则是对德国1918-1933年魏玛共和政体及其人文精神产物魏玛文化的专著。保尔·福格特[Paul Vogt]著,刘玉名译的《10世纪德国艺术》等著作亦为本文提供了20世纪德国的大历史背景材料。

唐纳德·E·戈登[Donald E. Gordon]是英语世界较早深入研究基希纳的学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在德国接触并收集了大量有关基希纳的文献。戈登在1966年的论文“德累斯顿时期的基希纳”(Kirchner in Dresden)中细致地梳理了基希纳及与其相关的人事物在德累斯顿时期的时间框架,尤其通过比对通信、发表物及技术鉴定,厘清了基希纳早期为树立个人艺术形象而伪造的创作时间与创作理念,并溯源了基希纳对异国图像母题的汲取过程,是研究基希纳早期艺术生涯的重要材料。两年后戈登完成了对基希纳作品与年表的全面梳理,出版《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一书,是后续基希纳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托尔斯滕·萨多斯基[Thorsten Sadowsky]著《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是一本以其论文“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走入群山的旅程”(Ernst Ludwig Kirchner’s Journey into The Mountains)为基础的基希纳个人志,论文介绍、评述并分析了基希纳一生各个阶段的经历、矛盾挣扎的精神世界、画面表现力及其自我认知,全文以基希纳前往阿尔卑斯山区避世疗养为主线,书后附有基希纳生平与包括信件、文件等个人档案。
1950年彼得·赛尔茨[Peter Selz]的论文“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的‘桥社编年史’”(E.L. Kirchner’s "Chronik der Brücke")针对《桥社编年史》展开详细研究,分析基希纳与该文书的关系,以及该文书缘何导致了桥社的解散。2000年舍温·西蒙斯[Sherwin Simmons]在论文“恩斯特·基希纳笔下的妓女们:柏林的艺术、奢华与不道德,1913-16”(Ernst Kirchner’s Streetwalkers: Art, Luxury and Immorality in Berlin,1913-16)中针对基希纳柏林时期的街景系列作了详尽的分析,作者结合时尚理论,论证了柏林时期基希纳在其部分街头题材的作品中探讨的城市艺术中的奢华与不道德性,并分析了这种意向选择的原因。2012年克里斯蒂安·维克布[Christian Weikop]的“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作为自己的批评家:作为自我营销策略的艺术家言论”(Ernst Ludwig Kirchner as his Own Critic: The Artist’s Statements as Stratagems of Self-Promotion)将关注点放在基希纳的自我营销与自我身份认同上,作者着力于基希纳后期虚构的批评家路易斯·德·马塞尔[Louis de Marsalle],通过解读基希纳借此发表的对其本人作品的评论,评价其对艺术市场的主动干预行为以及对自身形象的经营,探讨了这种行为在现代艺术背景下的意义。2018年11月-2019年3月于联邦德国艺术展览大厅展出的“Ernst Ludwig Kirchner: Imaginary Travels”展览的同名论文集中收录十余篇探讨基希纳对不同地区艺术风格的挪用与融合的论文,包括其在德累斯顿、柏林、费马恩岛和达沃斯的探索以及他非常感兴趣的非欧洲民俗文化的收藏与创作等方面。

《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彼得·施莱米尔德神奇故事》(Ernst Ludwig Kirchner——Peter Schlemihls Wondrous Story)是基于柏林桥社博物馆的专题展览出版的书籍,这次展览将现存的基希纳为《彼得·施莱米尔的神奇故事》创作的五套完整的版画系列共同陈列展出,以便于观察该系列在印刷、色彩上的变化,分析作者的创作过程[1],该书包括桥社博物馆馆长马格达莱纳·M·默勒[Magdalena M. Moeller]对小说文本的历史追溯,以及金特·格肯[Günther Gercken]教授关于该系列版画的研究论文,论文包括历史上不同艺术家对同一文本所作的插画比较、基希纳五套系列的对比以及基希纳创作该系列的时间、技法等细节的论证。舍温·西蒙斯在“恩斯特·基希纳的彼得·施莱米尔的神奇故事系列版画中的分裂身份”(Split-Identity in Ernst Ludwig Kirchner's Woodcut Cycle Peter Schlemihls wundersame Geschichte)中围绕“分裂的身份”议题从灵感来源、现实与文本的对照、对沙米索经历的解读、基希纳个人言论与创作动机等角度探讨了基希纳选择文本的缘由及该系列版画对其个人意志和经历的投射。相关材料还有彼得·H·福克斯[Peter H. Fox]的“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的影子”(Ernst Ludwig Kirchner’s Shadow),作者将作品置于社会背景中进行比较探讨,强调了基希纳在插图创作方面的巨大影响及其艺术主张在该作品中的体现。小说德语原文有来自古登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的网页版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纸质版,可供参考的还有迈克尔·乔治·霍尔丹博士[Dr. Michael George Haldane]在其网站上发布的英文译文。

国内关于基希纳个人的论述早期附属于表现主义与德国表现主义内容之下,2000年后对桥社的专门研究逐渐增多,而后又逐渐深入到个体。董冀平编译的《凯尔希纳——柏林街头的牛虻》以几个主要地点为分割,较为细致地记述了基希纳在人生各个阶段的社会活动与艺术创作。华中师范大学余韵就原始稚拙风与桥社木刻作品进行研究,探讨桥社作品原始性特征的形制、成因与传播。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王君的硕士论文《基希纳绘画的原始性特征研究》着眼于基希纳作品中的原始性并尝试对其进行溯源。同年河北大学侯雨濛的硕士论文《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绘画艺术研究》依据时间线索对基希纳的绘画进行分期研究,从题材、造型、构图、色彩四个方面分析其不同时期的画风,总结了基希纳绘画艺术的风格与艺术价值。

本文期望以《彼得·施莱米尔的神奇故事》系列版画作品为切入口,结合20世纪初期欧洲社会环境与国际艺术背景,探索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心理状态的内在关联。通过结合分析前人论述与文献材料,笔者试图在文中论证这一系列是否是基希纳的自我表达,基希纳如何进行自我表达,以及基希纳自我表达的起因、方式、结果,这些问题线索在文中同时展开,并可以为彼此进行互证。而通过本文论述的艺术家个案,探究表现主义的内在精神,乃至现代艺术的特质与氛围,则是本文进一步的目标。
《彼得·施莱米尔的神奇故事》系列之六《施莱米尔与影子的相遇》| E·L·基希纳|1915

目录


绪 论/1

1 影子的丢失:缘起/7

  1.1 柏林境遇/7

  1.2 艺术观念/9

  1.3 战争引信/10

2 影子的追寻:自白/13

  2.1 从文字到图像:三个失意者/13

  2.2 从图像到现实:一个撕裂者/16

  2.3 作品以外:疗愈/24

3 影子的背后:真伪/27

  3.1 艺术生涯/27

  3.2 形象经营/30

结 论/34

注 释/37

参考文献/41

插 图/44

致 谢/62

The Wanderer| E·L·基希纳|1922

结 论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基希纳是追求画面与情绪真实瞬间的瞬时记录者、谋求原始纯粹生活的自然享乐者、饱受精神折磨的自我分裂者、居功自傲且操纵舆论的假面经营者、在波折人生中寻找出口的影子追寻者。所有的侧面合成了一个立体的人,一个矛盾体基希纳,一个丢失了影子又不断寻找影子的人。在本文中,影子是一种抽象指代,它代表了基希纳分裂的自我认知,代表了他珍视的艺术自由,也代表了他的自我保护,影子是基希纳自我表达的一个途径。

本文聚焦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的精神危机与个性特质,结合20世纪初期战争及国际艺术背景,从基希纳的个人行为、社会交往与时代背景等方面重新考察了基希纳在一战期间经历的的精神危机。立足主体部分艺术家以《彼得·施莱米尔的神奇故事》为原本创作的版画系列,探索了这一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和心理的内在关联,总结了基希纳产生危机的主客观因素、应对危机的方法与基希纳的主要艺术理念。《彼得·施莱米尔的神奇故事》的系列版画是基希纳对这一危机的一次集中的视觉表达,以此为突破口可以使分析落于实处。

造成基希纳精神崩溃的直接原因是战争爆发而引起的基希纳对上前线(死亡)的恐惧,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情感失意则是带来无形压力的潜在因素。但是,造成这一危机的深层原因应当归结于基希纳本人的性格特点与艺术主张。从他对自己形象地位的经营行为来看,基希纳的性格敏感、自大、偏执、对自己高标准,同时他也怀有对艺术的绝对热忱与认真,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绝对热忱使基希纳逐渐形成了偏执的个性,至少是在艺术或与艺术有关的为人处世方面。此外,他所秉持的与主流社会资本主义价值观所不符的先锋观念不断加重其内心的身份分裂感,造成了艺术家主观上的“边缘化”认知,基希纳不断暗示自己是社会的局外人,并且内心十分担心被主流评价标准判定为没有贡献的人。渴望得到认可又害怕负面评价的矛盾感逐渐将基希纳拖入深渊。军队经历的实质上的控制感与精神上不可控的被控制感使基希纳与小说主角施莱米尔乃至小说作者沙米索产生了心理上的共鸣,促使基希纳将这组版画作为自传的载体来宣泄自我。

基希纳非常注重对本人职业生涯与形象的维护。在精神危机发生前,基希纳主要通过其早期个人成就的弄虚作假来塑造公众形象与艺术地位,他悉心关注并维护公众和评论界对他的全部反馈。遭受精神危机期间及病情稳定前的时间是基希纳情绪外泄的窗口期,这一时期的作品紧张、破碎而具有力量感,酗酒和药瘾成为他逃避的途径,直到定居达沃斯后,情况才逐渐好转。在达沃斯的隐居生活不仅疗愈了基希纳不堪一击的精神,也给了他沉静下来回头审视的机会,这是一次契机,给了基希纳与过去的和解的机会。在达沃斯疗养的基希纳开始走出围城,重新看向未来,而重获对艺术与生活的自由支配权是治愈他的最佳良方。1920年前后,基希纳逐渐恢复,决定重新介入公共舆论后,他虚构了批评家路易斯·德·马塞尔为自己的作品引导舆论,以一种精心设计的形象与措辞进行社交,这种方法使基希纳可以和社会保持安全距离。假名是基希纳自我营销的工具,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更是对理想自我的投射。这些方法与基希纳内心长期存在的危机感形成了制衡,以尽量避免战时及其自杀前的那种精神崩溃。

作为延伸,本文亦考察了基希纳在创作与言论中反映出的艺术主张。基希纳秉持表现主义艺术家所共有的追求艺术和生活自由,摆脱陈旧的制约与矫揉造作,追求直接的、创造性的表现力等主张。基希纳对原始、自然的关注受到他对非欧洲艺术着迷的影响,这种兴趣最初可能来自于博物馆展览与自然界景观。同时,他强调以“象形文字”为代表的用抽象的形式重新创造内在的形象,这种形象由于本身含有艺术家“瞬间的情感”而具有形式以外的复杂意义。另外,基希纳对情色、妓女主题的长期关注本质上源于他的自由理念,一部分来自于他对女性性自由的关注,另一部分则来自于他认同艺术是自由的、个人的观念。

心怀对艺术的绝对热情与名留史册的野心,一代代的艺术家就此踏上追求他们信仰着的自由的漫漫长路。与其说他们在追求自由,毋宁说是以夺取对人生的掌控权来对抗社会中腐坏的部分。在战火纷飞、阶级固化、思想激荡的背景下,基希纳愿以其热忱燃烧自己,在混乱中求生,在迷惘中呐喊,划亮了德国表现主义的时代。作为旁观者,我们很难单纯以对或错去判别他的种种经历,在基希纳身上,没有传统艺术家传记式的伟大,他有他的脆弱、虚伪、狡黠、真实与坚持。

“你是你自己的法官”,纵使生命止于“堕落”罪名,但也曾有一片朝霞,点亮了他的天空。
 

[1] 基希纳《彼得·施莱米尔的神奇故事》系列插画现存五套完整系列,现分别收藏于埃森福克旺博物馆、巴塞尔艺术博物馆、柏林桥社博物馆、法兰克福施泰德博物馆和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其中,埃森福克旺博物馆与华盛顿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系列缺少平版封面页。本文所示系列为埃森福克旺博物馆藏品。
Nudes Dancing Around a Shadow| E·L·基希纳|1936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美]彼得·盖伊.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M].骆守怡、杜冬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7.

[2][美]彼得·盖伊.魏玛文化:一则短暂而璀璨的文化传奇[M].刘森尧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3][英]玛丽·弗尔布鲁克.德国史:1918-2008(第三版)[M].卿文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美]弗雷德里克·R·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主权1885-1925[M].陈永国、傅景川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德]保尔·福格特.20世纪德国艺术[M].刘玉民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6][德]沃尔夫·迪特尔·杜贝.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M].张言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董冀平编译.凯尔希纳——柏林街头的牛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8][奥]赫尔曼·巴赫.表现主义[M].徐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9]郭红梅.二十世纪早期西方视觉文化研究——以魏玛时期的德国为例[D].中央美术学院,2012.

[10]余韵.原始稚拙风与“桥社”木刻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1]王君.基希纳绘画的原始性特征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5.

[12]侯雨濛.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绘画艺术研究[D]. 河北大学,2015.

[13]晏星.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图式的显现[D].河北大学,2006.

[14]苏宇.论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产生与发展[D].山东大学,2009.

[15]熊兆飞.艺术对生命力的表现——论尼采与“桥社”[J].世界美术,2006(03):92-94.

[16][德]保尔·福格特著,禾木译.“桥社”始末[J].世界美术,1981(03):72-76.

[17]赵元婧.内在的危机——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尔希纳及其作品[J].大舞台,2010(11):102-103.

[18]安德里亚斯·胡内克著,侯小婧译.他者与自我——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艺术、欧洲前卫艺术及来自全球的灵感[J].世界美术,2007(01):2-7.

[19]孙晓芳.艺术史上的“条顿悲歌”与“独立宣言”——浅谈德国表现主义艺术运动[J].美术大观,2016(04):70-71.

 

外文文献

[1]Katharina Beisiegel ed. Ernst Ludwig Kirchner: Imaginary Travels, (Munich: Prestel Publishing, 2018).

[2]Thorsten Sadowsky, Ernst Ludwig Kirchner. (Munich: Hirmer Verlag,2017).

[3]Norbert Wolf, Ernst Ludwig Kirchner. (Köln: Taschen GmbH,2017).

[4]Suzanne Folds McCullagh& Douglas Druick,Graphic Modernism: Selections from the Francey and Dr. Martin L. Gecht Collection at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New York & Chicago: Hudson Hills Press&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2003).

[5]Donald E. Gordon, Ernst Ludwig Kirchn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

[6]Magdalena M. Moeller& Gunther Gercken ed., Ernst Ludwig Kirchner——Peter Schlemihls Wondrous Story, (Munich: Prestel Publishing, 2014).

[7] Jill Lloyd. German Expressionism: Primitivism and Moderni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8]Galerie Thomas ed.. Ernst Ludwig Kirchner& Edvard Munch(Exhibition Catalog), (Munich: SDM, Stulz-Druck& Medien GmbH, 2012).

[9]Adelbert von Chamisso,Peter Schlemihl's wundersame Geschicht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0] Sherwin Simmons, Split-Identity in Ernst Ludwig Kirchner's Woodcut Cycle Peter Schlemihls wundersame Geschichte, Zeitschrift für Kunstgeschichte, 70. Bd., H. 3(2007), pp409-432.

[11] Donald E. Gordon, Kirchner in Dresden, The Art Bulletin, Vol.48, No.3/4(Sep.-Dec., 1966), pp335-366.

[12] Christian Weikop, Ernst Ludwig Kirchner as his own critic: The Artist’s Statements as Stratagems of Self-promotion, Forum for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Vol.48, No.4(2012), pp406-420.

[13] Sherwin Simmons, Ernst Ludwig Kirchner’s Streetwalkers: Art, Luxury, and Immorality in Berlin, 1913-16, The German Quarterly, Vol. 55, No. 1 (Jan., 1982), pp49-63.

[14] Peter Selz, E. L. Kirchner's "Chronik der Brücke", The German Quarterly, College Art Journal, Vol. 10, No. 1 (Autumn, 1950), pp50-54.

[15] Marko Pavlyshyn, Gold, Guilt and Scholarship Adelbert von Chamisso's Peter Schlemihl, The Art Bulletin, Vol.82, No.1(Mar., 2000), pp117-148.

[16] Kirchner Museum Davos. Biography Ernst Ludwig Kirchner. http://www.kirchnermuseum.ch/fileadmin/Inhalte_Redaktoren/Bilder_Inhalt/E.L.Kirchner/Biography_E.L.Kirchner_english.pdf, accessed Feb. 20, 2020.

[17] Peter H. Fox. Ernst Ludwig Kirchner’s Shadow. https://hammer.ucla.edu/collections/grunwald-center-collection/loss-and-restitution-the-story-of-the-grunwald-family-collection/essays/ernst-ludwig-kirchners-shadow, accessed Feb. 15, 2020.

[18]Adelbert von Chamisso,Peter Schlemihl's wundersame Geschichte, http://www.gutenberg.org/ebooks/31538, accessed February 20, 2020.

[19]Michael George Haldane trans/eds.,The Wonderful History of Peter Schlemihl, http://www.michaelhaldane.com/PeterSchlemihl.htm#_ftn13,accessed March 15, 2020.

《柏林街景》| E·L·基希纳|1913

版权归作者所有,作者已授权发布。
文章来源|
2020年本科毕业论文《寻找影子的人:恩斯特·L·基希纳的自我表达》大纲
论文指导|周诗岩
未完待续|
相关推送|

构成主义者的选择:构建无产阶级艺术|论文大纲
本文旨在于对早期构成主义者及其构成观念的生成、发展进行梳理。通过还原十月革命前俄国先锋派艺术家面临的艺术、政治困境,试看“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是在何种条件下主动或被迫产生的。同时,本文以个案形式探索构罗德钦科的早期艺术活动、艺术观念,以此将构成主义者面临的问题具体化,详细讨论罗德钦科如何化解艺术方法与意识形态之间的难题。论文最后,简略点出罗德钦科后期的艺术转向,重新讨论以“构成主义”之法介入社会生产的有效性,以及构成主义者没有实现最初目标的原因。
构成主义在1917年到1922年间的聚与变;艺术与功利主义之间不可弥合的张力;构成主义者的抱负与官方对艺术家期待之间的偏差。

从风格派到国际先锋派的汇流:提奥·范杜斯堡的艺术理论与实践|2019
论文绪文围绕着他1916年至1922年间的艺术实践、理念与活动展开,首先梳理他在早期绘画创作中摒弃自然主义、逐步转向几何抽象的过程;然后介绍这一转向背后的推力,即他和风格派所推崇的“新构型性艺术”原理。最后通过范杜斯堡在魏玛和包豪斯、达达与构成主义的现实纠葛与理念关联,指向他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际先锋派艺术界的影响。
若要不断更新生命,就要勇于摧毁生命。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毁灭旧的自己,是为了建立全新的自我。

构成主义|社会主义视觉|2016
本次推送节选自BAU学社成员本科毕业论文《新视觉:莫霍利-纳吉艺术理论及实验》第一章。1917年,22岁的拉兹洛·莫霍利-纳吉还未成为一名艺术家,甚至没有接受过任何艺术训练。两年前,他应征入伍,成为奥匈帝国的一名炮兵军官,在军中开始习画,用水彩和彩色粉笔记录战争中的经历。这位学习法律、而后从军的年轻人受何种驱动而走上艺术道路?在什么理念的影响下,他逐渐摒弃具象的表达方式、走向构成主义并选择运用技术进行创作?关于莫霍利早年如何确立个人艺术思想的问题,都能在本章寻得答案。
具象的形象再也不是艺术家将关心的问题;现在,物体的全部意义,就是在作品中制造效果。

包豪斯国际象棋设计中的构成主义与“本质研究”|2009
以约瑟夫·哈特维希设计的包豪斯国际象棋为个案,反思包豪斯设计理念中的“本质研究”,以及它与同时代构成主义的思想脉络。1925年前后,格罗皮乌斯呼吁依据事物的本质进行设计,将适合的功能置于审美之前,但这一理念往往被设计史简化为重“实用”的功能主义。从包豪斯国际象棋的设计内核中,我们看到一种新的关系,哈特维希正是从这层关系中提炼到设计物的外形:既对应个体独立的属性,又将它们整合为一个整体。
一件物品是由它的本质来定义……功能并非功用,而是一种新的关系,并从中提炼到设计物的外形。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院外各板块的汇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