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蔡艳球:直播镜头下的流浪者
蔡艳球出发了,这次他的行李只够装满一个双肩包——2019年元宵节刚过,蔡艳球的公众号“牛哥追梦6”更新了,只有一句话:为了追梦,牛哥继续出发。他来到了北京,接受凤凰网《行动者》栏目的专访。
文 | 赵歆
采访 | 赵歆
图片 | 蔡艳球
追“梦”出发
蔡艳球是个网红。而且是个特立独行的“非主流”网红。
“我的职业,就是帮流浪者回家。”蔡艳球靠在演播室的椅子上,手指交握在身前,拘谨地放在桌子底下,显得有些紧张。
蔡艳球接受凤凰网《行动者》专访
蔡艳球其人——个子不高,胡子拉碴,因长时间在外奔波,皮肤被晒得黝黑,说话还带着些口音。这样子,确实跟大众印象中过分精致的网红形象相去甚远,倒更像是流浪汉。
网友都这么形容他:长得不帅,不会歌舞不善言辞。却又有成千上万的人每天守在手机前关注着他,看他镜头下每个城市的灰暗边缘,看那些翻着垃圾桶解决 “晚餐”的老汉,桥底就地入眠的婆婆,还有衣衫褴褛的孩子。看他如何在人潮拥挤的城市中寻找阴暗角落里的流浪者,又如何舟车劳顿,不远万里将他们送回家人身边。
蔡艳球对笔者讲起他的故事,他原本有一个患有癫痫症的哥哥。在他刚刚9岁的时候,哥哥却突然走失了。三天后在几十公里外的路边发现哥哥时,他已经奄奄一息,没多久就过世了。“哥哥一个人流浪了这么远,我不敢想象他是怎么熬过来的。”蔡艳球言语苦涩,“如果当时有谁能帮帮他,也许他现在还好好的。”
2016年,广东湛江,蔡艳球像往常一样在街头摆摊,旁边一个形容邋遢的老人赤着脚在马路上捡烟头抽,他想给流浪汉买点吃的,流浪汉却落荒而逃。那瞬间蔡艳球想起了哥哥,二十多年前失去哥哥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再度向他袭来。摆摊的不远处有条河,蔡艳球至今记得,等老人走后,他在河边哭了很久。他几乎是立刻做了个决定:他要送流浪汉回家。
蔡艳球穿着一件红色爱心马甲,走上了为流浪者流浪的路。他上午摆摊,剩余时间帮助流浪汉,晚上就睡在车里。走了8万公里,睡过公园,经常胡子拉碴,路边桥底和垃圾堆旁经常出现他的身影。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生意没做好,流浪者也没帮到,什么都不会的蔡艳球开始觉得举步维艰,家中还有妻子和两个女儿要靠他养活,他就这样还欠下了好几万外债。家人不理解他,争吵、反对,几乎成了当时他与家人通话的全部内容。
直到有朋友建议他干脆开直播,看直播的人能为他出谋划策。而且如果有人打赏礼物,他也能得到些补贴。于是,蔡艳球成了某直播平台的户外主播。
蔡艳球直播
网红蔡艳球就这么红了,这是他生命中的意外。
接受采访的前几天,蔡艳球刚刚获得了“中国公益人物奖”。这不是他第一次获奖了,他的履历谈不上光鲜,仅仅是初中文凭,却能屡屡出现在各大颁奖典礼的现场。
蔡艳球获得“中国公益人物奖”
笔者问他,“你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红了?”他马上说,“我不红,只是大家都关注我做的事而已。”
单从粉丝数量这个层面上来说,蔡艳球确实红了。他的直播间有43万粉丝,最高峰时共有6万多名粉丝在线观看,尽管在几乎一天不落的直播中,他拍摄的内容只有一些与大众审美完全搭不上边的流浪汉,甚至连直播画面也不怎么讲究。这两年,蔡艳球一直穿着他那身专属的红色爱心马甲,马甲左胸处,印着“志愿服务 美好社会”8个字,登上了全国各大媒体版面。蔡艳球坦承:“我目前只是靠自己在做这件事,没想过依靠公益组织,能走到今天离不开粉丝的帮助与支持。”
蔡艳球请流浪者吃饭
他一路寻找,一路开播,走过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浙江、云南、四川等多个省市,每天直播长约10小时,为了救助社会上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至今为止,他共帮助了70位流浪者回家。
蔡艳球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他自从决定放弃摆摊,为流浪汉走上流浪路的过程里“没有犹豫,更没有后悔”,“这3年我跟我的粉丝竭尽全力,尽管有些挫折,但我们还在努力做,没有遗憾。”
躲在阴影里的人
蔡艳球向笔者提起南平那位流浪大姐。来北京的前一天晚上,蔡艳球将车停在一处已经很久无人问津的厂房里。这片久无人问津的地盘上,到处都是附近居民堆砌的杂物。他买了两份盒饭,打算跟大姐一起吃。
福建南平某流浪者
几年前,大姐是这个厂房公厕的清洁工,厂房关闭后,她也失了业。自那以后,她便住在了这个被人废弃的厂房储藏室,衣衫褴褛的窝在散落的石灰和瓦砾中,和尴尬的气味混在一起,仿佛与外界彻底隔绝。
蔡艳球打开手机直播,像一个侦探,想通过与她的交谈,让网友一起听口音分辨她家乡的所在地。或者拿笔让她写下名字和家庭情况,观察她生活里的蛛丝马迹。
“我带给她食物,她会接着,断断续续说一些客家话,没人听得懂。”
像这位大姐一样的流浪汉还很多。流浪人员,无论在社会舆论还是在个人的物质精神状态上都是这个都市弱势群体里的“重灾区”。他们常年躲在阴影里,出没于桥底、垃圾堆、烂尾楼,在人来人往之中被忽略与遗忘。“即使面对面,你也几乎无法看清这些人脸上的表情——他们在闪躲,你也是。”
蔡艳球经常开着车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游走着,遇到流浪汉,蔡艳球就下车,小心靠近对方,给他递一支烟,“如果给的烟啊水啊,他都要了,对我就比较信任。如果都不要,转身就走,甚至还有点暴力倾向,那种就比较难接触。”
说起如何与流浪汉相处,蔡艳球已经是得心应手了。从一开始接触他们会被视而不见,甚至被扔石头,到现在能跟流浪汉同吃同住半个多月,他摸索出一套与流浪汉相处的方式。“我会给他们剪头发。”说到这个,蔡艳球有点腼腆的笑了。“大部分流浪汉都是善良的,你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对你好。”
蔡艳球帮流浪汉剪发
然而这次,在与大姐相处的十几天的相处中,蔡艳球一直没办法和她正常交流。蔡艳球没在身边的时候,她仍然习惯性的去翻找垃圾堆来解决一天的温饱。“前天我过去找她的时候,她仍像不认识我一样。我叫她,她也不理了。”
“后来怎么样了?”笔者问。
“失败了,送不回去了。从北京回去后,我就要继续去下一站了。”蔡艳球无不无奈地说道。
蔡艳球向我们介绍道,漂泊在外的流浪者大多有些精神疾病,有人接近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躲避和拒绝, “你把盒饭直接拿给他,他就不要,还躲得远远的;但你要是放在垃圾箱旁边,他就会马上过去拿走。”这是一种潜意识里的自我保护。
“很无奈,也很痛心,三年里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完全封闭自己的人,我也没有办法打动他。” 这种自我放弃状态下的流浪者最让人心疼,想帮他却无从下手的感觉。每当遇到没被成功送回家的流浪者,蔡艳球都会发一条微博,用照片和定位的形式保存,希望有其他有能力的人看到微博后能来帮助他们,“我个人能力非常小,真正想帮助他们,就需要全社会的力量。”。
没想靠直播发财,但我也有私心
蔡艳球打开了直播平台,跟网友们聊了起来。开播后,屏幕上马上就有弹幕跳出来:“牛哥今天是不是又要上电视了?打了摩丝呀。”蔡艳球开玩笑地回应道:“北京风大,吹得发型都乱了。你们给点面子,多刷弹幕,这样你们也能上电视啦。”走进演播室以来一直有点紧张的蔡艳球,在直播开始后突然自信了起来,仿佛连腰杆都挺直了些。
直播截图
现在直播已经变成了蔡艳球的生活习惯,每天10点开始,一天10个小时不间断地跟直播间的网友们闲聊,开车的时候直播,接触流浪汉的时候也直播,像相识多年老朋友一样自然。“这样感觉就不孤单了,有这么多人陪着我一起走,有底气!”
采访中蔡艳球不止一次感谢了他的粉丝,他回忆起最开始做直播时,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作秀,质疑、辱骂、嘲笑从未停止过。“现在比原先要少得太多了,苦日子已经过去了。因为原先他们并不了解我是不是真心想帮助流浪汉回家,那时候质疑的声音特别多。现在因为我们还有直播间的网友的共同努力,帮助了这么多人回去了,大家也一起见证了这些艰辛的过程,团结的过程,变得比较支持,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蔡艳球现有43万粉丝,人气不算低,但他从直播中得到的“打赏”却比别人少的多。“我不会主动找粉丝要打赏,做不来。”蔡艳球从不主动向粉丝要礼物,但他也会因收到礼物而开心。因为那保障着他妻儿的衣食住行,也是他继续寻找流浪汉的物质基础。
直播现在是蔡艳球的唯一收入来源。直播最初粉丝少,打赏收入也屈指可数,蔡艳球几乎无法维持日常开销,“车要加油,我也要吃饭,实在不行就借钱,前两年欠了不少钱。后来直播平台帮我推荐,人气起来了些,才慢慢还清。”他曾数次拒绝了流浪者亲属的红包,还截图为证,让几位要好的朋友明白,他做的事不为名不为利,“我是志愿做这件事,我怕被人误解。”
目前,蔡艳球还不曾面临互联网时代“直播收益属于个人收入还是对流浪者的捐赠”这些善款使用的伦理问题。如今,靠着直播的收入,蔡艳球基本可以维持每月上万元的日常开销,3年前只能花1万元买一辆二手桑塔纳,现在也贷款换了新车。他曾特意在微博上发布声明:“在直播过程中我能收到观众的礼物,礼物除了用于帮助流浪者所需外,也还用于自己的生活所需。”
“我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也会看我的直播,知道我在做什么。现在她们都很支持我,我想给我的女儿树立一个好榜样。也希望在帮助流浪汉的过程中能有一份养家糊口的收入,能让小孩得到更好的教育。” 蔡艳球坦言道,自己也有“私心”,“我也要生活,为了让生活更好一点。”
“你觉得什么是更好的生活?” 媒体日新月异,令蔡艳球一跃成为公众人物,获得了突如其来的成就感,笔者不禁为蔡艳球担心,当未来直播平台没有这么大的关注,蔡艳球该如何维持下去?
笔者以为蔡艳球会想给出一个官方的回答,加入公益组织继续发光发热等等,但他的回答出乎意料。蔡艳球更想看到的是“结束”,“我没有这么多学问,就打算自己这样把这个事情继续下去,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流浪者也会更少,如果走遍很多地方都碰不到流浪者,那我就可以放心地‘失业’,然后多陪陪家人了。” ——这也许就是蔡艳球心中更好的生活了。
采访结束,蔡艳球开着车,继续追“梦”出发了。
-END-
(凤凰网公益独家原创,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后台开通白名单。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凤凰网公益)和作者(赵歆),谢谢合作。)
来源:凤凰网公益
微信编辑:马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