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巴掌日”:向棍棒教育说拜拜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每年的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该节日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旨在宣传正面管教方法,倡导儿童人权。对于这样一个冷门的节日,网友们纷纷评论:“我小时候怎么不知道?”“急!如何让我妈看见?”
调侃背后,隐藏着众多人的成长阴影。联合国多家机构在去年6月表示,由于各国未能有效落实儿童保护措施,全球每年约有近10亿儿童遭受身体暴力、性暴力或社会心理暴力,导致受伤、残疾或死亡,占到全球儿童总数的一半。
“父亲点燃了我的手指”
“世界各地儿童受到的暴力侵害的情况实在令人担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儿童保护项目主任科尼利厄斯·威廉姆斯说。
2020年11月,广州南方医院烧伤外科的医生接诊了一位7岁的患者,他发现孩子的双手没有一块好的皮肤,肌肉严重感染、甚至坏死,最坏的可能是双手要被截肢。
被询问受伤原因时,孩子表示是父亲用打火机烧的,“烧了很久才放开,他还拿绳子勒住,勒了很久,手肿起来,感觉双手很痛动不了。”
(受伤的7岁孩子,图片来源见水印)
2020年4月,黑龙江建三江的4岁女童被继母虐打,曾因为颅内出血住进ICU。同年10月,辽宁抚顺6岁女童遭到生母及其男友虐待,经历了铁钳拔牙、热水浇头、拧断胳膊、打火机烧嘴等非人手段。
(抚顺虐童案中受害人的出院诊断,图源网络)
当同龄人在阳光下追逐打闹,一边吃糖一边和父母撒娇时,他们躲在家里最阴暗的角落,害怕周围突然响起的脚步声。
如果晚一点被发现,就能少一点毒打,如果晚一点被发现,就能多一刻安宁。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曾对2008年至2013年间媒体报道的697例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其中85%的案件为父母施暴,亲生父母施暴占75%,继父母或养父母施暴的占10%。
专家认为,这与传统的教育陋习和父母的人格失范有关,“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传统观念在不少父母心中根深蒂固,一些父母容易将自身产生的负面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将发泄的途径投向无力反抗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处于弱势的孩子很少会主动寻求救济,虐童事件很难被及时发现,而施暴者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变本加厉。
没有一种暴力以爱为名
每当新闻报道虐童事件时,人们都在痛斥不负责任的父母,也为受害的孩子感到痛心。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只是打孩子几下屁股,算不上虐童。“我自己的孩子,还不能教育了吗?”
打,似乎成为了中式教育中最“有效”的手段。几巴掌下去,往往就能听到孩子带着哭腔的“我错了”,但这样的“知错”是真心的吗?
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曾对1300名学生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挨打后40.3%的孩子觉得“不服气,内心抵制”,20.94%的孩子表示“没办法,只好忍受着”,14.8%的孩子会有“真想离开这个家”“不想上学”等念头。
体罚孩子,不仅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还与法律规定相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将虐待定义为“殴打、限制或强制限制人身自由、反复虐待和口头威胁造成的身体、心理和其他创伤”,其中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暴力行为。
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法律为孩子们撑开的保护伞不仅仅笼罩着家庭,也包括了学校。
今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强调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不同性质的行为,明确禁止了七类不当教育行为,包括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等。
2019年10月,长春市同兴小学的教师将书本摔到学生身上,并对学生说 " 滚 "的行为,就属于明令禁止的范围。
放下巴掌,之后呢?
体罚不是教育的终点,放下巴掌的那一刻,恰恰正是家庭教育真正的起点。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梅竹表示,在孩子出状况时,家长应该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换位思考。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要克制住自己的怒火,问问自己:面前这个不可理喻的熊孩子,是不是很像当初的自己?如果自己还是个孩子,会想被如何对待?”
梅竹说:“家长不能仅听老师的一面之词,要和孩子好好沟通,问清楚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果真的是孩子做错了,你可以象征性地惩罚:需要注意的是,惩罚孩子不能当着学校老师或者亲戚朋友的面,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认为,“家长当情绪烦躁时,可以跟孩子说‘爸爸/妈妈现在心情很不好,能不能先离我远点一点,让妈妈一个人静一静’,等调节好自己情绪再和孩子沟通。”
在她看来,有些父母之所以容易对孩子发火,是因为习惯性用自己的视角来看孩子,没意识到孩子和成年人的认知层次不同。
“孩子有自己的感受,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但同时他们在很多事上仍然处于学习状态,因此我们家长就需要能够真正地平等对待孩子。”
作为一个节日,国际不打小孩日只有一天,但是对于家长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轻易打孩子的理念应该贯穿在生活的每一天。
对我们的孩子,多些耐心引导,多些尊重理解。毕竟,曾经令你畏惧的巴掌,不能由你再举起。
—END—
微信编辑:李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