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北京“夏日战疫”:等待检测核酸的队伍里响起致谢掌声 | 图片故事
记者/梁婷 图片/付丁
编辑/刘汨
近6天来,北京累计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7例,完成了对35.6万人的核酸检测。这连串数字背后,是一群人又一群人的战斗。
过去几个月来,摄影记者付丁一直跟随一线医护人员采访,当疫情反复之时,他再次将镜头对准了那群熟悉的人。他们中有人从武汉归来,有人曾长期坚守小汤山,没有更多的休息时间,他们再次将防护服穿在了身上。
除去感染的风险,酷暑的高温和更庞大的待检测人群,都成为了新的挑战。一座城市的保卫战在继续当中。
6月15日下午4点,北京市丰台区新村街道一处核酸检测点,这里原本是条未开通的市政道路,在当日凌晨紧急完成了改造。
检测点共有五条采样通道,每条通道有两名社区工作人员登记,一名医生采集咽拭子。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20多名医护人员参加了采样工作。
采样时医护人员要全程站立,每操作一次,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高温之下身穿防护服,半个小时就要换一次班。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则要到“实在撑不住”的时候才会轮换,最长的一班坚持了近三个小时。
该采样点当天主要负责大数据筛查出的,5月30日以后出入过新发地市场的人员,由社区统一接送,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接触。
从早8点到晚8点,首批工作人员已经完成规定工作量——采集完成约2800人份的咽拭子,随后他们又承接了其他社区的采样任务。到晚上9点,已经连续工作超过12个小时的工作人员迎来了支援队伍。
等待检测的队伍比付丁想象中淡定,不用安保提醒,所有人都严格遵守秩序,几乎没有任何催促和不满的声音。路灯下,深夜排起的长队自觉保持着一米的安全距离,“毕竟北京2003年经历过非典,大家都明白检测的重要性,也都理解彼此的不容易。”
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换班时因为要进行交接,检测暂停了一段时间,这时依然没人抱怨。人群里反而响起了掌声,还有一句“你们辛苦了”。
当日北京最高气温38°,包裹严实的防护服下是医护湿透了的牛仔裤、布满勒痕的脸庞。脱下防护装备,将一瓶矿泉水一饮而尽,成了最大的享受。过去的半年里,付丁也多次穿上防护服采访,如今在户外的烈日下,仅仅是戴着N95口罩、穿着普通的蓝色隔离衣,已经让他感受到了汗在脸上“淌过”的滋味。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人群的影响,采样点搭建在了一个完全空旷的地方。距离最近的居民楼也有300米,两侧是荒地,毫无树荫遮蔽。换班休息的时候,工作人员或是顶着冰块物理降温,或者躲到一边的桥墩底下。
藏在汽车后面的是第三方检测机构一位运送标本的工作人员。他们两人搭档,咽拭子采集完成后,要在6小时内送走。休息间隙,一位工作人员躲在汽车的阴影里,后背依然没能躲过阳光的直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84年的护士刘俏当天过生日,同事们悄悄为她准备了双层蛋糕,蛋糕上面写着“永远十八岁,希望疫情快点过去”。
傍晚6点左右,刘俏换班以后,正在距离采集点几十米之外的桥洞下休息。几个同事抬着蛋糕走过来,两个医用一次性口罩箱子摞在一起,变成了临时的蛋糕桌。
十几个人蹲着、站着,围在一起,摘下口罩,开始吃蛋糕。夕阳西下,桥墩为他们遮出了一片阴凉地,没有什么发言和仪式,就是一顿很普通的晚餐。
一位距离检测点最近社区里的居民说,曾经因为怕有风险,所以关上了临街的窗户。但在网上看到这些照片,看到医护工作者坦然的在防疫一线吃蛋糕的样子,她默默地打开了窗户。
付丁跟随工作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确定一个人是不是密切接触者是一个完备、细致过程:两个人是否都戴了口罩、所戴口罩的种类,以及身体接触的部位等等,都会成为考量的标准。
6月16日,北京地坛医院。从6月11日开始,北京新增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都在这里集中收治,共设300张床位。北京十几家市属医院还紧急组织抽调了100名医务人员支援地坛医院,其中包括了曾经支援武汉的重症医学专家。
在新冠肺炎收治第5病区,共有30多位患者,两人一间。透过玻璃,病房里空调、电视一应俱全,还有无线WiFi和独立卫生间。里面的患者属于轻症,精神状态大都不错,有人坐在床上刷手机,还有人正向医护人员请教,如何使用床头的移动电视。
地坛医院是一所专门的传染病医院,硬件设备在国内都属顶级,病房有专门的窗口将一日三餐送到病患手上,奔波在病区的护士在随身携带的挎包写上了“中国必胜!地坛加油!”
过去的半年里,因为和医护的长期接触,让付丁对医护人员这个群体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是一份需要时间积累的职业,也常常要面对危险的工作环境。
付丁说,无论作为一个记者还是一个普通人,他都会对医护人员抱以最大的信任,因为这是一群相信科学的人,也是一群几乎没有怨言的人。
【反侵权公告】本文由北京青年报在腾讯新闻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反腐斗士”杨维骏的未竟心愿
感染新冠肺炎132天后,爸爸的战斗还在继续
我在“西安母亲打女童”事件中被网络暴力的2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