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个年轻人的离沪之路|深度报道

北青深一度 北青深一度 2022-06-06
记者/纪佳文 实习记者/张灵霄 谢紫怡
编辑/计巍

5月11日下午,上海虹桥火车站内候车的乘客(图/魏姜涛)

离沪之路,要经历重重“考验”。

据5月6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要继续加强离沪管理,原则上非必要不离沪,对确需离沪的,严格查验核酸和抗原检测证明、健康码“绿码”等。

几位年轻人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离沪经历。有人在拿到离沪证明后成功自驾回家;有人为了购买一张中转的高铁票被“假黄牛”欺骗;几个选择高价包车离沪的乘客深夜被司机丢在高速路口;也有人在抵达家乡后,被通知同车厢有阳性病例,成为密接。

5月11日晚上,警察在虹桥火车枢纽西广场巡查,对滞留在嘉闵高架桥下的人员进行核查和安置

回家

“我是一定要回去的。”林涵说。

4月30日上午,刚刚得知航班被取消的她躺在宿舍床上,思索着回家的办法。

27日,林涵接到了家人的电话——母亲病危。得知消息的她向辅导员说明情况,申请离校。29日中午,辅导员告知她,需要提交离校承诺书、父母知情同意书、航班或列车信息、连续七天的核酸阴性证明以及连续三天的抗原阴性证明。

林涵给家里社区打电话报备,按照当地防疫政策,抵达长沙市宁乡县后她需要集中隔离7天,再居家隔离7天。林涵将母亲病危的情况告诉了社区工作人员,希望将集中隔离申请为居家隔离,对方称可以帮她向市里申报。

她买了最近一班5月3日上海到长沙的机票。学校离机场三十多公里,附近能到达机场的地铁和公交都已经停运,网约车服务暂停。林涵没有想过自己能有希望打到出租车,虽然网络上流传着一份上海各区出租车司机的电话号码。

在深一度记者的采访中,上述电话名录中崇明区一出租车调度员倪先生称,在市交通委的通知下,区里组织了5台保障车,接送去机场或高铁站的离沪人员到东方路潍坊路公交枢纽,打表计价。乘客需提供当日的飞机票或动车票、48小时内核酸与24小时内抗原结果,以及居委会的离沪证明。路上,警察要检查乘客的材料和车辆通行证。

“5台车足够用,不是每天都有好多人要走的。”倪先生说。

而松江车队的三辆出租车一天总共要跑二十几趟。5月11日,车队队长告诉深一度记者,17号前的预约已经排满了。

看林涵着急找到车,同学发给了她一个微信名片,称其是可以在市内接送的包车司机。三十多公里的路程,商量后的价格是一千元,司机说可以把她直接送到虹桥机场。平时,同样的路程,网约车的价格在150元以内。

29日下午,林涵在学校弄完了所有的材料。

4月30日上午,她收到航班被取消的短信,“拿着手机,我整个人木了”。居家隔离的申请也没有通过。林涵把希望寄托在早点回家上,这样就能早点解除集中隔离,见到妈妈。

航班被取消的概率太大,她决定乘坐高铁中转回家。她在网上搜索到了各种信息:上海至多个城市的铁路车次停运,南京、衢州、杭州、连云港成为热门的中转站,有些城市能隔夜中转,有些只能当天,也有的城市不支持中转,去了就会被集中隔离。

她了解到,在南京隔天中转的离沪人员,会被送至隔离酒店,第二天再送回高铁站,全程闭环;如果是当天中转,也会有离沪人员专用的换乘通道。但因为这种“便利”,开往南京的高铁一票难求。林涵觉得去别的城市中转,更像是一场赌局,不知道会被隔离多少天,她不能冒这个险。

她在学校的各种群里发了求助信息,有同学拉她进了一个40多人的包车群。“有人去长沙吗?”林涵在群里问了一句。很快,她被拉进一个小群,除了她,还有5个人也要去长沙。6个人刚好能拼一辆车,一万五的车费,均摊下来,每个人两千五。

小群里还有一位“线人”,负责与乘客和车队沟通。商量好价格后,“线人”把车队负责人拉进了群。这是一支浙江的车队,负责人称,他们没有上海市内的通行证,无法进入上海市区,到时会有上海市内有通行证的车辆将乘客送到浙江的高速路口,再由他们接上,送回长沙。

顾不得价格高低,林涵决定,和其他几人一起包车回家。

5月1日晚,黑色奔驰车载着6名乘客开到高速路口,工作人员来检查车辆和人员信息,发现其中一名女生的核酸结果超过了48小时。司机退回市区,将那名女生放下,载着其余5人上了高速。

晚上十点多,行至海宁,交接的车等在高速路出口。少了一名乘客,车队的负责人要求他们每人多出500元。双方因为价格僵持了一个多小时,一个女生有些不耐烦,对司机说,“要不你把我扔在这里,自生自灭吧。”最终,双方商定,每人多加300元。

次日中午,车子到达长沙宁乡县的高速口,林涵下车时,社区派来的转运车已经等在那里,她被送到了当地的隔离酒店。下午一点,她接到家里的消息,妈妈去世了。

两天后,林涵和家人微信视频,隔着屏幕“参加”了葬礼。

上海松江公安分局民警在收费站内广场对离沪车辆进行查验


“灰色”生意

据5月6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继续加强离沪管理,原则上非必要不离沪,对确需离沪的,严格查验核酸和抗原检测证明、健康码“绿码”等。

高铁和飞机“一票难求”,不少需要离沪的人和林涵一样,选择包车离开。

包车离沪的价格,根据目的地和车型,多在1至3万之间,几名乘车人均摊。采访中,多名包车生意的联系人表示,乘客需要提供居委会开具的离沪证明、接收地的接收证明、核酸与抗原阴性证明。

在眼下的上海,通行证是车辆自由通行的保障。

4月24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下发了办理上海市商贸物资和生活物资企业《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以下简称“通行证”)的通知。商贸物资和生活物资企业可以为自有车辆和驾驶员或其承运商车辆和驾驶员申请《通行证》,申请符合条件的,生成本市电子《通行证》,可用于本市内和跨省通行。《通行证》必须人车证相符,一证只可用于一条运输线路。

对司乘人员违反当地防疫要求的,上海市商务委接本市卫生防疫部门通报后,将车辆和驾驶人员信息列入黑名单(黑名单库全市后台共享)不再予以生成《通行证》。   

深一度记者拨通了网上一个“包车离沪”负责人的电话。对方自称是一个车辆租赁公司,作为第三方为一些保供企业等提供用车服务,通行证是向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申请的,有效期一个月。“因为是保供车辆,所以浦东到浦西、上海到外地都可以,到哪儿都比较方便。”这名负责人说。他向记者展示了一张通行证,名目是“上海市防疫保障(人员转运)”。

上述负责人称,包车需要提前1至2天预约,先付一部分的定金,出上海后,付80%的钱款,到达目的地再付尾款。上海到北京,一辆可乘4人的车,报价24800元。即便价格高,包车生意依然不缺乘客,他每天都能接到一二十个咨询包车的电话。

深一度记者了解到,包车离沪的方式分两种,一种可以直接将乘客送至目的地,另一种则是与外地车辆合作,将乘客送至邻近城市的高速路口,再由省外的车接上乘客送至目的地。

包车信息的来源杂乱,也有人踩了坑。因为房租到期,急着回家的英子和网友一起包下一辆到沈阳的车,但“体验非常非常差”。

5月10日凌晨十二点多,她们4人被上海的车送到苏州的高速路口,并换到另一辆车上。原本说好的七座车变成了五座车,英子有点气愤,但想到回家要紧,她没说什么。

一名同行的女生拍下了车牌号,司机当场拉下了脸:“你们凭什么拍我车牌号,我不拉你们了。”女生解释,拍车牌号是发给家里人,报个平安。“有话我们好好说,你要是不让拍,我们就把照片删掉。”英子忙着打圆场。司机朝她们喊:“你们自己怎么回事儿自己不知道吗?心里没数吗?”说完,他把她们的行李扔到地上,有人给他道歉,说“我们错了”,司机扔完行李,开车离开。

“我们都是按照正规的手续离沪的,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生气。”英子后来才知道,这类包车生意并不是那么“正大光明”。

四个女孩拖着行李站在高速路口,着急地打着电话。英子害怕自己既回不到沈阳,也不能再回到上海的住处——离开上海前,她在给社区签署的离沪承诺书上承诺,上海解封之前不再回去。

英子联系了包车的负责人,对方带着醉意,话也说不明白。她们给司机打了四五个电话道歉,司机仍不愿回来。就这样站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一次打给包车负责人时,对方说,和司机说好了,等一会儿来接她们,并责怪起,为什么要拍车牌号。

司机回来后,几个女生再次和他道了歉。担心司机犯困,她们轮流和他聊天。交谈中,司机说,自己手下有几台私家车,但现在其实不允许私家车私自接单营运。

在南京中转的离沪人员于南京南站做核酸检测


“幸运儿”与“倒霉蛋”

也有成功抢到高铁票的“幸运儿”。离沪途中,大二学生王雯雯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她成功回家的经历。

在学校封了一个多月的王雯雯格外想家。和林涵一样,她最初将飞机作为首选的交通工具。她订过两次飞机票,航班都在出发日前一周取消了。她在“飞常准”上发现,上海虹桥机场的航班准点率仅为1%。

王雯雯决定加入抢高铁票的队伍。在社交平台上做了大量功课后,她研究出了自认为最安全、便捷的路线:上海虹桥——南京南——长沙南——成都东。

5月5日,王雯雯和3位室友一起在12306抢至南京南站的高铁票,但页面已显示暂无余票,她点了候补。三天后,宿舍只有她一个人收到了候补成功的通知。提交完离沪申请后,学校通过了审批。

9日中午,还没来得及吃午饭的王雯雯坐上了学校的摆渡车。这是一辆车七座的商务车,司机师傅负责将成功买到票离沪的学生送往机场、火车站。在车上,司机说起几天前一个差点流落机场的学生。

那天,这名学生计划乘坐当天的飞机离沪,但在车辆即将行至虹桥机场时,收到了航班被取消的消息。司机感叹,“还好没下车,不然就回不了学校,只能滞留在机场了。”

出发前,王雯雯在社交平台写道:“希望能运气好些不要遇到(意外)吧。”包里装了两个小面包,但她不敢摘下口罩吃。

从上海到南京的乘客被集中安排在了两节车厢。下午六点半,高铁到达南京南站,工作人员用警戒线将离沪乘客和其他车厢的乘客隔开。在工作人员带领下,王雯雯和其他离沪乘客走内环转运通道到登记点,按照登记的信息,当天中转和隔天中转的乘客被分成两批。

王雯雯买的是次日去长沙的票,她和隔天中转的乘客被带去填写信息、做核酸后,乘坐大巴车到隔离酒店。

晚上九点多,饿了一路的王雯雯领到了晚饭:一桶泡面、一根火腿肠、一盒冰红茶。她怕自己吃不饱,多要了一份。“大白”让她别担心,“都是免费的,随便吃。”到南京前,王雯雯还有点担心,离沪人员会不会受到歧视或排挤。

10日早上,大巴载着乘客到南京南站。登上到长沙的高铁,王雯雯觉得,她的离沪计划,基本上成功了。

不是所有人都和她一样幸运。

在上海工作的卢亦婷找“黄牛”买了一张5月7日上海到衢州的高铁票,加价二百元。几天后,她听说价格涨到了四百元。卢亦婷的目的地是泉州,她本打算到南京南中转,“黄牛”告诉她,南京南的票抢到的希望不大,建议她到衢州当天中转,隔天换乘的话,只能在车站等候区过夜。也有人遇到了“假黄牛”,对方收了钱,但最后票没抢到,钱没退还,人也联系不上。

卢亦婷也想过和网友一起包车回泉州,又担心包车“空间小,乘客接触更密切,不安全”,最终还是选择了高铁。她提前四天预约了包车,从嘉定区的住处到虹桥火车站,八百元。她之前打听过别家的价钱,最高的要价是一千二。

她随身带着免洗洗手液、酒精棉片,接她的大巴车司机还送给她一个防护面罩。当天晚上八点半,卢亦婷到达泉州晋江市,后乘坐转运车到隔离酒店。她本以为,自己的离沪之路已经画上一个句号了。

5月8号晚上,卢亦婷接到杭州防疫部门的电话,上海到衢州和她同车厢的乘客中,有一例复阳病例站在13号和14号车厢之间。“我就是坐在14号第一排的那个倒霉蛋。”她说。

紧接着,泉州防疫部门通知她,因为变为密接,原本需要集中隔离7天再居家隔离7天的她,现在要集中隔离14天。10号,她再次被通知,衢州到泉州的高铁上,与她同车厢有两例阳性病例,在14天集中隔离的基础上,她又加上了7天居家健康监测。

卢亦婷想起在衢州到泉州的高铁上,中途曾短暂脱下口罩喝水,有点后怕。

5月3日,一名年轻人正在上海虹桥站前抢票(图/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


被滞留的人

赵晨羡慕那些能够抢到中转车票的人。每天中午一点半,他打开购票平台,偶尔页面显示有余票,点进去购买,系统便会提示“排队人数过多”或“票已售罄”。

当时,上海到南京每天只有G10和G7376两班高铁,其他班次经过不停车。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周,他换了好几个购票软件,依然没有抢到票。深一度记者加上他微信时,他说自己正在抢票,并发来一个购票平台加速包的助力链接,“求加速”。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赵晨,2月底到上海出差,却阴差阳错在上海滞留了两个多月。

赵晨原计划3月中旬回京,并买了3月12号的飞机票。出发前一天,他到之前做核酸检测的医院,发现队伍在医院停车场的空地上拐了几个大弯,赵晨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前几次出差到这家医院做核酸时,最多十几分钟就能做完。

12号上午,赵晨的核酸检测结果还没出来,他决定先去机场,按照往常的速度,采样后6-12小时就可以拿到结果。中午十二点,依然没有看到核酸结果的赵晨给医院打电话,工作人员说,因为样本量太大,部分试管被送往临近城市进行检测,结果出来会慢一些。

候机大厅里,有几个人也在讨论核酸结果没出来的问题。值机柜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赵晨,当天有多位乘客反映遇到了相同情况,但没有核酸阴性证明是不能登机的。

直到飞机起飞,核酸结果也没有出来,赵晨回到了酒店。核酸结果在两天后才出来。他打电话给北京的社区,被告知从上海回京需要居家隔离七天。想到自己是合租,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他决定等过几天上海疫情平稳再回去。

疫情没能像他想象中那样平息,反而愈加严重。4月1日,浦西地区封控,他被困在了酒店里。

两周前,看到有其他到上海出差的同事成功买票离沪,赵晨也开始考虑如何离开。自驾似乎是最便捷的方式,但赵晨在网上看到,不是所有自驾离沪人员都顺利回到了家。

私家车上高速前会遇到多次检查,除了核酸和抗原结果,还需要社区开出的离沪证明,作用等同于通行证。有人顺利开车回到了家乡,有人在高速路口被劝返,还有人卡在了社区开离沪证明的环节。因家中急事离沪的康先生告诉深一度记者,他所在的小区是防范区,5月10日中午,自驾离沪的他在市内道路上被拦下四次,交警查验了他的离沪证明和其他材料后,予以通行。

赵晨认为,高铁是他目前最合适的离沪方案。他回不了北京,打算先中转到南京南站,然后去到别的城市隔离。他询问了酒店工作人员,离开前需要签署承诺书,一旦离开酒店,便不能再返回。

5月9日,看不到抢票希望的赵晨,打算找“黄牛”抢一张到南京的高铁票,但发现“黄牛”也买不到了。他听说11日,上海到南京会新增一列高铁,“希望能够抢到吧。”

直到14日,赵晨依然没能抢到开往南京的高铁票。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深一度】所有,腾讯新闻享有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拥抱您,89岁的“独居少女”
在村镇银行,12亿存款"无法提现”

政府“一地多卖”,明星企业“雄鹰”断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