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进新就业形态创新发展研讨会专家发言之三:莫荣演讲

6月10日,由中国就业促进会指导、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办的“领会新要求 聚焦新重点 发展新动能——推进新就业形态创新发展研讨会”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举行。本期推出专家主题演讲之三,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专家点评——新就业形态成为稳就业的重要渠道》


专家点评——新就业形态成为稳就业

的重要渠道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莫荣






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对新就业形态提出了顺势而为,补齐短板的新要求

两会期间,总书记4次下团组,对人社工作提出了很多明确的要求。如说5月22号在内蒙代表团指出,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就业的问题。5月23号上午总书记到政协的经济界,指出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总书记特别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当然这个领域也存在法律法规一时跟不上的问题,当前最突出的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保障问题、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问题等。要及时跟上研究和法律短板,把法律短板及时补齐,在变化中不断完善。

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对就业,对新就业形态提出了很多新的指示和要求。今天的会议是中国就促会、中国新经济研究中心召开的,是贯彻总书记领导讲话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参会人数很多,将近100人。

二、对三位专家发言的点评

三位专家的发言,我认为都讲得非常好。

刘燕斌院长做了比较全面的发言。他首先介绍了当前就业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指出我们当前面临的压力。其次,对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做了一个阐述,认为符合科技革命和产业变化的大趋势,而且新就业形态在抗疫期间脱颖而出,为稳就业、保民生提出了重要的支撑。第三,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新就业形态研究的内容,平台劳动者的报酬支付、工时等问题。他建议建立适合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监察,加大对一些平台企业的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合理确定社保费率、缴费方式、待遇水平并提供便捷的社保服务,建议开展职业伤害保险和失业保险试点工作。特别是对于残疾人、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建议加大社保补贴力度。

张成刚主任是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他主要从趋势角度讲的。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新就业形态发展是技术范式的转变带来的,可以从这个方面去理解新就业形态的长期趋势。由于技术范式的转变,移动互联网出现以后,平台的范式扩展到线下,所以,新就业形态对我们复工复产有很大的支持作用,成为稳就业的重要力量。成刚也特别指出来,平台企业本着“科技向善”,为抗疫做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几个问题,我认为很有参考,即通过制定行业标准、职业规范,平台和政府协同调整。

王德文是世行的高级经济学家,他对社保问题做了深刻分析,对新就业形态的“新”和“旧”作了阐述,指出新就业形态的覆盖率、待遇水平低,转移接续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他认为,互联网平台具有巨大的外部性,值得我们重视,外部性能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社会风险。他认为针对非标准就业群体,新就业形态具有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社保改革,还有其他方面的改革。他提出了分类管理、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平台企业可以帮助新就业形态个人参保,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待遇的便利化,这个建议是蛮好的。他建议建立全国一体化的社保制度,解决新旧业的形态劳动者的社会保护问题,都非常有参考价值。


三、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新就业形态有什么影响,其影响机制是怎样的

首先,新就业形态是什么?过去十年全球劳动世界的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网络数字平台大量涌现,最大的贡献就是产生了一大波新的就业形态。它的特点是把“工作”划分成“任务”,本来要招一个工作人员,但通过把这个“工作”划分成10个、100个甚至更多的工序和任务,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包,让很多劳动者承担一些简单零碎的任务,扩大了企业的产能,降低了劳动的准入的门槛。所以,新就业形态的定义一定是要指依托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有别于标准就业和传统灵活就业的灵活性、平台化的组织用工和劳动者就业新形态。这个定义我曾经跟中日韩专家、跟金砖五国的专家进行研讨,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深度应该走在国际的前列。很多国家在这方面的认识深度不够。

其次,新就业形态为什么得到发展?一个背景是疫情期间的企业营收减少,必然要收缩用工,首先减少的是灵活就业人员。我们最近的调研印证了这一假设。比如说浙江省,人社厅调查了150家劳务派遣企业,这些企业管理了30多万个派遣员工,在疫情期间被退回来15%,也就是接近4.7万员工被退回来,经过努力有一半又被重新安排就业。

另一个背景是企业希望保留自己的骨干员工,因为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企业的确裁了一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在疫情期间,灵活就业或者新形态就业得到了供求双方的认可。对企业来说,比如说一个口罩生产企业,突然加大马力生产,就需要大量的员工,但口罩不可能永远都以这样的产能生产下去,所以不可能稳定雇佣那么多固定员工。这种情况下,灵活就业或者新形态就业对企业来说是有必要的。而对于劳动者来说,我们疫情期间两次调研发现他们对于灵活就业的认可,在两个月之内提高了40个百分点,这是我们远远没有想到的。所以,供求双方都非常认可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这是总书记讲“脱颖而出”的一个背景。

在疫情期间,共享经济、直播经济、数字经济特别亮眼,也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像美团称从疫情期间到现在,已经新解决了100万人的就业,做了很大的贡献。我们也发现,这些新就业形态平台企业也解决了大量的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问题。

我们认为灵活就业包括:(1)个体和创业;(2)自由或者自雇就业;(3)临时工;(4)新就业形态。总体上有1亿人是做了灵活性的就业,其中有7800万人是依托互联网的新就业形态。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全球有40亿人从事灵活就业,其中已经至少有4亿人失业了。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中央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要求,不仅要实现就业,还要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探讨的是如何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更高质量的就业问题、社保问题、劳动关系问题,以及怎么从法律上彻底解决问题,促进我国新业态新经济的发展,促进劳动者获得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推进新就业形态创新发展研讨会专家发言之三:莫荣演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