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2022年的造车新势力
2022年,可谓造车新势力发展的分水岭,入局以来始终稳居前三的“蔚小理”格局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二线品牌挤进聚光灯下。各家道路的新方向开始显现,赛道内的厮杀越发残酷,在历经产业链遭受严重冲击、缺芯少电重创终端消费等诸多不利因素下,部分造车新势力甚至扛不住压力,拍卖产线、破产清算。
本文中,全球物联网观察通过梳理部分2022年倒下或形势不容乐观的新势力车企案例,试图从过去一年的造车百态、市场变动中,对2022年造车新势力的洗牌作一些总结。
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2022年注定又是不平凡的一年,有安稳度过的,有逆势而上的,当然,也有就此画上句号的。
博郡汽车
2022年1月,综合多家媒体报道,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郡汽车”)新增破产重整,申请人为南京盛世扬子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资料显示,博郡汽车成立于2016年,截至上述破产重整消息的公布,博郡汽车已经历6轮融资,最新一轮发生在2019年6月,共获资金25亿元,多轮融资后,博郡汽车仍然难以平衡收支。
入局之初,博郡汽车和其他造车新势力般来势汹汹。2019年,其首次公开亮相博郡i-SP、i-MP、i-LP三大平台以及电动SUV博郡iV6和博郡iV7。其中,博郡iV6定位中高端智能电动跨界SUV,对标特斯拉Model Y。该款车型按计划应在2020年量产,并于当年一季度进行交付,后因其资金链出现问题,生产一再被搁置。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绿驰汽车
2022年5月,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涉事企业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驰汽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一款“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规定,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另在吊销营业执照的同时,其债务债权依法由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清算组负责清算。这也意味着绿驰汽车进入破产清算。
资料显示,绿驰汽车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较早的一批造车新势力。其创始人兼CEO王向银曾为绿驰汽车制定了“打造智能移动生活运营商”的战略定位,并在意大利都灵设立定制车型制造基地。绿驰汽车曾表示,经过首轮、B轮、C轮总计约100亿元的融资后,将于2021-2022年完成上市。然而在2020年,绿驰汽车就陆续被曝资金紧张、拖欠员工薪水等负面消息。截至上述处罚决定书的发布,绿驰汽车在未交付一辆汽车的情况下就退出了汽车市场。
图源:企查查
奇点汽车
2022年7月,帝维汽车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对智车优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点汽车”)强制破产重整,该案件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前,有多家媒体报道,奇点汽车长期拖欠员工薪资,公司被列进失信名单,与中汽研发生技术服务纠纷等。作为早期的造车新势力之一,奇点汽车再次站上舆论风口。
奇点汽车成立于2014年,由曾任360公司副总裁的沈海寅创立,立志于成为“中国特斯拉”。2015年至2019年,公司融资总额超170亿元,背后投资方包括360、英特尔资本等知名企业。相关资料显示,奇点汽车将80亿元投入铜陵产业基地,50亿元投入株洲基地,还有一部分投入相城基地,不过这些资金并没有得到妥善利用。2016年,奇点汽车推出首款车型奇点iS6,但直至2022年也未见其量产踪影。
图源:网易科技
观致汽车
2022年12月,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披露一则拍卖公告,标的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的汽车生产线设备,起拍价约为1.23亿元。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观致汽车名下存款只有2651.30元。2007年,奇瑞汽车与以色列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4年后,公司更名为观致汽车,先后推出观致3、观致3都市SUV、 观致5 SUV等车型。然而2014-2016年间销量低迷,三年累计亏损达66亿元。
2016年,房地产大佬姚振华率宝能系正式宣布跨界造车,后以66.3亿元收购观致汽车51%股份并成为其控股股东。宝能入股后,观致汽车的线下渠道迅速扩张至200家以上。但在2019年,伴随车市的整体下行,观致的全年销量再度跳水。而在更早之前的5月,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一份《关于观致品牌汽车的消费警示》,将观致汽车列入黑名单。根据协会调查,济南4家观致汽车门店都已经关门停业,厂商的服务电话也注销了。这也是在官方层面上确认了观致汽车正式彻底地陷入危机。
图源:快科技
自游家
2022年12月,自游家官方发布了《致NV用户的一封信》称,由于自身原因,NV在短期内将无法交付,将在48小时内全额退款。为表歉意,为用户准备了一台NV车模和200元星巴克消费卡。这一消息也证实了之前自游家被传“就地解散”的传闻,值得注意的是,彼时距离自游家品牌发布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2018年,小牛电动车创始人李一男创立牛创新能源造车项目,“自游家”就是牛创新能源在2021年12月15日推出的全新汽车品牌。2022年10月,牛创新能源宣布更名为火星石科技,同时,自游家汽车发布旗下首款SUV车型——自游家NV,并计划于2022年12月底前完成交付,在大乘汽车常州金坛智慧工厂专属产线生产。时隔不到一年就官宣阶段性失败,这也创造了造车新势力的一个新纪录。
图源:自游家
1、新一轮价格战随时可能打响
据《证券日报》报道,2023年元旦前后,包括奇瑞新能源、长安深蓝、荣威、东风新能源、上汽大众、一汽-大众、零跑等在内的超过15个汽车品牌相继宣布涨价,涨幅最高达2万元。另一边,特斯拉大降价的消息紧随其后,为中国市场给出了全球最低价,宣布从2023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交付的Model3和ModelY可享受相应的激励方案或保险补贴。
后续各家车企是否会跟随其降价成为大众焦点所在,新一轮价格战随时可能打响。虽然现在无法预知价格战结局如何,但毫无疑问,产品力更强的,其成本传导力也更强,这将是决定价格战终局的关键因素。
2、新势力们或迎来一波退单潮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2023年开始,长达十余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取消,这也意味着汽车的成本将提高一万元左右,为消化这部分成本,车企常见的解决方法就是上述提到的在销售端的涨价,届时或将迎来一波退单潮。从市场来看,新势力们2023年将全面进入市场驱动阶段。目前,头部造车新势力仍面临着越卖越亏的状况,补贴的取消,后续也将对新势力们的市场、盈利等造成影响。
据《证券日报》报道,对于2023年的车市,信达证券研报认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不确定性较多。从政策端看,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或退坡,政策刺激力度减弱;从供给端看,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或对企业的成本管控带来一定影响;从需求端看,刺激政策退出、疫情暴发或短期抑制部分乘用车需求,减弱汽车消费复苏弹性。
经过2022年的行业大洗牌,头部危险、腰部发力、尾部坠落的竞争格局初显。相比以往“量产即胜利”,技术创新也尤为紧要。同时,新势力不再是唯一的亮点,传统车企也正焕发生机。众多因素叠加下,2023年的造车新势力想必更加“内卷”。但造车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即便是早前长期霸榜三强的“蔚小理”,也有被腰部势力赶超的时候。在更为艰难的2023年,造车新势力们该如何从当前的局面中再撕出一道口子,守住阵地,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星图金融研究院、中国汽车报、证券日报等,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与我们联系info@gsi24.com。
大家都在看
点“在看”为物联网产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