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知道了中药的行走方式,就明白了中药药效!



 

中药很独特,就像人,有它自己的行走方式 。有的药往上升,有的药往下降;有的药走五脏,有的药走四肢;有的走上焦,有的走中焦,有的走下焦……都不同。到底它的行走方式对药效有什么影响,又有哪些不同的行走方式,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光知道一个药的作用和性质还不够,还得明白它的行走方式。


西方的物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向量”,比如力,有大小、有方向。中药也与此类似。大小就相当于药物的性质,而方向则意味着这味药物到人体后会怎么走、到哪里去。这就涉及升降浮沉和归经的问题。


药性,大家都很重视;但药的走向大家都不是太重视,或是一到运用的时候就忘了,这大大影响了用药的效果。

 


一、升降浮沉



不同的药走向不同。有的药往上升,有的药往下降;有的药走五脏,有的药走四肢;有的走上焦,有的走中焦,有的走下焦……都不同。所以你要根据病位,根据邪气的出入来选择用药。


怎么把握药的升降浮沉呢?靠死记硬背当然不行。我们师门从来不要求背任何东西。过去要求背的《药性赋》、什么方歌、歌诀,我们从来没有背过。咱们要去体会。明白了它的道理,这些东西自然就记住了。不明白其中的的道理,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


很多药,药名本身就体现了升降浮沉。比如升麻,肯定是往上升的;沉香它肯定是往下沉的。沉香就是沉香木,一般的木头都浮于水,唯独沉香木,扔到水里会下沉,用于人体它也会往下沉,它能降气。


我们必须非常注意中医里的药名、方名、穴位名称,其中都含有很多密码,可以去破解。


植物类药,我们可以看它长在植物哪个部位,以确定其性质和走向。


二、花叶升散,凡子必降



花和叶是升散的,它们在植物的最表层。花散发出清香,它是散的;叶子上每天蒸发出大量的水分,这也是在散。用于人体也有升散的作用。抓过感冒药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方子,药味不多,药量也不大,但是抓回来却是一大包,以花和叶居多,质地都是非常轻的,因为要取它的升散之性,来发散掉我们体表的邪气。花叶升散,但也有例外,比如旋覆花,它不升不散,而是降的。


凡子必降。植物的种子,比如莱菔子、五味子、白芥子、车前子、川楝子等,种子在枝头成熟了以后,都要掉到地上,才能生根发芽,这就是在往下降。作用于人体,它也有下降的作用。还有比如桃仁、杏仁、柏子仁、酸枣仁,他们不但是种子而且还有很明显的油性,所以能润下,润肠通便。


这些种子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偏温。没有温热,它哪有力量发芽呢?但也有例外的,比如蔓荆子就是往上升的,而且性凉,它质地轻,可以用于升散头面之风。


三、枝走四肢,梗通上下



植物的枝丫就会走人体的四肢。我们可以说,他们同气相求。比如桂枝、桑枝、紫苏旁枝,都是走四肢的。像胳膊痛,手指发麻,引经药可用桑枝,如果因为受寒较深,也可以加桂枝;如果只是因为临时受了一点寒,用紫苏旁枝和桑枝就可以了。


梗,就是植物的中间的梗子,也叫主茎。养料要通过茎从根部往上输送;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能量,输送到根部去储藏,也要通过茎。所以说,茎是能升能降的。我们经常说的紫苏梗、藿香梗,在人体内,能通气、调气,能升能降,调气就在这升降之中完成


四、根分三部



根部入药要复杂一点。靠上部的根,主要往上面的植株输送养料,它偏往上走;靠下部的根须,是要往下扎的,它的性质偏往下走,治下焦的病;至于中间的那一截根,就是守中的,治中焦的病。比如当归,按上中下的部位,可分为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三部分,当归头上行而活血,当归身守中而养血,当归尾下行而破血。现在大家用根都不是太分明了,整个根都放在一块用了。


当然,现在用芦和用须还是有讲究的。


芦在根的最上方,是植物根和茎的交会处,比如说人参有一个参芦。芦是一心向上升的,因为根的养料在芦这里往整个植物上输送,芦也就具有了很强的上升的作用,甚至能够引发呕吐。我们在用根部的药的时候,一般都把芦去掉。像人参这样比较珍贵的药材,我们舍不得扔掉它的芦,又因为它有很特殊的作用,所以我们就留下来,遇到体质比较虚的人,上焦有邪,你想让他吐一下,又不敢用那些峻烈的催吐药,就用参芦。


根须在根的最下方,它使劲往下走,往土里钻,所以又有攻破作用。比如甘草,你要是用它来调和诸药,又不想让他过于固守中焦,就可以用甘草梢,他会往下走得快一点;再比如小便带血,小便刺痛,一般也会用甘草梢。甘草梢能走阴茎,走尿道,有清利的作用。


五、药物走向的其它判定方法



此外,植物的节则走人体的关节,皮则走人体体表,心则入心,络则通络,藤则上行,刺则刺破……这都需要我们格物致知,观察这个药的本身。


金石、介类药,即金属、矿物、化石、贝壳之类。这些药都很重,药只要重就会往下走,这是它们的基本走向。


还有动物药,被称为“血肉有情之品”,它跟人体血肉同气相求,对人体的作用就会非常明显,它能峻补不足,搜剔顽邪。人体有虚,用它可以很峻猛地给你补一下。比如说鹿茸,是峻补真阳的;龟板,是大补真阴的。还有鹿筋,保健品店里买的蛤蚧、鹿鞭等,都是用来峻补人体的。当你需要补的时候可以补,不需要补的时候用了反而会过犹不及。


人体有非常顽固的邪气时,一般的药攻不下来,可以用动物药,尤其是虫类药来搜剔。一块骨头,啃完了,上面还剩一些碎肉,咱们怎么啃也啃不下来,有的在缝隙里,剔也剔不下来,扔在地上,很多蚂蚁爬上去了,开始吃骨头上面的肉,很快骨头就被啃得光溜溜了,这就是虫类的搜剔功能。虫类的药也会钻到人体筋骨的缝隙里,把一些顽固的风寒湿邪,像从骨头上搜剔筋肉一样剔除,从而达到很好的祛邪的效果。


但是,咱们不要轻易用虫类的药。医者是救人的,是拯救众生生命的,不能因为救一个人而杀害更多的众生。当用则用,不必用时,就千万别滥用。这是医家必须具有的一种情怀。动不动就用虫类药,不算本事。中药也称本草,而不称本虫,其实也是在提示大家尽量用植物类的药,虫类的药不要滥用。


六、入气入血解



虫类药也是有入气分入血分之区别。叶天士比较善于用虫类的药,他总结说:“有血者入血,无血者入气。”有的虫子有血,有的虫子没有血。比如说一只蚂蚁,你把它拈死,就没有红色的血。当然从生物学意义上你可以说它有血,它的血可以是其它颜色,但是它没有红色,在中医里面就叫无血,这样的虫子入药就往往走气分。知了死了以后,你把它剥开,看不到红色的,知了没有血,蛇则肯定有血。所以蝉蜕就走气分,蛇蜕就走血分。咱们自己就能看出来。


其它的药也是如此。红色的入血分,青色的以入气分为主。紫苏叶一面是红的一面是绿色,还有的叶子春天夏天是绿的,到了秋天的时候成红的了。这说明它一定能沟通气血。或者说当它青的时候采就入气分为主,红的时候采就以入血分为主。但你不管什么时候采,因为它在红和绿之间的变化比较快,它肯定是能沟通气血的。


七、有规律就有例外



当然,有规矩就有特权,有规律就有例外,凡事没有绝对。


比如红花是红色的,入血分,这是规律;金银花不是红的,所以入气分,这也是规律;但金银花也入血分,这又另当别论。


再比如,三七是一味活血化瘀的药,它肯定要入血分。三七是什么颜色?它外表是灰白色或是黄色的,里面则是墨绿色的,而且很坚硬。没听说它是红色的,但是依然走血分。


八、药的行走速度



药的行走也有速度。有的药走得快,有的药走得慢;有的药是走而不守,有的药是守而不走。


比如大黄,它在人体内走得非常快,从来不停留,就像关公过五关斩六将那样,那就叫做走而不守,从东岭关到黄河渡口,他不会占领了哪个关就守在那儿不走了,这味药下肚会迅速从上往下通,夺关斩将而出。


有的药则是守而不走,喝下去了以后走得特别慢,甚至会在在某个地方守一阵子。比如甘草。其实很多甘甜的药都喜欢守;而很多苦药,它都走得相对快一些。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黄连走得就慢。黄连、甘草都是守而不走的。尤其是小剂量的甘草,它走得尤其慢。


这些药怎么配伍呢?要相互牵引。就好比两个人,如果他们都是急性子,会互相催促着赶紧走,大黄和芒硝在一起就是这样,喝下去了马上就要大便了。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厚朴、枳实这两个下行的药,它们就走得更快了,这就是大承气汤。有时候我们并不想让他们走得那么快,拉肚子拉的太厉害了,人会受不了。这时候可以配点甘草,它走得就慢了,走得慢了,它们就会在路上把涤荡污浊的工作做得更细。这就是调胃承气汤,用甘草来牵制大黄和芒硝。大黄和芒硝要走,甘草不走,怎么办?我等你一会儿,大黄和芒硝行走的速度就慢下来了。当然也不会太慢,甘草想守在这里,大黄和芒硝说“我们走了,你怎么不走啊?”甘草只好说:“你们走我也走吧,你们等我一会儿。”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拓展阅读:

中医漫画:自从把孩子当中药来养,整个人都好起来了!

徐文兵:中药是什么

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

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

南怀瑾先生一生收集的秘方大全(推荐收藏)

药的祖先是音乐,音乐的诞生是为了治病!

一图趣谈5000年中医简史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

日本靠中药赚光全世界的钱,我们却还在为中西医谁正宗打架

中药救了我的命:武汉重症患者讲述惊心动魄的治病过程!

中医中药战胜史上瘟疫数百次,今治疗非冠肺炎亦获效,中医无用论可以休矣!

古代中医秘方仙药

前线,有点良心的西医都起义了,被中医药实际效果说服了~

打脸中医黑!美国人排队买中药,中医悄悄拯救全世界

中医药出海战全面打响!央视新闻联播:全球超500万人收看中医药抗疫经验

海外抗疫之战或将是中医药全球复兴之战!

上古三皇文化平台长期推荐的好产品

食疗的惊人功效你不得不知!

盎格鲁.萨克逊计划(转)

【全集】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完整版)

易经的智慧(全集)

美国911事件遇难者已转世,3岁男童曝出惊人真相…

密不外传:河图洛书治病的奇法(收藏)

漫画教你三分钟看懂算命、五行、八字!

《易经》与中国生命文化

中西医的生死抉择——病危父亲的中医救治

让生命永不褪色

五行老生常谈

著名科学家潘宗光教授: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与现代科学没有冲突

武汉两医生被抢救后脸色发黑,为何?

家庭五行性定位,走好了四位老人的运,四平八稳

中华传统五礼

如何超越时空,当今世界最顶尖科学难题的圆融破解

央视艾灸科普片:很强大,很震撼,希望人人懂艾灸!

地球其实是空心的? 古代《山海经》早有记载, 人却不愿相信!

最易懂的运气学

14岁印度男孩预言:2020世界疫情!第二波疫情恐更严重?

袁天罡预言2020年“五星连珠”,若是预言成真,后果不堪设想

辟谷之术(收藏)

科学家首度发现人类的灵魂!没有人会死,只是换个身体(附视频)

族谱中的常用术语,你有没有用错?

值得收藏 |《道德经》动画片,在欢笑中诠释经典

“闭目养神”中蕴含着大秘密

你有多久没睡个好觉了?《心安--入眠引导》让无数人安然入睡

心灵短片《微笑的力量》,看完整个人治愈了

儿童节 | 苏轼 :做人,要有几分“孩子气”

《觉者》陈履安:觉性开发就是把身体觉受的限制打掉

「软色情」正在摧毁中华民族的根基!

20160410接纳4-老师讲法(20200110更新)

黄帝时代的都邑找到了?——5000年的"河洛古国"

复旦教授王德峰:少数古人是开了天眼的!现代人有知识但没智慧

大洪水的最佳证据

生命大道与养生智慧-曲黎敏主讲

中医药大学博士:我吃素不是因为宗教,而是不想得癌症

郭继承教授:你有什么理由崇拜西方文化,用心感受中国文化的胸怀

五毒月九毒日已经来临,五毒月到底有多毒?男女禁忌不可不知!

钱穆: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中国瘟疫史即中医发展史,中医从未输过一次民族大义!

(高僧说)轩辕黄帝

王凤仪的修行内证次第

震撼发布!中国中医 破译癌症

不服命,就被命克,变易法则,一切都可以变化,我们的运气也可变

虚云老和尚的传奇一生(漫画)

20160912无染觉性2-讲法(20180830更新)

科学证实:一旦你选择原谅,大脑就会帮你“丢掉”伤痛

郭继承教授:如何真诚的感恩父母?一辈子很难听到的。

养生,首先要学会用五脏六腑思路排出体内寒气!

微笑最大的好处能把你的面部五行给推转

精通风水,先学五行!

秦东魁老师:嘴巴会言即得财,行为端正能招贵,心诚仁念招寿神

北大教授:揭开中国城市洪涝灾害的惊人真相




                           分享的是智慧

                           转发的是福报

猛戳下面微店入口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