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清北却迷茫到抑郁,为什么听话的孩子却成了流水线的牺牲品?
本文授权转载自“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考入清华北大的天之骄子,为何很多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面对社会的急剧变迁,究竟怎样才能培养出在未来有超强适应力的孩子?
不久前,心理学博士刘丹老师在“一土嘉年华”活动上的发言语惊四座。作为在清华、北大这两所高等院校里长期从事心理学工作的老师,她看到过太多学业优秀却对未来迷茫、对前途忧虑的学生。她一针见血地指出:
与其一味提高孩子的语数外成绩,让他们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不如培养孩子的独特性。
刘丹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
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副主席,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督导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委员会委员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家长的一切焦虑都是正常的,因为家长用过去30年的人生经验,难以预测未来30年的社会发展走向,也就难以指导孩子的人生发展。所以,刘丹老师的建议是,家长要从教育者的位置上下来,真正和孩子对话。
爸爸真棒记者对刘丹老师进行了专访,她的观点独到而犀利。文章较长,但大家细读之后,应能了解到孩子迷茫、家长巨大焦虑的根源,以及家长如何做才能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为方便阅读,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对于“优秀”孩子的定义
现在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
在我成长的年代,人们在社交场合夸一个孩子经常用到:听话、刻苦、努力,这是我记忆中对好孩子最重要的评价。可是到了现在,这些品质不一定还适用于今天的孩子,因为社会对人的要求发生了改变。
我在高校工作了很多年,接触的学生很多都是学业特别优秀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小时候很听话,知道老师要考什么,知道正确答案在哪里,考出很高的分数。可很意外的是,有一天他们读到大学甚至博士毕业,却来咨询,对老师说:
这个变化让我很难过。以前只要听话就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很多人听话走到了25岁、30岁,有了很好的学历,掌握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但未来在哪里,他们不知道。甚至于,有的人似乎有着很好的前景,但是他们过得不幸福。
一路听话走到今天,却没有获得一个令自己开心、兴奋、有保障的未来,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2根源在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未来饱含不确定性
为什么过去“听话”行得通,现在却不行?
有一定数量的人到了大学就会失去目标,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上大学前,家长和学校给孩子定的目标就是高考,认为只要考上了清华北大等好大学,就等于拥有了美好的未来,生活从此一片光明。这样的孩子在高考过后就再也没有了目标,失去自己的方向。
著名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提出者肯尼斯·格根提出,经济水平低下的时候社会一般属于金字塔型结构,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形态。
像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系相对稳定。生活在其中,虽然不富裕,但变化小,人们享有一种安全感。听话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中很重要。因为:
一方面,金字塔结构使得越是顶端的人掌握的信息越多。我们强调尊老爱幼,越“老”代表着越有智慧,年轻人听年长人的话,因为年长人的经验能够帮助年轻人在一个稳定的社会里生存;
另一方面,过去社会阶层上升的途径比较单一,人们按照一定的步骤,听话就能一步步走到金字塔顶端。就像过去的科举制度,现在的高考制度。
但随着经济逐渐发展,稳定的社会形态逐渐被打破。社会急剧变化之下,人们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
首先是家长自身对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丧失了安全感。比如这几年经济形势急剧变化,以前工作稳定的人,现在可能失业;原来有钱的人,现在可能没钱。变化之下,未来会怎样,没人能准确预测。
其次是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养育孩子,都要面向未来。教育是长线投资,家长把一大笔钱投出去,希望自己的“产品”在未来能升值,孩子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可是现在,人们并不明确地知道自己培养出的孩子,究竟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在未来存活下来。
很多家长特别努力让孩子变成一个英语特别好的人,但未来可能并不需要说英语,翻译软件就很智能,随时可以帮你翻译;家长让孩子学开车,也许未来的汽车都能自动驾驶了;家长激励孩子熟读唐诗,也许将来有芯片可以直接把古诗词植入大脑,甚至现在电脑已经可以直接写出浪漫的诗词了。
这两大不确定因素,直接造成了家长的极大焦虑。
现在的中产阶级家庭,大部分钱都投资在教育里。如果培养出孩子的能力无法适应未来,家长的巨大投资可能就打水漂了,谁能不焦虑呢!
可是,从极端的角度讲,成人无论现在怎么焦虑,其实都是徒劳的。因为,我们的担忧深受我们自己成长环境的影响。
家长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只能知道什么对自己以及自己这一代人好。到底学什么对自己的孩子有好处,孩子需要什么能力才能适应未来,只有未来社会——我们都没有直接经验的那个未来社会,才能告诉他。社会正在并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长的经验已经无法覆盖未来。
所以,你让孩子“听话”,听什么“话”呢?如果“话”本身已经不具备对未来的指导性。
毋庸置疑,作为家长,一定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家长脑子里有很多陈旧的、根本不适应未来的想法,却常常用来理直气壮地教育孩子,认为如果不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经验,就是没有尽到责任,孩子的未来就会有问题。
要知道,这一代孩子一出生就接触电脑,电子技术融入了他们的整个人生。他们才是未来的主人,他们比我们任何人都更有适应未来的能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所有的人如果发展得好,都是要超越父母的。
实际上,并不是年轻人适应不了未来的社会,而是父母一代——作为一个知识结构、价值体系都很稳定的人更难以适应未来。
很多时候,其实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把无处安放的巨大焦虑,投射在孩子身上。我们更应该担心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面向未来的孩子
需要怎样的特点?
许多家长为了抵抗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看到别的孩子学什么就跟着去学,别人学奥数、英语、计算机,自己孩子也要。
事实上,如果我们知道,在未来社会大家只要“跑得快”就能活得好,那选择就变得很容易。可是现在没人知道到底是跑得快、跳得高,或是英语好、奥数好,才能活得好。那什么是我们可以用来作出判断的依据?
还是让我们回到肯尼斯·格根的理论看看。如今的中国正处于金字塔型向水流型转变的混合型社会。
传统社会中,很多人要靠读好的小学、中学、大学,包括去海外留学,才能获得相对好的位置,这仍旧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并可能还要持续很长的时间。我不认为传统教育是错的、失败的,我更愿意说,这是我们处于金字塔结构时必经的道路。
而现在乃至将来,人的位置可以更自由地变化,未来户籍政策也可能会更自由,不需要像从前那样,必须读到硕士、博士才能改变命运,落户到大中城市。
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比此前更容易在社会上赢得自己的位置,改变自己的命运。社会的巨大变化,使得我们不再需要“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再用一种唯一固定的思路去谋求上升的空间。
社会已经并将有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途径。
首先,成功的途径不再单一。和过去传统的、需要依靠本科硕士博士一路学习、一层层镀金才能走上人生巅峰的路不同,一些有好点子、不依赖于文凭(当然他们可能有)的人,也能通过创业等途径创造财富。像扎克伯格这样有自己的发明、即使不用上完大学就能做出一番成绩的情况,在中国也会越来越多。
其次,追求独特性。人们富裕起来之后,就会有更多个人空间,有更多自由和爱好,对物质和精神产品更追求品质而不是数量,更追求生活体验独特性和“私人订制”,统一标准、流水线上生产的东西越来越不受欢迎。
因此,家长让孩子们学习奥数、英语,变成同一个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其实不再是必需的了。现在已经不用再靠流水线上生产和大家一样品质的“产品”来赢得生存空间。能不能培养孩子的独特性,变得很重要。比如有的人,游戏打得很好,或是甜点做得很好,一样可以成功。
传统的社会里,我们总觉得有些领域的职位是高大上的,比如计算机、金融,而有些不是。但现在的社会,如果你能把一个沙发或是一个垃圾桶做得很漂亮,把产品做到极致,都可以获得社会认可、成功致富。
整个社会系统里所有链条上的每一节,都需要有人来创造,每一个不同特点的人,都有他的用武之地。
我们的人生发展观念,不会再聚焦哪条路更好,而是聚焦在:什么是我想要的,并且令我感觉到愉快和有价值的。
未来,人们不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而是因为我喜欢和享受工作。我做椅子,是因为我喜欢做椅子;我养花,是因为我喜欢养花;我设计垃圾袋,是因为我喜欢环保。知识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而且干好了,会对社会有帮助,自己也受益。
培养适应未来的孩子,
父母可以怎么做?
我们会经常看到父母和孩子之间有这样剑拔弩张的故事。
你有没有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不要玩了,快去学习”!
在我看来,这是人为地把玩和学分开了。有些家长认为,有些行为就是玩,另外一些行为才是学。仿佛只有坐着读书才是学习,别的都不是。
实际上,孩子堆沙子、玩水,有可能是在学习建筑学,研究水的特性和流体力学;孩子打游戏,可能是在学习逻辑和规则,并培养竞争和抗挫折的能力。请想想,游戏是多么庞大的一个产业,需要无数专业人员支撑才能运转。可在家长眼里,打游戏哪里是学习!游戏就只能是学习的敌人!
家长会贬低孩子玩水、玩游戏的部分,认为这就是玩;如果孩子念古诗,家长就认为是在学习了。其实,对孩子来讲,这些都是学习,也都是玩。
家长把玩和学截然分开,因为被剥夺了学习的乐趣,孩子很可能就要和家长对抗、不合作,从而把事情激化,关系走向极端——你极端地想控制孩子,让他按照你所设想的轨道走,而他极端地不愿意。学习变成了一场家长和孩子的战争。
家长最常说的就是“不要玩了,快去学习!”其实孩子玩的时候,训练了很多能力,只不过这些能力学校不考试,但却有可能是孩子未来重要的生存能力。
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喜欢学习,而是不喜欢像父母要他那样学习。孩子是在和父母对抗,不是跟学习本身对抗!孩子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混入了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很多孩子厌学并不是“学”令他厌,而是“父母要他学”的方式令他厌。
面对孩子,父母可以怎么做?什么才是对孩子好的?
我想说,也许适当放手,就是好的。
现在的社会,已经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完全掌控另一个人的可能性了。人们都在相互合作,所以,平等对话是一个新的方式。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就竭尽全力用自己有限的和过时的经验去指导他们的生活。以为自己处在一个权威者的位置上,其实,年轻一代很可能早已悄悄地弃你而去,就像很多孩子的朋友圈都是对父母不开放的,或者,给父母制作一个符合父母期待的朋友圈。而他们真实的网络生活,父母从来都不曾知晓。
父母能做的,也许只能是不断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也可以努力让孩子学会倾听他们自己的声音,问孩子“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而不是说“我要你怎样”;问他“这个故事你喜欢吗”,而不是“这个故事你应该喜欢”。
当孩子能够不断去关注自己的感受,“我喜不喜欢这个东西?”“我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并不断确认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之后,他在未来社会中面对非常多选择的时候,就会倾听自己内心的想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减少“居高临下”的指导者姿态。社会的金字塔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再没有一个绝对的前辈可以预知未来、指导人生。
年轻人出生的晚,但他接触新东西很快,学习的途径非常多。大部分年轻人已经不依赖于从长辈那里获得经验。比如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年轻人从一出生就熟悉电子产品、熟悉网络,他们有比以前多百倍千倍的机会去了解社会,获得新知。
家长和孩子各自拥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有一些故事家长可以分享给孩子。孩子的故事也可以分享给家长,而不再是传统的“家长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教育方式。
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家长要学会从教育者的位置上走下来,把孩子当做一个有自己思想、有独特能力的人,去分享、对话。
相关阅读:
作者:星图,原载: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本文授权转载,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