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思考,你需要克服这4个误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L先生说 Author Lachel

本文作者:Lachel

转载自: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回想一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景:


遇到一个稍微有点陌生的问题,就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只能搜肠刮肚,试图用熟悉的经验来「套」;

面对同一个话题或事件,总是难以打开思路,直到看了别人的分析,才恍然大悟「啊,原来还可以这样」;

讨论交流时,别人思路清晰、鞭辟入里,自己明明肚子里也有很多想法,却总是不知道如何表述;

读了一堆书、文章,却没形成自己的观点,只能拿别人的内容做谈资,拾人牙慧。

……


为什么会这样呢?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正确的思考方法,养成良好的思考模式。


大多数人的思考,都是遵循着习惯性的路径,按照惯常的模式,在「差不多」「大概吧」的时候就浅尝辄止。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注定只能是平庸的。


甚至,为了偷懒,我们会直接复制别人的想法,把别人的结论、观点当成自己的,以节省自己动脑的成本。


这样的后果,就是你只能人云亦云 —— 你的思维都是由别人所影响和决定的,很难真正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呢?


常见的思考误区


1. 把资料搜集当作思考


我经常碰到这样的人:阅读量并不算少,但特别容易依赖于自己读到的内容、搜集到的资料。


他们的思维模式是:「某某书上是这样讲的,所以我要这样做」。


常常看到这样的提问:


“老师,某某书上讲了某某内容,但跟您讲的不一样/跟我感受到的不一样/跟其他书讲的不一样,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应该如何理解呢?”


其实,他们大多都忽略了两点:


1)书不一定是对的。

2)即使书是对的,也受限于众多变量,未必广泛、普遍适用。


展开来说:


每本书都有观点和立场。你所看到的,只是作者基于他的观点,用来自我证实的框架。说句不太好听的话:每一本书都有偏见,只是有的偏见不那么严重罢了。


不仅仅是书,任何一种载体的信息,比如课程、节目、文章,都是如此。


如果你没有「以我为主」的思维,就很容易把这些偏见当作真相。


所以,我经常问:读了这么多的书,对于某个主题,你的理解和思维框架是什么?抛开任何一本书,不要告诉我「某某书上如何如何写道」「谁谁谁如何如何说」—— 我想知道的是你的看法。


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

它的逻辑和原理是什么?

它分为什么,每一部分如何影响?

我们如何应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其实,无论你是阅读,还是听课,还是看文章,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一种搜集 —— 你所搜集起来的,也不过是资料而已,并不是知识。


什么才是知识?只有把这些资料,组织、整合起来,再从中进行归纳、解读、对比,得出你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这才是知识(Knowledge)。


知识一定是整体性的。它来源于基础的质料,但高于这些质料本身。


把这部分知识,再进行延伸、迁移、标准化,转移到新的问题、新的领域上,内化为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这就是「智慧」(Wisdom)。


缺了这两点,读再多信息,搜集再多资料,也只是在进行数据的复制-粘贴而已。



2. 把分类和标签当作思考


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这些话:


A:他的文章写得真好。 

B:因为他是学文科的呀。


A:为什么你不太喜欢跟别人交流呢? 

B:大概因为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吧。


A:这家公司的成长比较慢。 

B:没办法,因为他们是做传统快消行业的。

……


标签和分类,本来是我们发明出来、用来辅助我们思考的工具,但很多时候,它们却成了我们「停止思考」的理由。


如同上面的例子。学文科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吗?文章写得好跟学文科一定有关联吗?不一定,也许有,也许没有,这个因人而异。


同样,内向是「不跟人交流」的原因吗?实际上,这只是把「我不喜欢跟人交流」重复了一遍。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思维惯性。我们总是喜欢给事物安一个原因,哪怕这个原因并不合理、不准确,也不会在意 —— 只要给出一个原因,我们的大脑就会感受到「稳定性」,从而安心下来。


如何快速给问题安一个原因呢?很多人的做法就是,提取它的主要特征,从类别里面去寻找,试图对它进行归因。


但实际上呢?分类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一样事物被归到一个类别里面,是由于它呈现出来的某个特征,而这个特征的源头跟这个类别,很可能是毫无关系的。


这是一种因果颠倒的逻辑谬误。


举个例子:他的文章写得好,是由「读文科」造成的吗?未必。很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喜欢阅读、写作,因此文章写得很好,所以才报了文科。


这家公司成长慢,是由「传统快消行业属性」造成的吗?也未必。只是因为很多「传统快消公司」成长都比较慢,我们就建立了这么一种刻板印象和联结。


但「很多公司」能否直接推及到「这家公司」?当然也是不能的 —— 它成长慢完全有可能是因为别的原因。比如管理、战略、执行,诸如此类。


但在这种思路之下,我们就很容易停止思考,把错误的原因当成结论。


所以,思考问题时,不要满足于「分类」。


分类永远不是原因,它会丢失大量信息,使得你的判断落入大众化、庸俗化的陷阱之中。


3. 把启发式当作思考


什么是启发式?就是构筑在我们大脑之中,由经验所组成的直觉模式。


它们更容易被我们所调用,能帮助我们节省认知成本,也能应对一些一般性的问题。


但启发式结果,永远是粗糙的、直觉的、简单的,它只能得到「一般解」,往往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满意解」。


举个例子:


A:我最近变胖了,怎么办? 

B:少吃、多运动。


这个说法一定是没错的,它符合我们的直觉和经验。但是,A变胖的原因一定是多吃、少运动吗?有没有可能是压力过大、精神焦虑、作息不规律,甚至是生病了?


同样,A摄入过多热量,一定是因为吃得多吗?有没有可能不是量的问题,而是饮食结构的问题?


诸如此类。


你会发现,大多数时候,启发式的结果往往「没错」,但是「不够好」。


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产品销售不理想 —— 一定是销售人员不用心,KPI加倍。

最近阅读量跌了 —— 一定是推广没做起来,全都给我想办法涨粉。

最近总觉得疲劳、没精神 —— 一定是睡得不好,今晚早点休息,不要熬夜。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更好的方法是「算法式」。也就是避免先入为主,而是用一套思维模型和体系,全面地、逐一地去审视所有可能性,对每一种可能性进行溯源和追问,找到真正的根源。


当我们满足于启发式时,往往就会忽略背后真正的原因。相反,去走一条更曲折、更迂回的道路。


它们或许也能解决问题,但通常不是最有效的,也未必能持久,因为真正的症结并没有被找到。


记住:当你在「直觉」处停下时,你往往也就远离了「本质」。



4. 把一般性归纳当作思考


我写文章的时候,偶尔会看到这样的留言:


这不就是xxxxx吗?

这和xxxxx究竟有什么区别?

这几点不是讲了同一个问题吗?


诸如此类。


这其实是一种偷懒的做法,我将其称为「一般性归纳」


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提取事物的主要特征,模糊掉细节和个性,试图将主要特征归纳、整合,放到自己熟悉的框架里面去理解。


它跟「分类和标签」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


用大家熟悉的话来说,就叫做:手里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学了一个概念,就倾向于用它来解释任何事物 —— 尽管很多时候,它们只是看起来相似罢了。


比如:


学了「巨婴」,看到一切依恋、不成熟,都给他戴上一顶「巨婴」的帽子;

学了「防卫机制」,看到一切拒绝、封闭,都定性「你这就是防卫机制」;

学了「幸存者效应」,看到一切数据统计谬误,都用它来进行解释。

……


最需要避免的是什么呢?就是你过度依赖于某个框架,用它来看待、思考别的事物,碰到任何一个新对象,都试图把它放到旧框架里面套用。


这就是把思考的权利交给了别人。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极其常见。


举个例子:我带团队的时候,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份策划、文案,看起来似乎没问题,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换成其他一家公司,似乎也能完全成立。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他们在做策划、写文案的时候,只停留在「一般性归纳」的层面 —— 这个方案是投放在什么媒体的,目的是什么,期望结果是什么,受众是什么,等等。


然后,去套「套路」和「公式」:要涨粉,就做一点激励;要打品牌,就搞一点噱头;要刷屏,就做一些互动……诸如此类。


他们考虑的,都是「相似」,很少真正去考虑「不同」和「独特」。


因此,这样的思考只能流于表面,很难真正击中问题的核心。


如何破除这些误区呢?


仔细分析它们,你会发现,这4个误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思考的过程当成了结果。


无论是资料搜集、分类,还是启发式、一般性归纳,它们的本质是什么?都是辅助我们思考的工具,而不是思考的结论。


但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节省认知成本,就很容易在路上停下来,把过程当成结果,告诉自己「到这里就好了」。


这就是深度思考的大敌。


下面分享几个建议,帮助你在思考的时候,用来规范和警醒自己。


1)多问「为什么?」


我们对「为什么」有一个天然的抵触:我们渴望稳定,渴望已知和可控,但追问「为什么」,就是在质疑和打破这种确定性。


但很多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原因,未必是真实的 —— 它往往只是因为我们急于得到一个原因。


所以,只有不断地向上追问、溯源,打破内心的排斥和抵触,才能真正抵达问题的核心。


2)审问「还有吗?」


让思考更全面,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地问自己「还有吗?」


这非常难,因为它需要让思维不断转动,不断「无中生有」—— 但这个过程,也正是锻炼思考能力、不断打开思路的过程。


你可以用一些方式来辅助:模型,案例,现象……可以试着把这个问题跟其他概念、对象结合起来,不断尝试各种可能性,不断问自己「如果这样,会怎么样?」


重要的是,不要让思维停下。


这样,才能拓展思考的边界,让你的思维更全面,也更容易理解事物的复杂性。


3)质问「真的吗?」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来源于各种信息、经验和信念,它们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的基本框架。


所以,我们的思考过程,也是建立在这些框架之上,受到这些框架的束缚 —— 这决定了每个人的视野。


如何打破这种束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追问「真的吗?」


尽可能从相反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正 - 反 - 合」的模型,不断去消解、解构自己的认知框架,减少偏见和盲区。


这在思维方法论中,称为「零基准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看到更大的世界。

 

相关阅读:

相信直觉的八大原则

一个人取得成功的6要素

无用知识也有用;好学比学好更重要;育人比育才更根本



作者:Lachel,25万关注的高效思维达人,知识管理专家,多家媒体专栏作家,36氪年度优秀作者,原载: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美申研求职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