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学研究生培养的启示:“放养”好还是“精养”好?
作者:王天夫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04年获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转载:清华社会学
我今天讲的是根据我的个人经历简单谈一下我对国外(主要是美国)社会学研究生培养中看到和想到的东西,以及我现在培养研究生的一些做法。我是十多年前完成国外的学业回来的,所以十多年前的经验现在不一定完全对,但好在美国社会比较稳定,我相信这十多年的变化不是太大。我这次展示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美国研究生培养的定位
首先,我所看到的研究生的培养主要还是博士的培养,硕士学位一般不作为一个最终学位。
这一点从去年开始不少国内的高校也有体验了,比如我们清华社会学现在硕士生的名额就减了许多,每年一般只能招5个学生了,减了差不多接近一半,而且人数应该还会继续下降,到最后可能在十三五期间硕士学位就没有了。它就会变成一个博士学位的出口,那些不想读的、没有兴趣的,可能拿个硕士学位就走了,而它可能就不专门招生了。
我在美国很多大学看到的也是这样,有一些学校也有硕士学位,但它很多时候就是两三年就完成了,基本上是一个过渡的学位。而说到博士生,他们一般会参加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但最后的博士论文事实上大多与老师的研究方向不一致,有的可能会用到导师课题的材料,有的甚至连材料都不会用。所以,大部分来讲,他们和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
再一个,就博士出路来讲,在我们那时候,每年将近有500到600个社会学博士毕业,但当时(2003和2004年)真正有教职的也就50个左右。这50个名额是所有学校的,包括一些好学校的,也包括一些州立大学,甚至包括墨西哥边境的那些学校。这些教职名额会通过美国社会学会发布出来,能否获得教职与博士生的论文发表有直接关系,其中老师的推荐也至关重要。大部分同学可能去研究机构做一些辅助性的研究人员的工作,比如说我的同班同学有三个进入了芝加哥大学附属的一个儿童教育研究机构。这里面有几个比较厉害的研究者,包括发明HLM(多层线性模型)的那两个作者,一个本来是在密西根大学,另一个在芝加哥大学,后来在密西根的那位调到芝大,他们共同申请到了一笔资金设立了这个机构。还有一些同学去到企业,真的有学了社会学去投资银行的,我知道的有一个密西根大学毕业的在香港做的很好。
第二部分
美国研究生的培养流程
这个是比较清晰的,基本上来讲三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第一个环节就是课程,即进了研究生阶段后要修一些课程,至于学什么样的课,各个学校不一样,有的学校可能一年就结束,大概八九门课,有的学校可能要两年,多的话三年,也就说27门课(加上小学期的话,一学期三门,一年九门)。当年我们就是上了27门课,但是你如果在别的学校拿到了硕士学位,大概会减免一年的课程。总的来讲,这个课程要求是不等的,除了强制性课程之外,有一大批是要求阅读自学,这也是培养的第二个环节。比如说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你可以自己深入去读书,有的时候导师有指导,但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去学。学完了之后,有几个考试的环节,第一个是资格考试,一般都是一年之后,如果你考过了接着读,没考过的话拿着硕士学位走人。
除了资格考试之外,三年课程结束后马上有一个专业领域的考试。这两个考试和你最后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是紧密挂钩的,就是让你在做好文献阅读自学的基础之上,才让你的博士论文开题。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是你把书单准备好后去找考试委员会,有两三位老师给你出几道题,你拿回去答一个星期,老师再批改,通过就通过,优秀就优秀,没通过的话接着再考。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学位论文,社会学的学位论文比经济学要复杂一些,社会学的博士论文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完整的理论框架,比如你要解释什么问题,你要解释的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你的材料是什么要证明它等等,这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框架。很多时候,这个材料收集也要花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定性研究的要花更多时间。
接下来,我再花点时间讲下美国研究生培养的年限。就年限来讲,基本上至少都是四年,我还没听过四年以内拿到这个学位的。四年能拿到博士学位的基本上都是在别的学校读过两到三年而拿到过硕士学位的,其实大部分都是5到6年。不过也分学校,8年也很多,我就是读了8年,然后8年到10多年的也很常见。在芝大我导师当了系主任后要改革,曾把芝大毕业的学生制作了一个图。结果是40%的人能够在8年毕业,然后它后面这个尾巴就特别长,就是一直读下去的。我有记得一个例子,我是1996年去的,有个1993级的博士,我2004年走的时候,他已经11年了,然而他还没有开题。他是一个英国人,特别聪明的一个人,在我们的AJS(美国社会学杂志)一直当助理编辑,老师都特别喜欢他,读了很多书。但是,他很难下笔,很难做一个确定的博士论文,我们走的时候他还在纠结他到底要做什么。
第三部分
美国研究生的两种培养模式
比如芝大和斯坦福就是两种对比比较强烈的培养模式。前者是“放养”,后者是“精养”,这两种差别还是蛮大的。
首先,从招生数量来看,“放养”招的人很多,“精养”招的人真的比较少。我在芝大念书的时候,整个系一共24个老师,博士研究生有一百八九十个,将近200个(即是指注册的,还想毕业的),平均下来一个老师差不多10个人(因为有的老师老一点就不带了)。比如说有位老师是研究中国的,而现在研究中国的越来越多,他手头将近有二三十个学生,这里不仅有中国人,很多美国人对中国感兴趣的都在他那里,所以从数量上讲这个真的是比较散漫。而小而精即“精养”招的学生一届在10个以内,比如说斯坦福是最明显的,哈佛招生规模要稍微大一点。
其次,“精养”和“放养”最大的差别就是和导师的关系。最早我们(芝加哥大学)进去的时候和导师也就一学期15分钟的见面时间,一般就是见个面讨论下感兴趣的方向,他跟你说下该选什么样的课就结束了。之后到了高年级,在老师开放的办公时间你可以去约他,注明时间段,基本上也就是15分钟,多的可能延长到20分钟。这15分钟时间你要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问题,因为很快就结束了,所以说“放养”就真的是“放养”,自己去学,自己去读,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再去问老师。不过,这里面有一部分同学可能老师有项目的时候会跟着老师做,那样可能进一步有交流的时间。但是,200多个学生只有三四十个学生有这样的机会跟着老师的项目走,大部分学生仍然是自己“放养”。而“精养”就不一样了,他们每个星期都会有讨论,比如斯坦福那些同学,每个星期导师都会找他们去谈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内容主要是这一个星期看了哪些书,有哪些进步,有想到什么问题等等这些都要跟老师汇报,所以类似于一个督促的过程。他们一旦修完课程,老师就催着赶紧写文章、赶紧去参加会议(支持你去参加会议,系里有钱),然后一年半之后每个人都要有一篇文章投出去,这样的事情它一步一步都给你列好,所以这差别是相当大的。
这两种培养模式可能是有不同的哲学思路,持“放养”观点的认为,好的社会学研究者是自己“长出来”的,不用老是给予太多的压力;而持“精养”观点的认为,学生的培养都是有一定套路的,要给他们压力,让他一步一步完成每个阶段,很扎实地这样走过来,最后就成才了。我个人来讲,我还真是觉得好的学生是自己“长出来”的,虽然“精养”培养出来的学生研究套路比较熟悉,但事实上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两种方式都有成才的。只不过,“放养”的可能不毕业的学生非常多,比如就我们芝大来讲,1995年有一个中国去的学生毕业,而1995到2004年这九年时间基本上没有中国学生毕业,可能中途就走掉了。这两种培养模式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第四部分
美国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启示
首先,如果就“放养”而言,现在我们国内每个导师手头的博士生真的并不算多,是完完全全可以按照“精养”的模式来培养,一个老师一年差不多也就一个,最多两个,所以这真的不算多,显然是一个结构的问题。还有,我们的研究生可能在社会学比较多,社工那边比较少。
再一个,博士研究生的职业出路需要拓宽。不知道其他高校,我们清华毕业的学生很麻烦,很多不愿意出北京,事实上很多其他地方学校是需要社会学博士的,他们好像觉得都学到博士了,一定是最顶尖的人才。其实不是这样的,美国最好学校的博士生经常最后在墨西哥边境一些大学(比如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等学校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或者社会学与犯罪学系)当老师,然后一步一步往前走,我觉得这个是需要考虑的。其次,的确是有一个“宽进严出”和“严进宽出”的一个比较,在美国的确是“宽进严出”,在国内可能是“严进宽出”。我们清华现在也是申请审核制,这显然是一个“宽进”,我们也真的希望是“严出”,就是在这个资格考试那一环慢慢要开始淘汰。
最后,整个培养环节可能要慢慢明确下来,有哪几个环节一步一步走。现在基本上是一上完课,然后跟着老师做论文,一路过来就毕业了,它没有一系列检验的环节。对于学生来讲,我能想到的是,他们的学习年限大多会增加,越来越难毕业了,其原因一个是要求提高了,另外这个出路真的不好找,以前博士毕业可能理所当然地能找到一个很满意的教职,现在真的是难多了。
第二,学生的自主性一定要加强(比如自学、自我阅读、自我拓展等),这一方面我们清华的学生就要差很多。对于导师来讲,我觉得现在国内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太紧密了,学生的自主性真的是太差了,不管是找工作还是他们论文题目的选择也好,我觉得这个一定要慢慢地放开。清华可能要慢慢地变成导师组或者论文指导委员会,即只有一个主要的导师,但是其他几个导师也有相当大的发言权,到时候真的是投票来决定他过不过。总的来说,国内社会学博士的培养,至少在清华是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我们是希望能够培养更多更好的学生。
作者: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04年获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转载:清华社会学。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和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美申研求职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