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诺贝尔奖”得者的家庭故事,到底有什么隐秘的共同点?
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荣誉,科学界和学术领域最具声望的奖项,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单已在10月初陆续公布了。
一直以来,它就像是一块金字招牌,昭示着人类的最高智慧。
通过诺奖,我们认识了一代代为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你一定好奇,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诺奖得主?他们的成长和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我们研究了众多诺奖得主的经历,发现这些佼佼者们,虽然有着千差万别的家庭背景,但其实有很多人的父母,也仅仅是普通的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小商贩,甚至是不识字的人。
而他们之所以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成为人格健康能力出众的社会精英,其实都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
历届诺奖得主中,也不乏中国人的面孔。小悟空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几位诺奖得主光环背后,鲜为人知的家庭故事。
01
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者
“爸爸相信你,加油,你会成功的!”
屠呦呦,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的研究帮助挽回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9年,BBC列出的“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候选人中就有她的名字,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并列。
屠呦呦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是一位开堂坐诊的大夫。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屠呦呦爱上了医学。
但她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并没有选全家人所期待的中医,而是当时绝大多数人毫无兴趣的生药学专业。
这个决定让父亲有些意外:“呦呦,你选这个专业,那你积累的这么多中医知识,不都白费了吗?”
但是屠呦呦却认为,只有生药学专业才最可能系统地探索中医药领域。
爸爸思量了一会儿,说:“我原以为、也只希望你长大了做好一个医生。没想到,你比我有更大的抱负!爸爸相信你,加油,你会成功的!”
以色列女作家戈迪默说过这样一句话:“家庭教育应是民主的、开明的,父母在教育上,首先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
正是得益于父亲的开明、信任和尊重,屠呦呦一路成长为了了不起的科学家!
02
“玩是天性,孩子有权利玩。”
“生命太短暂,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
朱棣文,不仅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还是美国前能源部部长,哈佛大学荣誉博士。
朱棣文出生在一个人才辈出的家庭之中。小时候,朱棣文无论干什么都很专注,还特别贪玩。
妈妈却总是允许他这样做,说这样玩可以锻炼他的身体、胆量和专注力,她甚至近乎于“纵容”孩子玩。
她认为:“玩是天性,孩子有权利玩。”后来,因为这些“玩”的经验,启发了朱棣文对科学的思考 。
这种从小就会“玩”的能力,不仅养成了他自己动手做事的习惯,也大大诱发和调动了朱棣文大脑的活动,使朱棣文的空间感觉加大,促使他最后成为了科学家。
多年以后,一次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朱棣文分享到:
“当你开始生活的新阶段时,请跟随你的爱好。如果你没有爱好,就去找。生命太短暂,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
玩,既是孩子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途径。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孩子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
如果连“玩”都不会了,那孩子还能学会什么呢?
03
“100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丁肇中是世界瞩目的华裔诺奖得主,他把一生的时间都投入在实验物理的研究上,发现新粒子,主导AMS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丁肇中出生在知识分子之家,母亲是儿童心理学教授,父亲是研究土木工程学的,他们都有很好的教育背景。
母亲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并将知识轻松地传授给孩子。虽然母亲教给他知识,可是从不要求他考100分,她说:
“100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才是关键。”
丁肇中(右二)与母亲
丁肇中后来在写给母亲母校烟台二中的信中说:“对我影响最深者是我的母亲,考试中无论我得到怎样的成绩,她都能谅解与接受。”
家长能够理智、客观地看待孩子的分数与成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04
57岁那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而莫言之所以能在文学上取得如此成就,他的母亲功不可没。
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
他们家生活很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也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莫言最大的乐趣,就是看“闲书”。
而只要莫言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妈妈总是会满足他。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如果莫言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
有一次,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莫言偷偷跑去听书,耽误了母亲分配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他。
晚上,当母亲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莫言忍不住把白天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
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之人。但是莫言复述的故事渐渐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莫言排活,默许他去听书。
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自己的记忆力,莫言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有一次为给孩子买书,莫言的母亲还卖掉了自己结婚时的首饰。
一位不识字的母亲,用尊重、爱与无条件的支持,培养出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值得所有人敬重!
写在最后:
每一年的诺贝尔奖,深深吸引着我们的,不仅仅是前沿的科学成果,更是诺奖得主们身上那些宝贵的品质和了不起的智慧。
华人自古注重家教家风。小悟空梳理这些诺奖得者的故事发现,他们耀眼的光环背后,与各自家庭的熏陶和家风的影响都是密不可分的。
作家马伯庸有句名言:“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好的家风,宛如一条越走越宽的路,一座越盖越高的楼。
家风,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也是一个家庭能给孩子最宝贵的传承。
end
46集经典科普动画
5分钟get有趣的课外知识
扫码即可免费领取
📺《The Way We Think》
✅画面丰富 ✅深入浅出
既能丰富知识,又能启发思考
还能锻炼英语口语、听力
赶快来领取吧~
*仅展示部分,福利请扫码领取!
福利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关注【北美爸妈营】
回复关键词【TED】
即可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