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有很多传奇女性,但被全球理工男高呼为“女神”的,苏姿丰是独一份。她不靠颜值、年过半百,却以超群的科技头脑和商业智慧,在几乎全是男性的芯片世界里突出重围,成为著名的AMD超威半导体公司的掌门人。在一项权威的数据调查中,苏姿丰以5850万美元(人民币约4.16亿元)的年薪,当选世界上薪水最高的女性CEO。而在“最吸金女掌门”的光环背后,是苏姿丰力挽狂澜,带领原本年亏损超10亿美元、濒临破产的AMD公司一路披荆斩棘,股价从2美元涨到现在的110美元,并成为全球性巨头的传奇故事。去年,作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的苏姿丰,荣获了IEEE最高半导体奖——Robert N. Noyce奖,是史上第一位获得该奖的女性。不过今天,我们并不打算谈论苏姿丰的商业战绩和科学成果。而是聚焦她的个人成长,一起来看看一个华人移民家庭,是如何培养出兼具强劲领导力和科学家素养的女性的。苏姿丰出生于台湾一个高知家庭。父亲是一名统计学家,早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后来又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了博士,是60年代拿奖学金出国的留学生。
她的母亲也是一位非常强大的女性,结婚生子后仍勇于自我实现,到美国的大学进修,之后开始自主创业,并一路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做出了不菲的成绩。
苏姿丰是3岁时跟随父母移民到美国的,她父亲是犹太式教育的信奉者,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质。
他发现了女儿在科学与数学上颇具天赋后,全力支持、鼓励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去钻研和探索。
苏姿丰10岁时,因为想要看看物体工作的原理,便拆掉了哥哥的玩具。她父母非但没有生气,还买来更多玩具给女儿拆。
“女孩应该玩芭比,女孩天生理科弱,女孩的逻辑感差”等这些有关性别的刻板印象,从来没有在苏姿丰的家庭教育中出现过。
相反,父亲对他潜移默化的教育是:不强调性别,喜欢就大胆去探索。要因为热爱而快乐地去做事。
长大后,苏姿丰在职场上的成功,也是基于对自己两个兴趣的无限热爱:一个是半导体技术;一个是领导一家半导体公司,创造伟大的产品。
每次苏姿丰出现在公共场合发表讲话,你几乎在她身上感觉不到意志或坚持之类的东西,她只有很简单的逻辑——因为热爱而快乐地做事,再无其他。
这恰好应证了《论语》中的那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仅仅有热爱或许是不够的,要想对一个领域保有持续性的热情,并且不断地深入和进步应该怎么做?面对苏姿丰极好的数学天赋,以及对科学的热情,苏姿丰父亲又给了她一个重要的建议:“去挑战复杂的领域,解决最困难的问题,别让自己变得平庸。”
1985年的夏天,16岁的苏姿丰连着六个礼拜,每天早上6点出门,坐一个小时的车去参加一场夏令营。
这不是普通的夏令营,而是全美国最顶尖、竞争最激烈的资优夏令营。
六周时间里,苏姿丰在各种数学理论中穿梭,想办法解出各种难题,最终不仅得到了堪称“美国中学生诺贝尔奖”的西屋科学奖决赛入围资格,还赢得了比赛。
在这种无限热爱和不服输的钻研精神下,从小就学习成绩优异的苏姿丰,一路读完了麻省理工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拿到MIT的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时,苏姿丰还只有24岁。她说自己当初之所以选择电气工程,是因为听说这是最难的专业。博士一毕业,苏姿丰就被德州仪器聘为技术专员。2012年,又被挖到AMD担任高级副总裁兼全球业务部门总经理。而就在那年,AMD亏损超过10亿美元,抹去了前两年的利润,裁减了近15%的员工,一位分析师甚至宣布该公司“不宜投资”。
很多人为苏姿丰,为什么要接受这样一个烂摊子?她回答:“我总是喜欢解决真正棘手的问题。这是我年轻时在IBM当工程师得到的一条建议:奔向问题,因为问题实际上创造了机会。而我相信这就是AMD的故事。”而这其实,也是苏姿丰的父亲从小对于她的期许: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别让自己变得平庸! 女性榜样:母亲的激情和毅力教育
不仅仅是父亲,苏姿丰的母亲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也给了她很重要的影响。她母亲最初是一名会计,后来自己创业,从台湾本土一家初创型企业,发展成为一家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大公司,并在今天继续经营。母亲不仅在商业上给了苏姿丰很多经验,而且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母亲所做的决定、她的个人成长,对于女儿也是一种激情和毅力的正面激励。
2017年,苏姿丰受邀回到MIT发表毕业演讲,对于女性创业者和即将成为职场人的毕业生们,她给了三点建议:
第一,良好的教育非常重要,没人能将你的教育背景抹去,这是你的敲门砖;
如果把苏姿丰的成功归功于她的聪明,这好像并不严谨,这个世界聪明人很多,但是,能成功的聪明人却不多。比如从她父亲那里学到的“因热爱而去快乐地做事”、“解决最困难的问题”,以及从她母亲那里学到的“梦要做大些,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或许正是这些从小在家庭教育中汲取的品质和真理,让苏姿丰得以在一个女性不占优势的行业里做出显赫的成就,造就了令所有人称道的传奇!苏姿丰的人生不可复制,但是她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