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7岁上海高中生,疫情中当“团长”被斯坦福录取!原来,这才是名校青睐的软实力…

懂教育的 悟空中文 2022-10-19


卓越的考试成绩、亮眼的履历背书,名校招生官在发送offer前,到底看重申请者的什么特质?

今年夏天,一名就读国际学校的17岁上海男生火了,他叫蔡晗啸。

疫情封控期间,蔡晗啸一边在出租屋里独居上网课,一边统筹团购了数百斤蔬菜、猪肉、海鲜等物资,帮助小区里600多人解决了居家隔离的生活需求。

邻居称他为“全上海最年轻的团长”,因为身份、年龄的特殊性,媒体报道了他。


更特别的是,蔡晗啸把这段“当团长”的经历写进了斯坦福夏校申请书里,结果受到了招生官的青睐,顺利拿到offer。

而斯坦福夏校的录取,也增加了他将来申请美国名校的砝码

当然,蔡晗啸作为一名国际学校的高二学生,连任两届学生会主席、GPA满分选手、拿过很多奖项,当“团长”的经历一定不是斯坦福认可他的唯一理由。


但这却是他的个人简历中,一个非常独特耀眼的故事,恰好展示了他的成长经历中,名校招生官们长久以来十分看重的那些品质。

 当一个沉迷游戏的 
 “学渣”主动开始学习… 


蔡晗啸是一名中产家庭的孩子,但他的成长经历,又区别于那些出生中产的典型名校生。


他的父母没有上过大学,爸爸是在高中毕业后读的夜校,后来在国企工作;妈妈则来自安徽农村,读的是两年制专科。



在蔡晗啸成长的大部分阶段,他的家庭其实只是工薪阶层。父母的教育理念也是在不断地探索。


最开始,他们对儿子的期待并不高,几乎不会要求成绩好、考满分。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对儿子十分宽松、宠爱,怎么开心怎么来。


上幼儿园开始,蔡晗啸爱上了玩游戏,父母就任他玩,甚至爸爸还带着他一起玩。但是到了初中以后,他不玩了。



一方面是蔡晗啸自己玩腻了,觉得没有社交属性,越玩越空虚;另一方面,他玩游戏总是玩不过爸爸。


尤其是策略性的游戏,他爸会去思考、去算、去写,而年纪小小的蔡晗啸无论是思维还是技术都远远不及老爸。


他感到很挫败。于是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他开始不满于自己位于班级中游偏下的成绩,开始让父母给自己找补习班。



当一个学渣真正想好好学习时,一旦付出了努力,效果是会非常显著的。在父母的全力帮助和补习班的加持下,蔡晗啸开始触底反弹。


不仅从一个学渣逆袭成了学霸,甚至还考过学校的年级第二。


等到初中快毕业的时候,考上一所好高中已不是什么难事的蔡晗啸开始观察身边人


我发现身边的同学都是很鲜活的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有人会说日语,有人对某一类的影视、动画片特别有见解,有人会做很漂亮的手工,还有人居然会写小说……但考试一到,每个人都变成分数了。


在这样一个体制里,蔡晗啸说自己可以成为受益者,但他不想被分数定义,想有更生动的发展机会,于是向父母提出,想读国际学校。


一开始爸妈并不是特别支持,觉得公立教育没什么不好的,以他的成绩一定可以上个好学校。


于是蔡晗啸只好自己上网去查,去了解这个行业。


 不做只会考高分的“空心人” 


他把上海市所有好的国际学校基本都看了一遍,又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


我就发现,这些学校好像又变成我在公立学校看到的那样——好学生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语言成绩都很好,GPA都很高;


想学经济的同学,都参加了同一个竞赛,获得了大差不差的奖项。


甚至大家说英语的口音都特别像。申请英国方向的同学,爱摆弄英音,申请美国的同学,爱摆弄美式口音。那这岂不还是公式化的教育?



难以想象,一个十四五岁的初中毕业生,当同龄人都在父母的羽翼下吃穿不愁的时候,蔡晗啸已经拥有了如此这般的眼界,深度且独立地思考到了这种境地


经过耗时耗力地考察和对比,他最终选择了一所比较理想的国际学校就读。父母也从一开始的犹豫,变成了尽全力去支持儿子


高中期间,学业之外蔡晗啸肆意生长:


对高尔夫感兴趣,他便在早上4点半天还没亮时,爬起来跟着教练训练。



加入学生会后,发现同学对诸如食堂饭不好吃、排队时间长等问题有意见,索性跟校领导提议:开一个论坛,鼓励大家提意见,还要提出一个完备的解决方案。


他甚至还在学校的选修课教职空缺时,凭借自己的学术功底开了一门课程……


成长至今,蔡晗啸从垫底学生一路“逆袭”,在几乎野生的状态下自我探索,成为一个在17岁就成长得相当完整的人。不免让人佩服、称赞。



这样一个孩子,在上海疫情期间,一边上着网课,一边带领居民们团购物资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承担、表达和调度能力,其实就很合理了。


 凭借硬核“软实力” 
 征服名校招生官 


当上团长,于蔡晗啸其实是偶然事件。当时为了让他安心准备秋季申请学校,父母在学校旁边给他租了一个房子。


住进小区才一个月,疫情开始了。蔡晗啸必须要解决自己的生存物资问题,于是便在小区的群里,询问大家有没有团购物资的需求。



得到了一些人的回应后,他开始建群统计大家的需求,然后又去寻找供应蔬菜的渠道,最后还要联系小区物业、保安进行消毒,调动志愿者进行分发派送……


这期间经历了种种的困难、琐碎和反复,他不仅一一克服了,而且到后来越做越顺,并且这一切都是在自己一边还要完成学业的情况下。



蔡晗啸在“当团长”这段经历中,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想不打动招生官都难:


 ① 关注社会、关心他人 

蔡晗啸居住的小区,有很多老年人,不会用微信、不会团购、不懂网上支付……

他身为一个忙碌的17岁高中生,完全可以将自己列为“受照顾”的对象。

然而,他却选择了挺身而出,承担那份自己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② 对生活的掌控力 

一边要应对高中繁重的学业,一边要时刻盯着手机,处理琐碎的团购事宜,蔡晗啸做到了两手都抓,两手都硬。

学业上,他拿下了诸多高分:托福113、多邻国145、GPA满分、ACT32……

“团长”事业上,他找货源、联系供应商、组织接龙,分单发货……

他将自己的时间、精力分配得当,还时不时承受着疫情、团购带来的焦虑和考验……展现出了对自己生活的强大支配掌控能力。


 ③ 领导力和协作力 

身为“团长”的蔡同学,要为社区600多个居民团购生活物资,还要与供货商、社区居民、居委会、志愿者等多方同时对接,考验的是领导力和协作力。

既要能组织“团员”,又要寻找“中坚力量”协助处理各种事宜,这就和运营一个社团或小公司一样,需要非常清楚的思维逻辑和高情商。他做到了。

更令人诧异的是,直到疫情的尾声,才有人知晓这位团长原来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


 写在最后:

一直以来,我们以为名校、顶级学府看重的就是优越的成绩+亮眼的履历背景

因此每年暑假一到,不少父母花十几万甚至更多的钱,给孩子报名各种高大上的活动:非洲大裂谷探险、北极科考等……

父母全力托举,无非是想给孩子一个漂亮的活动背书,利于将来的学校申请。

确实,标化成绩和履历是打开名校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但从蔡晗啸的故事中,我们又得到一点启发:


比一纸“高分”更重要的,是心怀热爱和责任感、思想与精神独立、对自我人生的掌控等软实力



最后送大家一个小福利
0元领1节悟空中文名师直播课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