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一年,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的这些“战果”你知道吗?

沪司宣 上海市司法局 2021-04-28

今年是“6.3”虎门销烟180周年,今年6月是第9个全国“禁毒宣传月”,6月26日是第32个国际禁毒日。


6月13日,市司法局召开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相关工作新闻发布会,从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涉毒类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工作、监狱涉毒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三个方面向媒体通报了2018年以来戒毒相关工作的主要成效。



市戒毒管理局副局长郑伟、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副局长黄一欣、市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副处长杨国强出席发布会,分别介绍情况并共同答记者问。


运动戒毒拿出“上海方案”


调查显示,上海市戒毒人员回归后,一年未复吸率77.03%,三年未复吸率52.07%。郑伟介绍,上海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不断进行特色创新、科技创新,推出了智慧戒毒、运动戒毒的“上海方案”。


2018年10月,司法部戒毒局选取上海等11个试点省份开展运动戒毒试点工作。上海在领受了这一富有挑战但又大有可为的试点任务后,迅速组织复旦、上海交大、上海体院等高校专家对运动戒毒方案进行反复研究,在最短的时间里精心设计了技术方案。


▶ 在人员选择上,按照自愿原则,经过年龄筛选和一系列生理、心理检测等程序,实验组、对照组各120人参加了试点,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这240人中,骨密度偏低占近28%,体质测试“良”以上的只占30%,戒毒前有运动习惯的不足10%。整体生理状况不容乐观。



▶ 在运动项目上,既有跑步、功率自行车、力量训练等单一性、个体性的大强度运动训练;也邀请上海体育学院编排了非对抗性的篮球、集体性的健美操等4套拓展性大强度训练科目。增强集体参与的体验感与获得感,改善参与大强度运动训练的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


▶ 在运动控制上,严格执行专家团队制定的课程计划,每周一、三、五,由专业人员入所指导,开展大强度运动训练;每周二、四,以恢复性训练和运动后调理为主。对参与试点戒毒人员进行理论教学、实操指导和干预管理。使用智能心率带+PAD终端,监测大强度运动过程中的实时心率,配备医务人员做好运动风险处置。



▶ 在效果评估上,大量运用科技新方法。比如,使用虚拟现实(VR)毒瘾渴求评估、脑波认知(CCAT)评估、近红外加脑电分析等,开展认知神经功能检测。借助上海筹建的兴奋剂监测中心专业力量(全国目前仅2家,世界也仅有31家),对血液、尿液、肠道杆菌等代谢组学、以及生化免疫学等指标进行检测。与复旦大学类脑研究中心合作(设备与技术排名亚洲第一),开展脑影像学检测。


评估显示,实验组戒毒人员普遍低下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上升,心肺和认知功能改善,负面情绪减少,主动参加运动的意愿提升明显。




运动戒毒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背后,离不开智慧戒毒的强大技术支撑。


上海市戒毒管理局与沪上多家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专业合作,建立戒毒新技术新方法创新“联合体”,重点研发专门针对戒毒人员的智能大数据平台和智能终端。



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持终端、一体机等实现生理数据实时上传,依托体适能戒毒康复训练平台、认知神经功能康复平台和行为认知干预平台分析有效数据,开出针对性戒毒“处方”。


目前,上海市戒毒管理局的“智慧戒毒”方案已获国家知识产权登记1项、专利1项。


通过连续三年对1031名吸食合成毒品人员开展为期8个月的虚拟现实(VR)康复训练,超过70%的戒毒人员对毒品渴求度明显下降。




深入排摸  研究攻关

推动社区矫正禁毒工作创新发展


去年,市社区矫正管理局结合大调研工作,将涉毒社区服刑人员安全管控作为“一号课题”,深入排摸涉毒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及特点,并组建以戒毒民警为主要力量的禁毒工作组,开展研究攻关,为每名涉毒社区服刑人员制定个别化矫正方案。在此基础上,上海涉毒社区服刑人员的重犯率较上一年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多措并举

不断提高监狱禁毒工作水平


自去年以来,市监狱管理局以五大改造为手段,全面矫正涉毒罪犯;以内外联动协作为模式,全力做好禁毒宣传工作;以扫黑除恶为契机,深挖涉毒犯罪线索,最终成功破获数起涉毒案件,堪称监狱版的“破冰行动”。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进驻上海督导,动员会上明确这些重点

2、今夜零点,2019年法考客观题开放报名

3、孙小果、赵志勇……什么样的强奸罪可判死刑?

4、地铁里做这些事,将留下征信不良记录

5、不漏一案!扫黑除恶,上海在行动!(附举报方式)


来源:戒毒管理局、社区矫正管理局、监狱管理局

摄影:赵世杰

编辑:黄澍


有稿请投:shsfj_001@163.com


关注上海司法行政工作

请关注“上海市司法局”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