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致谢》走红,这位中科院博士是咱南充人!

小南 南充头条 2022-06-17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黄国平


论文走红后,中科院博士回信了!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黄国平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打动了大批网友。

点击可以放大看↑


今天,黄国平发布《给网友的一封信》,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并表示目前科研工作繁忙,精力有限,“网上的留言与讨论、朋友的问候与关心,很多都无法回复,再次向各位致以诚挚的歉意和谢意,也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

点击可以放大看↑


黄国平表示,网络流传的致谢是被人节选后发布到网上的,并随后将完整版本公布(隐私相关的敏感信息已被隐藏)


《致谢》完整版本

↓↓↓

点击可以放大看↑



博士论文《致谢》刷屏,句句扎心

少年时生活窘迫

在煤油灯下读书是最开心的事


这篇文章中提到,作者因为贫穷,时常陷入生活的窘迫中,高中之前靠着抓黄鳝、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凑学费。“雨天湿漉着上课、夏天光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更是常事。”

在家徒四壁的艰苦岁月里,煤油灯下读书是他晚上最开心的事,考试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

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另一个家庭成员是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因我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如兄长般的计算机启蒙老师邱浩没能看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我照顾有加的师母也在不惑之前匆匆离开人世。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茔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


从山坳穷学生到计算机博士

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


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有好心人资助了生活费,作者称自己抓住了“命运给他的一丝怜惜”。从地方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最终计算机成为“他一生的事业与希望”。“一直盼着走出大山”的他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觉得扛不下去了,而支撑他前行的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在这篇《致谢》的结尾,作者写下了自己的理想:

“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

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网友祝福

过往皆序章,未来皆可盼


看过这篇文章,作者迎难而上的勇气感动了许多网友,很多网友“读完已是泪流满面”。


许多网友被作者拼搏的精神所激励,“人生不易,唯有努力”。


对于作者许下的愿望,“愿归来仍是少年”,网友也送上美好祝愿。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

不枉活一世”

祝愿每一人都能

追着光,靠近光

成为光,散发光


近期热门视频

  • 宋朝华深入高坪区调研督导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 宋朝华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 宋朝华深入嘉陵区调研督导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 【开局之年话开局】蓬安:构建“1611”城乡布局,推动追赶跨越发展

  • 高坪长乐派出所教导员陈东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84岁“放牛娃”赋诗颂党恩

  • 大动作!南充发布重要选拔公告

总监制/周毅     监制/黎剑锋 何志 胡斌   

审核/陈斌 王庆 赖云     责编/刘晨曦     编辑/小南

来源/综合新华网 央视新闻 深圳特区报  @中科院之声等


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