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毛肚肥肠好巴适~ 法国里昂:严重同意!

梅姗姗 风味星球 2020-11-11


山城的每一寸空气里都飘着麻辣牛油火锅的味道,尤其是入夜之后。


走在马路上,牛油好似空气中的水蒸汽,无处不在。每走五步就有一家火锅店,从鼻腔到皮肤到味蕾到气氛都勾引着你进去。人怎么能反抗天性呢?你走进去了。


*Medium


锅底是牛油锅底,配菜是火锅标配:毛肚、黄喉、鸭肠、鸭血、麻辣牛肉、酥肉、耗儿鱼...反正没有蔬菜。服务员端上大锅,火一点,你起身去装蘸料:麻油,蚝油,缺哪个都不行。


回到座位,牛油已经化了,锅里开始慢慢泛起大泡泡。等,是你唯一要做的。你看着服帖水灵的黑毛肚片,白色脆弹的黄喉,缠绕着的新鲜鸭肠,和暗红色刚刚点出来的鲜鸭血,口水在嘴里止不住地涌出。等,锅底还没开,等。


*《风味人间》


没几分钟,锅底开始迅速地翻泡泡,时候到了。你拣起毛肚,放入锅底中,1,2,3,4,5,6,7,8,9,默念完9秒迅速提起,全身心的裹进油碟里,然后送入嘴中 — 鲜、辣、麻、微酸,立刻在舌尖诱发真香警告。


味蕾全部被叫醒,你用老道的经验涮记着每一个经典:黄喉15秒,鸭肠10秒,鸭血多炖炖,脑花……啊,如同豆腐般鲜嫩的脑花,真香啊!



1


吃货都应该感恩重庆,因为他们把曾几何时如此廉价的下水,发扬光大成如今一周不吃都会萎靡不振的人间绝味。


这还得从码头说起。码头是重庆的魂魄,码头塑造了这里的生活,性格,文化,和一切。曾几何时,这里有无数大小码头,每个码头都有自己的专属职能:东水门码头卸运粮食,朝天门码头走丝绸,南纪门码头走粮食蔬菜,也聚集了屠宰业,金紫门码头走金银官府。


▲ 重庆码头景色

*百度百科


在那个出行只靠走的年代,卸货运货只能依靠苦力,又称脚夫。山城多山,脚夫的工作,就是把以75公斤为准的货物,从码头底扛上300多级台阶的平地上,一趟又一趟的来回。他们每天工作10小时,全年无休。因为,不扛货就没有收入。一个月到头,挣那么三,四十块钱工资,大概是不到半个月的生计需求。


米饭是必然吃不起的,但重庆屠宰场很多建在江边,鸡鸭牛的下水都是废弃不要的,他们就捡回来,或低价买回来洗洗切成小块。


上世纪40年代的朝天门

*国家地理


要知道,新鲜的下水臭味还是……很可以的。他们便想出了用本地盛产的花椒,辣椒,葱,姜,盐水,做出一锅又咸又辣又麻的卤汁的方法。几个桥边码头边卖苦力的人们连锅坐着,锅里放几个格子,一人一格,吃饭分账。有时候屠宰场多了牛油,就捡回来或买回来,给汤里加点油脂,也暖一暖自己。


▲ 脚夫围坐涮肉场景

*百度百科


但下水有个毛病。煮时间短了还是生的,吃了会生病;煮时间长了,就跟吃橡皮一样嚼不动。在日积累月的经验里,脚夫们逐渐的找到了吃不同下水的窍门:“毛肚要刚好起泡泡,鸭肠要刚好起绞绞“,也就是今天咱们吃毛肚的9秒原则最早的原型。



2


在1840年的某一个夜里,当一群重庆脚夫正围着一口大铁锅涮着屠宰场刚买回来的牛肚,猪黄喉和鸭肠时,八千两百多公里之外的法国,也有一群丝绸纺织业的劳工正在小酒馆里喝着本地小酒博若莱,吃着炸牛肚,鸡肝酱,骂着自己黑心的老板们。


这是他们的日常习惯,在结束了一整天辛苦的苦力劳作后,男人们总会聚起来,用最廉价的花销,满足自己口腹之欲。炸牛肚就是他们的最爱。


对,炸牛肚。在那个仍然物尽其用,“鱼有头,鸡有脸”的年代,里昂人用最爱的炸牛肚(Tablier de Sapeur)和巧妙的下水烹饪技艺,赢得了“世界美食之都”这个流传至今的称号。


▲ 炸牛肚

*YouTube


炸牛肚是一道神奇的菜:把便宜的牛肚放在加了盐水和香草(迷迭香,百里香,鼠尾草等捆成一团)的水里煮到牛肚酥烂,再沁到由白葡萄酒,柠檬,芥末籽和橄榄油的腌汁里腌一个晚上。等到吃之前,把牛肚裹上白面粉,鸡蛋和面包糠,放到高温油锅里炸到金黄,配上美乃滋,酸黄瓜酱和博若莱红酒,这地位,估计跟重庆脚夫辣汤底涮毛肚配二锅头没差。


▲ 拌炸牛肚酱料

*YouTube


除此之外,还有鸡肝,猪肚,猪头肉加上高汤吉利丁片做成的,长得很神似老北京肚包肉的冷盘(Fromage de tête),也可以把它看作捆起来的夫妻肺片,以及毛肚炖土豆(Tripes à la lyonnaise), 慢煨牛头肉(Tête de veau)。在这座“世界美食之都”,下水才是最耀眼的明星。



3


想象一个喧闹小餐厅,略旧但整洁的木桌上有一盘滋滋作响的香肠,里面还塞了猪肚。一刀下去,横截面一圈圈的,咬一口,鲜甜味脆。又或者窗户边斜阳下,一盘冒着烟的猪血黑布丁配熏苹果,慵懒地和旁边的一杯博若莱相望。


*YouTube


这就是里昂,一个坐落在法国火山山脉地带,有两条一到渔季就充斥了磷虾和鱼的小河的城市。这感觉,就像是长白山的黑土地遇到了江南的四季和河流,美味基因从骨子里就定下来了。但这里没有巴黎那种奢华但空虚的美感,反而是一种温暖的人情味,一种接地气但不失细节的氛围。


▲里昂景色

*Unsplash


要感谢奠基这座城市的人们:

一群赚钱不多,但热爱生活的里昂丝绸工人。


因为拥有河道,里昂一直以来就是欧洲丝绸运输的必经之地。从1536年第一匹丝绸进入里昂,这里就变成了法国的丝绸中心。最鼎盛时期这里有接近一半的人都是丝绸工人。像重庆脚夫一样,大家起早贪黑,每天在丝绸纺织厂一刻不停歇地工作着。


▲ 1840年里昂餐馆

*wikipedia


生活里唯一的彩色就是食物。虽然日子辛苦,丝绸工的妻子们却从来不愿意在吃上妥协。里昂地理位置优越,季节气候也好,虽说收入买不起猪肉,但牛肚,鸡肝,猪血的质量也不差呀!于是在妈妈们的巧手下,一道道廉价但美味的下水河鲜食物就被创造了出来。


▲ 里昂博古斯菜市场

*饿爸陈晓卿


比如盖伊妈妈(La Mère Guy),因为法国大革命失去丝绸厂的工作,丢失了生计的来源,她被迫去里昂的贵族家庭做帮佣,料理厨房的工作。在这个过程里,她学会了上层阶级的菜谱和爱好,作为本身就热爱烹饪的妈妈,盖伊把自己物尽其用的能力与新学会的烹饪方法技能结合起来,创造出了红酒炖海鳗,白葡萄酒炖小龙虾等美味。


当经济大萧条,贵族阶级也靠不住的时候,她勇敢地跳出来,用学到的技艺和不贵的食材,开了一家自己的小酒馆(Bouchon),专门为来这里的旅人工人提供充满浓浓家庭味道和爱意的新鲜美味。


▲里昂小餐厅


逐渐的,类似盖伊妈妈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拿手好菜,和对生活浓浓的热爱。虽然起始资金不多,还是会尽力让自己的小酒馆充满人情味,从食物到环境,为人们提供自己微薄的支持力量。伴随着米其林指南的发行和越来越多旅人的传播,她们的名气开始走出里昂,走向法国,也为未来法餐的世界闻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里昂的妈妈主厨们


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取代了里昂的丝绸工人;重庆开埠后,现代化船只设备取代了脚夫。这是历史向前走的必然。但吃呢?也有这种必然么?


其实食物对我们,是一种味道,一种记忆和一种彻底的自我满足。所以食物没有优劣,也就无所谓精华糟粕。“世界美食之都”的里昂每年都接待数百万世界吃货的朝拜,重庆也迎接着一批又一批嗜火锅如命的美食癌晚期患者。他们为什么如此吸引人?


真正的秘密,可能就是他们对即便廉价如下水的食物,都充满了一视同仁的热爱吧!



作者:梅姗姗

头图来自:Unsplash&Baidu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上期读者留言

知道哪些吃田螺的好店?留言造福一下吃货

(⤴️点击即可阅读)

@珊珊深夜又来放毒!刚刚跑完步的我想吃我妈做的田螺了 (,,•́ ؎•̀,,) 小时候都是自己去池塘里捞田螺,剩下的清洗 炒田螺就都是爹妈的活儿了。那香气,辣的猛灌一瓶水还得接着吃!想想就幸福哇!


小编:雪里蕻拌啥都好吃~

@任逍遥:以前开过一段时间的餐厅,由于人缘好,所以除了自己的几个招牌品种之外,往往会有客人根据个人的喜好提出做一些比较特别的菜式,只要是食材不特殊、制作不复杂,我一般都会满足他们的要求,其中就有个客人要求做一道炝炒新鲜雪里蕻,完全改变了我一直认为雪里蕻只是一种腌制的咸干菜这种观念,制作方法也简单:新鲜雪里蕻焯水后挤干水份,热锅热油放蒜头、豆豉、小米椒粒,点晴之物是猪油渣,爆香后放入雪里蕻炝炒片刻加入调味料即可出锅,此菜亦饭亦粥也可佐酒,其中猪油渣绝对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堪称绝配!


小编:哈哈哈 美妙的猪油渣~


本周中奖锦鲤


微信名:珊珊


请获奖的小伙伴在后台发给我们

你的姓名、手机号、微信号和收货地址

没有抽中的朋友不要伤心,我们下周见呀~



聊一聊


火锅里你必须涮什么?说来看看有没有一样爱好的小伙伴!


留言送礼物啦!

留言的小伙伴每周都有机会获赠神秘礼物!

留言时顺便备注自己的姓名职业和微信号哦~

稻来团队定制T恤、帆布袋、腾讯视频VIP卡

还有陈老师的签名书哦~ 每周六公布!


但由于微信公众号改版,新账号不再有留言权限

大家需要来 后台 跟我们留言哦~




往期推荐


陈晓卿 | 田螺往事

和田螺相遇的刹那,我被瞬间征服

▲点击图片观看


冻粑: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有一种可爱的甜食,名叫冻粑。

▲点击图片观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