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来自成都姑娘尔亚,一个专注口述川菜历史的姑娘。北京成都两地跑的她,只要在成都,就会拜访各类川菜大师传人,并记录下他们当年经历的,川菜发展最真实的故事。
今天的文章就是这样一个精彩传奇的川帮故事,尔亚借助腌卤帮兴衰的历史,把最早一个“营销概念”是如何促进川味香肠的发展梳理了一遍。你也可以在她的公众号【盐之味】找到更多类似今天这样的文章。
1922年春,成都冻青树街一家名叫“春厚祥”的干杂店发生了一场大火,火灾过后,店主廖老板盘算了一下,唔,重建有点贵。他决定不继续父辈手里传下来的干杂生意了。离春厚祥不远,还有一家店叫“畅和轩”,老板姓漆,人很精明。他发现四川人冬至以后,会集中做香肠腊肉,便决定搞一搞概念营销。
他打出“广东食品”的招牌,每年秋收后低薪雇佣几位近郊农民,腌制猪肉、猪头、香肠在门店销售,虽然每年只在冬春之交的三四个月营业,但生意着实不错。另一头,不干干杂生意的廖老板把店铺改名为“德厚祥”,也开始卖腌卤食品。腌肉嘛,他决定沿(跟)用(风)隔壁家“广东食品”的概念,卤货却别出心裁打出了“葱烧食品”的招牌。廖老板迎合四川人的习俗,冬春卖腌货,夏天卖卤货,一年四季店都开着。
1928年,廖老板因病去世,年仅48岁。但他在人生最后六年里,通过“德厚祥”建立起的腌卤帮,却在后来占据了整个成都腌卤业的半壁江山。一时间徒孙满城,可谓传奇。
四川民间有冬腊月做腌肉、端午节做卤肉的习俗,通常年末岁尾开始准备腊肉香肠,到正月十五差不多吃完。一些烧腊摊子或冷酒馆兼售腌卤制品,但也属于小打小闹,不成气候。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览》里记有“成都之著名食品店”,其中“王包子瓤肠腌肉”,与“便宜坊烤鸭”同列。
这里“瓤”即“酿(醸)”,四川话习惯读“让”,取左边“襄”的“包裹、包含”的意思(四川人真的是认字认半边!)比如四川厨师说的“让豆腐”“让茄子”,其实就是类似客家酿豆腐,把肉泥塞进豆腐、茄盒里的菜品。同治年间的手抄本菜谱书《筵款丰馐依样调鼎新录》中,香肠属于“肉脯品”,被记为“让肠”这算是腌腊制品从家庭年货走向商品化的证据之一。至于为什么王包子卖香肠腌肉,理由同开头故事差不多,都属于老板家的兼职副业。
四川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吃香肠腊肉已不可考。据猜测,可能是从浙江传入,也可能受广东影响。
清朝进士、四川德阳罗江人李调元整理编辑了其父李化楠(1713-1769)在江浙一带做官时悉心搜集的饮食资料手稿,刊印成《醒园录》。其中“风猪小肠法”几乎是可以复制的香肠制作指南(下面已翻译成白话文):“猪小肠放进瓷盆内,先加入菜籽油少许,用手搅匀,等一会儿后用水洗净,切成大概一尺多长的小段。用五五开的肥瘦猪肉剁碎,加入大豆油、酒、花椒、葱等调料和匀,腌半天,装入肠内。切记只能装八成满,不可太满。然后两头扎紧。铺层笼内蒸熟,风干。要吃的时候,当蒸熟,切薄片,好吃!”这个做法和今天四川香肠的做法极相似,只是四川香肠里面装的不是碎肉,而是切成薄片的猪肉(前腿夹缝肉为佳),装好香肠也不再蒸熟,而是自然风干,也可以烟熏。收水程度的差异决定了香肠的粗细和口感,最后收起来冷冻,可以吃一年。
廖老板虽然不是厨师,但祖辈经营干杂店的经历却也对他大有帮助:
他非常清楚各种香料的风味,也知道如何搭配效果更好。虽然他挂的是“广东食品”招牌,但他也花了心思去改良。比如他发现广东人喜欢吃的口味偏甜、而四川人的滋味更偏咸,于是他取长补短,把两者中和,在腌肉调料中使用白糖、胡椒、绍酒、香糟、香油、板桂(老年桂树树皮)、生姜等,在当时算一大创举。今天大多数四川人腌肉其实调料也还是这几样,多少变化不超过三种。至于为什么要挂“广东食品”嘛,也不是四川人对自己的产品不自信。原因有二:
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四川人口“靡有孑遗”(就是没剩多少),耕地大量荒废。为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粮食生产问题,清政府采取了移民垦荒的措施,史称“湖广填四川”,主要是从两湖、两广、江西、福建等10余省移人口到四川定居垦荒。整个过程历时百年。打广东招牌,主要是这些移民后裔普遍喜欢吃,广东菜在当时的四川很受欢迎。明末清初辣椒传入四川,但一直到民国年间吃辣的风尚都并没有流行起来,也几乎不存在“川味”的概念。1862年陈麻婆豆腐店在成都北门外万福桥开业后,虽然豆腐以“麻、辣、烫”出名,但与今日江湖菜之激烈仍无法相比,而且在那里吃饭的多是贩夫走卒等体力劳动者。
1960年出版的饮食业技术培训讲义中,加了辣椒粉(多放花椒)的香肠被称为“家常香肠”
*作者供图
据蓝勇教授统计,在1909年,成都餐饮圈的宣传用语中普遍用“中西餐”“饮食改良”“南堂大餐”“沪上名庖”“淮扬名师”“南北烧烤”等话语,根本没有“川味”“川菜”的说法。
所以当时的畅和轩、德厚祥卖的香肠,是绝对没有加辣椒粉的。它的风味也的确更接近广式香肠。辣椒作为原料之一钻进香肠,最初其实只是是农家的创意(多多少少有使香肠更下饭的考虑),后来才逐渐传入市场,有了“川味”“广味”之分。如今大家熟悉的,煮好以后红皮透亮的香肠,是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
廖泽霖将卤货取名为“葱烧”也不是胡诌。他认为葱有通气作用,做饭时一束葱更能入味,唇齿留香。当时传统的卤水原料有食盐、豆油、八角、三奈、茴香、花椒等,但廖泽霖嫌这个配方咸辛又燥、香料味儿刺鼻,吃完嘴里还会有微苦的回味,所以不喜欢。毕竟是做干杂店出身,他后来反复试验,去掉三奈、茴香,代之以白糖、绍酒、香糟、香菌和大葱,使卤水性温而不燥,味醇甘美,一下就获得了吃货的好评。很快的,德厚祥生意盖过了畅和轩。1924年,廖泽霖陆续在总府街和钱纸巷开了两个门市部。
德厚祥的发达吸引了不少人进入腌卤行当。1925年,廖泽霖发起腌卤帮,并担任首届帮董。
*食府
可千万别以为这根港片里斧头帮的意思一样。在当时的成都,成立XX帮就跟今天成立粉丝团饭圈一样,是个常见的行为。当时的成都餐饮界,根据业务类型分为燕蒸帮、饭食帮、面食帮和腌卤帮等不同的行帮。大家营业内容各不相同,一直以来井水不犯河水,和平共处,共谋发展。
*SoulFire乐焰
但腌卤帮成立不久,就发现有开饭馆的人(饭食帮)偷偷开始卖香肠。于是两派打官司,请同业公会来裁决。廖泽霖代表腌卤帮出面协商,最终腌卤帮获胜,但并没有将饭食帮赶尽杀绝。双方达成了一个协议:饭食帮如果要卖香肠,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只能卖煮熟的.为了便于辨识,饭食帮做的香肠必须比腌卤帮的长,用长相说明自己不是专业做香肠的。这在后来被称为香肠的“生熟之争”“长短之争”。
腌卤帮成立后,出师的徒弟小牟离开老东家,开始自立门户。他和另两个有生意头脑的老板们一起在悦来茶园对面开创了“盘飧(sūn)市”(即今天很多成都人口中的“盘餐市”)。悦来茶园在当时是最著名的川戏演出场地,每天座无虚席,游人众多。
地点找得好,生意自然好。很快,徒弟的生意就超过了师傅,也开始有更多的人做腌卤生意。这就像X师傅捧红了肉松小贝,然后各家店都开始卖这个甜品一样,香肠正式走入了成都人的生活。1930年,原本在东大街摆烧腊摊子的“香风味”腌卤店俩老板盘下了隔壁门面,首开“腌卤+饭铺”的经营模式。随着时间推移,腌卤逐渐成为川菜饭馆里常见的凉菜品类之一。到今天,北京的川菜餐厅一年四季都供应四川香肠、腊肉、卤味……*文怡家常菜
1928年,廖泽霖逝世。随着徒弟和子女之间的相互分家合作挂招牌,等到解放前,成都腌卤帮的成员已发展到五六十家之多。腌卤食品的区分也越来越精细。到本世纪初,腌卤已经可以大致区分为大件和小件。大件如猪头、香肠、猪蹄(尾、耳)及内脏各部分腌卤制品;小件则以鸡鸭鹅的头、脚、翅膀和舌、肠、肝为主,包括猪天堂、脑花等。此外还有熏鱼、熏牛肉、烫油脆皮鸭、缠丝兔、冬腿、元宝鸡……
但就像所有的老字号一样,曾经红极一时的腌卤帮因世事变迁,战乱改制而后继无人,如今再也无处可寻。所以成都老辈子总会时不时感叹,小时候想吃买不起,后来有钱了又买不到了……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