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农民,一群深藏不露的食物创意玩家 | 风味世界
“这么好的肉浪费了可惜,加点大白菜炖炖又是一顿。”
熟悉么?很难不熟悉。
很可能昨晚吃完饭,你的家人就脱口而出过一模一样的内容。这些语言的发生频率之高,覆盖面积之广,影响代际之深,让人几乎要怀疑,是不是有条专门叫做“节俭”的染色体,只选择在中国人内繁衍传承——
—— 毕竟即便你自己,一个生长在物质充沛时代的儿女,也分明记得前些日子在外吃饭,当说出“吃不完就算了”时,灵魂的那一缕缕震颤。
*腾讯图片
很多年前,黑蜀黍陈晓卿有写过关于父母身上一些“难以理解”的节俭行为:
明明是去吃日料,母亲却以“太油”“拉肚子”为由,拒接昂贵菜品。但当发现吃不完要剩时,又谎称父亲爱吃,坚决打包带走;
当认为矿泉水的价格过高,父母二人情愿全天背着一书包水称不累,也不愿意再花钱买水;
种种行为最终困惑住了家里的第三代。当面对“爷爷奶奶喜欢吃什么”的提问,黑叔的儿子脱口而出:剩菜。
北方针对剩菜有一种专门的名字“折萝”,就是把剩菜汇在一起吃
中国父母喜欢剩菜,并且热衷把剩菜再造的行为,一直是困扰年轻儿女们的华夏餐桌“未解之谜”。
我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一个新角度的解答启发。
书的作者是一个美国人,百年前乘船来到东亚,只为考察中国日本和朝鲜的传统农耕体系。在他独特的西方视角,和详实的文字记录里,我们似乎能看见,“勤俭节约”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到底是基于怎样的地理历史环境,演变而来?
书名叫《四千年农夫》,作者富兰克林·H·金曾任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被称为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本书也是《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的导演组必读书籍之一。
在1909年的山东,每平方英里(259平方公顷)可以养活3840个人,384头驴,384头猪。同样面积的土地,在当时的美国只能养活61个人,30匹马和骡子。
中国人对土地的利用和产出率,在100年前是美国的63倍,而当时的美国已经进入如今我们熟悉的工业化农业阶段,化肥已经成为保持土壤肥力的唯一选择。
这也是富兰克林·H·金来到中国的原因,他想知道美国人做错了什么?
如果我们按照他们的耕作模式,我们这块土地上可以养活的人口可以达到现有规模的5倍”,在序言里,富兰克林·H·金如此解释。
富兰克林乘坐的船首先来到日本,在日本,他发现“田地里挤满了作物,没有一块闲置的土地”,而这样的“拥挤感”也伴随了他在中国的所有观察。
在香港,他发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施肥方法:用船拉淤泥。他意识到,这不仅可以帮助改善河道排水,还能将水中沉积的有机物转移到土壤里,给土壤增加肥力,一举两得。
随后他来到长三角地区,这里让他感到好奇的是墓地。百年前,土丘状的墓地在乡间田头随处可见。富兰克林觉得这些坟地本质上占用了耕地,会导致中国人的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
他好奇中国人为什么要允许耕地面积如此拮据,却也进一步增加了对中国农人对土地利用率的敬佩。
耕田的后面的土堆就是坟头,在富兰克林看起来很不可思议
沿着流通两广云贵的西江一路向北,他看到了中国本土的桑基鱼塘体系,也看到了中国人如何巧妙地将西方先进科技(比如拖拉机,播种机等)难以到达的复杂地貌,改变成可被耕作,甚至可以养活大面积人口的土地(梯田、水库引水等)。
*《中国生态文明》杂志
当然,他最好奇的,最希望获得解答的,仍是中国人如何在如此高密度的种植环境下,持续保持土壤的肥力?
他一路观察, 一路记录,最终总结出中国人完整的“肥田”方法,而每个都是中国农民变废为宝的智慧结晶:
河道清理淤泥的同时,淤泥成为混合入土壤的肥力; 人类生活粪便和生活垃圾被商人收集,而后转化为粪肥倒卖给农民。“乡村小道旁会有邀请游客停留解手的告示牌,这倒不仅是为游客提供方便,更多是出于主人收集粪便的需求”; 打麦子留下的秸秆成为取暖的燃料,燃烧后的草木灰继续存储起来,作为土壤的肥料; 在水稻收割前,农民会在土地上种植苜蓿,只为最终搅拌回土地,成为肥力的一部分。(其实富兰克林来中国前不久,科学家才论证了豆科植物可以固氮的作作用,中国人却早已如此耕作了几千年); 每个村子都会有一个大型水泥池,专门用来堆肥发酵。
“正是短缺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人极端节俭的品性以及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