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宇宙天团”走进香港高校 点燃青年学子航天热情

导读

6月24日,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暨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活动继续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走进香港大学,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来到香港理工大学,发表精彩演讲,鼓舞香港青年学子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龙乐豪讲航天精神:爱国是精髓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在香港大学作了题为《长征火箭与中国航天》的演讲。


龙乐豪在香港大学作演讲。

 

龙乐豪认为中国航天取得重大成就的法宝是航天精神,包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导航精神、月球探测精神等。“航天精神中,爱国是精髓、奉献是主旨、自主是根本、协同是支柱、攀登是追求。”

 

龙乐豪将自己称为“牛背上成长起来的火箭总设计师”。面对在场的众多学子,他深情寄语:“希望大家深刻理解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坚持遥望深空、探寻未来、脚踏实地、创新发展。希望你们刻苦钻研、掌握现代科技,成为新时代栋梁,用成功回报父母、用成就奉献祖国!”


欢迎香港同胞加入国家星际探索事业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在香港大学作了题为《天问一号的探火之路》的演讲。


孙泽洲在香港大学作演讲


孙泽洲在讲座中详细介绍了人类火星探测的主要阶段、中国火星探测的目标及主要过程。中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探测“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这背后是中国航天65年的积淀和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研工作者10多年坚守初心、不懈奋斗。技术上的新突破、科学上的新发现,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孙泽洲在讲座中特别提到,香港在国际科技交流、基础研究领域有独特优势,相信通过交流能找到更多合作的切入点。“我特别热切希望香港同胞参与到国家航天事业中来,能为国家航天事业做贡献是非常有意义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之重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在香港理工大学作了题为《仰望星空 北斗璀璨》的演讲。


谢军在香港理工大学作演讲。


谢军表示,中国的航天是一代一代人走下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一代一代人传承的最基本的要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之重器。新时代北斗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航天人站在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主动担当,瞄准一流,坚持创新,实现超越发展的坚定觉醒,是航天精神在新时代丰富发展的生动实践。


谢军说,北斗系统的研究是多学科的,特别需要化学和物理的人才投入到工程中,希望香港的年青人珍惜当前的机会,规划好自己的发展方向,为祖国建设、为航天事业发展、为北斗推广作出更大贡献。


我国探月工程创造多个第一

 

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在香港理工大学作了题为《筑梦月球舒广袖》的演讲。


张熇在香港理工大学作演讲。

 

张熇介绍,我国探月工程创造了月球探测技术的多个第一,形成了我国深空探测技术由空白、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新鲜经验。嫦娥四号探月工程的成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通信,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的第一行足迹,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中国下一步将继续实施探月四期工程,建立月球科研站,此外中国也正开展预先研究载人登月。

 

她强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探月任务极为庞大复杂,科研人员必须极为严谨,锱铢必较,才能确保零失误。

 

在香港理工大学,听众在讲座结束后鼓掌。

 

热情是市民心声的最好写照


聆听科学家们矢志报国的经历,与科学家近距离接触和互动,让很多香港学生和市民受到震撼和鼓舞。

 

在龙乐豪的演讲结束后,许多学生表示希望和龙乐豪合影,龙乐豪痛快答应了要求,并亲切地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老一辈航天专家的故事给了我很大激励,我以后会努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学生李兆津说。


香港市民于飞特意带着上小学的儿子来听讲座。“这个机会太难得了!专家的经历不但给我以启发,更能让探索宇宙的愿望在我儿子心里渐渐萌芽。”


相关阅读

骆惠宁会见航天科学家访港团

“宇宙天团”今日在港首开讲!“天外之土”本周日起公开展出

来源:根据媒体报道综合整理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