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联办

其他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下半旗悼念李克强同志

11月2日,为悼念李克强同志,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下半旗志哀。相关阅读中共中央
2023年11月2日
其他

香港特区政府举办“完善地区治理 共创美好社区”研讨会 郑雁雄应邀出席并作交流分享

共创美好社区”研讨会。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主持并致辞。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应邀出席并作交流分享。香港特区政府举办“完善地区治理
2023年10月31日
其他

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全国政协讣告 李克强同志逝世

李克强同志遗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同志,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3年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李克强同志,1955年7月生,安徽定远人。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刻苦学习,追求进步。1974年3月起,在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1月至1978年3月任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1978年3月至1982年2月,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曾任校学生会负责人。1982年2月起,李克强同志先后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常委、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兼全国学联秘书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全国少工委主任。1993年3月起,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考虑和安排团的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1998年6月起,李克强同志历任河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省委书记、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他提出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在全省上下形成发展共识,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04年12月起,李克强同志历任辽宁省委书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他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构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提出并组织实施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等民生工程,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显著成绩。2007年10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08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负责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保、建设、卫生方面工作。他协助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工作。把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作为医改工作的重心,推动医保、医药、医疗“三轮驱动”。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2012年11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同月起任国务院党组书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着力完善宏观调控,注重预调微调,注重定向调控。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2017年10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又一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18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再次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并担任国务院党组书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世界变局加快演进、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依靠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担任国务院总理后,李克强同志还先后兼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等,在科技、教育、生态环保和东北全面振兴、西部大开发等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新冠疫情发生后,李克强同志担任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李克强同志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续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他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推进财税、金融、投资、科技等重点领域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李克强同志对人民群众饱含感情,着力解决好群众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3月,李克强同志不再担任国务院总理职务。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他坚决拥护和支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关心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坚定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李克强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李克强同志永垂不朽!来源:新华社
2023年10月27日
其他

最新国家形象网宣片《PRC》 你看了吗?

这就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来源:人民日报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香港欢迎你” 福利大礼包等着你!

“你好,香港!”启动礼于2日举行,为一连串向全世界说好香港故事,推广香港商机、文化景点及旅客体验的活动揭开序幕。于此同时也为香港居民、商户及游客带来不少福利大礼包,本文将“打开礼包”带你看福利!
2023年2月3日
其他

“你好,香港!”启动 李家超:将向各地旅客派送五十万张机票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2日)举行“你好,香港!”启动礼,为一连串向全世界说好香港故事,推广香港商机、文化景点及旅客体验的活动揭开序幕。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致辞时表示,香港已解除了隔离检疫,已与世界和内地无缝接轨,他宣布将向全球各地旅客派发合共50万张机票,欢迎他们到访香港。李家超在启动礼上致辞。在启动礼上,李家超分别用英文、普通话和广东话致辞,指出这正体现出香港重要的独特之处,反映“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个独特优势对香港的重要性。启动礼致辞中李家超指出,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在全面复常的康庄大道上,香港“动若脱兔”,快速跃进。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与内地已实现通关,和世界各地也全面接轨。香港和内地及全世界的联系已恢复正常,香港国际机场再次人流如织,在连通香港和广东省的港珠澳大桥和西九龙高铁站,穿梭两地的旅客络绎不绝。他表示,香港已经进入全面复苏的新里程。香港维港海滨、太平山顶、星光大道、主题乐园、郊野公园、地质公园等将全面迎接全球旅客,最近落成的全新地标,如西九龙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及M+博物馆,也将为旅客带来全新的香港体验。启动礼现场播放李家超以普通话拍摄的宣传短片。李家超提到,香港今年将会举办许多盛事,从金融、经济、创新科技,到体育赛事、文化艺术和美食好酒,大型国际会议和展览多不胜数。今日正式啓动一系列“你好,香港!”宣传活动,并将免费派发50万张机票,欢迎内地和海外旅客到香港来,多走走,多看看,多找机遇。香港特区政府今年在复常的良好态势下,将带领和组织不同的访问团到内地和外国,说好香港故事,推动商贸、旅游、人文交流等。李家超与嘉宾主持启动礼。(图片来源:大公文汇网)李家超最后强调,香港已重返国际舞台中心,欢迎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旅客、投资者、企业家、创新者,一起来到香港感受活力,拥抱机遇,大展鸿图。启动礼开始时,一众舞蹈演员以机师、空姐、厨师、侍应等与旅游相关行业装扮,在台上跳舞,台上屏幕以多种语言显示“你好,香港”字样。相关阅读复常:香港新年关键词来源: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点新闻、橙新闻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3年2月2日
其他

复常:香港新年关键词

夜幕下,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上亮起“兔来运转·花灯迎新禧”大红灯;利东街头的大红灯笼绵延,挂满整条道路;湾仔太原街熙熙攘攘,街道两旁出售的新春传统装饰品、贺年糖果糕点琳琅满目;铜锣湾、旺角等地的商场里人声鼎沸……兔年伊始,春意盎然。香港正大步踏上复常之路。农历新年期间香港多个商场人头涌涌。1月8日,内地与香港多个口岸开始分阶段有序恢复人员正常往来。统计数据显示,此后一周内,春节期间的香港酒店订单量比上一周增长3倍,景点门票预订量暴涨超10倍,旅游订单从粤港澳大湾区辐射至全国。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统计,大年初一至初三,约30万人次通过海陆空各大口岸进入香港。1月8日,人们乘坐港铁抵达香港落马洲口岸。“内地是香港最重要的客源地之一,我们非常高兴能够迎接阔别已久的内地游客。”香港旅游发展局中国内地区域总监鲁昭仪表示,2023年香港一系列节庆、经济和文化艺术活动陆续回归,将吸引更多八方来客,感受香港魅力。香港旅游业议会主席徐王美伦表示,随着社会逐步复常,香港旅游业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她对未来一年旅游业前景充满信心。
2023年1月28日
其他

香港喜迎农历新年——瑞兔呈祥 行稳致远

“过年好!新春大吉!”进入农历兔年正月,位于香港九龙的黄大仙祠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大批市民在年初一、二排队进黄大仙祠参拜,祈求健康及好运。
2023年1月25日
其他

香港中联办主任郑雁雄发表2023年新春致辞

让“兴”的动能更强劲——2023年新春致辞(2023年1月15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
2023年1月15日
其他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0月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将向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建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
2022年8月30日
其他

一条供水“生命线” 粤港两地半世情

水,在我们生活日常再平常不过,在半个世纪前,对很多香港人而言却是一种奢望。转机出现在1963年——东深供水工程让“江水倒流”,为香港引来东江水。从此,香港开始告别水荒。50多年来,东深供水工程向香港输送了大半个三峡水库的水量。风雨同舟,血脉相连。回归祖国25周年的香港正迎来蓬勃生机,为香港引来东江水的东深供水工程也已陪伴了香港半个多世纪,如今,正用新方式继续守护“生命线”,延续半世情。不忘初心,为香港建一条供水线“月光光,照香港,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去,阿妈上佛堂,唔知几时没水荒……”这首上世纪60年代曾在香港坊间广为传唱的歌谣,就是300多万香港同胞当年缺水的残酷现实。
2022年7月11日
其他

习近平视察驻香港部队

上午11时30分许,习近平来到驻香港部队中环营区。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亲切接见驻香港部队官兵代表,同大家合影留念。
2022年7月1日
其他

习近平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隆重举行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1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25年来,在祖国全力支持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会场内,气氛庄重热烈。主席台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格外醒目。当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和夫人林丽婵陪同下步入会场时,全场起立,热烈鼓掌。
2022年7月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1日上午在香港会见了刚刚就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习近平祝贺李家超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他指出,经过25年时间,无论“一国两制”实践还是香港发展都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市民对你和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充满期待。希望你忠诚履行行政长官的宪制责任,带领特别行政区政府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团结香港各界人士务实进取,推动香港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续写香港“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中央将全力支持你和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我们对你和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充满信心,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2年7月1日
其他

习近平乘专列抵达香港,并在欢迎仪式上发表讲话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律政司司长郑若骅、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陈智思等前往车站迎接。
2022年6月30日
其他

坚定不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港实践行稳致远

“‘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九龙城何文田邨国旗和区旗飘扬。
2022年6月29日
其他

根在祖国,同心同行——香港同胞的家国情怀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夏日的金紫荆广场,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巍然矗立。碑文记述了25年前那个“回家”的不眠之夜:“海内外各国嘉宾观礼者数千人,国旗区旗高扬,欢声雷动,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山海重辉,诚划时代之壮举也!”
2022年6月29日
其他

紫荆花开正烂漫 踔厉奋发启新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香港发展纪实

丽日晴空下,金紫荆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隆重热烈的喜庆氛围洋溢在维港两岸。2022年7月1日,香港将迎来又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这个消息振奋了香港各界。
2022年6月28日
其他

回眸25年 | 紫荆花永远盛开

时间的巨笔,总是在沧桑巨变中写就传奇。历史的感悟,往往在深情回望时更加真切。2022年6月25日,首都北京发出这样一条讯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沉浸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喜庆氛围中,700多万香港同胞意气风发、心潮激荡。香港社会喜庆回归祖国25周年。(图片来源: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25载春秋可鉴,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在香江之滨猎猎飘扬。25载岁月洗礼,中央政府赠送的金紫荆花雕塑沉静祥和、熠熠生辉。漂泊的日子实在是太过长久。归来的游子抖落衣襟上的尘埃,满怀赤诚,紧紧依偎着母亲的胸膛。25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在祖国大家庭中同兄弟姐妹一道奋斗发展,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铺展未来图景,在中国梦的召唤下,新时代的香江传奇更加壮丽。(一)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香港协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马术项目,港珠澳大桥将碧波化作通途……进入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网上展厅,一条深蓝色的时光隧道,镌刻着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走过的光辉岁月和700多万香港市民的共同记忆。“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饱含真情的歌词,也唱出了人心深处的叩问。放眼今日之香港,令人信服的答案已经写下。在香港尖沙咀天星码头,天星小轮载着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标志的旗帜在维港航行(2022年6月22日摄)。城市发展日出林霏开。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努力打拼的香港同胞创造了新的发展传奇: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1.37万亿港元增至2021年的2.86万亿港元,增长逾1倍;对外商品贸易总额2021年约10.27万亿港元,较1997年增长逾2倍;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多年被众多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民生福祉光景时时新。回归以来,香港文化、康乐和体育设施数量不断增加,男性和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增长6.2岁和5.5岁,成为全球最长寿的地区之一,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香港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香江儿女奋发向未来。回归前,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没有民主可言。回归后,香港同胞当家作主,香港居民享有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家国情怀更加炽热。“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从狮子山下到长城之上,艺人刘德华曾感叹:可以用香港人的身份,跟大家说自己是中国人。挺直腰杆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700多万香港同胞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自信、步履坚定。对外交往好风凭借力。25年来,外国在港领事机构从88家增加到119家,香港特区护照免签证或落地签证的国家和地区由40个增至168个,以“中国香港”名义参与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达97个,香港成为20多家国际法律组织的“落户”之地,越来越多香港英才在中央政府支持下赴国际组织任职,中国遍布全球的270多个驻外使领馆为香港同胞提供“全天候”的领事保护与服务,“无论走到哪里,祖国在你身后”的庄严承诺让香港同胞更加安心。紫荆盛放时,香港正青春。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国两制”作为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回望方知行渐远,登高更觉天地阔。从历史中走来,向着未来前进,充满生机活力的“一国两制”事业,必将挥写更加精彩的新篇章。(二)“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机场对中外记者的一席话,道出党和国家对香港的深情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对“一国两制”、香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取得新经验、实现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要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中央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从没有动摇,更不会改变。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是心系香港同胞的民生关怀,让香港的发展更有温度。从强调以人为本、纾困解难,着力解决市民关注的经济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到要求重视解决青年群体面临的困难,关心、支持、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香港同胞的民生冷暖放在心上,不遗余力地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惠及香港市民。这是着眼长远的制度完善和法治保障,为香港长治久安筑牢根基。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进依法治港、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总有一双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雨,总有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航向”,回顾香港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一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这样感慨。香港正站在“一国两制”实践的历史新起点上。在新时代推进“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与时俱进,使“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更为丰满、更加鲜活、更具时代性,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复兴迈出了新步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三)“这是祖国送给香港的一份厚礼。”6月22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开幕典礼。从青铜器、书画名作,到织绣、陶瓷等,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逾900件藏品,横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这场文化盛宴,连接古今中外,也架起沟通心灵、融通情感的桥梁。文脉连着血脉,岁月见证深情。难忘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突袭香港时,中央政府出手力挺香港,使国际金融炒家铩羽而归,香港金融市场得以化险为夷;难忘香港经济遭受重创而陷入低迷时,中央推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等一系列政策,加强互利合作,重燃香港社会信心与希望;难忘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中央及时伸出援手助港抗疫,奏响一曲曲血脉相连、大爱无疆的感人旋律……温暖如一,情满香江。一路走来,尽管有风雨和坎坷,但祖国始终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坚强后盾,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最大底气。2021年,由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的部分月壤在香港会展中心展出,许多市民惊喜地发现,在中国人“可上九天揽月”的圆梦故事里,也有香港的一份贡献——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表取采样装置,助力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月表采样返回任务。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里,有不朽的香江名句;风雷激荡的时代风云中,有不变的赤子之心。在这片海风吹拂的热土上,总有一种情怀在流淌,那是无法割舍的骨肉亲情,是刻骨铭心的家国记忆。“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今天,香港市民的一杯清茶、一碗靓汤,早已离不开内地输送的潺潺东江水。血浓于水,命运与共。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个朴实的道理颠扑不破: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会更好!(四)“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6月24日,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实现人民对生活安康、社会安宁的梦想。今日之香港,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是香港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从不断提升竞争力,到破解住房难、贫富差距大、年轻人向上流动难等社会问题;从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到同建关爱共融社会,都需要在发展中求解。正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所言:香港的新篇就是希望在5年里创造一个有充分发展机会而且平稳、安全的香港,通过发展解决很多方面的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香港,依然任重道远;以广阔的视野看未来,前景一片光明。紫荆花开正烂漫,乘借东风上青云。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不仅能够分享内地的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而且能够在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占得先机。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扮演更积极角色,香港定能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市民。在世界夜景卫星图上,从广州到深圳再延伸至香港、澳门,是灯光最璀璨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港珠澳大桥横卧伶仃洋,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香港与内地的路网、口岸等“硬联通”已打通各个节点,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软联通”不断深化,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等不断促进合作,互通共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牵引,香港正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跨过深圳河,天地更广阔。”2021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香港市民普遍认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能带来益处,大部分受访者认同大湾区能帮助香港建立增长新引擎。在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心目中,“粤港澳大湾区就是一个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地方”;在经济学家看来,“香港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在外商眼里,“香港是拥有超过8000万人的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部分,这是世界上拥有更多好机会的地方”……对香港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新时代中国勇毅前行、朝气蓬勃,也给香港繁荣发展注入更加澎湃的新动力。“寻梦者启程起跑线,在这狮子山下冲线,愿这香港同心一起创建。”香港特区政府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组织创作的主题曲《前》,唱出了香港市民创造未来的信心和力量。“心合意同,谋无不成。”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开拓向前不停步,新时代的香港充满希望和活力!天高海阔,气象一新。不久前,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帆船赛在维多利亚港举行。帆手们乘风破浪、奋勇争先,展现了香港同胞同舟共济、扬帆万里的精气神。这是2022年6月25日拍摄的香港维多利亚港建筑。潮涌香江千帆竞,勠力同心再启程。回望过去,沐世纪风雨,经百年沧桑,“东方之珠”在南海之滨绽放异彩。展望未来,700多万香港市民抖擞精神,续写狮子山下发展新故事、繁荣新传奇。“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功,感召和团结广大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香江水澎湃不息,紫荆花永远盛开。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祝福香港,祝福祖国!来源:新华社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总书记心系香江|“增加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魅力”

最近的香港,一场场视听盛宴轮番上演。6月15日晚,在香港湾仔会议展览中心,看旗袍秀、赏茶艺、学国学、听国乐……热闹非凡;两天后,在香港西九戏曲中心大剧院,沪语小调、川剧变脸、越剧选段、传统武术……中华文化精彩纷呈,令人叹服。“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这个道理。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文化这个无形却坚韧的纽带,从历史风烟中穿过,一头连着内地、一头连着香港。习近平主席心系香港文化事业发展,希冀香港发挥“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光阴荏苒。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香港迎来又一份特殊的文化礼物……南北“故宫”的对望——“发挥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西望大屿山,南邻维多利亚港,在香港西九文化区,一座形似中国传统器物的恢弘建筑向海而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内地以外的首个合作项目,定位为一座世界级的中国文化艺术博物馆,背靠祖国,放眼世界。再过几天,这里将正式开馆。时间回到5年前。2017年6月29日,习近平主席抵达香港当天,便风尘仆仆前往西九文化区考察,见证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和故宫博物院签署《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习近平主席表示,西九文化区项目是几届特别行政区政府接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程,它的建成将为广大香港市民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文化娱乐场所,也有利于促进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将丰富香港国际都会的文化内涵,增加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魅力。香港,荟萃多元文化,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而西九文化区是香港文化特色的写照。习近平主席深情期许:“希望香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推动同内地的文化交流合作。”蓝图正在变成美好现实。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里感受多样的“连结”:一些来自世界的文物会到达馆内,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互鉴;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馆藏珍宝也将于7月亮相,从北到南的深情对望,两个“故宫”携手展示亘古及今的中华文明,既推动香港同内地的文化交流,也让世界各地访客遍览煌煌中华大地激荡的和合之美。“同心圆”的力量——“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2008年夏天,百年奥运圆梦北京,香港作为马术比赛协办城市,也走进世界聚光灯下,共享荣光。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30多天,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香港,实地考察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马术比赛筹办情况,他赞扬香港仅用3年左右时间就建成了两个高水平、现代化的奥运马术赛场,“广大香港同胞一定会在祖国体育事业发展史上创造新的辉煌”。香港赛马运动闻名全球,回归祖国之后,香港人“马照跑,舞照跳”。“马运之都”香港在国际舞台展示了美妙的“盛装舞步”,中国马术也在北京奥运会上圆了奥运梦。“兄弟同心、其利断金”。2012年全国两会,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以此句寄语港澳同胞团结协作、共创美好未来。时光流淌,牵挂不减。2017年6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国家博物馆参观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成就展,在展厅按下了“同心圆”互动装置触摸板,一颗澎湃的红心闪现在面前的电子大屏幕上。这个“同心圆”,代表着香港同胞和内地同胞齐心协力、携手合作,一起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香港同胞所拥有的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关键所在。”2017年6月30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习近平主席为香港鼓劲加油,“香港同胞不仅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而且能够继续在国家发展乃至世界舞台上大显身手。”“南国红豆”的传承——“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香港与祖国密不可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根和魂,也是香港同胞与祖国人民血脉相连的精神脐带。粤剧,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是岭南文化的瑰宝。香港回归后,粤港澳三地逐渐开展积极的交流合作,2009年,经三地共同申报,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香港之行,习近平主席在西九文化区观看了两名儿童演唱粤剧选段,称赞他们年纪虽小,但演唱很到位。“很高兴看到你们这么喜欢粤剧,这说明香港粤剧后继有人,也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生命力。”习近平主席表示,“希望大家珍惜机遇,勤学苦练,多同内地同行交流切磋,为广大粤剧爱好者奉献精彩演出,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人文湾区绽放生机活力,“南国红豆”越来越成为展示大湾区同根同脉故事的一张文化名片。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香港与内地共续非遗传统,颇有成效,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时代内涵。“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旋律婉转悠扬,东方之珠风采依然。历史启迪当下,更昭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相信,广大香港同胞对此也是念兹在兹的。我也相信,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广大香港同胞,一定会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相关阅读总书记心系香江|“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总书记心系香江|“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总书记心系香江|从这3件事,读懂总书记对香港创科的关怀来源:人民日报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回眸25年丨香港回归25年的25个瞬间

解码“香港特区”四字的含金量回眸25年丨654321,“中国香港”在全球榜单上一路高飞!来源:央视网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总书记心系香江|“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回归祖国25年的香港,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兴,就需要在破解民生难点和深层次矛盾上打开突破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香港民生,一再重申中央对香港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我们都很关心香港居民的生活”有一个镜头,深深印在香港人民心中——2008年7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考察香港,专门抽出时间深入普通社区。“我们都很关心香港居民的生活,所以到你家里来看看。”在市民余杜胜家,习近平细心地询问了工资福利、小区治安等问题。当听到香港市民对物价上涨感受强烈时,习近平说,价格的上涨有多种原因,解决的办法,一是政府要控制物价,二来是要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对于低收入的群体要多些支持和帮助。聚焦发展改善民生,是香港获得突破的不二法宝。这次香港之行,习近平提出:“今后,只要是对香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有利的事情,中央政府都会继续积极予以支持。”习近平以深邃宽广的眼光洞察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在福建、浙江、上海工作期间,他亲自谋划和推动了大量内地同香港的合作项目;在中央,分管港澳工作后进一步了解香港社情民意。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参加香港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希望香港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多提建设性意见,为促进香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为巩固扩大爱国爱港旗帜下的广泛团结发挥积极作用。次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再次强调“共同维护好、发展好香港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着力解决市民关注的经济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为处于历史关口的香港指明发展方向,持续关注香港民生改善的难点和重点。香港抗疫和民众安危牵动着中央政府的心,习近平主席为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依法制止和惩治暴力活动就是维护香港广大民众的福祉,要坚定不移”“中央政府已经并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抗击疫情”“坚决执行香港国安法,依法止暴制乱、拨乱反正,维护法治的权威和尊严”……推动香港抗疫和经济复苏背后,蕴含着习近平主席一以贯之的“人民至上”理念。他在2015年会见来京述职的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时指出,谋发展、保稳定、促和谐是香港广大市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特别行政区的主要任务;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表示,“要以人为本、纾困解难,着力解决市民关注的经济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2019年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指出,“要做好与社会各界对话和改善民生等工作”……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民生改善步伐不断加大。近几年发布的施政报告中,扶贫、安老、助弱、教育资助始终是施政重点,拿2021年施政报告来说,特区政府用于医疗和社会福利的经常开支,四年间增幅分别为53%和62%。“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对于香港民生改善这件事,习近平主席放在国家层面进行整体考量。“中央始终是香港发展的坚强后盾。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2017年6月,习近平主席时隔9年再度踏上香港。同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东江水源之一的新丰江水库。“东江的水质怎么样?”2014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一来到广东代表团马上关切地询问。东深供水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随着这个香港唯一外来水源的利用率达到国际警戒线顶峰,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启。2019年,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建成后将为香港发展提供重要的水安全支撑,进一步解决香港人的吃水问题。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香港与内地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还有很多: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成让香港正式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粤港澳高校联盟成为汇聚三地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联合会帮助香港吸引更多海外旅客……“希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凝聚共识,用足用好中央的各项支持政策,与祖国内地携手并进、共创辉煌”“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香港繁荣稳定是香港同胞的心愿,也是祖国人民的期盼”……习近平主席的殷殷期许,坚定有力。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香港市民生活必定会更加幸福,香港的明天必定会更加美好。相关阅读总书记心系香江|“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总书记心系香江|从这3件事,读懂总书记对香港创科的关怀来源:人民日报、央视网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来源:新华社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2年6月25日
其他

习近平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的讲话(全文)

习近平主持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来源:新华社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回眸25年丨654321,“中国香港”在全球榜单上一路高飞!

25年来,香港如同一条全新跑道,承载着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在众多世界知名机构的评估报告和排名榜上,“中国香港”的名字持续高飞!在全球数据中心市场排名中,香港位居第6在经济体全球竞争力排行中,香港位居第5全球第4大外汇市场在全球最便利营商地排名中,香港位列第3全球第2大生物科技集资中心在经济自由度指数中,香港多年排名第1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舞台,香港正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接下来,只要用好“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中国香港”必将搭上经济发展快车,一路向上生长!相关阅读回眸25年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习近平主持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习近平主持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6月23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并发表题为《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总书记心系香江|从这3件事,读懂总书记对香港创科的关怀

说起香港,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东方之珠,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但可能会忽略“创科中心”这个新标签。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鲜明指出:“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发挥内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优势,为香港和内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贡献,是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这是习近平等步入仪式现场。香港创科,一直牵动着总书记的心——在福建工作期间,鼓励香港高新技术企业向福建转移和延伸;在担任国家副主席时,称赞香港在奥运马术比赛筹办工作中创下多个世界一流;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在多个场合对香港创科表示了关心关怀,不断激励香港创科融入祖国发展大格局,创造令人欣喜的佳绩。一封来信,一次指示,架起一座“连心桥”2017年6月,24名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香港拥有较雄厚的科技基础,拥有众多爱国爱港的高素质科技人才,这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长期以来,香港科技界为香港和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份评价,表明了总书记对香港科技基础和香港爱国爱港科技人才为国家与香港发展所作贡献的高度肯定。“要重视香港院士来信反映的问题,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合理予以解决,以支持香港科技界为我们建设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这份支持,是总书记“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的又一生动体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香港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香港媒体形容为“重大突破”“历史性突破”,香港创科事业迎来大发展的春天。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国家有关部门系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在港两院院士来信的重要指示,支持爱国爱港科研人员深入参与国家科技计划,有序扩大和深化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强调香港要“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粤港澳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科技合作管理体制,促进港澳和内地创新链对接联通”……“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随着同内地科技合作不断深入,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地位不断提升。一座桥,一片海,见证香港创科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脚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播洒在伶仃洋上,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宛如一道跨海长虹。这片海,铭记着百余年前永不磨灭的耻辱记忆——自清代被“日不落”帝国的坚船利炮轰开大门,中国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香港也经历了百年屈辱。这座桥,创造了新时代我国科创传奇——这项“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被称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珠穆朗玛峰”。港珠澳大桥。“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习近平总书记一语揭示出历史演进中蕴含的深刻逻辑。这片海、这座桥,也见证着香港创科融入祖国发展大局,共享重大发展机遇的努力。或许你不知道,近年来,香港已多次参与重大科技项目——香港理工大学的“相机指向系统”随嫦娥四号探月,“火星相机”随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为香港和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香港创科事业发展可谓生机勃勃,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正是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香港把握创新科技合作重大机遇,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更好发展。一项战略,一片乐土,燃起香港青年“创科梦”东方风又来,南海潮再涌。深圳前海石,这块已经“当了”10年“网红”的石头,热度不减。2012年12月7日,前海石旁,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一时间“前海”成了热词,香港青年陈升心里埋下了创业的种子。3年后,他和伙伴成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第一批入驻团队。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前海。陈升回忆:“总书记说,梦工场是圆梦的地方。这让我们倍感振奋。”前海深港创新中心。十年间,前海从一片滩涂变成创新创业的沃土,圆了无数香港青年“创科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创新深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基因,从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香港科学园,到瞄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从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福田国际量子研究院;从“大疆无人机”“云洲无人船”等粤港澳三地创新合作项目成功落地,到“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被广泛复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导引下,粤港澳大湾区内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加速流转,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不断涌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树高叶茂,系于根深。“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 卢新宁出席

6月22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开幕典礼。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外交部驻港公署副特派员杨义瑞,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署理民政事务局局长陈积志,香港赛马会董事局主席陈南禄等共同主礼。主礼现场。作为香港特区的重点文化项目,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筹建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2017年6月29日,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故宫博物院与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签署《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正式启动项目。2021年底项目竣工,2022年5月展厅装修及展览设置工程完成。馆内共设有9个展厅,7月2日正式开馆后将展出由故宫博物院借出的914件珍贵文物及香港文化机构的艺术收藏等。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落成有利于推动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香港社会特别是年轻人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相关阅读香港故宫:崭新地标见证大国建造香港: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来源:香港中联办官网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缔造光明未来——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22年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总书记心系香江|“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

6月的维港,天高海阔。从太平山顶看去,林立的高楼勾勒出香港壮美的天际。“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2017年6月29日,习近平主席来到香港,面对等候在机场的160多名中外记者,深情流露。2017年6月29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乘专机抵达香港。这是习近平走到采访区向在场记者问好,并通过他们向广大香港市民表示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任职福建、浙江期间,多次率团赴港洽谈交流;到中央工作后,负责中央港澳事务协调工作,2008年7月,赴港检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马术比赛筹办工作并在香港考察,给香港民众留下深刻印象;
2022年6月21日
其他

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

紫荆盛放,风采依然。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飘扬在碧海蓝天之间,港交所大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见证着国际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25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一路走来,并非坦途。25年来,香港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遭遇过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侵袭,以及非法“占中”、“修例风波”等种种挑战……2017年6月29日至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特别行政区时指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党和国家一直牵挂着香港、关心着香港、支持着香港。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作为特区发展强大后盾,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百折不挠,愈挫愈强。在中央的坚定支持下,栉风沐雨后的“东方明珠”更加璀璨夺目。全力维护香港繁荣稳定“香港国安法实施至今,香港的新股集资额超过6500亿元(港币,下同),比实施前同一时期增加超过三成;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额超过1500亿元,比实施前的12个月高出近六成;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值于2020年底达到34.9万亿元,比实施前增加了两成;香港银行最近的存款总额,达到15.3万亿元,比实施前增加逾一成。”日前,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文章,以详实的数据力证:香港国安法从法制上维护国家和香港特区安全,为香港社会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为香港经济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陈茂波感叹:“国家的支持、‘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让香港能在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中,通过不断努力,为未来的成功发展筑好路径。”在中环拍摄的维多利亚港两岸。祖国永远是坚强后盾。人们犹记,回归伊始,香港特区即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当时,港元受到国际投机势力狙击,市场动荡,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遭受冲击,金融体系的稳定受到严重威胁。年轻的特区政府决定果断入市阻击国际炒家,中央政府郑重宣布,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坚决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维护联系汇率制度。在中银集团服务超过60年的林广兆先生回忆:当时,中银香港的数十名外汇操盘手,连续几昼夜在香港本地市场和国际汇市上与国际炒家正面交锋。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成功击退国际金融炒家,维护了香港的金融稳定,也稳住了人心。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央政府高度关注香港受到的影响,当年12月即推出支持香港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的14项政策措施;2009年1月,中央政府再次推出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2000亿元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此后,又出台多项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强与内地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一年多后,香港经济就走出低谷,实现强劲复苏,公共财政持续增长,失业率降至历史低点。最强力度援港抗疫,保障香港同胞安全健康“经历了3月初的惊涛骇浪,到4月露曙光,再踏入5月后,第五波疫情明显受控。”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5月30日发布的抗疫报告中指出。成绩,来之不易。今年春节后,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至。在最严峻时,确诊人数大幅飙升、防疫设施不足、医院爆满。2022年3月2日,满载抗疫物资的援港班列抵港。关键时刻,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中央政府全力支援,香港特区政府负起主体责任,共同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内地专家组、医护人员快速赴港,核酸检测队集结香江;火眼实验室、移动检测车、快速检测包等投入使用,一个月间,中央援建的首批6所方舱医院全部交付,提供约2万张床位;开辟水上物资供应航线,创新开通铁路援港班列……援港抗疫工作以最快速度、最强力度、最大覆盖度展开,极大提振了香港市民抗击疫情、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这次抗疫战得到中央全力支持。”林郑月娥说。“祖国永远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最大支撑”,香港回归以来,这条不变的定律不断被验证。2003年上半年,非典疫情肆虐香港,疫情的冲击使香港陷入恐慌,平时喧闹的中环“倒着走都不用担心碰到人”,失业率急速攀升至8.7%。“每天看着死亡数字,非常难过又非常担心。”香港特区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回忆。为保障香港同胞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中央政府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内地同样急需抗疫医药物资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向香港提供大批抗疫药品和器材。由于内地的防护服与香港的制式不同,有关方面要求内地工厂按照香港的要求加班加点赶制;而对于特殊眼罩、口罩等只有国外特定工厂生产的防护用具,中央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到国际市场采购。为了让香港早日摆脱非典冲击、恢复经济增长,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确定了两地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3个领域的开放措施和实施目标;随后又实施内地居民赴香港“个人游”政策。“每次香港遇到困难的时候,中央都会出手相助。香港人能感受到中央对香港繁荣稳定的承诺,是一个言出必行的承诺,能够从具体的支持中得到验证。”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说。落实“爱国者治港”,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2022年6月16日,湾仔利东街上,国旗和区旗迎风飘扬。鲜花、彩旗、标语……时近7月,香港庆回归的喜庆氛围日渐浓厚。日前,由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总署统筹的“共庆回归显关怀”计划启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特区政府各司局长联同参与该计划的各个非政府机构及地区团体,走访全港18区,探访基层家庭,派发回归25周年庆祝活动礼物包。庆回归活动越来越多,热心公益的中国侨联常委、香港特区选委会委员刘爱丽越来越忙,但心情特别舒畅。说起“修例风波”,她用手捂住了胸口,“那段时间,心情实在是太压抑了。”纵火、打砸、毁坏公共设施、投掷汽油弹……香港社会饱受“黑暴”肆虐、“揽炒”横行之苦。为了“撑警察”、支持爱国爱港力量,身为香港山东侨界联合会会长的她带领会员和义工,多次在风雨中走上街头,奔走呐喊。“我们只是做了有爱国爱港情怀的人应该做、必须做的事。”刘爱丽说。“修例风波”重挫香港经济民生。2019年,香港经济在摆脱国际金融危机所致衰退后首次出现负增长,约一半的主要服务业营收剧烈下滑。“东方明珠”陷入回归以来最严峻的局面。2020年6月30日,香港市民在铜锣湾街头支持实施香港国安法。关键时刻,中央出手;“利剑”出鞘,香江安澜。针对近年来香港出现的政治乱象及其造成的严重危害,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机制的重大决策,推动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支持特别行政区完善公职人员宣誓制度。这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推动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重新回到正确轨道。“砥砺奋进廿五载
2022年6月20日
其他

国务院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

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提名,国务院2022年6月19日任命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任命情况如下:
2022年6月19日
其他

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

日前,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深化粤港澳互利共赢合作,厚植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和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将南沙打造成为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鸟瞰南沙。《方案》明确,到2025年,南沙粤港澳联合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化体系初步构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加速集聚,成为港澳青年安居乐业的新家园;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园区建设运营模式基本确立,先行启动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南沙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化体系更趋成熟,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明显提升;生产生活环境日臻完善,公共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区域内港澳居民数量显著提升;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在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合作竞争中发挥引领作用,携手港澳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这是位于广州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方案》从五个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务。一是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二是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协同推进青年创新创业,提升实习就业保障水平,加强青少年人文交流。三是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构建国际交往新平台。四是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相互衔接水平。五是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合作,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粤港澳教育合作,便利港澳居民就医养老,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广州南沙科技企业生产的无人驾驶汽车在进行路测。《方案》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资金、要素等政策支持,创新合作模式,支持港澳积极参与南沙开发建设。要加强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在重大政策实施、重大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指导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跟踪服务和督促落实,广东省与港澳加强沟通协调,广州市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相关阅读广州南沙发布多项措施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广州南沙印发“办法”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2022年6月14日
其他

回眸25年 | 解码“香港特区”四字的含金量

即将迎来25岁生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除了令人流连忘返的风光与文化,还有不少“独步天下”的优势:世界最自由经济体、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处于世界四大湾区中发展最快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均预期寿命世界第一的“长寿之乡”……钟爱香港特区的还有嗅觉敏锐的各大机构:全球百大银行中,超过四分之三均在香港设行,而全球规模最大的20家私募基金当中也有15家于香港设点,其中不少更是地区总部。一项项“高居榜首”的数据,体现着“香港特区”四个字的含金量。这里是世界最自由经济体。自1997年以来,香港连续25年获评这一殊荣。在加拿大菲沙研究所的《世界经济自由度2021年度报告》五个评估大项中,香港在“国际贸易自由”及“监管”继续位居首位。这里是亚洲第一金融中心。香港与纽约和伦敦并称“纽伦港”。在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今年发布的最近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香港的总排名维持全球第三位。这里还有亚洲第一的人才竞争力。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表的《2021年IMD世界人才竞争力报告》指出,香港在亚洲排第一,比去年上升三位。香港名列前茅的领域还有很多。近两年,多个权威国际机构和刊物给香港特区的荣誉包括但不限于:全球金融制度排名第一、首次公开招股集资及企业并购环境全球第一、全球企业经营环境连续五年排名第一、基建安全全球第一。香港回归以来,虽经历亚洲金融风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侵袭、全球金融危机、“修例风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种种挑战,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1997年,香港GDP总值1.37万亿港元,人均GDP为19.20万港元,到2021年,香港GDP总值2.86万亿港元,人均GDP超38万港元;在港交所上市公司的数量从1997年的619家增加到现在的2500多家;香港的外汇储备在2021年底接近5000亿美元,是1997年底的5倍多……在“一国两制”下,香港特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享有独特的营商优势。香港基本法保障私有财产和外来投资,订明香港不实行外汇管制,保持香港自由港地位,保障货物、财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规定香港为单独的关税地区。基本法还明文保障特区的司法独立、普通法继续适用,以及港人的基本权利。回归为香港带来新机遇。香港通过《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系列协定和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平台,拓展内地市场,继续吸引国际资本通过香港投资内地,同时协助内地的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并充当国家金融开放的试验田,从中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回归以来,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水平得到提升,利益汇合点不断扩大:内地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而香港长期是内地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和境外融资平台,同时也已成为内地最大的境外投资目的地。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从2004年5月底的62.98亿元到2022年4月底的8419亿元,增长了近133倍,全球逾七成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经香港处理。这里还是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服务平台,是中国企业重要的离岸集资中心。截至2022年4月,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达1370家,占港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53.3%、港股总市值77.7%。对香港而言,“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如果说内地的改革开放为香港发展插上一只翅膀的话,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又为香港插上了另外一只翅膀。香港、澳门与九个珠三角城市所组成的大湾区城市群,是全球最具规模亦最具竞争力的湾区之一。相比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无论是GDP增速、土储面积还是人口规模,粤港澳大湾区都位居世界四大湾区之首。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人们期待香港能发挥独特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不断增添“香港特区”品牌含金量。可以预见的是,香港特区“独步天下”的优势在未来会有增无减。“十四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以及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当选后强调,新一届特区政府要利用好“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搭上经济发展快车。正如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曲《前》所唱的那样:“在这机遇面前,希望面前,好好地锻炼……寻梦者启程起跑线,在这狮子山下冲线……”香港特区这一路走来,以长期的繁荣稳定在告诉世界:奋进25年,花艳是紫荆,展望未来景,香港一定赢!相关阅读回眸25年
2022年6月13日
其他

回眸25年 | 国之大者:在香港上一堂爱国教育的好课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有什么事发生?”“签订《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割让”“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即使香港在鸦片战争后被英国强占,但仍然是中国领土”……位于港岛北角的培侨中学,初二中国历史课上,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着上一节课内容。黑板前的屏幕显示着“外力冲击与内忧”这一题目。在课堂上,中学教师穆家骏以一问一答形式与学生互动,课堂上他还以外拍短视频作为补充教材,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了解。35分钟的一堂课,时间紧凑,同学们留心听讲、抓紧写笔记。“读到鸦片战争这一段历史,提醒了我不能忘记国耻,一定要铭记历史。”学生黄靖楠下课后对记者说。培侨中学日前举行第74届毕业典礼。图为典礼上的升国旗仪式。自2018/2019学年起,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落实中国历史列为初中独立必修科并改革课程内容,古今并重,让学生能全面及系统地学习中国历史,培养其正确历史观和国民身份认同。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回眸25年 | 心中有“数”看香港

01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人选由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选举委员会人数2002年为800人,2012年增至1200人,2022年又增至1500人。界别由最初的4个增至5个。02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由选举产生。香港回归祖国后的前四届立法会,均有60个议席。第五、第六届立法会均70个议席。第七届立法会由90名议员组成,其中包括选举委员会选举的议员40人、功能团体选举的议员30人和分区直接选举的议员20人。2022年1月12日,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举行首次会议。03香港授勋及嘉奖制度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1997年创立。在2021年的授勋名单中,共746人获特区行政长官颁授勋衔及作出嘉奖,其中获颁香港特区授勋及嘉奖制度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的共7人。自香港回归以来,共颁发出109枚大紫荆勋章。04从香港回归之初到2022年5月17日,外国在港领事机构从88家增加到119家,其中包括63家总领事馆,56家名誉领事馆,此外还有6家官方认许机构。
2022年6月9日
其他

回眸25年 | 香港,革故鼎新谋发展

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的香港,海风依然轻柔,街景依然惊艳。回望来时路,香港特别行政区经历许多风雨挑战,依然昂然挺立。种种考验没有动摇“一国两制”根基,坚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香港发展重回正轨,“一国两制”事业前景更加光明。展望新征程,香港正在新时代背景下勾画发展路径,整装前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25年过去,旺角的霓虹灯依旧五彩缤纷,跑马场的赛道依然激动人心,中环的银行、券商依然标牌林立,岁月不减香港的绝代风华。
2022年6月7日
其他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亿万人民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2022年6月6日
其他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曲《前》今日上线

5月31日,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曲《前》。该主题曲由香港电台制作,展现国家为香港带来新机遇,鼓励年轻人把握机会,同心创建,让香港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路上,迈步向前。主题曲由陈少琪作词及监制、张家诚作曲、编曲及监唱,并首次有28位香港及内地歌手齐齐参与演唱。参与主题曲的首版演出歌手有谭咏麟、张学友、刘德华、钟镇涛、陈慧娴、草蜢、李克勤
2022年5月31日
其他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导读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文如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2年5月31日
其他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习近平对李家超当选并被中央政府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表示祝贺。习近平说,你爱国爱港立场坚定,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不同岗位上都履职尽责,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中央对你充分肯定,也充分信任。习近平指出,去年以来,在新选举制度下,香港先后举行了选举委员会选举、第七届立法会选举、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都取得成功。实践证明,新选举制度对于落实“爱国者治港”、保障香港市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推动形成社会各阶层各界别齐心协力建设香港的良好局面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这是一套符合“一国两制”方针、符合香港实际、符合香港发展需要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习近平强调,今年适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25年来,尽管经历了许多风雨挑战,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央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从没有动摇,更不会改变。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我相信,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施政一定会展现新气象,香港发展一定会谱写新篇章。韩正、夏宝龙等参加了会见。来源:新华社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回归25周年!香港系列庆祝活动抢先看

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香港特区政府自5月起至年底将举办系列文化艺术和康体活动。这些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一起来看↓↓文艺活动特区政府康文署辖下博物馆5月起将有多个大型展览陆续登场,包括油街实现新艺术空间展出立体数码影像(简称“裸眼3D”)作品及融入艺术和科技的装置、“八大‧寻龙记”珍贵恐龙化石标本展览、“敦煌——千载情缘的故事”展览、“走进巴洛克——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珍藏展”、“想识‧赏析中国山水画”,以及“众里寻她——南京博物院藏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展”。“艺术@维港”下推出的“艺术有理”展览。康文署还联合三间机构呈献“艺术@维港”,于维港两岸设置多组户外艺术装置作品及大屏幕数码影像。除大型展览外,还会推出各项多姿多采的表演节目,包括伦敦爱乐乐团(音乐会银幕版)、精彩粤剧节目、香港芭蕾舞团改编自经典童话的《仙履奇缘》、国际综艺合家欢等。康乐活动6月至10月,康文署将推展“花悦满城”计划,在香港各区共48个主要地点及公园进行园景美化工作,包括设置色彩缤纷的花海、花墙、侏罗纪迷宫花园、主题园圃以及美化路旁园地,种植具观赏价值的花卉和特色植物,以美化城市景观。“花悦满城”计划中设于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墙构想图。6月至12月,在康文署辖下不同地区的公园还将举办一系列“欢乐公园”活动,透过各种康乐活动和游戏,让市民在假日与家人到公园同乐,感受公园的活力和欢乐气氛。体育活动7月1日,康文署将举办“回归25周年——免费玩尽康乐设施”活动,让市民免费使用大部分康文署辖下的收费康乐设施。此外,6月至7月的周末,在不同商场或表演场地还将举办全民运动巡回体育示范,每次以不同的体育项目作为示范主题,当中包括舞蹈、武术、跳绳及健体运动,向市民推广运动有益身心的信息。另外,还会邀请插画师以庆祝活动为题材,设计儿童康乐棋棋盘,并把棋盘设计制作成地画贴纸,6月中起陆续张贴于康文署辖下9个康乐及文化场地供市民玩乐。届时还会推出纪念品换领计划,供参与不同庆祝活动的市民换领限量版康乐棋纪念品。纪念邮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纪念邮票小全张。为纪念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香港邮政将于7月发行一套四枚纪念邮票、一张小全张和相关集邮品。此外,香港邮政还将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5周年”为主题,发行一张邮票小型张。廉署开放日廉政公署7月开放日时间表。特区廉政公署将于7月的三个周末向公众开放多项设施。香港市民将获安排以导赏形式参观廉署展览厅、录影会面室、列队认人室、扣留中心、枪械设备及互动游戏区等多项廉署设施,了解香港反贪历史及廉署最新的肃贪倡廉工作。相关阅读庆祝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启动礼在港举行香港举办基本法全港校际问答比赛庆祝回归25周年来源:特区政府新闻网、中新社、香港文汇网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2年5月24日
其他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导读5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5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指出,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影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日益突出。但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变,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历史使命也没有变。作为国际社会积极、向上、建设性力量,金砖国家应该坚定信念,直面风浪,以实际行动促进和平发展,维护公平正义,倡导民主自由,为处于动荡变革期的国际关系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习近平强调,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以牺牲别国安全为代价,片面追求自身安全,只会造成新的矛盾和风险。为了促进世界安危与共,我前不久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金砖国家要加强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密切沟通协调,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相互尊重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抵制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习近平强调,发展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任务。面对当前各种风险挑战,加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五国要同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对话交流,增进理解互信,拉紧合作纽带,加深利益交融,让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让进步的力量越聚越强,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作出更大贡献。相关阅读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上的讲话(全文)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来源:新华社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2年5月19日
其他

当前中国经济走势观察: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围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这次重要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2022年5月17日
其他

新选制全面落地 香港开启良政善治新局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8日顺利诞生,标志着新选举制度下三场选举圆满成功。这三场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实践充分证明,新选举制度是一套符合“一国两制”原则、符合香港实际的好制度。从出台到落地,新选举制度擘画了香港民主实践的崭新蓝图,为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和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对香港开启良政善治,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视频来源:新闻联播)“爱国者治港”夯实良政善治根基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香港中联办声明:祝贺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圆满完成 期待香港迈向更加美好未来

香港中联办声明:祝贺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圆满完成期待香港迈向更加美好未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5月8日发表声明,对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圆满完成,对李家超先生以1416票高票当选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表示祝贺。这次选举进一步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彰显新选制的进步性优越性,是发展香港特色民主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声明指出,此次行政长官选举,是完善特区选举制度后首轮三场重要选举的最后一场,整场选举依法依规、公平公正有序进行。选举过程中,特区政府依法组织选举事务,候选人精心开展竞选工程,选委会委员认真行使权利,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社会各界积极向竞选办提交意见,1.3万多名普通市民通过“超哥听你说”平台,提出47000余条建议,体现了对香港迈向新未来的热切期盼。此次行政长官选举,呈现出理性、团结、进取的良好氛围,充分展示出新选制选贤任能、汇聚爱国爱港力量的进步性优越性,再次证明新选制是符合“一国两制”原则、符合香港实际的好制度。我们对香港特色民主道路充满信心。声明表示,李家超先生获得高票提名,并以1416票高票当选,这既是选委们的郑重选择,也是民意的集中体现。李家超先生长期担任政府公职,服务香港社会,务实有为,团结担当,深受各界认可。他宣布参选以来,与选委、界别、团体以及市民代表频繁会面,以真诚开放的态度集思广益。他提出的四方面竞选政纲,充分吸纳各界意见,突出变革精神,强化结果导向,回应了香港社会的关切,被媒体称为“让香港市民和国际投资者放心、安心、充满信心的施政纲领”“对新一届政府施政充满期待”。声明指出,过去五年,是香港“一国两制”实践非同寻常的五年。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带领特区管治团队依法施政,沉着应对修例风波、新冠疫情和外部环境不利变化带来的多重严重冲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坚守“一国两制”底线,坚决执行香港国安法,依法止暴制乱、拨乱反正,无畏无惧美国无理制裁;依照全国人大有关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立法,积极完成香港选举制度修改完善的本地配套立法,依法有序组织三场选举;采取积极措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全面深化同内地交流合作,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展现出爱国爱港的情怀和对国家、对香港高度负责的精神,为香港未来发展和新一届政府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声明最后强调,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一国两制”伟大实践进入新阶段。相信李家超先生将不负众望,团结带领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坚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开启香港由治及兴的新篇章,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实现更大作为、更大担当、更大建树。来源:香港中联办官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公众号“香港中联办(ID:locpgHK)”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2年5月8日
其他

疫情要防住 经济要稳住 发展要安全——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导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视频来源:焦点访谈)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不断做强经济基础,保持宏观大局稳定,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疫情要防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十分严重,我国疫情点多、面广、频发,防控工作经历严峻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目前吉林及其他多地聚集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上海疫情清零攻坚战初见成效,全国疫情传播呈波动下降趋势。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要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高、无症状感染者占比大等特点,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升级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完善各种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经济要稳住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生产继续稳步恢复,内需拉动作用提升,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们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必胜信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稳住市场主体,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发展要安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必须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认真落实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2022年5月3日
其他

习近平: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 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会议: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来源:新华社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022年4月30日
其他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绩来之不易。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要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抓好春耕备耕工作。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组织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稳控安全生产形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会议强调,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会议指出,要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会议指出,编制《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专项规划。要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会议强调,要坚持重点布局、梯次推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要坚持高标准,努力打造成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要把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放在基础研究人才的支持培养上,为他们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和保障。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各级党委(党组)要强化主体责任,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统筹推进人才工作重大举措落地生效,积极为用人主体和人才排忧解难,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相关阅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会议: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2022年4月29日
其他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会议: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韩正出席会议。
202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