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师外语致知讲坛”系列讲座第九十五讲

语言学研究的融合

主讲人:胡壮麟 教授

主持人:杨   忠 教授

致    辞:  周桂君 教授

讲座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14:00

讲座平台:

外国语学院本部427会议室(线下)

腾讯会议 297 771 503(线上)

主讲人简介

胡壮麟,1933 年 3 月生,上海市人。清华大学外文系 1950级系友,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 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二部翻译、参谋,1959 年任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室翻译、编译组组长、情报组组长。1973 年回北京大学任教,现已退休。曾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英语教研室教员、讲师、副教授、英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教授、博导、系主任,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英语组副组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全国高校功能语法教学研究会会长。此外,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30 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外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英语教学法等,著有《语言学教程》、《系统功能言语法概论》、《当代语言理论与应用》、《理论文体学》、《认知隐喻学》、《跨越太平洋——胡壮麟澳大利亚研究论文集》等。其中,1992 年主编的《语言学教程》,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语言系统与功能》、《英语学习百科词典》、《新意识意式 558 易用汉语词典》、《北京市 21 世纪教材(英语)》、《语言学高级教程》、《新世纪英语大词典》等。

内容简介

本文就加强外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的融合,首先从哲学理念上阐述其合理性,如“语言学”在内涵上理应包括两者;对语言学研究的加强符合“新时代,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背景下的国家语言策略;加强当代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语的研究。在此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问题有待解决,如中国高校很少设置语言学系,中国高校的外语院系强调文学传统,不太重视语言学的引领作用,国内外有关语言和语言学的国际会议上不重视汉语。为此,本文提出若干建议,首先,采用有分有合的“连续统”的辩证哲理,现有的一级学科“文学”应易名为“语言文学,在二级学科中增设“语言学”,采用适用语言学的理论评价各种分支学科和研究进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