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 感冒药千万不要这么吃!这七个误区很多人都会犯,很危险...
很多人一感冒,第一时间就是吃感冒药
为了能够快点好起来
一些人还不惜增加感冒药的剂量
或者搭配其他药物
这种做法真的对吗?
感冒药的 7 个「不」
01
吃药不能预防感冒
为了避免被传染感冒,不少人会先要吃点药预防一下。遗憾的是,没有任何药物能预防普通感冒,感冒药也不能。
最好的预防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多锻炼、保证睡眠、饮食均衡等。
此外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流感,但要注意,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感,对普通感冒没有预防效果。
02
吃维生素 C 不能预防感冒
有传言说,多吃维生素 C 可以预防感冒,因此维生素 C 备受青睐。
其实,常规剂量服用维生素 C 并不能预防感冒。大剂量服用有可能达到一定的预防效果,但大剂量的维生素 C 同样有造成中毒的风险。
好好洗手吧,别乱吃药。
03
感冒药不要混着吃
感冒药可以缓解头痛、发热、鼻塞、流鼻涕等感冒症状,让我们不那么难受。有些人可能会想:几种药一块吃,应该能好得快一点吧?
大错特错。
感冒药成分复杂,而且很多感冒药里会有重复的成分,随意混用会增加药物过量的风险。
拿感冒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打个比方,它是用来退热和缓解疼痛症状的最常用药物,常规剂量使用安全性好。一旦超量使用,则有造成肝脏损伤的风险,严重了还会造成死亡。
去年 12 月就有个例子: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感冒后自己买了几盒感冒药,三四种药一起吃。后来因为药物过量,送到医院时人已经休克了。好在抢救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图片来源:每日商报
04
不要自己增加药量
除了混着吃外,不少人还会自己增加药量,以为吃得多就能「加速痊愈」。
错!感冒是有固定病程的,吃不吃药都需要一周左右的恢复时间。擅自加大药量并不会好得更快,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来吃药是最安全的做法。
前些日子,上海一家医院成功挽救了一位重症肝病患者的生命。她生病的原因正是过量服用感冒药导致「谷丙转氨酶」数值高达 17000(正常值应在 45 以下)。
专家认为数值如此「爆表」还能抢救回来,实属罕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幸运。
图片来源:央广网
05
开车前,不要吃含抗组胺成分的感冒药
暑假是旅游出行高峰,不少人会开长途车去游玩,如果这时感冒了,吃药时一定要当心。
抗组胺是很多感冒药的常见成分,主要用来缓解鼻塞流涕症状。但是它通常有一个副作用:嗜睡。
感冒时,吃药后昏昏沉沉睡一觉很不错,但是如果在高速上开车犯困就太危险了!
常见的抗组胺成分有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药品说明中会注明。
此外,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辨别方法:看说明书中「不良反应」一项有没有「嗜睡」。如果有,开车前就别吃这类药了,换成不会犯困的来吃。
06
不要用柴胡注射液给孩子退烧
小时候感冒了,十有八九会被爸妈带到医院打柴胡针。
国家药监局在新发布的《柴胡注射液说明书修订要求》中明确要求在「禁忌」一项中须注明「儿童禁用」。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因为中药注射液引发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应避免用在儿童身上。
全世界公认的安全系数高的儿童退热药物只有两种: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3 个月以上宝宝可用),另一种是布洛芬(6 个月以上宝宝可用)。
而且这两种药物在药店都买得到,家长可以根据医嘱或说明书给孩子服用。
07
4 岁以下儿童不建议吃复方感冒药
美国儿科学会以及多国的主流学术届都曾经明确指出,不建议四岁以下儿童吃复方感冒药,原因是没有证据显示这类药物对孩子来说是收益大于风险的。
而且,正如前面所说,感冒药并不会让孩子好得更快,只是让孩子好受点。
推荐选择单一成分的药物来帮助孩子缓解症状。比如上面提到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此外可以用生理海盐水帮助孩子清洗鼻腔,缓解鼻塞流涕等。
感冒药应该这样吃
说了这么多感冒药的常见坑,下面来说说感冒药的正确打开方式。
01
明确自己的症状是否符合吃感冒药的条件
感冒药中主要成分的作用通常都包含退热、镇痛、镇咳、化痰以及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如果你出现了这些症状,并且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考虑吃感冒药啦。
02
根据症状对号入座
发烧、头痛、流鼻涕、鼻塞可以选择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咳嗽咳痰可以选择同时含有右美沙芬和愈创木酚甘油醚的。
这些名字太长不好记?那就看准感冒药说明书的适应症,如果那些适应症你都有,那就适合你。
如果有些适应症你没有,那就再选一款适应症和自己症状更加吻合的,这样可以避免服用一些不必要的成分。
03
好好休息,让身体修复
吃感冒药的目的是让自己好受些。不代表吃了药之后就可以打了鸡血一样继续作战,这样会透支身体。
休息才是促进痊愈的最好方式。
感冒就像身体的小脾气,提醒你不要光顾着学习和工作,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呀。
大家都在看...
【健康科普】感冒、腹泻、擦伤......这些常见小病的用药方法你清楚吗?
编辑:依婷 责编:邹向东
来源 | 丁香医生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点亮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