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驰援手记 | 高元妹:保护好自己,尽全力救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高元妹 广州卫健委 2020-11-13

往期荐读

二十多天来,他白天到ICU病房临床诊治,晚上会同国家级专家编写重症患者救治流程指南。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流程化救治,一步步稳扎猛打,把一个个病人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驰援手记 | 武汉ICU病房里的广州医生:先救活一个再说!



1

保护好自己

尽全力救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身处武汉更加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也愈发清晰地认识到此行的意义。我们克服各种困难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我们只有一个目标: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广医三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高元妹



2月7日晚上六点多,我和医疗队队员们便顺利达到了武汉,因为住得比较远,到达入驻酒店时已是晚上9点多。办理入住手续、清点各项物资、收拾行李,忙完这些已是凌晨两三点。8日一早,我们休息了四五个小时便出发去到这次支援的医院,也是疫情最严峻的“战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



遇到的第一“难”竟然是……


到达武汉时,我的第一感受是“冷”。因为出发时时间很紧张,一两个小时之内就要到机场集合,医疗队很多队员带的生活物资都不够,匆忙之下,御寒的衣物和设备也没有带全。夜里天气寒冷,大家想要开空调,但又担心如果是中央空调的话,可能存在感染的风险。直到和酒店反复确认每个房间的空调是独立的分体空调,大家才安下心来。


当地的政府对我们的到来非常重视,了解到我们生活物资不足时,第一时间答应为我们采购和协调。当天晚上,湖北省物资部就将40多套供暖设备送到我们手上,让我们感受到阵阵暖意,我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各种物资都会陆续到位。虽然仓促,但大家在武汉的生活也逐渐安顿下来了。



和生命赛跑,第一时间投入工作


8日早上八点,经过前一晚的短暂休息,我便出发去到协和西院区,进入重症监护病房,这里也是接下来我要工作的地方。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西院区是国家指定的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目前已经收治了几百个病人,医护人员人手非常非常紧张,我们的到来解了燃眉之急,因此也被要求“即刻上岗”。无论是医疗组还是护理组,大家上午进行了培训,下午就马上进入病房开始工作,而我也马上开始熟悉病人的情况,进去战斗状态。抗击疫情,就是和生命赛跑,我们感受到了争分夺秒的紧迫


快速熟悉了情况后,我的工作任务是在协和西院区的重症医学科,管理20个新冠肺炎的危重病人。这20个病人的病情非常危重,每一个都插管上了呼吸机、且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医疗救治任务重大,基于这种情况,医疗组进行了分组,我和其他两个组长各担任一个医疗组的组长,三个小组共同承担和管理危重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




救治危重症患者:被传染风险极高


在协和西院区重症监护病房,我和支援的医生们逐个了解了病人的病情。救治难度大、风险高、任务重,我心中对接下来的救治任务有了初步的认识。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救治危重病人,就是置身高风险的传播环境中。


每个已经确诊的危重病人,传播性都比较强。新冠肺炎会导致危重患者出现血氧差、呼吸困难,需要呼吸支持,而提供呼吸支持时的各项操作——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支持、纤支镜检查和吸痰等等,都是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高风险操作


此外,如果病人出现严重的炎症风暴、器官功能障碍,需要进行血液净化、俯卧位通气,甚至上ECMO等治疗时,势必会需要密切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这些对于近距离接触患者的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来说,都面临着极高的感染风险。


重症医学科的救治工作是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希望,但操作多、被传染风险高让医者面临巨大的挑战。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更能体会这份不易。为了尽最大可能救治成功,我和我的战友们都深知,一定要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地进行防护,一定不能发生医护人员感染。如果因为我们自身的不小心而发生医护感染,不仅可能拖累同行,更失去了我们支援的意义




只有一个目标

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从早上八点到达协和西院区,直到晚上7点才离开。一整天高强度地学习、熟悉工作、投入抗“疫”让我切身感受着“前线”的辛苦。


因为住的地方离协和西院区有一定距离,加上穿脱防护服的准备时间,我和医疗队队员们都是早早地出门、到夜里才回到住处,工作时长较长。在重症病房工作要全副武装,各项防护设备穿上后,身体感觉被牢牢地裹起来,行动不便,甚至连判断能力都受到一定影响,一整天穿着那套防护服,身体上的辛苦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也让我从心底里钦佩已经在武汉奋战多日的同行们——他们是真的非常非常辛苦。


从疫情发生以来,支援武汉就是我心之所向。在武汉,全国各地的同行们克服家庭、工作、个人重重困难,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都有各自的不容易。但来到这里,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2

我经历了最难的家属病情谈话


作为ICU医生,面对的都是危重症患者,早已习惯了与家属进行病情谈话,但这一次面对新冠肺炎,我却经历了最难的家属谈话。


——广医三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高元妹



到达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监护室,我作为三个医疗组组长之一,第一项任务就是快速熟悉病房和患者情况,立即带队开展工作。就目前来看,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任务非常艰巨,我所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救治每一位患者。



暂时没有特效药

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仍然艰难


我工作的重症监护室,是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医附一院张挪富副院长、徐远达主任带队的医护队伍接管的,建立这个ICU病房是为了收治更多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这里由原来的普通ICU病房改造而成的,目前共收治了20个病人。面对这么多危重症患者,在我们来之前,张院长他们日夜不分地连续多日工作,早已疲惫不堪,我们的到来极大缓解了之前的压力。



目前ICU的患者主要是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危重患者标准收治的,与普通肺炎相比,新冠肺炎的特点是病情进展非常迅速,病人在短时间之内出现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暂时没有特效药。由于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救治难度大,ICU病床的周转率低,所以仍然存在“一床难求”的现实情况。



家属在电话里的哭泣

让我经历了生平最难的病情谈话


作为重症医学科的医生,病人病情发展千变万化,我几乎每天上班都在和家属做病情谈话。但是这几天,我却经历了最艰难的病情谈话。



平生第一次通过手机一一联系病人家属,向他们告知我所管理床位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连续六七个电话,每一个接到我电话的家属都是在哭泣的,当时心里的感觉真是五味杂陈,说不出的难受。


一方面,他们听到我的电话告知病情,意味着家人还活着,但另一方面,家属们对家人非常牵挂,但由于病情的传染性,都无法探视,只能通过电话了解病情发展,万一病危也无法见到家人最后一面,所以家属们的情绪都非常的脆弱。


其中一位家属是协和医院的同事,她曾经是ICU的护士,她的父亲是我主管的病人,她对我说:“您不要有任何顾虑,您就放手一搏去救治他,我们全家人都感激您。”来自同为医护人员的理解让我很感动,但也让我特别难受。


换位思考,可能有一天我的家人也有可能被感染被治疗,我也希望家人能够得到最好的救治。所以,面对每一个病人,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救治。


疫情严峻,医者不易,几天里,我们经历了许多之前未曾想到的事情,我们看到了这次新冠肺炎抗疫的艰巨,但更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可贵的真情。这让我们医护人员更加坚定了信念,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战役!



作者:高元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呼吸+危重症救治专家,于2月7日驰援武汉,目前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承担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工作。


大家都在看...




驰援手记 | 广州市胸科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员首次“入舱”工作

驰援手记 | 广医二院驰援医疗队“进驻”武汉协和西院重症病房

驰援手记 | 防护服背后的心酸,病毒肆虐下的爱情:给驰援武汉的丈夫一封“情书”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来源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通讯员 | 白恬、王慧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愿“逆行”的人儿早日平安归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