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新生 | 25周超早产双胞胎面临三大难关,百日救治创造生命奇迹!
看着怀抱中睡得香甜的双胞胎姐妹,
她们时不时伸伸懒腰、打打哈欠的样子,
38岁的赵女士(化名)实在无法
将她们与百余天前
仅巴掌大的婴儿联系在一起,
想起自己生产和救治她们
“惊心动魄”的过程,
她仍心有余悸。
2019年12月22日冬至,孕25周的赵女士产生下双胞胎女儿,出生时两个宝宝体重分别690克、660克,经过广医三院新生儿科百余天救治,体重增长至2.6公斤、2.43公斤,于4月3日健康出院。
此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曾成功救治了包括出生体重540克、胎龄23周等在内的众多的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但像这对胎龄仅25周、出生体重均只有600多克的双胎宝宝尚属首例,在国内也颇为罕见。
4月3日,出院时健康的双胞胎姐妹
孕六月宫口竟然开了,心提到了嗓子眼
2019年12月19日凌晨,怀孕六个月的赵女士总也无法入睡,下腹部总觉得有些不适,以为吃坏了肚子,上厕所时仔细一看,阴道出血!她吓坏了,赶紧叫起家人来院就诊。赶到广医三院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时,产科医生发现赵女士宫口已经开了4厘米,对于怀孕还不足25周的准妈妈,这种情况极为危险,很可能危及胎儿生命。
38岁的赵女士好不容易怀上的宝宝,回忆起这些年来艰辛的求子之路,她实在无法接受宝宝可能无法存活的结局。她反复向医生咨询,希望能够博一博。看到赵女士如此坚决,产科医生马上请来新生儿科进行会诊。
新生儿科医生会诊后认为,宝宝的胎龄不足25周,发育不成熟,而且是双胎妊娠,其中一胎还存在双肾盂扩张等问题,出生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抢救无效死亡的机会很大。
但这对宝宝对赵女士一家来说意义非凡,家人积极救治的愿望十分强烈。
看到一家人渴望的眼神,新生儿科崔其亮教授、吴繁主任医师及多位新生儿科医生立即成立重症救治团队,为这对还未出生但却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的宝宝们制定了详细的救治方案,时刻准备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孕25周出生,
超早产双胞胎抢救上演“生死时速”
“因为我宫口已经开了,但是又需要保胎,所以我在产房和病房之间徘徊往返了好几天。没想到,冬至这天,两个小家伙像赶着过节一样来了。”12月22日,赵女士在广医三院顺产分娩下两个孩子。
出生时,大宝体重仅690克、身长33厘米、头围23厘米,小宝体重660克、身长30厘米、头围22厘米。每个宝宝的体重比一瓶可乐重不了多少,皮肤薄的可以看见下面纤细的血管,体长如成人的手掌一般大小。大宝出生的时候自主呼吸极微弱,小宝则是完全没有自主呼吸。
早就等在一旁的吴繁及其救治团队,立即对宝宝进行有条不紊的救治,裹上保温的薄膜、在短短几秒钟内完成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正压通气、稳定呼吸及心率等,小心翼翼的将宝宝转运至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
平安到达重症监护室后,新生儿科团队立即为两位宝宝接上呼吸机,往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成功完成脐动、静脉置管,建立动、静脉通路,让刚出生的宝宝生命延续下来。
刚出生的双胞胎姐妹,只有成人手掌大
脚掌和成人大拇指一般大小
三项“工程”,攻克三大生存“难关”
“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诸如严重颅内出血、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等,每一种都可能危及生命及远期预后。”吴繁介绍道,这对宝宝出生后也曾经面临过很多问题,经历了三大生存挑战的难关。
“第一关”是肺发育的极度不成熟
两位宝宝出生时几乎没有自主呼吸,生后立即予气管插管下呼吸机辅助通气。姐姐生后第7天就成功拔管撤机改为无创辅助通气,妹妹也在第17天成功拔管撤机改为无创辅助通气。
“第二关”是颅内出血
胎龄越小的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风险和几率越大,相当一部分的超早产宝宝就是因为严重颅内出血导致救治无效死亡或脑瘫。
新生儿科的医护团队严密监测可能影响颅内出血发生的血压、血氧、凝血功能等变化,给予适当的镇痛镇静,实施个性化护理,定期头颅超声复查等,生后第2天及时发现大宝有轻微的颅内出血,在有效的干预下出血没有进一步加重,为下一步的神经功能保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关”是喂养关
超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极度不成熟,在喂养过程中,极易出现腹胀、腹泻、返流、呕吐、消化不良、便血,甚至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疾病。
在科学详细的“营养支持工程”下,新生儿出生第2天就开始肠内微量喂养以促进胃肠道发育,并辅以静脉营养保证足够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两个宝宝生后第15天就实现了完全的肠内营养,不再需要输注“营养液”,整个住院过程没有发生严重的消化系统并发症,出院时,两个宝宝每都达到了相当理想的体重增长速率。
(在广医三院接受治疗的宝宝)
医患携手,共同护佑“疫”中新生命
3月19日,赵女士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宝宝。孩子出生不久,碰上新冠肺炎,为避免交叉感染,家属不允许探视,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大宝长的像我,小宝像爸爸。大宝性格比较憨,就知道吃和睡,小宝则很机敏,护士过来打针,还没走到她跟前她就知道了!“赵女士一脸幸福地说,但过去的这三个多月里,用“度日如年”形容她的心情也不为过。
“孩子住院这103天,每一天都是掰着手指头度过的。尤其是孩子出生后的前88天,不能陪护也见不着,既想接到医院的电话,又有点怕接医院的电话,有时候心情跟坐山车一样。我妈妈也很辛苦,我住院那几天,她一直在外面守着我,孩子出生后,她也心疼地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东北人天生的外向、爽朗使然,65岁的外婆在采访中如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其实当时心理很绝望,但一位医生跟我们讲了以前广医三院成功救治540克宝宝的经历,给了我们一家人信心。我想我孙子出生体重还更重,说不定扛得住。当时心里也没底,咨询了同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也是极力推荐让我在广医三院治疗,看到医护人员都这么尽心尽力,我们真是非常放心,更觉得庆幸。”说的激动时,外婆忍不住和女儿一起向医护人员们鞠躬道谢。
“其实患者对我们的信任非常重要,她们毫无保留的信任和配合,让我们能够更加放开手脚,更专心地去救治。”吴繁感叹地说道,“许多出生时情况比这对双胞胎还好的早产儿,其实通过积极救治可以活下来,但家长可能缺乏信心没有坚持下去,非常可惜。”
(吴繁向家属悉心叮咛出院护理注意事项)
在新型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医院抗疫工作导致医护人力紧张,另一方面,早产儿及产妇的抗感染能力相当较弱,诊治、护理的要求更高。如何在抗“疫”同时,保证小宝宝们健康成长,对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但在详尽严格的诊治和防护方案和团队成员不断努力之下,广医三院新生儿科终于成功救治了包括这对小宝宝在内的众多小患儿,顺利渡过各种难关。
疫情之中,这对健康出院的双胞胎姐妹花,如同笼罩在疫情阴影下的光明使者,让用心守望者看到最美的生命之花。
出院时患者家属与广医三院医护人员合影
大家都在看...
驰援手记 | 武汉怀孕护士感染新冠肺炎,“是他和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通讯员:王慧、魏坚伟
编辑:依婷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点亮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