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广东唯一!广州公立医院改革获国务院500万元督查激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广东卫生在线 Author 廖维佳

5月8日

国务院办公厅通报

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

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

予以督查激励

广东省广州市

荣登国家榜



在督查激励名单中,广州市是今年全国十八个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明显的激励表彰单位之一,是我省继深圳、东莞、高州后,连续第四年受表彰的单位,该项目也是广东卫健系统唯一列入国务院激励表彰的项目。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的指示,2020年对上述地方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分配中予以倾斜,各单独安排奖励资金500万元。


为深度总结与交流广东医改十年好经验,表彰医改成果突出的地区,2019年11月,广东举办第二届中国(广东)卫生与健康发展峰会暨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其中,广州位列第一。


为什么是广州?接下来小编跟大家去一探究竟。


▲点击☝图片查看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发布会


广州市花都区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推广的‘村稳’改革路径,值得各地学习借鉴。”2019年9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在广州市花都区召开的基层医改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继2018年12月后,国家卫生健康委连续2年在广州市召开医改新闻发布会。


或许是花都区的医改成绩太亮眼,吸引了众多目光,以致广州市的其他医改经验被有所忽略。事实上,早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之前,广东省2018年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推进现场会在广州举行,广州富有特色的医改路径,多次获得肯定。2018年,广州市基本公卫服务获省级绩效评估第一名,着力打造高品质家庭医生服务受到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扬,成功创建“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等。


自2009年新一轮医改开始,广州市坚持“建机制、稳队伍、增活力”的原则,着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积极探索广州特色的改革路径,已结出了累累硕果。




激活基层内在活力是首要



“要强基层,首先必须要激发其内在活力。”在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唐小平看来,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活力不足的问题是广州医改探索中最闪亮的经验之一。其中便包括如今已在全省推广实施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运行机制改革。


谈起这项改革便不能不提广州市增城区的“院长办院”模式。


早在2011年,增城区就开展了一轮基层机构综合改革,但在公益性回归之后,人手不足、积极性下降、留不住病人、业务量下降等问题依然突出。用唐小平的话说就是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自然调动不起积极性,没有活力。


2015年1月,增城区决定在全区13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院长办院”改革工作,其实质就是给院长放权,包括“用人权”,改革人事制度,让院长自主选人、自主用人,破解人手不足的难题。“做事权”,在抓好基本医疗的基础上,放手让院长主动管理。“分配权”,改革绩效分配制度,让院长自主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破解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的难题。


“分配权”的意义在于:一是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基础性绩效与奖励性绩效的比例由6:4调整为4:6。二是统筹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引导医疗机构通过扩大业务,增加收入,实现收支节余来增加绩效工资总量,收支节余由原来50%返还变为现在100%返还,允许其将结余的60%用于增加绩效工资总量,由院长自主分配。


增城区卫健局局长曾志佐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在财政保障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两核一补’的前提下,建立一个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跳起脚来摘桃子,激励他们能超额完成核定任务数,并将超额完成部分全额返还给基层。”


“院长办院”实施以后,增城区2015年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171.4万人次,同比增长16.2%,出院3万人次,同比增长23.3%。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和群众满意度稳步上升。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两个允许”,为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院长办院”的多项不俗做法被归纳总结提升。2017年,广东省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允许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保持公益一类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得到基层的广泛好评和行业内部的高度认同。


如今,广州市已在全面推行该运行机制,成为强基层、稳队伍的一个重要砝码。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唐小平在第二届中国(广东)卫生与健康发展峰会暨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发布会上分享医改经验


激发基层内在活力的另一个措施是推进以紧密型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主的村卫生站和乡村医生管理体制改革。“此做法能有效提升村级卫生健康服务能力,花都区便是其中典范。”唐小平说。


花都区2012年在村卫生站率先单独核定了303个乡医编制,实行区招镇管村用,2018年将乡医纳入镇卫生院编制统一管理,并围绕乡村振兴,强化村卫生室硬件、人才、信息化建设,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转变服务模式,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资源下沉,筑牢农村网底,实现小病不出村,成为一颗闪亮的医改明星。


“这些成绩都与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分不开,也与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基层工作,多次深入调研,指导创新分不开。”唐小平说。



提升塔尖与夯实塔基



“面对社区繁杂的工作及病人的期望,过往常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参加金牌家庭医生课程后,自己的焦虑感减轻了许多。随着能力及技巧的提升,与病人的关系更加融洽,病人的信任感也有所提升,自己作为全科医生也多了一份自信。”番禺区桥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吴均明说。


吴医生口中“金牌家庭医生课程”是指番禺区与香港联合医务集团合作举办的GOLD金牌家庭医生培训项目。


自2018年2月开始,来自香港联合医务的家庭医学专家团队持续为番禺区11名学员提供港式家庭医生培训。涵盖45周在线远程培训、8次面对面技能工作坊、3次中期考核评估及1次期末评估,主要针对全科诊疗技能、家庭医生服务理念、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提升社区全科医生学员的服务能力。


继番禺区之后,广州市海珠区和越秀区卫生健康局也都与香港联合医务集团合作实施“家庭医生优培计划”。


与香港联合医务集团合作只是广州市将国内外先进的全科医学理念、诊疗规范引入,实现整体全科医师队伍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的举措之一。


在2015年,广州市卫健委便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建立了6个“中英合作全科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开展了全市全科医生服务示范指导、全科医生师资培训以及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双方的合作也日益深入。


2019年4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英国伯明翰大学、广州市卫健委共同实施的“广州·伯明翰全科医师(家庭医生)医联体共进计划”正式启动,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穗伯全科医师团队为广州市全科医师骨干进行个性化培训,探索可推广、可借鉴的国家级全科医联体,为广州乃至国家培养大批优秀的全科师资和全科医生,推动国家基础医疗水平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为此,唐小平要求全市各区卫生健康局积极配合做好辖区人才遴选的准备,保证骨干学员的参训时间,并充分发挥其传帮带作用,最终达到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点击☝图片查看全科医生医联体共进计划启动会


如果说上述举措是广州市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几记重拳,那么在另一方面,它也没有停止过夯实塔基的组合拳,包括一直在推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骨干项目、学员项目、转岗培训项目;完善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对取得全科医生培养合格证书的全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可提前1年参加相应职称考试;基层医疗机构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设立全科医生补贴项目,逐步提高全科医生工资待遇;将村医补贴标准提高到每村每年2万元,北部山区镇卫生院在岗医务人员岗位津贴标准提高到人均每月1000元等等。


效果显而易见。目前,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数从2009年的2.43万人上升至4.34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由0.89人和0.56人提高到1.14人、0.97人。2018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中,拥有高级职称者0.21万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54万人,分别较2009年同期增长113.59%、290.13%。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百姓在社区、村里看得好病,自然不会舍近求远,分级诊疗的局面初步形成。



做好家庭医生签约优化基层服务



“最大的好处是时间节省了,排队时间减少了,经济上也减少负担了,在社区看病报销比例比大医院的高。跟家庭医生沟通也方便,出现突发情况可以立刻联系咨询,不会手忙脚乱,很安心,医生也很关心我们,还有定期的养生学习”,到石牌街卫生服务中心找家庭医生例行检查的沈伯夫妻俩如是说,他们是石牌街附近居民,签约家庭医生2年,对于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过程逐步完善,颇有感触。


与他们感受相同的广州市居民不在少数。广州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已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接受过服务的居民满意(或比较满意)度达95.4%,逾九成愿意在协议期满续约。


2018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广州市着力打造高品质家庭医生服务榜上有名。


“我们有一个比较创新的做法是把医保基金引入家庭医生服务中。”唐小平介绍道,“服务包分免费包、基本包、个性包三大类型,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卫经费和签约居民三方分担,医保基金以增量方式支付。居民负担减轻了,评价相应就会提高。”


除此之外,在完善家庭医生收入分配机制、强化全科与专科联动协作、将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家庭医生个性化包资助保障范围等方面实现的突破,也是广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的原因。


“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更好地优化基层服务模式。”唐小平总结。


▲广州医改经验入选2019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



经过不懈努力,广州市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取得明显成效,有一系列数据可以证明:全市创建了9个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19个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个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10个区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基层诊疗量占医疗机构诊疗总量的比例,由改革初期不足10%快速提升至33.48%。


广州居民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感上升,“首诊在基层”“小病在基层、康复回基层”趋势渐成。


大家都在看...




关注 | 花都医改举措入选《中国卫生》、《健康报》2018年度“双十大”榜单

关注 | "一生一世我爱你(1314520),你决定选择还是不选择…?"

关注丨家庭医生服务有这么多好处!你还不知道?赶紧了解一下!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愿广州越来越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