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待命,奔赴前线
“疫”线故事 | 头发衣服全湿,社区家庭医生抗疫的一天…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全科萤火虫之家 Author 黄奕
自述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专业住培基地 黄奕
正月十二的早晨,天色灰蒙,冷风夹着寒意,往日川流不息的长街上一片寂静,呼啸而过的公交车似乎不需要停站,行色匆匆的路人清一色戴着口罩,眼神迷茫。
龙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站着几位老人,很自觉地排着队,等待着开门后进去看病和开药。我停好共享单车后,加入了等待的人群,前面那几位老者扫了我一眼,很快又陷入了沉静。半个多月前的这个时候,这里早已经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看病的、开药的、打疫苗的、做儿保的,如同菜市场一般的热闹。
负责测量体温的护士姐姐站在门口,对准每个人的额头就是一枪,这是放行前的节奏,众人显然对这种测量体温的动作已经习以为常。轮到我了,拿着红外线测温仪的护士姐姐愣了一下,然后说:“早上好!黄医生。”咦?我戴着口罩也被识别出来了呀,心里一股暖意。
作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专业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我在龙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轮转学习第3个月了,这里的医护人员都特别的友好、特别淳朴,对我特别关爱有加,让我深深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温暖。
回到办公室,所有人都戴着口罩,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坐在里面,尽量保持一米距离,等待接受今天的任务安排。在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面前,每个人都是忐忑的。由于我是规培医生,受到了特别的优待,今天的任务是作为后备梯队,随时准备援助流调队伍,等待出发命令,奔赴现场。
龙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保健部部长梁晓峰主任是我的带教老师,给我们布置任务:“公安和街道办手上有一份近期从湖北来穗人员的名单,社区流调队根据名单上门,测量体温,询问情况,做好登记,发放宣传资料和口罩,还有最重要的是,实行居家隔离14天。如果发现有发热病例的,立即报告,做好安全转运工作,不仅仅是病人安全,也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这几天,在龙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何展鹏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不断在更新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筛查、防控和转运的指南和流程,但是还是遇到了一些细节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例如,发现发热病人,将病人转运到定点医院后,口罩、手套、隔离衣等这些使用后的防护用品的处置。
经过指南和文件的解读,考虑到社区处理医疗废物的实际困难,经请示上级后,梁主任决定:为了避免回程路上不可预测的诸多风险,转运湖北发热病人的医疗废物以就地处置为原则,请接收医院协助,遇到突发事件随时汇报,应急处理,争取统一标准。
困难重重,冷静应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第一梯队已经在同步准备医疗物资。虽然我们社区领导早有预见,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乳胶手套储备相对充足,但是防护服、护目镜和鞋套却非常紧缺。梁主任当机立断,使用一次性雨衣来代替,护目镜和鞋套没破损的情况下,用紫外线消毒后重复使用。
第一梯队出发了,我和蒋姑娘、曾姑娘清点了一下我们小组的医疗物资,然后打开了电脑,复习了几遍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的要点,回想了一遍又一遍接下来的流程,随即发呆了几分钟,尽管是后备梯队,我还是有点焦虑和担忧的,如果我们要求湖北回来的人员隔离或转运,遇到不配合的情况怎么办呢?作为全科医生,我有这个权限和能力吗?
事实上还真有存在这样的事。梁主任告诉我们,昨天发生的一个小故事,那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根据公安系统大数据调查和道路监控显示,一位湖北人已返回广州并进入本辖区,但流调队上门调查时他的妻子否认见到他,更否认他已返回广州。公安干警迅速定位了他的手机,找到了他的居所,公安干警、街道办工作人员和社区流调队员组成三人小组上门排查,开门的是另一位女子,仍然一口否认。
不愧是训练有素的公安干警,趁该女子注意力分散之时,破门而入,随即找到了躲藏在屋内的男子,速战速决,马上实施了居家隔离措施。原来大数据可以这么有用,原来联防联控可以这么给力,这个三人小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很有可持续性。
面对未知,时刻保持战斗状态
突然间,梁主任接了一个电话,行色匆匆就出去了。我竖起耳朵隐隐约约听到了几个很敏感的字眼:“湖北人、发热”。立马,身上的每一根神经都绷紧了,有一股跃跃欲试的兴奋,随时准备着整装待发。但是,头上的刀最终没有落下来。梁主任回来说:“是其它辖区居家隔离的人,不好好呆在家里,偷偷跑出来逛街,结果在出租车上打了几个喷嚏,出租车司机听出他的湖北口音又打喷嚏,就悄悄报警了。”
细致随访,感动常在
经历了这场虚惊后,绷紧的神经已放松了不少。重复的心理历练,真可以锻炼我们的心智。蒋姑娘和曾姑娘开始给辖区范围内湖北籍的居民逐个打电话,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有没有去湖北探亲及接触过湖北来的亲友等等,并一一记录在案,我则充分利用空暇时间,整理家庭医生签约文件,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理顺今后的工作流程,为日后社区恢复正常运营后做一些前期的准备。
曾姑娘打电话随访的时候,有一位阿姨告诉我们,自己的爱人是一位医生,目前在临床一线抗疫,她也很想为这次抗疫做点贡献,如果社区需要,她可以过来当志愿者。这些朴实的话语,这些善意的举动真让我们感动,感觉全社会都希望参与到这场战疫中来,感觉中国人这个时候拧成了一股绳,力量将会很强大。
辛勤汗水浸透每一位“雨衣战士”
接下来的半天一直很平静,没有再发生早上的虚惊和感动,我们按部就班,默默处理着手头的工作。快五点了,第一梯队回来了,看见队员们头发和身上湿湿的,我问:“外面又下雨了吗?”
她摇摇头,说:“雨衣不透气,闷出一身汗,还好,今天比较顺利。”轻描淡写的瞬间,让我再次被感动到了,穿着密不透风的塑料雨衣,手腕和脖子上紧紧缠着密封胶布条,水蒸汽只能变成汗水了。
自我思考
不久的将来,我也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社区全科医生,走上社区的战场,我也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勇士。这一幕一幕,让我感受到,医疗岗位多么的神圣,无论哪个时代,无论哪个岗位,都可以发光发热,都可以有所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我能够为这个社会做什么?
学会从容面对当下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想方设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共抗疫情,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期待春和景明之时
随着暮色降临,社区显得越来越祥和宁静,结束了一天的任务,等待着明天新的任务到来。天气渐暖,白日渐长,希望社区早日恢复往日的繁华和热闹,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更加井然有序,更加规范和流畅,我坚信,有中国人这种执着和不服输的精神,春和景明之日不远。
大家都在看...
✦“疫”线故事 | 流调队员余宏伟:高强度的工作,先后累倒了4个同事
✦“疫”线故事 | 家人般的关爱!24小时不间断健康守护,让隔离者暖心安心...
来源:广州市医师协会、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专业住培基地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向坚守疫线的人致敬▼